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1940-2007),祖籍河北景县,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 1962 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曾任天津美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美展评委等职,在美院教学期间,对教学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师从王颂馀先生修山水、书法、画论, 所作山水继承传统,并取西画之长,朴实厚重,气势畅达。白庚延主攻山水,其山水博大、厚重、洞达,更擅长画水,对前人有重大突破,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自成一家擅长山水,兼工人物、书法、画论。其山水形成自己的风格,对前人有明显的突破。其作品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攻山水多年,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创造了自己的程式,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他在用水墨表现水景方面拓展了中国画的传统语言,赢得中国画界高度的肯定,被誉为“白氏水法”,他的许多作品享誉海内外,2005年,白庚延个人画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成为我国第一位到联合国举办画展的国画家,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绘画的取材更集中于北方山水。尤以黄河、太行、长城为重点。他擅于画水,所画黄河最富个性与创造性——或急流奔湍,或激浪拍空,或潮平如镜,或平波浩渺,寄托着他对养育了华夏母亲河的深厚感情。他笔下的大山,多取高远之势,壁立千仞,浑融沉厚,气势强悍;他笔下的坡谷丘陵,多取平远之势,或清明,或朦胧,或跌宕,或辽阔,流溢着北国土地的诗意。其画法,大致脱胎于北派的斧劈皴系,以水墨块面和虚实处理为主,引入光的因素,赋予画面以阴晴明灭的变化和生命活力。浑厚、真实、亲切,强烈的整体感、现代感和充沛的诗情,成为其山水作品的基本特征。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白庚延画山水: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曾获“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