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微为什么说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时?

羽林郎


我们在看《三国演义》时,有一个片段是曹操的谋士程昱伪造徐母的笔迹写信给徐庶,让徐庶离开刘备归顺曹操。徐庶与刘备挥泪而别,却又中途折返,向刘备推荐了隐居隆中的诸葛亮。徐庶告诉刘备:此人乃绝世奇才,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这个片段就是“徐元直走马荐诸葛”的故事,之后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

在这当中,刘备还询问过司马徽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在司马徽夸赞完诸葛亮的才能后,便行礼辞别,别走别说:“诸葛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时”。一语成畿,纵观孔明一生也的确是这样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1. 得其主。诸葛孔明出山后,得到刘备的重用,几乎是言听计从。联吴抗曹,火烧赤壁,孔明奇计迭出,将刘备打造成一个英雄人物,开创出了一片基业。孔明也能将自己的平生所学用到极致,作为一个谋士和辅佐者,能有此境界也知足了。
  2. 不得其时。这里说的时应该是“天时”,诸葛孔明六出祁山,费尽心血,都没有成功,最后还病死在五丈原,最后落得个出生未捷身先死的悲壮结局。当时的“天时”就是诸葛孔明出山之时,曹操早已经统一北方,也就是说成了大气候,而刘备还是一个没有多少军队的小集团,甚至连属于自己的地盘都没有。除此之位,东吴也崛起了,天下局势错综复杂,即使孔明再有本事,也不能兴复汉室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诸葛孔明虽得其主,但不得其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个人是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的。

古今博学


历史长河,源远流长,这个问题让我来!

孔明得其主,说得是诸葛亮终于找到了一个值得他跟随的明主刘备,这个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关键是后面一句,未得其时,主要在"时"这个字上面,这个‘时’代表着乱世动荡,汉室衰微,刘备势弱,这些都不是对的时,记得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有一句,待天下有变,一上将从荆州出兵,刘备从汉中出兵,可夺取天下,但是这个听上去很美好,实际不可靠,因为条件是待天下有变,这个变数连诸葛亮都不知道怎么出现,什么时候出现,只能待。诸葛亮能力是强,但是还没强到能忽略客观条件改变天下局势的地步。

诸葛亮虽然预言了天下三分,但是三分是不平衡的,这是一个一强两弱的局面,更何况刘备的盟友还是个玩两面刀的人,所以如果诸葛亮归附刘备时,把那时的刘备势力和曹操势力对调一下,那诸葛亮绝对是生逢其时,绝对能帮助刘备夺取天下,而事实却是反之不得其时。

还有一个原因是诸葛亮是一个处理内政上的行家,但在处理军事方面还是要稍微逊色一点,如果随曹操,曹操那边有的是人才,所以肯定不会被重用,到头来不会有任何出路,而如果随刘备虽然会被重用,但当时的刘备已经处于弱势了,所以到最后依然还是没出路。以三国时期的局势分析,只要得到中原华北,基本就是三分天下,己得其二,而在诸葛亮出仕的时候曹操已经一统北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显然是得其主,未逢其时。

其实,诸葛亮多多少少有些被神化,世间万物莫不相同?人都是两只眼睛一个嘴巴,哪里有人能够算的如此精确。

司马微所说孔明得其主却不得其时。意思是刘备是个好君王,事实证明三国最强人物非刘备莫属,曹操也不及他,不得其时是因为诸葛的术业有专攻不是打天下,而是治天下!

如果刘备一统天下后来请诸葛出山,天下格局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天象只是大体局势,谁说改不了?没有改不了的命运,只是缺人而已。


仰望历史长河,寻觅一份纯净。喜欢就点个关注呗!


历史长河缓缓淌


诚邀。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概要其义: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作为古人,十分讲究顺天应命,顺势而为。逆天改命者,往往不得善终。那当时天下之势如何呢?

