中國紅箭12可以擊穿重型坦克,重裝甲坦克是否還適應戰場?



聯合防務


紅箭-12,反坦克導彈彈體+發射管等發射系統,僅重只有22公斤,且採用了發射以後不用管的新技術,省卻了許多反坦克導彈複雜的人工制導模式,提高了反坦克操控手的戰場生存能力。
因此,紅箭-12反坦克導彈,一個普通步兵都能輕鬆扛起來,參與前沿防禦時,對沖陣而來的坦克、步戰車、自行火炮等運動高價值目標,實施致命的打擊。
此外,必要時,紅箭-12反坦克導彈還能打擊堅固的野戰工事、難啃的建築物焉體等,也能對付空中的武裝直升機和運輸直升機等,妥妥的是一款戰場性價比極高的武器,因此,備受軍方親賴,且還能實現出口創匯。
紅箭-12,具備發射以後不用管的技術,得益於採用了非致令式熱成像儀、以及白光CCD攝像機的導引頭,具備晝夜作戰能力,新技術的運用,讓紅箭-12如虎添翼,且最大穿甲高達1.1米的深度。
且有其他反坦克很少的攻頂打擊模式,打擊敵方坦克比較脆弱的頂部,遭紅箭-12反坦克導彈打擊的主戰坦克,焉有不戰損之理,因此,能擊穿當代幾乎所有現役的主戰坦克,可謂坦克的殺手。
導彈最大射程4公里,遠不如紅箭-10反坦克導彈的10公里,但對於一款裝備前沿步兵分隊的反坦克導彈而言,電視制導4公里的打擊距離,包括紅外製導2公里的有效射程,加上發射以後不管的技術,實施反坦克作戰的步兵,其實已經足夠安全了。
據悉,這是我軍首次裝備的發射以後不用管的反坦克導彈,要比當年導彈屁股後面拖一根長長的制導線,需要人工操控射程也只有4公里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等,不知道要先進多少,最關鍵是能有效保障發射反坦克導彈步兵的安全。
由於紅箭-12反坦克導彈,不一定非要配專業的反坦克導彈兵,普通步兵都能扛起來執行前沿反坦克等作戰任務,因此,其實用性能極高,適裝性能也較好,一款適合前沿步兵配備的反坦克武器系統。

國平軍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反坦克導彈發明的時間很早。

早在60年代初,蘇聯就發明了AT-3反坦克導彈。中國大陸仿製品為紅箭-73。

在當年來說,AT-3很牛的,能炸穿400毫米厚裝甲,射程最大可以達到3公里。

而當時最先進的蘇制T-62主戰坦克正面裝甲,不過214毫米。

美製M60坦克,才150毫米。

而坦克炮射程在2公里內,不如反坦克導彈的射程。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坦克還是戰場主角,而不是反坦克導彈。

