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聽說司馬昭殺了魏帝曹髦,立曹奐為帝,為什麼要興兵問罪?魏國廢立之事,姜維為什麼能管?

東風一葉


這個就屬於小說不合理的瑕疵了,歷史上並沒有這個說法。姜維無論如何也不能討伐司馬昭“弒君”,這是犯了政治錯誤了。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段,曹髦死後,“早有細作報入蜀中。姜維聞司馬昭弒了曹髦,立了曹奐,喜曰:“吾今日伐魏,又有名矣。”遂發書入吳,令起兵問司馬昭弒君之罪。”這個在歷史上並不存在。

姜維北伐,小說中說是九次,歷史上大大小小加起來算一共十一次。其中,第十次發生在257年,那一年諸葛誕在淮南聯合東吳反叛曹魏,姜維乘機出兵。258年,諸葛誕敗亡,姜維退兵。第十一次,也就是最後一次,是262年11月,姜維出兵伐魏,被鄧艾擊敗。


而司馬昭弒君,發生在260年6月,不堪忍受司馬昭欺壓的曹髦,親自帶領衛士和奴僕去討伐司馬昭,中途遭遇司馬昭弟弟司馬伷的部眾,被中護軍賈充(司馬昭親信)授意手下成濟用長矛擊殺。事後,司馬昭也堅決不處置賈充,所以被稱為司馬昭弒君。

也就是說,姜維最後一次北伐是在司馬昭弒君兩年半以後,並不是直接在司馬昭弒君之後。也沒有任何史料記載姜維是打著討伐司馬昭弒君的旗號。

其實,無論怎麼說,姜維都不能討伐司馬昭“弒君”。因為蜀漢和曹魏是互相不承認的,劉備建立蜀漢,國號是“漢”,一直以漢朝正統自居,稱曹丕弒殺了漢獻帝。而曹魏則是以漢獻帝“禪讓”為由以正統自居。所以在蜀漢看來,曹髦怎麼能算“君”呢?既然曹髦不是君,你怎麼討伐他“弒君”呢?你要是討伐弒君,不就是承認曹魏正統了嗎?這不是犯政治錯誤了嗎?


這類問題在《三國演義》中還不是獨一份,比如在說關羽投降曹操一段,為了表現關羽的忠義,虛構了一段土山圍約三事,特別來了一句“降漢不降曹”。這也是很荒唐的。想關羽說自己“降”漢,豈不是說自己,包括自己的主公劉備是漢朝的叛臣?說自己也就算了,這把劉備這個漢室宗親置於何處了?這能算忠義嗎?這不是坑劉備嗎?

歸根結底,畢竟是小說,寫小說的都是民間文人,政治意識不強,就會犯一些錯誤。


伊耆角木


姜維根本管不了魏國廢立皇帝之事,想管也管不了,姜維興兵問罪,無非就是想借此事件,為自己的北伐增添些有利因素罷了。

無論是哪一朝代,弒君都是大逆不道的重罪,同樣,司馬昭掌權時期,因為魏帝曹髦拼死一搏,導致被賈充手下的成濟所殺。



原本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現在魏帝被殺,曹魏震動,曹魏從建立到曹髦被殺,有四十年時間,仍然有大批官員及百姓還是同情曹魏的,導致司馬昭遇到掌權以來最大的政治危機,就連許多原本支持司馬昭篡位的士家大族,都開始保持中立,防止輿論的攻擊。

從姜維的角度來看,他只想著北伐能取得較大的戰果,曹魏內部大亂對姜維來說越有益,曹魏越亂姜維越高興,姜維才不關心曹魏廢立皇帝,也不想管曹魏廢立皇帝,只是希望曹魏內部不和,最好是發生內亂,姜維才越高興。



與其說姜維打著司馬昭弒君的旗號而興師問罪,不如說姜維只是利用了這次的弒君事件,給自己一個討伐司馬昭的旗號,畢竟當時的司馬昭引發了軒然大波。

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戰爭都有一個旗號,比如春秋早期各諸侯國對外征戰是‘’尊王攘夷‘’的旗號,陳勝吳廣起義打著扶蘇和楚國的旗號以及‘’王侯將相、寧有仲乎‘’的口號,劉邦討伐項羽打著‘’項羽弒殺義帝‘’的旗號。



