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據數據統計,現代白領平均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足 1.05小時,近六成的父母不同程度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

陪伴漸漸成為一個家庭的稀缺資源。

爸爸媽媽總以為孩子會永遠相伴身邊,卻沒有想到孩子的成長只是一瞬間的事情,等到你醒悟過來時,卻發現只能望著他們漸漸遠離家鄉的背影。

下面這幾個日常情景,是不是還原了你和孩子的相處呢?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因忙碌而忽略孩子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有多少個週末是在加班中度過?

上一次陪孩子逛公園是什麼時候?

有時連自己也說不準,到底什麼時候才是“有空”。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因慾望而推脫孩子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真的是時間不夠嗎?

有時候只是懶惰與慾望在作祟。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因學業而責罵孩子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你再這樣媽媽要生氣了”是最傷孩子的十句話之一。

然而,為了逼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父母總以這樣的語言威脅孩子。

殊不知這樣是在進行“親情綁架”,孩子在乎你的感受才會對你的生氣行為戰戰兢兢。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因遊戲而拒絕孩子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孩子的需求永遠是陪伴。

不論是哪個孩子,總把“你陪我玩”掛在嘴邊。

然而父母的心總是太小,裝不下孩子的願望。

屏幕中的遊戲似乎比孩子手中幼稚的玩具積木更讓父母感興趣。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因缺乏溝通而產生代溝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聽過家長們最常抱怨的就是“小孩不乖”“我家小孩不聽話”,

這些抱怨的父母又何時反思過自己有認真傾聽過孩子的聲音嗎?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因錯過孩子成長而懊悔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如果當時多陪陪孩子,結果是不是就不一樣?

當父母才醒悟過來時,你的孩子已經變得“敏感而疏離”了。

成長無法重來,但陪伴可以現在開始。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而作為上班族的家長們有苦衷也值得理解,

為了孩子的物質生活更豐富,未來更有保障,父母們也是在拼盡全力奮鬥。

該如何合理利用時間來陪伴孩子是個大問題:

1、多多擁抱孩子,向孩子表達愛意

擁抱行為可以緩解孩子的不安,讓他感受到溫暖與安全感。

因此家長可以多給孩子擁抱,並告訴他:“爸爸媽媽愛你。”

孩子得到擁抱,就會感受到家人的愛,也不會感到過度的孤單寂寞。

可以定期為孩子準備愛心早餐,並告訴孩子今天會爭取幾點回家。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在乎,會嘗試著去理解與家長分享。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2、不要錯過孩子意義重大的日子

有很多因為工作關係而不能時刻陪在孩子身邊的家長,但是哪些孩子比較看重的日子,比如生日、畢業典禮等等,重要時刻出現的頻率很低,家長們儘量不要去錯過這樣的時刻。

平時疏於陪伴,正好藉此機會為他帶來滿滿的父愛母愛。

倘若在這樣重要的時刻,家長沒有參與,孩子們的心中失落感是十分巨大的,也會逐漸產生隔閡。

3、利用假期休息時間多多陪伴孩子

對於上班族自身來說,難得的節假日只想休息放鬆。

然而可別忘了只顧自己放鬆而在忽略了陪伴孩子。

其實這樣的時刻正是你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最好時機。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外出親子游,並一起參與各種活動。

親子互動的增多會逐漸拉進彼此的距離。

致家長:“等你忙完了,我也長大了”


其實小朋友在家長身邊的時光也就是短短几年,利用零散的時間,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這樣的陪伴才會讓他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