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落花》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怎么评析?

心雨165325473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生于公元813年,此时李唐王朝已经开始逐渐没落。

李商隐与李唐王室血脉相连,是西凉武暠王的后代,是李姓皇族的分支一脉。他在思念妻儿的一首诗《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中写到——“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龙种”和“凤雏”指的就是他出身高贵,有皇室血统。

然而李商隐从他祖父到他三代孤贫,没有得到皇族一脉的恩荫。李商隐九岁时父亲去世,随母还乡。回到河南老家,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他在《祭裴氏姊文》一诗中写道——“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人”。

举凡 中国的文人士子,天生就要走一条“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李商隐在十七岁时,通过“行卷”就是把自己的文章拿给别人传阅,是唐朝特有的一种文人入幕的方式。通过,李商隐“行卷”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因此被招为巡官。

晚期的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开始坐大,他们操纵着皇帝的生杀立废大权。当时的唐朝外有潘镇跋扈,内有大臣党争。生活在晚唐的李商隐不能幸免的卷入党争的政治漩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落花》这首诗歌是李商隐在22岁时,服母丧闲期间,在永乐,今天山西的芮城这个地方赋闲而居写成的。全诗如下: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直译过来,黄昏时分,高阁上的游客纷纷离去,小园里的花瓣随风飘零,纷纷乱飞。夕阳下花瓣飞舞,飘向远方弯曲的小路,留下参差不齐的影子,落花纷飞像是送别斜阳投下的馀晖。面对凋零的花朵,我肝肠欲断,真不忍心把它们扫去;我盼望残留枝头的春花能长久地保持下去,可是它依旧要凋谢。盛开的鲜花将随着春天而去,面对这一切,我只有落泪沾衣。

李商隐这首专咏落花的诗。首联写落花与人的心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颔联从远观的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给人以诗情画意。颈联直接抒发情感,希望春花永驻,但时不饶人,只能任其飞落。末联紧承上意,继续写落花留下的感伤。全诗刻意营造惜花的艺术氛围,借落花写伤春之情。抒发了自己悲哀、伤感仕途坎坷不得志的情怀。


李商隐明写落花,实际上借“落花”来表达自己抑郁忧愁的心绪。古人有“伤春悲秋”的感怀,面对美好的事物,反而因为联想到美好事物的凋零二愈加悲观失意,实际上与他们当时所处的心绪是分不开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