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战,刘邦56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项羽的3万军队?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趁项羽在齐地平叛,后方防守空虚,统帅五路诸侯联军,约56万占领西楚国都彭城。在齐地平叛的项羽闻讯后率领3万精兵南下反击,自此正式拉开楚汉争霸的序幕。

“彭城之战”是刘邦与项羽第一次在战场上正面交锋,刘邦的56联军却打不过项羽的3万精兵,汉军几乎全军覆没,刘邦带着十几个人狼狈逃跑,彭城之战是自刘邦起兵以来损失最大的一场战役,遭到前所未有的惨败,那么刘、项两家兵力悬殊如此之大,为何刘邦打不过项羽呢?

彭城之战,刘邦56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项羽的3万军队?

刘邦剧照

(一)彭城之战起因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楚军兵分两路战秦国,一路由刘邦领导向西挺近,另外一路则由项羽、宋义领导北上战秦军主力军团,并立下“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的约定,刘邦能够拿到西进灭秦的指令,无疑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刘邦率军从武关进入咸阳,秦王子婴率领文武百官,手捧玉玺投降。项羽歼灭秦军主力以后,实力突飞猛进,天下诸侯都向他俯首称臣,当他率军西进来到函谷关时,发现刘邦早已入关,于是项羽破关而入,破坏之前的约定,把一心想做关中王的刘邦赶往汉中做汉王。

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史记·高祖本纪》

此时的刘邦没有实力,只能忍气吞声,屈封汉王,刘邦心里自然窝火,一直想找项羽决战,奈何实力不允许,只能静静地等待时机,他终于等来歼灭项羽的最佳时机。

项羽分封的18路诸侯王,一大半都相互打了起来,项羽忙着四处灭火,刘邦觉得他的机会来了。

彭城之战,刘邦56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项羽的3万军队?

项羽剧照

(二)项羽是如何以弱胜强,用3万歼灭汉军56万?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趁项羽在齐地平叛,分身乏术,采用韩信之计杀回关中,夺取本应属于自己的关中之地。第二年春天,刘邦率领五路诸侯联军,约56万人找项羽决战。

刘邦一路上势如破竹,当大军来到洛阳时,“三老董公”的出现让刘邦彻底醒悟,三老董公是秦代管理教化的小乡官,姓董,名不详,董公是后世之人对他的尊称。

董公看见刘邦的军队,拦住刘邦袒而大哭,向刘邦哭诉项羽杀义帝的罪行,刘邦虽然读书不多,但是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反应很敏锐。董公的大哭让刘邦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义帝之死可以拿来大做文章,刘邦有了讨伐项羽更好的借口。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史记·高祖本纪》

义帝是谁呢?他是名义上的皇帝,没有实权,最初被项羽叔父项梁立为楚怀王,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时,给楚怀王升了一级,遥尊其为“义帝”,义帝是大家共同尊奉的君主。

彭城之战,刘邦56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项羽的3万军队?

项羽剧照

刘邦随即下令,让56万大军穿戴孝服为义帝哭祭三日,随后打着为义帝报仇雪恨的旗号,讨伐大逆不道的项羽,汉军瞬间成了正义之师。

刘邦在汉二年春天兵出函谷关,同年4月份就占领了西楚国都彭城,刘邦占领彭城之后,在彭城的北边和东边做了重点防守。刘邦认为此时项羽在齐地平叛,倘若回兵救援,只可能从北边或者东边进攻。

可是刘邦失算了,他忘记了项羽是军事天才,项羽闻讯彭城沦陷以后,立即带着3万精兵返回。他绕过刘邦重点防守的东、北两边,来到彭城西北的萧县,项羽是夜间抵达萧县,他利用黎明时分,由西向东突袭汉军侧背,与汉军展开决战,到了中午大破汉军,汉军几乎全面溃散,据史书记载,汉军跳河逃跑淹死者和战死者多达十几万人。

汉军皆走,相随入觳(音鼓)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史记·项羽本纪》

随后,汉军向安徽方向败退,在安徽符集附近又被楚军歼灭十几万,刘邦继续往南撤退,在败退的途中被楚军再次斩杀几万。最后项羽追击汉军至灵璧,双方又展开一场厮杀,汉军被歼十几万。经过几次交战汉军所剩无几,剩下的几乎全是散兵,连刘邦自己都被项羽军队团团围住。

可能是刘邦命不该绝,或者天不亡汉,在紧急关头,突然刮起沙尘暴,而且沙尘暴还是迎着楚军吹打,楚军开始散乱,刘邦趁楚军混乱之时,带着十几个人突围逃跑。

刘邦逃得很狼狈,在逃亡途中被项羽的部下丁公追上,两军兵戎相见之时,刘邦紧急之下对丁公说:“两位贤者何必苦苦相逼呢”,丁公听后很得意,有人称他为贤者,于是他把刘邦给放了,就这样刘邦才得以逃脱。

彭城之战,刘邦56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项羽的3万军队?