同樣,姜維也需要一個正義的旗號,這就是‘’討伐司馬昭,以扶曹魏‘’的旗號。

另外,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司馬昭是魏國掌權人,最終目的就是想篡奪曹魏江山,因此司馬昭在曹魏是有不少敵人的,忠於曹魏的人都是司馬昭的敵人。

姜維打出興兵討伐司馬昭的旗號,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聯合忠心於曹魏的人,一起對付共同的敵人司馬昭,這樣姜維才能更有利。



堡壘一般都是從內部攻破的,曹魏內部的弒君行為,已經說明內部鬥爭的激烈性,對於這種可以削弱敵人,而已方毫無損失的行為,姜維肯定大書特寫。

姜維興兵討伐與他是否關心曹魏誰當皇帝一毛錢關係也沒有,他要的就是魏國內亂的機會,才好加以利用,以達到完成自己北伐能獲取利益的機會。



因為姜維前後十一次北伐,並沒有佔多大的便宜,蜀漢實力又遠遠落後於曹魏,按正常北伐來說,姜維很難有所突破,再加上姜維的對手又是名將鄧艾,姜維只能以曹魏內部弒君這種政治事件為突破口,製造些麻煩,總之能削弱曹魏實力或引起曹魏內亂,姜維就賺大了,因為這可是無本萬利的事。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

蜀國姜維最後一次領兵北伐是以魏國的司馬昭弒君為名。

司馬昭集團殺了曹髦立曹奐為帝。



但其實曹奐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傀儡皇帝。

姜維的旗號是名不正,言不順

在古代,弒君者是大逆不道,人神共憤。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心裡積怨已久,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終於決定討伐司馬昭,但卻因為王沈和王業的背叛而洩密,被司馬昭知道了。曹髦被司馬昭的親信賈充指使武士成濟弒殺於南闕。事後司馬昭另立曹奐為帝,忠於曹髦的大臣王經及親屬被殺,成濟則作為替罪羊被夷滅三族。



遠在蜀國的姜維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壞了。

姜維聞司馬昭弒了曹髦,立了曹奐,喜曰:“吾今日伐魏,又有名矣。”遂發書入吳,令起兵問司馬昭弒君之罪。

於是姜維打著司馬昭弒君的旗號進行了最後一次北伐,最終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魏國廢立之事,姜維能管?

三國裡,蜀國一直以正統自居,魏國、吳國的皇帝始終沒有咱們蜀國的高大尚。只有蜀國皇帝才是正統的君王。

姜維認為司馬昭弒君,不就間接承認了曹髦是君了嗎?那此時的劉禪又是什麼?那不是自相矛盾了嗎?況且魏國的事也輪不到你一個外人來管。

姜維打這個旗號的真正目的

在三國,姜維也算一個人物。

在諸葛亮死後,扶持扶不起的阿斗幾十年,可謂也是鞠躬盡瘁。其實在他的心裡也是始終堅持只有蜀漢才是正統的。



司馬昭弒君之罪的旗號只不過是一個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引起曹魏舊部起兵反司馬家族。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說明司馬昭的權利已經早已在魏國皇帝之上。這次又殺曹髦立曹奐,並將忠於曹髦的大臣王經滅門。

弒君之罪已經引起舉國公憤,但在司馬家族強大的權利面前,沒人敢吱聲,稍有動作,便會引來殺身之罪。

歷史真相:根本沒有這回事。

歷史上姜維十一次北伐。

而《三國演義》中只有九次。

姜維最後一次北伐時間是公元262年。

而《三國演義》中是曹髦被殺那一年,即公元260年。


芳姐論三國


司馬師死後,他的弟弟司馬昭執掌曹魏。司馬昭大權獨攬,一步步掏空曹魏,為改朝換代做準備。司馬昭的舉動引起了傀儡皇帝曹髦的強烈不滿,眼看著司馬昭就要成為西晉的開國之君,而自己也將被迫禪位於司馬昭,曹髦在發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怒吼之後,帶領一群烏合之眾討伐司馬昭,被司馬昭的心腹賈充指使兵士所殺。隨後司馬昭又裡曹奐為帝。