一,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于官渡大破袁绍之后,相继夺取冀州和幽州等原袁氏地盘,实力大增,手下谋士如云,战将如雨。外加天子大义在手,所以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发展潜力来说,基本略等于其他诸侯实力相加之和。如果说统一是天下大势,那曹操则是最为顺势的一位。其实在诸葛亮出关前,曹氏集团正在厉兵秣马,随时进军荆州,有意剑指天下;

另外几路诸侯中,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权割据江东,马腾韩遂独处西凉。用孔明的话来说,就是“留给天下英雄用武的地盘已然不多”。而我们的玄德公仅有新野和樊城两座孤城,手下兵不盈万,将不过关张赵,开局十分不利。

二,除了实力差距外,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便是人心。诚然,大汉享国400余年,对于知识分子和士绅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凡事分两点,大汉的核心在天子,而此时的天子正握在曹操的手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和道德上的号召力,是其他诸侯无法比拟的。也正是由于天子的存在,才使得许多才俊,至少在明面上聚集在天子周围。例如荀彧。而投降的人,也往往可以以归顺大汉的名义,心安理得的从属曹操。反观刘备,虽有皇叔之名,但毕竟政治上还是差皇帝一截。 再者就是北方趋于统一,曹氏施政得当,人心思安。中国的百姓向来注重现实的当下,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才是实际的考虑,至于谁当皇帝,关系不大。仓廪足而知礼节,汉朝400年不假,但自桓帝和灵帝开始,汉室所存的威望已经在压榨中,慢慢的消磨殆尽。最后就是无论是士族还是官僚,都已然知晓,大汉现在只剩下一个空架子,基本很难起死回生。只是在还没有完全散架之前,部分人在心存奇迹罢了。按照传统说法,汉朝紫微星移,气数已尽。这个道理,黄承彦明白,司马徽更明白。所以望着孔明远去的背影,才会感叹孔明不得其时,只是初出茅庐的诸葛亮一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临行前,还特意嘱咐童子:一定要打理好那三亩田地,不要荒废了,待其成功之日,自当归隐。 只是没料到,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想来令人唏嘘不已。

上文说到“不得其时”,下面说下“得其主”。诸葛亮之主便是刘备。刘备号称汉皇后裔,许昌见驾后,更是一跃而成大汉皇叔,捞足了政治资本。其人以中兴大汉为己任(姑且不论真假),一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执着之精神令人感慨。而其识人之明,驭人之术,翻遍三国,几乎无人出其右。诸葛亮选择刘备,除了刘备礼贤下士,屈尊纡贵之外,我想更多的是两人有着共同的政治诉求,有着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刘备本钱虽小,开局也不利,但好在占据皇室道统,关张赵亦是当世猛将,刘备本人又十分谦逊,能力也够,在诸葛亮看来,好好筹谋一番,兴复汉室,不是没有可能。所以隆中下,诸葛亮为刘备清晰的规划了战略:先图荆州,再取益州,外结孙权,内修政治,待逢天下有变,两路同时出兵,攻许昌,复长安,则大业可成。 想着正是这翻话,惊醒了梦中的刘备,当即拜诸葛亮为军师,充分授权,真正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至少明面上)。诸葛亮也得以一展才华,十几年栉风沐雨,殚精竭虑,终究奠定三分天下之局面。


可能有人会问,诸葛亮为什么不投曹操或者孙权呢。一者,曹操手下谋臣众多,荀彧,郭嘉,贾诩等都有经世之才,作为后来者很难出人头地。再者,曹操虽然天子在手,但孔明看来,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投曹,无益于叛汉。而孙权的情况类似,除了没有正统因素,还是因其实力足够,手下也已经人才济济,做不到言听计从。至于刘表,公孙瓒,刘璋 之流,就更难入诸葛亮之眼了。古今所谓当世大才,大部渴求遵从道义,得到明主的重用,使其一展所长。而刘备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诸葛亮对明主的一切幻想。皇室正统,礼贤下士,不昏不聩,言听计从。所以投奔刘备是诸葛亮最好的选择。而后来的发展,也印证了选择之正确。除了东征东吴之外,刘备对于诸葛,真正做到了内不掣肘,外不寻疑。这在其他任何一对君臣,都是无法做到的。司马徽言其“得其主”,实不为过。

不过,刘备的信任,也造成了孔明无法摆脱的桎梏。“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理念,“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政治大纛,困就了孔明的一生。荆州失守,夷陵大火,旧主驾崩。隆中对战略已然无法维持,只剩下单薄的益州在苦苦支撑。“北定中原,还于旧都”,只不过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黄粱一梦。六出祁山,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却也实属无奈。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出戏。讲的是王朗与诸葛对骂。其实鄙人觉得王司徒讲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也“。当世时,汉朝已亡是势,曹氏已立,也是势。天下一统,百姓安居乐业,还是势。顺势而为者终,逆势而为者亡。诸葛亮大智之人,并非不懂,而是生不逢时,不得已强行做下去罢了。


小叶历史观


这句话,要拆开来看。为什么说得其主?为什么说不得其时?



