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的礼崩乐坏到孔子周游列国中提倡的仁政德治思想

“礼崩乐坏”常常形容社会的道德沦丧、制度崩坏,原来指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抛弃的社会现状,各个诸侯群起,把王田变成私田,政治权利不断向下层转移,并各自为政,与西周的奴隶制社会划分开来。

一、礼是怎么崩的?乐是怎么坏的?


从春秋的礼崩乐坏到孔子周游列国中提倡的仁政德治思想

礼崩乐坏

礼乐文明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的统一体。《左传·桓公二年》写道:“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贰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可见,周礼系统中按照从高到低有着严格的贵贱尊卑的等级制度。但是到了周平王的时候,天下诸侯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国语·吴语》称:“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逐渐的各诸侯不再朝贡天子,也不祭祀王室宗庙,诸侯国中大夫及其家臣肆无忌惮,僭于公室。鲁悼公时期,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把鲁国搞得一团乱,史称“三桓”。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真是一个乱世。

不但在国家政治方面是破坏了各种规范,在日常生活中也以没有了礼法而言。当鲁国大夫用天子应该用的八佾之舞,孔子都愤怒的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那时候已经没有人崇尚遵守礼数了,守礼的人反而被认为了是异类,孔子又伤心地说:“事君以礼,人以为谄也。”

既然礼都坏了,那跟礼配套的乐也就难以为继了,宫廷里的乐师也都奔走离散,流入民间。

二、孔子横空出世


从春秋的礼崩乐坏到孔子周游列国中提倡的仁政德治思想

孔子

孔子游学回到鲁国之后国中已经是一片混乱,孔子愤然去了齐国,齐景公倒是很欣赏孔子的思想,给孔子封了食邑。但是只有国君愿意是不行的,国中还有执政大夫干涉,后来齐景公也开始对孔子若即若离,敬而远之,孔子又一次失望了,又回到了鲁国。

虎阳事件之后,鲁国打破了任人唯亲的传统,给了孔子参与政治的机会,先后担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务,走进了鲁国的权力中心。但是即使孔子有再好的政治理念,在只知吃喝玩乐的鲁国统治者的掌控下,任何治国思想都不会实现,孔子内心苦闷,又一次离开了鲁国。

孔子的周游列国虽说是被动的,但是他却不这么认为,而是每到一个国家就深入了解其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朝政等各方面的情况,以便在国君问政的时候能够针对性的回答。孔子在这方面成为了一个学者型的人,谦虚好学、缜密研究。也进一步完善着自己“仁政德治”的理念。

孔子除了长时间在卫、陈,还到过曹、宋、郑、蔡和楚等国。孔子游踪所至的这些国家,原属不同的历史文化类型,对这些不同的传统文化,他都进行深入地了解、分析和研究,广纳博采。在长达十四年的艰辛周游期间,孔子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开阔了文化视野,增长了新知,而且为改个社会逐步建构起完整的理论体系。

从春秋的礼崩乐坏到孔子周游列国中提倡的仁政德治思想

仁政

三、孔子礼学的形成

制度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有效应付生活条件的方法——民风——民仪——制度,根据社会学研究,一切的风俗礼仪都来源于人群应付生活条件的努力,所以,礼始终主任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在《左传》中写道:“夫礼,国之干也。”“礼,政之舆也。”“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夫礼,国之纪也。”

充分说明礼是维系社会、治理国家最好的工具。然而礼有分为屑屑之仪和伦理道德原则,日常生活里的客气揖让、礼貌回应,只是礼的皮毛和表面,只有能够做到一心一意守护国家、严格遵守国家政令、凝聚正能量才能说是礼的根本,才能算是真正的礼。

孔子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先贤,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他虽然非常仰慕周公,但是却又不拘泥于传统,而是赞同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对礼进行损益,他还主张以德为政。

《论语》中说:“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在孔子看来仁就是通过礼来体现的,而仁又通过礼才能得到认识和理解如同周内史兴所说的“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

在礼里加入仁的内容,得到充实和改造,成了礼的新价值内涵和文化意蕴,还把礼学从制度典章层面提升到了思想学术的层面,礼成了真正的礼学。


从春秋的礼崩乐坏到孔子周游列国中提倡的仁政德治思想

圣迹之图

孔子的礼学并没有因为孔子的离世而中断,之后又得到了荀子的发展完善,直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后,儒家就成了之后历朝历代的圭皋,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