這是曹魏內部的權力鬥爭,並不關蜀漢的事情,姜維也沒有理由、更沒資格過問。但是在《三國演義》裡,羅貫中杜撰了這樣一個情結:那就是蜀漢大將軍姜維聽說司馬昭擅行廢立之後,高興地說:“吾今日伐魏又有名矣。”他一邊聯繫東吳,相約出兵,一面上奏劉禪,準備起兵十五萬,討伐司馬昭。

曹魏權臣行廢立之事,姜維為完全沒資格管啊。《三國演義》杜撰這個情結,顯然是於情於理都說不通,邏輯更上說不通。如果嘗試著從《三國演義》,強行找到某些“邏輯”或者“理由”的話,大概有以下三點:

姜維討伐司馬昭,只為北伐曹魏找理由

諸葛亮時代,就一直把北伐曹魏、光復中原作為蜀漢的基本國策。諸葛亮曾六次北伐,以光復中原、興復漢室為己任,他自己也死在了北伐的途中。

姜維作為諸葛亮親自培養的學生,深得諸葛亮的器重,他也秉承了繼承了諸葛亮的北伐中原,光復漢室的遺志。只要一有機會,就誓師伐魏。在《三國演義》中,姜維一共九九次北伐曹魏。而姜維借司馬昭弒君為名起兵北伐,就是其中一次。其實即便沒有司馬昭弒君這事,姜維也不會停止北伐曹魏的腳步。光復中原、興復漢室這個信念,一直在支撐著姜維北伐。

一日不滅曹魏,一日不停止北伐。姜維的後半生,一直是在北伐中渡過的。有生之年,姜維一直在為北伐而奮鬥,他為北伐付出了自己人生的全部。

司馬昭伐蜀時,曹魏三路大軍20萬人攻打蜀漢,姜維當時在劍閣和曹魏中路軍,也就是伐蜀主力的鐘會對峙。就在姜維和鍾會在劍閣對峙時,曹魏的徵西將軍鄧艾率領一支偏師偷渡陰平,取得成功,鄧艾大軍很快圍困了蜀漢的都城-成都。劉禪眼見鄧艾大軍兵臨城下,很快投降了。同時劉禪派人到劍閣傳旨,命姜維向鍾會投降。姜維聽說後,悲憤不已,大呼:臣等皆欲死戰,陛下奈何先降。

不過姜很快就冷靜下來,他利用鍾會和鄧艾之間的矛盾,離間鍾會和鄧艾兩人,他先借鍾會之手殺了鄧艾,又準備殺了鍾會意圖挽救蜀漢。可惜姜維行事不密,再加上形勢比人強,姜維挽救蜀漢的計劃失敗了,他自己也死於亂軍之中。

姜維還沒滅掉曹魏,興復漢室,他自己的國家蜀漢就被曹魏所滅。這對以北伐中原、光復漢室為信念的姜維而言,打擊是巨大的。為了繼續北伐,他不惜在蜀漢已投降的情況下,以一己之力,挽救蜀漢,以其為北伐留下革命的火種。姜維以司馬昭行廢立之事而伐魏,只為師出有名,和司馬昭無關。

姜維興師問罪,可以激勵夏侯霸奮勇殺敵

夏侯霸是曹魏徵西將軍夏侯淵的次子,和曹爽關係交好,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滅曹爽三族之後,夏侯霸感到非常害怕,時刻擔心禍及自己。再加上後來司馬懿任命與夏侯霸不和的郭淮為雍涼大都督,成為他的頂頭上司之後,夏侯霸更加恐懼,於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投奔了蜀漢。

儘管夏侯霸此前曾多次率領魏軍和蜀漢作戰,但是蜀漢既往不咎,善待夏侯霸。夏侯霸有個堂妹嫁給了蜀漢重臣張飛,生了個女兒嫁給劉禪為皇后。夏侯霸因為這個姻親關係,受到了後主劉禪的重用,被封為車騎將軍。多次追隨姜維北伐。

夏侯霸和父親夏侯淵一樣,都是曹魏的忠臣。對於司馬昭弒殺曹髦後又裡曹奐,這樣謀朝篡位、篡奪魏室的行為,夏侯霸是強烈不滿的,迫切希望討伐逆賊司馬昭,重振皇權,讓曹家人自己執政。

如今姜維以“為曹髦報仇、征討司馬昭”為名伐魏,能極大地調動車騎將軍夏侯霸的積極性,激勵夏侯霸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夏侯霸沒有讓姜維失望,身為曹魏叛將的他,率領蜀軍和曹魏作戰時,非常積極。姜維從狄道伐魏時,夏侯霸率軍擊敗了曹魏大將郭淮,可惜在洮陽之戰中被鄧艾擊殺。