什么叫得其主?

一个英明的领导是对于手下是关键性的。仅从三国来讲,优秀的谋士很多,但优秀的主公却并不多。

一个优秀的主公,要能听取意见,还要有一定主见。这其中的度,是很难把握的。曹操很优秀,刘备也很优秀,孙权前期也很优秀。同时,主公还需要和臣子同心同德,有共同的追求。

曹操是个优秀的老板,但是他跟陈宫理念不同,合作的就很不好。曹操和荀彧后期也不太对付。没办法,政治理念不同,目标不一样了。



相比较而言,诸葛亮和刘备的目标就非常统一:兴复汉室。有共同的目标追求,合作就可以愉快。

那什么又叫不得其时呢?

曹操基本已经统一了大半的领土,天下大半已经净收囊中,三国的开题便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时的汉朝气数已尽,曹操统一天下乃是社会的发展需要。



然而诸葛亮此时出山属于逆天而行,诸葛亮是一个很厉害的军事家政治家,是刘备的好军师,然而刘备却始终想要匡扶汉室,却不知道这种中兴汉室的行为属于逆天而行,无论诸葛亮有多么厉害,也只能暂缓天下的统一,改变不了本质,诸葛亮强行的让天下分为三国,也已经是极限了



尽管诸葛亮似仙似神,却也无法改变天下大势。诸葛亮的一切所为,都是那么无力而不合时宜。汉室不可复,可复也不可守。

关注九山疑,与我一起看东看西!


九山疑


(三国时代的司马先生才是真正高手)

诸葛孔明满腹经纶,聪明绝世,才华横溢,年过三十而不出道。反而独居野外,躬耕田地,饱肚诗书,外出闲游访友论道。他明知当时的乱世之秋,是英雄豪杰纷出的时代,是军兵将士用武,立功创业之时。也是文人谋士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大施才智,服务时代社会,争取功名利益之时。

孔明处事小心谨慎,思虑过多,目光看得远,思想想得广,不计较眼前一时半会的得失,放眼于来长久的利益。其心胸开阔,志向远大,抱负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宁可置身事外,放任好闲,也不轻易出山,他并不是孤身自傲,而是故意神仙道骨。

究其原因他此时此刻,还没有遇到明主,没找到可以投靠依托的英明之主。所以他在等待机会和时间,也在等高人的出现。虽然他等的不一定是刘备,等的肯定是刘备样的专人,也就是说刘遇到孔明是偶然也是巧合。

偶然的是刘先遇到司马老先生,在先生的赞美和推荐下,刘才有所心动。而刘在迟迟打不开局面,又处于落难困苦之中,缺兵缺将,缺人才缺地盘之时,必须要得到能人异士的辅助,才有可能打开新局面。

刚开始刘去拜访孔明时,也许还不是真心诚意,首次看到孔明的住处和环境之后,可能才有真正的求拜诸葛亮的想法。而孔明也很有可能故意,考验试探刘的耐力和诚意程度,于是就有一顾二顾三顾茅庐的故事。

孔明终究被刘的诚心真意所打动,紧随其南征北战,建立起蜀汉政权,开创三国局面。而司马先生既了解刘的为人处事,又深知孔明的聪明才知,更知道三顾前后的事实情况,还清楚明白当时的时局,和各方实际势力的强弱,所以就有”孔明得其主”的认可。

"而不得其时,是司马老先的预言或感叹,这也是先生对具体时局和各方势力,作出精准分析后得出的真确感叹。一个大时代的发展或方向,趋势并不因某个人的努力而轻易改变,虽可以改变局部环境,甚至可延缓大势的发生,但无法阻挡历史发展的滚滚宏流。

长江黄河虽曲折不断,依然不改东流大海的雄心壮志。从这方面上看,司马先生要比诸葛孔明,和三国时代所有的能人谋士要高M倍,他才是真正的终极高手。











柔美的风飘悠的云


从古至今,做大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邀诸葛亮出山,得其主,而不得其时正是司马微(水镜先生)对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的感慨,今天我们就说一说这句话的前因后果。

