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果樹大瀑布最佳拍攝點在哪裡?

東東鏘00


因為每個人對美的理解不同,對拍攝角度就會有不同的認識,我認為還是到現場實際觀賞後,根據自己的喜好取景最合適。一般來說在瀑布斜對面拍攝的最多,如果沿著環線走去水簾洞,還可以在較高的地方拍攝,這樣看的瀑布是比較有氣勢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去的時間、光線、拍攝用的器材等等,建議用帶廣角的變焦鏡頭,這樣方便拍出瀑布的全景、近景。附上我本人(網名清韻悠揚)拍攝的黃果樹瀑布和陡坡塘瀑布圖片,供參考。


北方在北旅遊行攝


黃果樹瀑布最佳拍攝點個人認為應該是從水簾洞穿過後順道往下游走,在鐵索橋靠上的地方。角度個人依據構圖想法和意境選擇即可,相由心生!一孔之見,供參考!

本人拍攝的黃果樹瀑布




平凡0113


黃果樹瀑布拍照一定要下到跌水潭邊,這裡的景色、視角、取光最理想。想拍攝瀑布全景的話,在觀瀑亭拍最好,想拍攝彩虹,”水簾洞“三字石碑旁是最佳取景點。在望水亭可以從高的地方往下看黃果樹瀑布飛流直下的風姿。

拍攝黃果樹瀑布不建議使用卡片機,拍攝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景需要用單反相機,多帶幾種鏡頭,必要時帶上三腳架。

祝賀各位出大片


依河望湖


黃果樹瀑布景區每年接待的遊客有二、三千萬人,幾乎各種角度的照片都有人拍攝過,如果在旅遊趕時間的情況下,想拍攝新意和創造性的可能性不大;但並非絕對不可能。但這需要在拍攝前做好所有的拍攝構想;多瞭解景區的情況,預測哪裡最可能出照片;到了現場後,更是要多觀察和思考,很多時候拍攝這種景區的靜態的風景照片,拍得好不好與一個人平時的攝影素養與水平有密切的關係。選擇何時按下快門,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往往背後的考慮非常複雜;不可能一一而論。但是瞭解景區內的旅遊線路,有備而來是不會錯的。

黃果樹瀑布對於觀瀑的路線給出了“上和下”兩個路徑的選擇;遊客必須先選擇一個,才能繼續走下去。第一個線路是前往水簾洞路線;而第二個是往潭底觀瀑的路徑。遊客只要任選一個就行,參觀完第一個之後,如果你覺得不過癮,你可以繼續排隊再參觀下一個。但由於遊客特別多,所以排隊的時間會比較久,一般兩個線路完整參觀下來,至少需要半天的時間。所以想獲得更多的拍攝時間,那就早上早早進入景區為好。

絕大多數的遊客都是先選擇前往水簾洞的線路進行參觀,前往簾洞參觀的一個好處是,因為視角的高度基本與黃果樹瀑布的頂部的高度差不多,容易拍出瀑布的全景,但拍出的照片比較相對平和,衝擊力或許不夠。但是這條線路是360度圍繞瀑布轉一圈的,在行進的過程中會有更多拍攝的機會。

由於前往水簾洞參觀的遊客多,景區一般採取限人數按照一定的時間放行通過的方式,這個時候遊客被分成一拔、拔的隊伍原地等候,等候的時間一般為半個小時左右;這個時間段我們就可以盡情地拍照了。這條線路中我們有很多時間都可以拍攝黃果樹瀑布的正面照片,在行進的過程中,正面還有專門的拍照留念的平臺,但是這個角度估計已經被拍爛了。但這有什麼關係,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換各種角度、各種鏡頭或者各個角度,全景、近景、中景、遊客、瀑布或山景等題材和景物,一切均可拍攝。

在這裡拍攝需要注意的是,曝光時以直方圖為準,嚴防過曝即可,過曝後對於瀑布的白色水流來說,就是一場災難。所以寧可欠曝,絕不要過曝;這點必須切記,如果有過曝的,要及時糾正。往往過曝的地方是天空與最亮的水流部分,因為拍攝黃果樹瀑布的景色,天空往往佔有相當在的一部分,這個時候任何過曝都會讓圖片不和諧,瀑布水流過曝那就更不行了,往往會讓照片直接成為廢片。

前往水簾油的線路是觀瀑的最佳線路,這條線路的後半段也同樣可以下到潭底拍攝,只不過是屬於拍攝瀑布的側面照,同樣可以仰拍到瀑布的全景,與正面並無太大的區別,所以這點倒不必擔心。

而且經過水簾洞後往往有不一般的視角,從瀑布的後面拍攝來時的道路與山體時,會讓人有更特別的感受。而且這條路線有很多側面拍攝瀑布的機會,對於清一色的正面瀑布照來說,要好好把握側面的機會。

第二條線路其實就是前往潭底進行正面的觀賞和仰拍。在這裡使用廣角鏡頭仰拍瀑布會顯得很壯觀,這個地方往往也是水汽和霧氣飄灑最大的地方,可以盡情地表現瀑布水霧在峽谷中激盪和翻滾的場景。

但在潭底拍攝時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因水霧特別大,往往相機與鏡頭都會被弄溼外表;這個時候攝影師單獨一個人拍攝時,既要打傘防護,又要同時按動快門;這對攝影師的體力與協調性是一個考險,畢竟到了潭底拍攝時,一路你打傘已經打了好久,手也會痠軟無力的。如果有專門助手在旁邊協助打傘,那樣拍攝就會輕鬆很多。需要強調的是,夏天時景區內的水霧非常大;相機一路拍下來,相機和鏡頭的外表有可能溼漉漉的,鏡頭前也可能沾滿了水珠,這些都需要定時清理和擦掉,否則影響照片的質量。

最後一個容易出彩的地方就是在峽谷的橋與觀景平臺上;黃果樹瀑布的水流流出潭底後,也在峽谷中形成多個小斷層的溪流小瀑;在光線和水霧氣的配合下也能形成非常漂亮的光影效果。當然了在橋上你還可以拍攝山體與溪流結合的霧氣翻飛的景觀,以及鬱鬱蔥蔥的森林與多變的雲彩,這些都是靠個人的觀察了。


喜歡陽光的大叔z


前往潭底進行正面的觀賞和仰拍。在這裡使用廣角鏡頭仰拍瀑布會顯得很壯觀,這個地方往往也是水汽和霧氣飄灑最大的地方,可以盡情地表現瀑布水霧在峽谷中激盪和翻滾的場景。


椿醬


在這兒,哈哈哈,攝於2019.8.3



微雨荷1


山腳下拍瀑布全景更加壯觀!


蝶兒古風


我其實也想知道這個問題。但是每個人對美的理解不同,我認為還是參考實際自己的喜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