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當戶對 真的有錯嗎?也許吧

門當戶對,在我們看來,似乎是老一輩結婚擇偶的原則。這個詞顯得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它經常被爸媽提起,陌生是現在很少年輕人贊同這種看法。學生年代,天真爛漫,瓊瑤式愛情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選擇,不用想太多,甜蜜就好;步入社會,才發現學生時代的美好根本行不通,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壓力無處不在,理想的愛情敗給了生活的細節。

門當戶對,真的不重要嗎?

門當戶對 真的有錯嗎?也許吧

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二十出頭的小A是一個對愛情充滿期待的女孩,始終相信愛情的力量勝過麵包的溫飽。出身廣東的她,家裡經濟條件還算不錯,但她不顧家裡人反對,執意要跟出身不好的小B在一起,小A爸媽非常生氣,認為他們門不當戶不對,在一起不會幸福,於是便把小A鎖在家裡,稚嫩的小A被懵懂的愛情衝破了頭腦,她以割腕自盡的方式威脅父母,擔憂女兒的安全,父母最終不得已的被迫妥協。小A來到甘肅找到小B,廣東五層樓的小洋房,甘肅六七個人住一起的泥屋;婚前的細皮嫩肉,婚後的砍柴燒水,這些並沒有打敗小A,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苦一點累一句都不算什麼,而倆人的理想追求卻讓他們在婚姻的道路上出現偏差,滿腔熱血愛拼搏的小A,順其自然求平淡的小B,很明顯,他們的三觀都不在一個層次上,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生活越過越艱難,最終他們在經常反覆的激烈爭吵中分道揚鑣,不歡而散。

門當戶對 真的有錯嗎?也許吧

這個故事給我的觸動真的很大,也讓我真正體會到,老一輩講究門當戶對真的不是無稽之談,那是他們在婚姻生活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他們可能文化知識沒有我們深厚,但對於人生的抉擇,他們的話可能會成為我們行走的墓誌銘,我們須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其實,門當戶對不僅僅只是物質條件、權貴地位方面,我覺得更多的是雙方的家庭教育、思想觀念,這會伴隨我們的一生,雙方如果決定了要步入婚姻的殿堂,開始新的生活,至少這些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最後,願所有相信愛情的人能在塵世找到屬於自己的“門當戶對”,彼此終成眷屬,共度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