第一是天时,公元207年,北方有曹操,南方有刘表,东方有孙权,西方有张鲁,还有如刘璋、马超等大大小小的诸侯,刘备在新野的立足尚未稳固,就当时的时势来说,任何一个人都会明白,就天时来说,刘备未站天时,这也是司马微先生感叹的原因之一。

第二是地利,众所周知,古往今来,对于地理位置重要的地方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当时的地理环境分析,刘备所处的新野,处于长江中上游,水陆运输还算发达,对于这样一个地方,说曹操、吕布和孙权等诸侯不想据为己有,我想不太现实,所以从地利上来说,也不利于刘备。

第三是人和,虽然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但当时的人口分布,大部分集中在北方,也就是曹操所管辖的地区,还有孙权的江东,刘备的人口储备在当时,是偏弱的,所以也算不上刘备占据了优势。

对于像司马微这样的谋士来说,早就把天下大势分析的很清楚了。或许他和诸葛亮一样,也想追随一位明主建功立业,刘备所表现出来的仁政爱民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种希望,但他更明白,大势已定,强求不来,所以他甘愿当一个隐士,对于诸葛亮辅佐刘备,更多的是一种惋惜,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总的来说,历史的发展也见证了刘备的崛起和消亡,也见证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虚城明殇


欢迎来看子正寻道。

导读:孔明是诸葛亮的字,本来是琅琊阳都人,年幼时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自从诸葛玄死后,他就一直在隆中隐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在北方群雄争霸时,荆州处于刘表的治理下,一片祥和,当然诸葛亮所在的隆中,就完全没有世事的纷扰了。与司马徽、庞德公不一样,诸葛亮有很强的政治抱负,时常自比管仲。可以说,诸葛亮在等待一个人,一个值得他辅佐的有为之君。

其实刘表治理荆州时,也喜欢招揽四方的人才,对于荆州内部的有才之人,他也在尽力地邀请。刘表曾经邀请过司马徽以及庞德公等人,但都被拒绝了。诸葛亮虽然在隆中一边耕种一边读书,但他却很关心时势,对于曹操、刘表等人,可谓是非常了解。由于曹操、刘表等人都不是他想要辅佐的对象,因此诸葛亮不愿出山,然后静待明主。

直到刘备的出现,才打破了诸葛亮的平静生活。通过三顾茅庐的盛情,再加上隆中促膝长谈的了解,诸葛亮与刘备惺惺相惜,感觉相见恨晚。于是他答应出山,去协助刘备统一天下。面对诸葛亮与刘备高高兴兴地离开,司马徽感叹道: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时。

其一:诸葛亮出山时,天下已经大定,发挥空间有限。

自从黄巾起义引发动乱开始,经过了董卓的乱政,再到曹操初步统一北方,中原地区发生了多次大浪淘沙,其中的胜出者曹操牢牢地占据着北方。在隆中长谈时,诸葛亮就指出了很难与曹操争锋。

话说回来,若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诸葛亮就与刘备在一起了,恐怕刘备不会轻易丢掉徐州。昔日刘备在徐州时,有兵有将,就是没有厉害的谋臣,导致与曹操或者吕布相争时,吃了不少亏。有诸葛亮在,刘备或许会牢牢占据徐州,然后向南伺机吞并袁术,向北与曹操相争。如此一来曹操就处于险境了,在刘备与袁绍夹击下,多半会遭到消灭。只要曹操被灭,接下来刘备与袁绍争夺北方的统治权,有诸葛亮的加持,袁绍大概率会失败。如此一来,统一北方的就是刘备了。等到了这一步,中兴汉室的美好愿望就会实现了。司马徽说孔明不得其时,主要指的就是天时。

其二:刘备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

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时,刘备还只是借居于新野,没有一块地盘。这就很尴尬了,没有地盘,就不能保证兵员的补充和粮草的适时供应。纵观当时的天下,北方的曹操兵强马壮,并虎视眈眈看着荆州;东边的孙权已经占据江东多年,国富而民强;因此刘备所需要的地盘,不要想着从曹操或者孙权手中夺取。此时只剩下荆州或者益州,可以夺取过来成为自己的地盘。在刘备夺取荆州或者益州时,曹操和孙权也没闲着,他们也想要这些地盘,这就加大了难度。由于刘备实力过于弱小,导致诸葛亮很难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要以目前的基础去统一天下,无疑是相当困难。