姜維興師問罪,爭取曹魏內部反對司馬家族的政治勢力的支持。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家族逐漸控制了曹魏,司馬懿執政三年後去世,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先後執掌曹魏,雖無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司馬師廢曹芳立曹髦,司馬師弒殺曹髦立曹奐。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這樣謀朝篡位的行為,激起了曹魏一些政治勢力的反對,他們反對司馬家族篡逆之舉。

司馬懿執政時,王凌起兵反司馬懿;司馬師執政時,毌丘儉、文欽起兵反司馬師;司馬昭執政時,諸葛誕反司馬昭,這就是歷史的淮南三叛,雖然王凌、毌丘儉、文欽、諸葛誕不一定就是曹魏的絕對忠臣,但他們反對司馬家族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另外朝中忠於曹魏的忠臣,曾試圖發動政變推翻司馬家族的統治。如司馬師執政時,中書令李豐和光祿大夫張緝等人曾謀廢司馬師,改立太常夏侯玄為執政。可惜還未發動就把司馬師平定了。

天子與中書令李豐、後父光祿大夫張緝、黃門監蘇鑠、永寧署令樂敦、冗從僕射劉寶賢等謀以太常夏侯玄代帝輔政。帝密知之,使舍人王羨以車迎豐。豐見迫,隨羨而至,帝數之。豐知禍及,因肆惡言。帝怒,遣勇士以刀鐶築殺之。逮捕玄、緝等,皆夷三族。三月,乃諷天子廢皇后張氏。-《晉書·景帝紀》

以上這些人,雖然發動叛亂和政變的目的各有不同,但是在反司馬家族的立場上,他們是一致的。姜維打著為曹魏皇帝曹髦報仇的旗號,討伐司馬昭,就是試圖孤立以司馬昭為代表的司馬家族,號召曹魏內部所有反對司馬家族的政治勢力,加入到推翻司馬家族統治的行動中。這樣姜維就可以裡應外合,滅掉曹魏,實現自己興復漢室的夢想。

結語

以上幾點原因,都是從《三國演義》中找到的。《三國演義》為姜維討伐司馬昭所提供的一些理由或者說出發點。

正史如《資治通鑑》和《三國志》,都沒有記載姜維以討伐司馬昭為名伐魏。據《三國志》記載,司馬昭弒君的當年和第二年,姜維都沒有采取任何北伐行動,也沒有在口頭上譴責司馬昭。自始自終,姜維甚至提都沒提到司馬昭弒君之事。

《三國志》這樣的記載,才是合情合理的。司馬昭弒君又新立皇帝,這都是曹魏內部的事情,和蜀漢沒有任何關係。姜維雖然智謀不及諸葛亮,但也不會蠢到以司馬昭弒君為名,北伐曹魏,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站在蜀漢的立場,應該大力表彰司馬昭。蜀漢以漢室正統自居,而曹魏則是標準的“篡漢”,那麼曹魏的皇帝自然是亂臣賊子。司馬昭弒君之舉,其實是殺掉了篡漢的亂臣賊子,司馬昭替大漢行天道,站在蜀漢的立場,當然應該大力表彰司馬昭,有什麼理由去討伐他?


袁衛宇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我們看三國這段歷史,實際上不能根據《三國演義》來判斷,畢竟是小說,很多情況都篡改了,不是歷史事實,這方面我就不多說了,演義和事實不同的地方非常多。如果要看當時的歷史,主要還是要根據《三國志》這樣的正史來看,或者也可以看《華陽國志》,這些歷史作品都是經過了嚴格的考證,有著充分的事實依據的,可信度非常高。

姜維在司馬昭殺了魏帝曹髦後出兵進攻魏國,實際上和曹髦被殺關係不是很大

要說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從姜維的“九伐中原”說起,雖然姜維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力圖恢復漢朝江山,克服中原,先後發動了九次對魏國的作戰,超過了他的師父諸葛亮的六次的記錄,但大多都不是實質性的進攻,規模也都不大。實際上,姜維總共有十一次對魏國的戰役,“九伐中原“的說法只是一個方便的說法而已。

