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詠秋海棠之作,看花人在黃昏中,看到了它們,更看到了哀愁

錦堂春秋海棠(簾外淡煙一縷)

簾外淡煙一縷,牆陰幾簇低花。夜來微雨西風軟,無力任欹斜②。彷彿個人睡起,暈紅不著鉛華③。天寒翠袖添悽楚④,愁近欲棲鴉⑤。

註釋

①秋海棠:多年生草本植物,葉背和葉柄帶紫紅色,花淡紅色,供觀賞。②欹斜:歪斜不正。③鉛華:婦女化妝用的鉛粉。④翠袖:青綠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裝束,這裡指秋海棠的綠葉。悽楚:淒涼悲哀。⑤棲鴉:烏鴉欲棲息時,指黃昏時候。

納蘭詠秋海棠之作,看花人在黃昏中,看到了它們,更看到了哀愁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這首詞是吟詠秋海棠。詠物是詩詞吟詠中一個永恆的主題,藉著詠物而抒發情感,詞人們喜愛並一直熱衷這樣的方式。

其中歌詠海棠的詩詞實在是太多了,幾乎和歌詠愛情的主題一樣在詩詞中氾濫成災,既然是很多人歌詠過的,容若為何偏偏還要選擇海棠來寫呢?這就是容若,從來不管別人的眼光,他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將老話題寫出新意,這難不倒容若,這首詞的主旨是些海棠,但核心卻是要寫清愁相思的。容若填詞,一向都是要獨抒性靈的,即便落入俗套,也會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詞境。正所謂情之所至即是詞之 所處。

即便落進窠臼,那又何妨,大不了不被後人廣為傳唱,容若並不在乎這所謂的身後名聲,他在乎的是,是自己,和自己在乎人的感受。容若性情真切,所以,他填詞,總是能夠寫出許多旁人的心聲,因為許多人並不敢輕易喊出自己的心聲,但是容若敢,這個年輕男子,有恃無恐,他不怕任何禮教束縛,他只要追求真誠熱烈的情感,於是,容若的詞,便多了一分生機和活力。

納蘭詠秋海棠之作,看花人在黃昏中,看到了它們,更看到了哀愁

這樣的一首《錦堂春》讀起來,讓人感到天真無邪、不通世故,但同時又能感受到內心有著蠢蠢欲動的悸動。雖然這首詞並非是新意迭出,但是那又何妨,容若不在乎,也沒有人會在乎,人們只會在這首詞的情真意切中感動,別無他求。

珠簾外一縷淡淡的輕煙,牆陰處幾簇矮矮的鮮花。昨夜秋風吹來一場細雨,花枝無力任憑風雨將她吹斜。那嬌美的神態彷彿美人睡起之後臉上泛起的紅色,不施粉黛卻嬌豔欲滴。寒風中那綠色的衣袖更為她平添了幾許悽楚,在黃昏之中徒增無限清愁!

清愁是容若抒寫不盡的主題,他的每首詞,幾乎都帶有淡淡的愁雲,不是很濃厚,只是一抹,就好像天青色的煙雲,淡淡的出現在眼簾前方,讓人看到後,內心有淡淡的微風吹過,隨即消失不見。

詞中也是這樣寫道,"簾外淡煙一縷",簾外的淡淡煙雲,一縷便飄散在風中,好像剛才什麼也沒有出現。開門見山,便寫道了煙霧消散,猶如自己的愁緒,淡然一抹,偶爾飄來,隨即飄走。

納蘭詠秋海棠之作,看花人在黃昏中,看到了它們,更看到了哀愁

這就是容若的詞,總是獨抒性靈,拒絕機心的。對於容若來說,不論是常見的景物,還是常見的心情,只要他願意,便總是能夠寫入詞章之中,不求其他,只為娛樂自己。而容若在這首詞中,也是這樣做的。

"牆陰幾簇低花"不過是牆角下的幾朵小花,但是容若卻能欣賞到他們獨有的魅力,在牆角的陰涼麵下,幾簇低矮,不被重視的小花,長在那裡,它們雖然卑微,但卻生命力頑強,只要一點點的陽光,便能自由自在的開放。

容若是在寫花,也是在羨慕花的自由。"夜來微雨西風裡,無力任欹斜。"雖然夜晚一場暴雨,會讓花朵凋零,傾斜,看似要枯死一般。可是隻要第二天照樣出太陽,它們便會再次迴轉過來。

這就是生命的力量。容若是渴望這種力量的,於是,這種生命力頑強的花,在他眼中,也別具一番風韻。下片寫道花的樣子,彷彿是在描述一個美貌的女子,"彷彿個人睡起,暈紅不著鉛華。"好像剛剛睡醒的女子,不施粉黛,素面朝天,但卻可愛真實,讓人憐惜。就好像這花一樣,讓人無法不去關愛。

"天寒翠袖添悽楚,愁近欲棲鴉。"寒風中,它們努力綻放,要將最後的顏色在這枯黃的世界中保存的更長久一些,可是它們不知道,看花的人,卻在黃昏中,看到它們,更看到了哀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