总之,诸葛亮愿意跟随刘备出山,这是一件好事,终于等到了明主。可是天下的局势却不利于刘备的发展,别说统一天下,就单单争取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都很有难度。这也就是司马徽感叹孔明不得其时的原因。


子正寻道


我来回答:

在《三国演义》的记载中,孔明出山后,司马微曾经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那就是“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时”。现在无法考究这话是不是历史上司马微真正说过的(如果是司马微说的,那么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战略眼光及谋略不同凡响的人),或者更大概率是这本书的作者自己加进去的(更加衬托孔明有神鬼莫测之机,但是人不能逆天,有一种悲剧色彩)。现在就历史情况来分析下为什么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时。


得其主

顾名思义,得其主就是选择了自己人生事业方面最最适合的那个人进行跟随,诸葛亮与刘备在历史上就是君臣的典范。首先,历史上刘备以枭雄之姿转战天下数十年寸土未有,但仍不失其英雄大志,可见这是一个有很强能力且具有极强好胜心的人,事业虽然屡屡挫折,只能说碰到了比他更厉害的人而已。而诸葛亮在历史上是以贤臣典范流传的,拥有超强的战略眼光,极富治国之才,这些都是刘备所不曾拥有的。两个人就像硬币的两个方面,缺了一半都是不完整的,合在一起正好互补。

刘备长于军旅,善于临阵指挥,又礼贤下士,在士族中有很强的威望及凝聚力;诸葛亮长于战略,善于理财治国,又忠心耿耿,以一己之力维持蜀汉数十年发展。这两个人在一起,不但在才华、品德等各方面互相补充,更是古今难得的君臣之间的典范。所以说孔明得其主,因为刘备需要诸葛亮的才华,且能使诸葛亮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当时,诸葛亮舍刘备而去其他,顶多也就是个普通的朝臣而已,不一定能拥有在刘备集团所具有的那种人生舞台。


不得其时

刘备君臣都是以恢复汉朝一统天下为终极任务的,但可惜,诸葛亮出山之时,天下已大定。曹操虎踞中原,占有当时天下领土、人口、经济的绝大半,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是拥有压倒性优势的,虽然在赤壁兵败,但只能迟缓其统一进程而已。吴蜀两国一在江南,一处西川,终三国之世未在与中原政权的对抗中获得尺寸之地,不是两国不想,也不是两国缺乏人才,而是客观实力决定了一切。

在那个年代,北方的中原地区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核心区域,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发展一般都是由北向南进行的,南方无论是军事经济上大部分处于弱势,无力北伐(历史上只有朱元璋曾做到过,但元末的时候南方在经济实力上远远强于北方)。所以官渡之后,曹操一统北方,基本上在北方没有大乱的情况下,其他割据政权很难有能力撼动其统治,全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每每读来,都令人感慨良多,自古英雄虽多,如意者十之一二而已。


阿踏米


水镜先生讲,诸葛亮不得其时,这句话深刻的体现出来了当时的时政。不得其时,分为两点

一 三国分为群雄时期和三国鼎立时期,群雄时期到三国鼎立涌现出的英雄谋士数不胜数,这也是大汉天下几百年积累下来的文化积累,诸葛亮是人间大才,放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大概都会辅佐君王一统天下,但是诸葛亮偏偏就生在了三国时期,这样的政治环境造就了许多足以堪比诸葛亮的不世大才,贾诩 荀彧 徐庶 程煜 陈宫 周瑜 陆逊 庞统 张松 最可怕的当属司马懿,司马仲达是大忍之人,更是天命之氏,命数里司马家要取得天下,从司马懿的隐忍就能看得出来。诸葛亮生在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尽人事,听天命 ,跟这些人的抗衡让他一生辉煌璀璨,同时也让他尽心猝力,最终还是没能取得天下。可以说,生不逢时。