比如前五次北伐,當時蜀國的軍權基本都在大將軍費禕手上,每次估計也就給了姜維一兩萬兵馬出去作戰,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效果沒多少,這讓姜維非常不爽。後來是費禕被刺殺身亡之後,姜維成為了蜀國的軍事統帥,才開始了自己的真正的北伐。

第六、七、八次北伐都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如第七次北伐,攻下了狄道、臨洮、河關,並把當地居民遷回蜀地,取得了寶貴的人民生產力資源。第八次北伐則是著名的洮西會戰,取得了自劉備稱帝以來蜀國最大的一場勝利,斬殺魏軍數萬人。

而姜維的運氣也就到此為止了,第八次北伐之後,他碰上了自己人生以來最大的剋星——鄧艾。他始終沒有能夠突破鄧艾的防線。姜維和諸葛亮不同之處在於,諸葛亮沒有出現過全軍崩潰的情況,而姜維在第九次北伐中,被鄧艾殺的全軍崩潰,蜀軍傷亡數萬人,這對於弱小的蜀國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之後在第十一次北伐,公元262年,也就是曹髦在260年被殺後2年最後一次出兵進攻魏國。這個時候實際上蜀國的國力基本已經不行了,姜維在數次北伐中,屢次擺在了鄧艾的手上,兵力損失很大,對蜀國的打擊也很大。第十一次北伐姜維又遇到了鄧艾這個剋星,結果還是如以往一樣,被擊敗退回了蜀中。

這一戰之後,姜維也不敢回成都了,因為當時成都已經到處傳播了他的流言,說他這個人其實沒本事就是靠的諸葛亮的提拔等等,姜維深感人言可畏,便上表表示吞併沓中,也算是半退休的狀態了,從此也沒有回到過成都。

所謂的姜維興兵問罪,是演義中的說辭

所謂的姜維興兵問罪,是演義的說辭,在歷史上,姜維是在曹髦死後2年才出兵進攻魏國,這個時候魏國新君已經做了兩年了,這個時候提曹髦基本是然並卵了。這應該是屬於姜維的一貫作風,隔一段時間就要出兵攻打一次魏國而已。

在那次出兵之後的來年也就是263年,蜀國也就走到了最後一年,當年在魏國的攻擊下,蜀國滅亡。而姜維繼續著匡扶漢室的事業,假裝投降了鍾會,他獨到的眼光看中了鍾會這個人野心很大,成功地鼓動了鍾會自立,設計弄死了自己的死敵加剋星——鄧艾。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正當鍾會準備以姜維為先鋒進攻長安的時候,司馬昭發現了鍾會的意圖,要帶兵來成都,鍾會知道事情敗露,便提前起兵,因為事情倉促,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而引發了兵變,在兵變中,姜維和鍾會雙雙被殺。


雖然姜維沒有能夠匡扶漢室,但是在他臨死的時候,用計出掉了鄧艾和鍾會,也算是為蜀國報了仇了吧。

所以綜合以上來說,題目所說的姜維為了魏國皇帝被殺的事情興師問罪的情況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


老威觀史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軍事,因為戰爭也是一門藝術。

你瞅啥?瞅你咋滴!砰!啊!

整場戰爭就是這麼個過程,這哪兒行啊!一點藝術性都沒有,聽書看戲的人不都跑光了才怪呢!沒有點兒藝術性,誰好意思把你往史書上記。

所以沒有藝術,就要創造藝術。

楚國要打隨國。隨國說:“憑什麼打我,我木有錯啊!”楚國:“木有錯我能打你?好好想想錯在哪兒啦!”隨國想了半天:“我真木有錯!”楚國:“你木有錯?我就打你啦,怎麼滴!”隨國:“你怎麼不講理?”楚國:“我是蠻夷!”

