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秋的禮崩樂壞到孔子周遊列國中提倡的仁政德治思想

“禮崩樂壞”常常形容社會的道德淪喪、制度崩壞,原來指對東周時期典章制度逐漸被拋棄的社會現狀,各個諸侯群起,把王田變成私田,政治權利不斷向下層轉移,並各自為政,與西周的奴隸制社會劃分開來。

一、禮是怎麼崩的?樂是怎麼壞的?


從春秋的禮崩樂壞到孔子周遊列國中提倡的仁政德治思想

禮崩樂壞

禮樂文明是西周統治階級的政治制度和倫理規範的統一體。《左傳·桓公二年》寫道:“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貳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可見,周禮系統中按照從高到低有著嚴格的貴賤尊卑的等級制度。但是到了周平王的時候,天下諸侯挑戰周天子的權威,《國語·吳語》稱:“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

逐漸的各諸侯不再朝貢天子,也不祭祀王室宗廟,諸侯國中大夫及其家臣肆無忌憚,僭於公室。魯悼公時期,魯國卿大夫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把魯國搞得一團亂,史稱“三桓”。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寫道:“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真是一個亂世。

不但在國家政治方面是破壞了各種規範,在日常生活中也以沒有了禮法而言。當魯國大夫用天子應該用的八佾之舞,孔子都憤怒的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那時候已經沒有人崇尚遵守禮數了,守禮的人反而被認為了是異類,孔子又傷心地說:“事君以禮,人以為諂也。”

既然禮都壞了,那跟禮配套的樂也就難以為繼了,宮廷裡的樂師也都奔走離散,流入民間。

二、孔子橫空出世


從春秋的禮崩樂壞到孔子周遊列國中提倡的仁政德治思想

孔子

孔子游學回到魯國之後國中已經是一片混亂,孔子憤然去了齊國,齊景公倒是很欣賞孔子的思想,給孔子封了食邑。但是隻有國君願意是不行的,國中還有執政大夫干涉,後來齊景公也開始對孔子若即若離,敬而遠之,孔子又一次失望了,又回到了魯國。

虎陽事件之後,魯國打破了任人唯親的傳統,給了孔子參與政治的機會,先後擔任魯國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職務,走進了魯國的權力中心。但是即使孔子有再好的政治理念,在只知吃喝玩樂的魯國統治者的掌控下,任何治國思想都不會實現,孔子內心苦悶,又一次離開了魯國。

孔子的周遊列國雖說是被動的,但是他卻不這麼認為,而是每到一個國家就深入瞭解其歷史、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朝政等各方面的情況,以便在國君問政的時候能夠針對性的回答。孔子在這方面成為了一個學者型的人,謙虛好學、縝密研究。也進一步完善著自己“仁政德治”的理念。

孔子除了長時間在衛、陳,還到過曹、宋、鄭、蔡和楚等國。孔子游蹤所至的這些國家,原屬不同的歷史文化類型,對這些不同的傳統文化,他都進行深入地瞭解、分析和研究,廣納博採。在長達十四年的艱辛周遊期間,孔子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開闊了文化視野,增長了新知,而且為改個社會逐步建構起完整的理論體系。

從春秋的禮崩樂壞到孔子周遊列國中提倡的仁政德治思想

仁政

三、孔子禮學的形成

制度的形成有一個過程:有效應付生活條件的方法——民風——民儀——制度,根據社會學研究,一切的風俗禮儀都來源於人群應付生活條件的努力,所以,禮始終主任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在《左傳》中寫道:“夫禮,國之幹也。”“禮,政之輿也。”“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夫禮,國之紀也。”

充分說明禮是維繫社會、治理國家最好的工具。然而禮有分為屑屑之儀和倫理道德原則,日常生活裡的客氣揖讓、禮貌回應,只是禮的皮毛和表面,只有能夠做到一心一意守護國家、嚴格遵守國家政令、凝聚正能量才能說是禮的根本,才能算是真正的禮。

孔子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先賢,禮在孔子思想體系中佔著很重要的地位,他雖然非常仰慕周公,但是卻又不拘泥於傳統,而是贊同根據時代和社會的變遷,對禮進行損益,他還主張以德為政。

《論語》中說:“顏淵問仁,子曰:‘克已復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在孔子看來仁就是通過禮來體現的,而仁又通過禮才能得到認識和理解如同周內史興所說的“禮所以觀忠信仁義也”。

在禮里加入仁的內容,得到充實和改造,成了禮的新價值內涵和文化意蘊,還把禮學從制度典章層面提升到了思想學術的層面,禮成了真正的禮學。


從春秋的禮崩樂壞到孔子周遊列國中提倡的仁政德治思想

聖蹟之圖

孔子的禮學並沒有因為孔子的離世而中斷,之後又得到了荀子的發展完善,直到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理念後,儒家就成了之後歷朝歷代的圭皋,也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增添了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