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人客气,对家人凶,总是站在外人立场说话,甚至都不认识的人,这是什么心理?自卑?

礎肥圆


这可能就叫关心则乱,或者是“爱之深,责之切”吧!虽然表现的可能有一些不合情理,让人难以接受。

打个比方,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拿着一个价值连城的古董花瓶,不管拿瓶的那个人多耽心、多紧张,不拿瓶的人总能跟拿瓶的人泰然自若、轻轻松松的打声招呼。

因为责任、关系、后果都不在他身上。

但是互换一下角色,如果他成了那个拿瓶的人,紧张、惶恐、不安的情绪就随之而来,他跟人说话,就没有了那份泰然自若,没了那份随意随和。

再举个例子。

一个小孩带朋友到家里来玩,如果这个朋友很聪明,但不太上进,学习不好,家长通常不会太在意他学习不好这一面,反而容易看到他聪明伶俐的优点的那一面,大不了说几句可惜的话。

但如果这个学习不好,又不上进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不管你有多聪明,家长只会责骂你,甚至有时痛心疾首,口不择言,而忽视你聪明的一面。

什么原因,因为你的学习不好产生的后果,是他坚决不愿看到的,和他有最密切的关系。

这样想来,就会明白,对外人客气,对外人和气,因为关系和自己不大。

对自己家人很凶,严厉,苛责,是因为有一份深切的的关心,深沉的爱在里面。

尽管这种爱有时过分了点,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想明白了这点,就不会怨怼,不会不理解,更不会觉得对他人是软弱,对自己人是可恶。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什么说可怜?原因也可能就在于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