刘邦剧照

(三)刘邦的56万联军为什么不敌项羽3万楚军?

从道义上来看,汉军是仁义之师,而项羽却背负杀义帝的恶名,楚军自然输一筹,从兵力上看汉军56万,而楚军只有3万,楚汉实力相差悬殊,那么为何刘邦打不过项羽?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刘邦集团轻敌

彭城之战的刘邦,已不是鸿门宴上的刘邦,他拥有的领土翻了倍,他自己觉得翅膀硬了,可以向项羽挑战,加之刘邦兵出函谷关以后,一路上打得顺风顺水,直到占领彭城。

刘邦认为一路上打得这么顺利,自己兵力也远胜楚军,汉军还打着仁义之师的旗号,而且项羽又不在彭城,守军不多,自然胜利的天平是倾向于自己。

所以刘邦占领彭城以后,开始怠慢了,整日设酒宴,与诸侯开怀畅饮,清点彭城金银珠宝,准备一起带回关中,刘邦整天忙着干这些事,他本来打算去老家沛县接家人,因为太忙没顾得上。大家可以想象汉军此时的状态,安于享乐,毫无斗志。

而楚军士气高昂,敌人占领了他们的国土,他们要保卫自己的家园,自然士气高涨。据《汉纪》记载,刘邦攻克彭城以后,天天享乐,军心不稳固,楚军3万是精兵,而汉军是怠惰之兵。

此时的刘邦还忽略了一点。

项羽的军队是骑兵,是当时最优秀的军种,而汉军是步兵,士气高昂的骑兵与毫无斗志的步兵交战,往往犹如砍瓜切菜那般简单,刘邦低估了战神项羽骑兵的实力。

不仅刘邦轻敌,连张良也低估了项羽领兵作战的能力,张良可是彭城之战的军师,陈平是参乘,两位都是楚汉时期一等一的谋士,此时他们也犯傻了。

彭城之战,刘邦56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项羽的3万军队?

张良剧照

其二、项羽指挥得当

彭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非常经典的战例,刘邦的56万大军被项羽3万精兵打得落荒而逃,项羽采取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

项羽趁黎明时分攻击汉军没有重点设防的地方,汉军是毫无准备,还在呼呼睡大觉呢,面对敌人的攻击,自然惊慌失措,变得不堪一击。

加上刘邦没有经验,他从来没有指挥过这么庞大的队伍,一旦军心涣散,他毫无应对的能力。

其三、联军不便于指挥,容易组织松散

联军不便于统一调配,统一指挥,组织容易松散,一旦被击垮,很容易军心涣散,导致联盟土崩瓦解。我们从刘邦狼狈逃跑就可以想象,当时汉军的整体情况,那是校尉找不到副帅,副帅找不到主帅,整个军队建制全部遭到破坏,面对敌人的进攻,汉军自然毫无抵抗力,只能全面溃散。

彭城之战,刘邦56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项羽的3万军队?

刘邦、项羽剧照

彭城之战,刘邦遭到他人生中第一次惨败,汉军基本上以全败而告终。但是从军事上看刘邦确实一败涂地,从战略上讲,刘邦却胜了一筹,因为他策反了英布,英布是项羽手下第一骁将,因为彭城之战英布没有及时救援彭城,与项羽产生矛盾,刘邦抓住这个机会把英布说降了。刘邦得到英布,就得到了淮南战线,淮南是西楚国都彭城南边的屏障,是刘邦最后合围项羽的南方战线。

而项羽虽然取得胜利,在战略上却输了一筹,刘邦退守荥阳以后,项羽猛攻荥阳,他虽然在主战场取得绝对的胜利,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刘邦在战略上的部署能够给他致命一击,让他永无翻身之地。

参考文章:《史记》、《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