在著名的海灣戰爭地面站中,雙方主要對抗的也是坦克,裝備反坦克導彈的步兵戰車都是起到輔助作用。

原因很簡單,坦克還是更有效。

這還是車載反坦克導彈,其實只是將坦克炮更換為導彈而已,其實區別並不大,因為都是裝甲武器。

但紅旗12是單兵反坦克導彈系統,這有很大的不同。

在真正的戰場,單兵反坦克導彈主要用來防禦和伏擊,在野戰中的作用有限。

這主要是單兵的機動能力有限,滲透能力更是有限。以紅箭12為例,重量高達近30公斤。如此沉重,由單兵攜帶做大範圍機動是不可能的。

同時,使用在野外使用反坦克導彈,是有一定危險的。

紅箭12採用紅外焦平面成像引導頭,最大射距約2000米,在坦克炮的射程內。

無法紅箭12發射前還是發射後,如果坦克發現你進行攻擊,反坦克小組是很危險的,基本也就是一炮就完了。

另外,現在主動防禦系統越來越先進,而導彈無論哪種制導模式其實都要依賴制導,都存在被幹擾、被攔截的可能性。

導彈不是炮彈,導彈飛行速度較慢,幾公里的距離需要飛行一段時間,也為攔截和干擾提供了時間。

一旦主動防禦系統成功,導彈也就完了。

另外,反坦克導彈只是單一攻擊坦克的武器,在戰場中意義不大。印度、英國媒體認為,1枚“紅箭-12”導彈的造價高達數十萬元人民幣。

這麼貴的導彈,也不可能用來打擊普通目標。

相反,坦克則可以消滅戰場上出現的百分之九十五的目標,作戰效率相差很遠。


其實,現代作戰中,只要坦克戰術合理,還是能夠有效對付反坦克導彈的。

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各國早就應該淘汰坦克了。


薩沙


看標題就知道是假的,首先,紅箭12是我國最新研製的單兵反坦克導彈,是我國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發射後不管”導彈,性能先進,目前在我國陸軍中也是剛服役不久,顯然不會出口,況且目前沒有任何有關紅箭12出口的報道,紅箭12是如何出現在戰場上的?還擊穿了以色列梅卡瓦坦克的正面裝甲?
紅箭12與美國大名鼎鼎的“標槍”反坦克導彈一樣,具備“發射後不管”能力,採用的是
高效的攻頂模式,即便是擊毀了梅卡瓦坦克,也是灌頂攻擊,而不存在擊穿梅卡瓦坦克正面裝甲的說法。



紅箭12採用了串聯裝藥戰鬥部,可以有效擊穿1100毫米的勻質鋼裝甲,這麼強大的穿深力,世界上任何一款現役主站坦克都扛不住,包括美國的M1A2,德國的豹2A7,俄羅斯的T90S,更不用說防護能力偏下的梅卡瓦坦克了,況且紅箭12在對付坦克裝甲車輛時還是採用灌頂攻擊,更是一發入魂。
現代

坦克在面對先進的反坦克導彈時,其戰場生存能力的確堪憂,但也不能就此說坦克已經不適應現代戰場環境了,畢竟有矛就有盾,雖然坦克裝甲已經扛不住反坦克導彈的直接打擊,但現在普遍出現的坦克主動防禦系統卻能從根本上改變坦克的不利局面,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坦克主動防禦系統,即便是防護能力不佳的梅卡瓦坦克在主動防禦系統的加持下,其戰場生存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
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重裝坦克仍然是陸戰場上一枝獨秀的攻堅力量,短期內坦克做為“陸戰之王”的地位仍然無法被撼動。


那年那月那兵說


在二戰的時候德國虎式坦克的出現開始將全球坦克的發展重心由最初的輕型巡洋坦克和支援步兵用的支援坦克遷移到重炮重甲重型坦克上,而德國虎式坦克也是二戰時期唯一一個長得最像現代坦克的傢伙。而從虎式坦克出現之後,為了能和虎式坦克對抗蘇聯、美國、英國在坦克的設計上也採用了重炮重甲的設計,蘇聯更是喪心病狂的將口徑提到了122毫米,倍徑也長達43倍。而在戰後的坦克設計中,由於攻防失衡,坦克不得不在往重型坦克的方向上發展。


由於戰後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以及反坦克導彈的出現,各國坦克坦克正面的均質鋼裝甲軍都不能抵禦其任何一個的攻擊,所以有部分國家的坦克設計幾乎是放棄裝甲防禦而只選擇機動。而到第三代坦克的時候符合裝甲和反應裝甲的出現讓坦克在防禦的選項中起碼不輸得那麼難看。而坦克為容納更大的火炮,車體的體積也越來越大,重量也開始上升,而且為了讓車體內部容納更多的設備,坦克也開始放棄傾斜裝甲而像虎式坦克那樣佈置垂直裝甲。

而隨著現代反坦克導彈的性能愈加增強,坦克的攻防天平上再次出現嚴重的失衡,現在的反坦克導彈普遍都擁有攻頂的能力,幾乎沒有哪一家的坦克能接得住反坦克攻頂這一傷害,但是直到現在坦克依然是陸地上最強的裝甲武器,所以哪怕是談坦克導彈性能再優越,攻防怎麼失衡也得用重型坦克,因為沒有人能替代它們,而且他們在陸地上基本上是無敵的,因為這世界上能擁有性能優秀的反坦克導彈以及武裝直升機的國家很少,所以直到今天重型坦克仍然是陸戰之王。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梅卡瓦從來都是在用結構來彌補裝甲技術的不足。也就是以色列的裝甲技術根本達不到大國水平所以才採用了奇葩的結構和超高的重量。被大國的重型反坦克導彈擊毀不能說明重甲無用只是他們做不到罷了。


危笑刺容


梅卡瓦系列都是重裝甲步兵戰車。而且其裝甲為仿製一代喬巴姆,紅箭正面打穿一點都不意外。


Jerryli63267726


從技術上講,裝甲與反裝甲武器應該是不對稱滴。

但裝甲武器還是會存在滴,因為其存在不是為了跟反裝甲武器“對剛”,是為了打擊其他目標。


SmileyWalker


紅箭12光纖導引發射後不管直接攻頂


藍天284689951


如果按題主的邏輯,現代大中口徑槍械可以擊穿士兵所穿的防彈衣,那麼普通士兵是否還適應戰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