同樣都是沒有什麼藉口,但是一經過這麼樣的藝術處理,史書上就留下了一筆。每當讀到這一段,都會引起我情緒上的共鳴,感覺我在家的地位就和隨國一樣。

《三國演義》做為一本小說,故事必須要精彩。

姜維的九伐中原是在諸葛亮去世後的事兒,但是姜維的才能卻連事後諸葛亮都不如。諸葛亮六出祁山,有諸葛亮和司馬懿這麼一對兒老戲骨;姜維九伐中原,姜維和鄧艾這倆兒小鮮肉卻有點兒支撐不住。

所以在曹髦死後,《三國演義》就做了點藝術加工:

早有細作報入蜀中。姜維聞司馬昭弒了曹髦,立了曹奐,喜曰:“吾今日伐魏,又有名矣。”遂發書入吳,令起兵問司以昭弒君之罪;一面奏準後主,起兵十五萬,車乘數千輛,皆置板箱於上;令廖化、張翼為先鋒,化取子午谷,翼取駱谷,維自取斜谷,皆要出祁山之前取齊。三路兵並起,殺奔祁山而來。

雖然司馬昭殺曹髦屬於弒君,但是你姜維憑什麼能管魏國的事兒?

楚國覺得這根本就不是個事兒!

楚國說:“我有軍隊,我也想參與你們之間的政事。”姜維調動了十五萬大軍,當然也是理直氣壯了!魏國一瞅十五萬大軍,抓緊時間準備迎敵吧,也就不多說什麼了!

楚國說:“我先祖是周文王的老師。”就憑著這點兒,楚國國君就自立為王了!姜維有樣學樣:“我們先主乃是大漢孝景皇帝玄孫……”

當然了話說得冠冕堂皇不一定有用,那都是說給別人聽的。他們自己之間肯定是另一套說辭。

曹髦死了之後,姜維立刻對東吳說:“他們家自己亂了,咱們趁火打劫去吧!”然後姜維又對劉禪說:“東吳已經趁火打劫去了,咱們也快點吧!”

姜維的地位不如諸葛亮,不是想調兵就能調兵的。但是經過姜維這麼一運作,十五萬大軍就被姜維給調了出來。

看《三國演義》,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錯過!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寄暇學宮


這件事在歷史上並不存在。

我們先從時間軸上看,曹髦被司馬昭的親信賈充指使成濟弒殺是在甘露五年(260),而姜維的第十次北伐是在延熙二十年(257)乘諸葛誕叛亂之際出兵秦川,持續到永安元年(258)諸葛誕兵敗方始退兵,時間是在司馬昭殺曹髦之前;姜維的第十一次北伐是在景耀五年(262),被魏將鄧艾擊退之後退至沓中,時間是在司馬昭殺曹髦2年之後,在曹髦被殺之後,姜維並沒有以司馬昭弒君為號召的北伐軍事行動。

從大義名分上,姜維作為蜀漢的大將,並不認同曹魏的君統法統,因此也不會以魏國的廢立之事作為口實興兵討伐司馬昭。

之所以這麼寫,或許是因為姜維後來挑唆鍾會採取『矯太后遺詔,使會起兵廢文王(假借郭太后遺命,起兵廢掉司馬昭)』的方式反對司馬昭,因此羅貫中『提前』在《三國演義》中寫了這麼一段:

姜維聞司馬昭弒了曹髦,立了曹奐,喜曰:“吾今日伐魏,又有名矣。”遂發書入吳,令起兵問司馬昭弒君之罪;……

還虛構了一個人物鄧艾帳下參軍王瓘向姜維詐降,自稱是因為沒有將曹髦之事向司馬昭告變而被司馬昭所殺的曹魏大臣王經的侄子,結果被姜維識破。

然而,無論是姜維以弒君為由興兵討伐司馬昭,還是識破詐降計打敗鄧艾,在歷史上都並無其事,因此也談不上問題所提到的姜維為什麼要興兵問罪,為什麼能管魏國的廢立之事。


談古論金


君不是皇帝 不是天下共主 你要明白這一點

君相當於諸侯王

而其他諸侯王或者較強實力如朝臣等 是可以為了維護秩序(一般實際是圖利)去打那些弒君者的

回到姜維這個例子

彼時三國鼎立 但都不是大統 其實相當於三個諸侯王 魏蜀爭霸 相當於爭大統

而司馬昭篡位 相當於諸侯王下面大臣造反 是有完全合理的理由去打的 不打的話別人可以造反 蜀漢的人也可以造反 這一點大家都都達成共識了 所以才這麼說


棗謝


兵者,國之大事也。任何時候興師動眾,都需要一個藉口。

諸葛亮屢屢北伐,是要完成先帝劉備的遺願;姜維北伐是要完成諸葛丞相的夙願。

北伐已經搞得蜀漢上下怨聲載道,總以劉備、諸葛亮作藉口自己也煩了。

趁著司馬昭殺了魏帝曹髦,以此為藉口,換換花樣,避免總是老調重彈。

01

254年,司馬師廢掉了魏帝曹芳,作為曹丕的庶長孫曹髦被立為新君。

曹髦對司馬氏兄弟的專權跋扈十分不滿。

260年,曹髦召見王經等人,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並親自討伐司馬昭。事情洩露,曹髦被賈充指使成濟弒殺,年僅二十歲。司馬昭立曹奐為帝。

