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九泉村:一湖碧水萬頃波 扶貧花開別樣紅

冬日的九泉湖碧波盪漾、水禽翔集,呈現出一幅美麗和諧的生態畫面。 孟津縣城關鎮九泉村就座落在兩岸的丘陵之上。

“因水得勢,因湖而興”是村子的真實寫照。 2015年之前,曾經讓村民引以為傲的九泉湖因生態退化而一度乾涸,耕地產出效益低,村民們除了到縣城打工,就是在家從事小規模養殖。 全村472戶2042人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5戶334人,是名副其實的“貧困村”。

“現在不一樣了! ”黨支部書記田佔坡高興地說。 隨著小浪底南岸引水工程的啟動,黃河之水讓瀍河複流重現了九泉湖“一湖碧水萬頃波”的自然風光。 為發展生態農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也為九泉村實現整村脫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孟津瀍河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林果基地位於九泉湖下游的瀍河岸邊。 雖是冬日,但基地內的綠化樹木卻鬱鬱蔥蔥,九泉村貧困戶許竹英正在細心地打理即將售出的新品種果樹苗木,她在這兒打工每月有1500元左右的工資收入。 作為村兩委引進的龍頭帶動企業,公司除了吸納村民就近務工外,還能帶動46戶貧困戶年增收800元。

“東有林果,西有牡丹,中間種藥材,群眾栽花椒”。 在村子西北部,如輝農業合作社發展了350畝油用牡丹種植,還套種了數百畝的白芷、丹參、決明子、菊花等中藥材,通過託管代種模式帶動42戶貧困戶年均增入700元以上。 近兩年,在城關鎮獎補政策的引導下,村裡發展花椒種植800餘畝,奠定了貧困戶長期穩定脫貧的產業基礎。

除了特色農業外,村裡致富帶頭人投資的現代化肉雞養殖項目能帶動53戶貧困戶年均增收700元; 300kw的光伏電站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帶來20萬元左右的收入,村兩委通過差異化分配返利於貧困戶。 蓬勃發展的產業扶貧項目讓九泉村步入了整村脫貧的快車道,2018年全村脫貧23戶98人,2019年脫貧62戶198人,目前剩餘3戶11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由當初的20%降為0.54%。

“九泉村不僅要富起來,還要美起來。 ”田佔坡說,2016以來村兩委實施了飲水管網改造工程,建起1200平方米的黨建文化活動廣場; 組織群眾開展了“清潔家園”行動,改造旱廁150座,新建公共衛生廁所5座,鋪設汙水管網8000米,栽植竹子6000餘株、綠化樹5000餘株,美化牆體5000平方米,成為三季有花、兩季有果、四季常綠的“市級美麗鄉村”。 國色天香的牡丹基地、有花有果的生態示範帶和水天一色的旖旎風光更是吸引了眾多遊客。

近期,九泉村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列為全縣重點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的九泉湖(又稱萬泉湖)—牛步河綜合治理項目已全面啟動,通過“引水補源、河道整治、路網完善、遊園建設”等生態治理,九泉湖附近將建設成為縣城居民親近自然、休閒觀光的近郊公園。 村兩委已經開始規劃休閒採摘、餐飲娛樂等三產服務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離九泉村越來越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