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這一屆年輕人卻那麼上癮?

如果螺螄粉在美食熱搜榜排第二,估計沒人敢自稱第一。


自家買的螺螄粉遲遲不發貨,上熱搜;

螺螄粉終於到貨了,上熱搜;

吃螺螄粉炫耀發圖,上熱搜;

講自己和螺螄粉的故事,上熱搜⋯⋯


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這一屆年輕人卻那麼上癮?

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這一屆年輕人卻那麼上癮?

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這一屆年輕人卻那麼上癮?


在這個不能串門的春節,根據中國餐飲協會消息,93%的餐飲企業都選擇關閉門店,其中73%的企業關閉了旗下所有門店。為了減少非必要外出,大部分人選擇在家下廚。


一個“饞”字,永遠是美食界的第一生產力。


在對涼皮蛋糕油條下了一圈手之後,很多人難免會懷念一些重口味。根據百度數據顯示,“電飯煲做蛋糕的方法”的搜索熱度春節後較春節前上漲2096%,近日熱度下降約25%;“涼皮怎麼做”的搜索熱度春節後較春節前上漲6665%,近日熱度下降43%,而螺螄粉一枝獨秀,搜索熱度上漲110%。


螺螄粉是早就被《舌尖上的中國》“蓋過戳兒”的美食,美食導演陳曉卿更是它的“粉絲”,在海外螺螄粉實體門店也是遍地開花。


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這一屆年輕人卻那麼上癮?


不僅如此,螺螄粉還是很多娛樂明星的心頭好,趙薇、阿Sa、佘詩曼、李晨、小S,吃過後對它都是讚不絕口。


等等,糾正一下!


“吃粉”?應該是“嗦粉”才對,換個動詞才能體現出粉好吃到讓人上癮的感覺。


螺獅粉是廣西人的命根子,就跟武漢人的熱乾麵一樣,他們甚至可以一天到晚都嗦粉,早餐嗦、中餐嗦、晚餐嗦、夜宵還嗦。


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這一屆年輕人卻那麼上癮?


而由於疫情,原來每天上街嗦粉的柳州人,現在只能靠速食的螺螄粉來度日。


說到因疫情紅起來的食品,不得不提速食界的“前輩”方便麵。凱度消費者數據顯示,17年前的非典疫情期間,方便麵在疫情高峰期滲透率激增,疫情控制後回落。


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這一屆年輕人卻那麼上癮?

非典期間方便麵滲透率變化


隨著消費升級,吃油炸食品的人越來越少,方便麵行業近年來遇到不小的困難,“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方便麵行業起死回生了”。據統一集團的工作人員介紹,疫情期間,他們的方便麵銷量,線下同比增長了50%,線上則超50%。


但螺螄粉十幾元一包的均價,並不比街邊小飯店有太大的價格優勢,也比“前輩”貴出許多。螺螄粉沒有走上老路,反而在網紅美食路上一騎絕塵,還是靠著自身過硬的品質。


首先,螺螄粉既滿足了重口味的需求,也打破了方便食品“配菜少得可憐”的印象。


酸筍、酸豆角、炸腐竹、花生米......即使是最“低配”的螺螄粉,也包含至少四五種真實的配料包,難免有種“我沒在吃方便食品”的錯覺。


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這一屆年輕人卻那麼上癮?


多元化的配料在便利的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還原在店裡吃粉的豐富口感。


其次,螺螄粉對廚房新手們友好極了。


和方便麵不同,許多螺螄粉需要水煮才能食用,但又基本能在 15 分鐘以內做好吃到嘴裡。


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這一屆年輕人卻那麼上癮?


這樣的“傻瓜式烹飪”

既有做飯的成就感,也不至於讓不會下廚的年輕人廚房翻車,拍照片發朋友圈賣相也不難看,可謂是精準抓住了廚房小白們的心理啊!


同時由於酸筍的存在,螺螄粉總會有一種奇怪的臭味。有人這樣形容——自己在家煮粉吃,吃完鍋、碗、筷子是臭的,連衣服和頭髮都是臭的,彷彿進入了停水一個月的廁所。


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這一屆年輕人卻那麼上癮?