不管曹魏集團有多麼亂,這畢竟是曹魏自己家裡的事。與蜀漢的姜維沒有一毛錢關係,這事也輪不到姜維來管。

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繼承了魏王爵位和丞相的職位。當年接受漢獻帝禪讓,成為曹魏的皇帝。

到曹髦被弒殺,另立曹奐,已經四十年了。漢朝廷早就不存在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勢也存在近四十年。

不管魏蜀吳三國以何名義相互攻伐,都僅僅是一個藉口罷了,恢復漢室已經是不可能的事。

魏國皇帝的廢立,與蜀漢毫無關聯,那為何姜維多管閒事呢?

02

這就是政治的需要。

姜維繼承了諸葛亮的衣缽,堅持北伐,表面看來是勞民傷財,引起了蜀漢內部極大的抵制。

北伐的戰略意義就是保持對曹魏的壓力,維繫蜀吳聯盟的存在。

但這個是不可以公開宣導的策略,一旦公開就失去了北伐策略的意義。

絕大多數人,包括蜀漢上層核心主政者,都可能不清楚究竟北伐的意義何在。

姜維面臨著巨大的內部壓力。

為了實現北伐的戰略,姜維必須有一些藉口。

先帝的遺願、丞相的夙願並不足以服眾。當然,以曹魏廢立之事作為藉口,興師動眾,也不足以得到足夠的支持。

但有總比沒有好,多少也算一個理由吧。

除此之外,還真說不出有啥可取之處。

姜維清楚,蜀國將士清楚,劉禪清楚,蜀國上下都清楚,曹魏那檔子事是輪不著蜀漢管的,蜀漢也沒能力去管這些事。

都清楚這就是一個藉口。

但姜維清楚必須北伐,起碼劉禪也清楚北伐的必要。

之所以姜維能夠以此為藉口,出兵北伐,還在於劉禪的支持及姜維當時還有這個權威。

之後,劉禪寵信宦官黃皓,不再想折騰的時候,姜維也怕了,也不再找藉口北伐了。

這就是姜維為何要管曹魏閒事的根本原因。


豹眼看歷史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師出有名吧。雖然魏國廢立之事和蜀國還有姜維沒啥關係,畢竟兩國是敵對關係,但這不影響姜維藉著司馬昭擅殺魏帝曹髦的名頭興師北伐。

咋說?聽我一一道來。

誠然北伐之名用復興漢室更有大義性,可是它是有時效性的。劉備諸葛亮那一代人,是世受漢恩長大的,包括曹操等一些諸侯,所以他們一直到死,都沒有稱帝,除了孫權和劉備之外。而到了姜維這一代人,三國鼎立已經有了40多年曆史了,如果要人口來說,已經是兩代人,在北方,老一輩人漸漸凋零,而新一代人卻是吃著魏國的米長大的,至於曾經的漢朝,他們能有啥印象,更別說是感恩戴德了。

所以姜維北伐之時,所謂“復興漢室”之名已經沒有大的影響了,僅對北方中原來說,已經起不了多大作用了。因此姜維藉著司馬昭擅行廢立之事,興師北伐。

為什麼選擇這個名義呢?因為它剛好發生。開個玩笑,其實選擇這個北伐名義是有原因的。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帝制,其儒家思想文化早已融入這個社會了。君臣父子,三綱五常,自古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可是司馬昭幹了什麼?他的一名魏臣,不思報國,反而做下弒君之罪,擅行廢立之事,這是做臣子乾的事嗎?這和當年的董卓有什麼兩樣?



所以姜維為了能夠吸引北方士子,特意用此名義,向天下人揭開司馬昭的醜陋面目,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過即使如此,這個世界還是靠武力說話的,北伐成功,倒還好說,可是失敗了,什麼都是鏡花水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