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給老教師的4條建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給老教師的4條建議


“歲月如歌彈指過,光陰似水不再來。”老教師經過多年的打磨和錘鍊,在教育教學和為人處世上都顯得遊刃有餘,是學校的財富。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暴漏出一些小問題,下面小編經過海量的文獻搜索,整理如下4條建議,僅供參考。

1、要永遠有朝氣,懷揣美好的教育夢想。老教師最可怕的就是職業倦怠,這是工作的“神經衰弱”症,是職業慢性麻木病,是對自己的自棄和自卑,更是對生命的漠視,假如我們在一天天消磨時光,混日子,噬齧著金子般的時光,不僅是對自己放棄,更是對學校不負責任。老教師要學會滋養精神,給精神做個“保健”,讓生命永葆青春活力。要做到這一點,唯一途徑就是忘我地投入工作之中,痴迷地步入研究之列,體味自己存在的價值和為他人帶來的幸福。老教師要忽略生理年齡,要與學生一道享受童真、童趣,每一年迎來新學生,老教師沒有變老,卻變成了“老頑童”。

2、培養愛好,鍛鍊身心,“老”不是老人的專利。一般來說老教師的愛好少,上班一天後,常常累得腰痠腿痛的,家中再有需要自己照顧孫輩孩子的,別說鍛鍊了,日常生活節奏都變得不合節拍了。但老教師一定要擠出零碎時間,根據自己生活情況,找準自己的愛好,愉悅身心。既然做不到戶外散步或者打羽毛球之類的活動,但是一定要保持適量的體育鍛煉。同時,要陶冶情操,從網上探索一些怡人身心的輕音樂,配上修身養性、鼓舞人心、煥發朝氣的詩朗誦,這就是在為自己生活增色,為生命儲存青春的信息。心不老,身就不衰,身心俱佳,工作就會不服輸。老年人就應該這樣:老當益壯!

3、多向年輕教師學習,不做“老頑固”。當下一提到信息技術和多媒體,電子白板等,老教師常常望之興嘆,避而遠之。為什麼在高科技面前,老教師自動繳械投降呢?就是以老為藉口,其實,沒什麼可怕的,在我們身邊有多少老教師刻苦鑽研信息技術,成為某方面行家裡手,在製作課件上、錄製微型課方面都不遜色年輕教師。老教師要敢於嘗試新事物,只要想學習,什麼也不難。心不死,志不移,老教師同樣出彩!

4、老教師要成為學校的“老人參”,為後人留下一筆精神財富。試設想,當老教師退休時,請你回憶自己在學校最值得驕傲的事情或者讓學校以你為榮的一件事情,你能脫口而出嗎?當你的孫輩問你,你為學校做了多大貢獻,你敢拍拍胸脯說,我問心無愧嗎?切勿提前進入退休狀態,消極怠工,倚老賣老,最後丟失人格和尊嚴。假如你再回到學校時,你的後輩見到你會說,謝謝您為學校做了那麼些有益的事情,那又是何等的幸福,這就是精神不死,“傾盡丹心育桃李,奉獻韶華鑄師魂”。

老教師是學校和教育界的寶藏,在教育教學的最後一公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一定要倍加努力,站好最後一班崗,讓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給老教師的4條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