特殊的味道讓它充滿爭議,如果放在娛樂圈,這簡直就是妥妥的“熱搜體質”啊。


知乎上“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還有那麼多人上癮?” 回答獲得了3789個贊、1118條評論


B站上搜索“螺螄粉”,有1千條視頻,最高點擊量一條接近200萬


小紅書上關於“螺螄粉”的筆記就多達2萬篇,平均點贊量都在2000+


《舌尖1》中說:“在柳州當地,有一種叫螺螄粉的小吃中,酸筍是最重要的輔料。”


言及酸筍的製作方法:先取山中的“大頭甜筍”,輔以山泉水,用大瓦缸來醃製,浸泡半月餘便成。不過,醃製過程中絕不可沾上一丁點兒的油汙,不然酸筍會變質發臭。


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這一屆年輕人卻那麼上癮?

螺螄粉配料眾多、極其豐富,但都可多可少,隨自己口味添加就好。唯獨這酸筍,萬萬不能或缺。沒了它,螺螄粉便少了那股子區別於其他米粉的獨特味道。而正是因為它的加入,才能與螺螄碰撞出美味的火花。


但如果有一個非廣西的“土著”,號稱自己酷愛“嗦粉”,那他很有可能在吹牛。


螺螄粉走紅不過是近一兩年的事情。它走出柳州,不是靠蘭州拉麵那樣遍地開店,而是靠袋裝粉在各大電商渠道的走紅,也就是說,螺螄粉走的是網紅路線。


今天有博主發起中韓大戰,比較韓國火雞面和螺螄粉誰比較辣;明天有博主體驗黑暗料理二連擊,螺螄粉和臭豆腐一塊吃;後天還能看到公眾號上一本正經的測評,方便麵、酸辣粉、螺螄粉誰才是方便食品之王。


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這一屆年輕人卻那麼上癮?


相當一部分鐘愛者入了螺螄粉這個坑,都是通過美食公眾號或者美食博主的測評或者推薦。


其實袋裝螺螄粉產業興起的時間並不長。6年前的2014年,柳州還只有一家螺螄粉生產企業。而到了2018年,據柳州市商務委統計,網上螺螄粉店鋪就有5000多家,每天能賣出30多萬盒。螺螄粉產值由2015年的5億元增長到30億元。


螺螄粉神奇的躥紅速度,背後是柳州市政府的支持。


螺螄粉的電商路線是柳州市政府主導的,他們和各大電商平臺談好條件,讓本地的袋裝螺螄粉生產商進駐各平臺,利用各種購物節促銷螺螄粉。


訂單暴漲,但最近產能跟不上,發不出貨,

導致6000萬人在微博呼喚“螺螄粉自由”,320萬人在淘寶搜索“螺螄粉”解饞,每天近50萬份螺螄粉訂單來自飢腸轆轆的深夜。


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這一屆年輕人卻那麼上癮?


此前,柳州市螺螄粉協會會長出來解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市場需求量非常大,但很多企業的工人都沒有到位;其次,有些食材還沒跟上,有些包裝材料也沒有辦法及時補充,所以現在產能也低。”


累計援助湖北16.9萬袋螺螄粉之後,加上原材料、包裝材料、物流、員工返崗等因素影響,柳州螺螄粉企業復工情況一度不足以應對突然爆發的供需矛盾。


隨即,柳州市人社局舉辦網上專場招聘會,解決螺螄粉企業缺工問題;柳州魚峰區組織200名志願者支援企業復工復產;解決米粉廠供電問題,緊急協調米粉、調味料等原材料……


截至2月28日,柳州螺螄粉產業園內23家螺螄粉企業已全部復工,日產可達40萬袋。


即便如此,直到現在,螺螄粉的網購界面上還寫著:店鋪預售,最晚付款後4月12日24點前發貨。網店客服依然回覆:工廠推遲生產貨源不穩定,40天內陸續發出。請勿催件!急件慎拍!


在這個特殊時期,如果能順利地吃到螺螄粉,那絕對是一件幸福的事。


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這一屆年輕人卻那麼上癮?


對了,煮的時候記得開窗通風,吃完記得把自己晾一會,省得自己的父母面帶嫌棄地看著你。


好了不多說了,我這味兒散的差不多了,該進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