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金針菇病害防治技術全套

金針菇別名冬菇、樸蕈、絨毛柄金錢菌等,是秋冬與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蓋滑嫩、柄脆、營養豐富、味美適口而著稱於世,特別是涼拌菜和火鍋的上好食材,營養豐富、清香撲鼻而且味道鮮美,深受人們的喜愛,當然二妹子也是其中之一。

乾貨!金針菇病害防治技術全套


雖然金針菇好吃,當它並不是那麼好種,就比如金針菇病害,你都知道嗎?下面二妹子就來說說金針菇有哪些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1.基腐病

別名根腐病、灰黴病、擬青黴病。

症狀:病害主要發生在菌柄基部。菌柄基部變黑腐爛,整個子實體倒伏。嚴重時,針狀的幼菇體成叢變黑腐爛。

病原:基腐病的病原是一種擬青黴菌,菌落初期白色,後期粉色,產生深紅色色素。分生孢子梗對稱分叉,小梗瓶狀。分生孢子卵形,單細胞,無色。

發病條件:病原菌廣泛分佈在土壤及多種有機體上,極易傳到菇房。培養料較長時間積水或蓋有薄膜,床面通風不良,或培養料含量過高極有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

(1)子實體生長期,床面不能積水。

(2)發現病害後,立即清除病子實體,向病區噴灑65%代森鋅500倍液,以控制病害的發展。

乾貨!金針菇病害防治技術全套


2.軟腐病

軟腐病別名異形葡枝黴病、叢枯病。

症狀:最初在菌柄基部生褐色水漬狀斑點,擴大後病部變軟,進而腐爛,併產生一層白色絮狀黴。

病原:軟腐病由異形葡枝黴侵染菌柄引起。菌絲白色、絮狀。病菌分生孢子梗多層輪狀分枝,小梗基部寬,向端部漸細。分生孢子橢圓形,雙細胞,少數單細胞,無色。厚垣孢子近圓形,成串出現,淺色或褐色。病菌也危害蘑菇。病菌生長適溫為25℃左右。發病條件:病原菌屬土壤習居真菌,由空氣、覆土、水滴和昆蟲傳播。到11月中下旬,如果氣溫突然回升,容易發病,並且蔓延十分迅速。

▲防治方法:

(1)清除病菇:一旦發現病菇,立即摘除,並淋藥消毒病菇周圍的覆土,或撒食鹽覆蓋病區,以防病菌擴展。

(2)化學防治:菌蓋發病時用藥,一般用藥1次。可用藥劑:50%多菌靈800~10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500~800倍液。

乾貨!金針菇病害防治技術全套


3.細菌性褐斑病

別名假單孢桿菌病、鏽斑病、黑斑病。

症狀:菌蓋上病斑初期為針尖狀褐色或黑褐色小點,擴大後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深褐色。數個病斑可癒合成不規則的大斑。菌柄上病斑與蓋上的相似。病菌只危害表皮,故不導致子實體腐爛,只是影響外觀。

病原:金針菇褐斑病由一種假單胞桿菌引起。是一種細菌,菌體短桿狀,端生1~多根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反應。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上菌落圓形,邊緣整齊,表面光滑。乳白色。

發病條件:噴灑不乾淨的水把細菌帶到子實體上,如果菌蓋表面較長時間有水滴或溼度很大,極有利病害發生,通風不好更加劇病害發展。

▲防治方法:

(1)管理用淨水,出菇期菇房溫度調到15℃以下,每次噴水後要通風換氣。

(2)發病初期,去掉病菇,對病區噴有效氯為0.02%~0.03%的漂白粉液。

乾貨!金針菇病害防治技術全套


■金針菇病害綜合防治技術

(1)熟料瓶栽和袋栽金針菇時,培養料滅菌要徹底,接種要嚴格無菌操作;生料床栽時,菇房、床架、所有用具和墊、蓋用的薄膜都要消毒,以免帶入病原物。

(2)接種後控制好各時期的溫、溼度。一般講,金針菇的發生最適度是13℃,平時控制在10~16℃比較好;催蕾期的溼度應把握在85%左右,菇蕾生長期控制在90%左右,採收前回到80%左右。每個時期都不能讓子實體表面有水滴或呈水溼狀。

(3)出菇後發現病害,先清除病菇及其周圍帶病菌的培養料,然後用3%~5%高錳酸鉀液擦洗消毒。

(4)及時採收。過熟的金針菇抗病力差,故一旦成熟就應採收。對一瓶或一袋的菇應1次摘光,不留小菇,並清除袋內的菇屑、殘茬,然後結合補水適當噴石灰水,以提高培養料的酸鹼度,抑制病菌生長。

(5)及時防治害蟲。

乾貨!金針菇病害防治技術全套


如果你想培育金針菇一定要了解它的病害防治技術哦。還有,據說金針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豐富,高於一般菇類,尤其是賴氨酸的含量特別高。經常食用金針菇可防治潰瘍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