二 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这个主是刘备,是明主,正主,确不是一统天下的主,可以说能辅佐刘备,是诸葛亮的命数。但是诸葛亮不得志,不得天下,最终也是因为刘备。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条 曹操攻打荆州,攻破江夏,刘备出城而走,众将拼死一搏,如果刘备可以快速出行,带领大军迅速离开,便可以保存实力,而刘备却非要带领全城百姓一起出逃,行动缓慢,损兵折将,这让诸葛亮无计可施,同时也深受刘备的仁政感染。 取益州时,诸葛亮数次建议刘备去打刘璋,取得天府之国成就霸业,这本就是连吴抗曹,三分天下的大计,而刘备总认为刘璋是同宗,不忍相残,导致机会丧失,最后还是牺牲了庞统,才取得了益州。可以说让诸葛亮劳心劳力,空误时光,最后才导致北伐时年岁以高,司马懿又坚守不出,导致病逝五丈原,成为千古遗憾。


马栏山福尔康


三顾茅庐之前司马微对刘备是这样讲的"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却在三国鼎立之势尚未形成之时就判定"虽得明主,却不得其时!"水镜先生号称"好好先生",但唯有这两句话却说的清処明了,铿锵有力!这句话通常被许多人用来赞扬诸葛亮,可是如果让诸葛亮听到这句话,诸葛亮估计能气的骂娘。因为以诸葛亮的才能,一统天下才,救济斯民,结束东汉末年的乱世才是他的愿望。


这也就是为什么司马徽(水镜先生)说诸葛亮“虽得其主,然不得其时”了。

刘备和诸葛亮绝对是绝配。首先从性格上来讲,刘备谦逊,礼贤下士。而且能听得进去意见(膨胀之前)也乐得让比自己强的手下掌握局面,这些条件正好附符合诸葛亮的要求。而且他们两个都是理想主义者,都认为只有恢复汉室才能救天下于水火,可谓是志趣相投。


而且当时曹操已经占据北方,手下能人异士辈出。诸葛亮就算去了也得不到重视,反而会因为嫉妒而受到排挤。至于孙权更是江东系的朝臣牢牢掌握权力。而剩下的刘璋和刘表都是徒有其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已。所以诸葛亮权衡再三也只有刘备值得他选择。

至于不得其时。

其实就更简单了,当时曹操已经占据了天下的重地北方,占据了全国一大半的人口。孙权也靠着长江天险把江东经营得如铁桶一般。可以说,天下之势以成,刘备完全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你以为隆中对是取天下最好的办法吗?那其实是诸葛亮在分析天下形势后提出的最无奈的办法!

谋士才志存在时间、空间和阴阳差。有四位关系非同一般的谋士:程昱、徐庶、诸葛亮、庞统。他们不但与水镜先生司马徽都有过交往,还依次以才识相差“十倍”自谦。

他们所谓的“十倍”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时间差。高人往往眼界远,能沉得住气,出道更晚。他们四人的出场顺序也正是昱、庶、亮、统。二、空间差。高人往往控制能力强,管理范围大,所以有十里之才、百里之才、千里之才等说法。他们的初始战功也确乎如此,程昱取东阿县,徐庶取樊城,诸葛亮取荆州,庞统取西川。

但我们很快会发现,程昱、诸葛亮的终生成就要远大于徐庶、庞统。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他们还存在第三方面的差异——阴阳差。前面“十倍”说的都是表面的毕业考试成绩,我们可以称之为智谋或阳谋。但在实战中还会有人违背忠孝、信义,用到权谋或者说阴谋。四人中,统、庶仅善阳谋,亮、昱则兼善阴谋,其中亮又较昱为高。专注阳谋者往往忠顺,精于阴谋者往往逆反。

庞统起初是完全忠于刘备的,他先去东吴寄寓就是为了与诸葛亮、徐庶形成三方策应,决胜赤壁,曲线救刘。所以赤壁大战一结束,庞统就直接来投刘备了。为了不让刘备为难,他是情愿从最底层做起,并不急于出示鲁肃和孔明的推荐信。果然,他在耒阳以真才实学征服了刘备,孔明也不得不承认庞统高自己十倍。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庞统若真想进入谁的班子,是总能想出办法的。连进门的本事都没有,还敢号称“凤雏”吗?想当初曹操的水寨都能任意出入呢。他在东吴“面试”时冲撞孙权,只不过是要在不得罪人的情况下开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