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1歲休學,2次虧掉100萬,如今靠一碗麵年入35億

每一個商界大佬,背後都有一籮筐的故事,但要評選餐飲行業最有故事的人,以下這位一定榜上有名:

他21歲退學,放著鐵飯碗不要,靠做小商販成為萬元戶;

他不滿足,投身餐飲行業,開了個小餐館賺了100萬,他覺得這行好做,準備開大飯店,沒想到賠了100萬,而且連著賠了2次!

好不容易生意走上了正軌,他花上千萬請了國際大師來給飯店做商業定位,沒想到生意還不如以前,上千萬就這樣白花了!

哪怕這樣,他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在全國開了300多家連鎖店,靠一碗麵年入35億!

但他並不滿足,他的目標是:開店10萬+ !

這個人,就是西貝莜麵村的創始人賈國龍,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的故事。


他21歲休學,2次虧掉100萬,如今靠一碗麵年入35億


21歲無奈退學,7年後卻大賺100萬

1967年,賈國龍出生於內蒙古臨河,1986年他考上大學,來到千里之外的大連讀書。

大一寒假回家,賈國龍帶了不少禮物給家人,包括大連海鮮,在大連買的大重九香菸...

大家都對海鮮很好奇,除了他的舅舅,他的舅舅只對大重九香菸感興趣。

賈國龍把這一幕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大二上學期回家探親,他從大連買了一箱大重九回老家,一轉手就賺了300塊,這足足是他一年的生活費。

賈國龍雖然心裡很激動,但並沒有多想,畢竟他覺得自己還是學生,必須學業為重,這只是賺點零花錢。

但回到學校,他不知為何病倒在床,醫生說是水土不服,他幾經堅持,最後只能退學回家休養。

回到家裡,賈國龍無所事事,也不能閒在家裡啥都不幹,他想起自己賣香菸賺錢的事情,於是決定:去做生意!

他拿著媽媽給的一些錢,和姐姐開了家20平米的小食店,賣起了拍黃瓜、涼皮,還在晚上拉著一推車的炒米到附近的步行街去賣。

由於為人老實勤奮,賣的東西也好吃,賈國龍很快就有了一批迴頭客,他又把小食店擴張成中餐廳。

這樣打拼7年,28歲的賈國龍已經賺得百萬身家,此時他的同學一個月最多才賺幾百塊。

雄心勃勃外出闖蕩,2次虧掉100萬

雖然已經是百萬富翁,但賈國龍並不甘心一輩子待在家鄉這個小地方,他決心外出闖蕩,做一番大事業。

他來到北京,準備在這裡搞餐館,但他沒有貿然動手,而是跑到北京西四附近的金王子酒店應聘服務員,以此瞭解一下北京餐飲業的情況。

結果這家國營餐廳,以“鄉下來的”為理由拒絕了他,連端盤子的機會都不給他。


他21歲休學,2次虧掉100萬,如今靠一碗麵年入35億

他沒辦法,只能回內蒙古老家繼續做生意。

直到1997年,他接到一個來自深圳的電話,朋友說深圳有一家很豪華但不景氣的海鮮酒樓,問他有沒有興趣接手。

賈國龍喜出望外,“沒想到一步到位就能做到這麼好的酒樓”,沒想到卻掉進了大坑。

他做了9個月,怎麼也做不起來,結果虧了上百萬。

賈國龍飽受打擊,但他並不服輸,他放出狠話:

這是我人生中虧掉的第一個100萬,也是最後一個!

但沒過多久,他又栽了個大跟頭。

1999年,臨河政府要在北京設辦事處,賈國龍喜出望外,承包了一家海鮮酒樓,緊挨著辦事處,接下了所有吃飯接待的活。

這看起來穩賺不賠的生意,賈國龍還是賠了,而且賠錢的速度刷新了記錄,4個月就虧掉了100萬。

賈國龍快瘋了,這樣下去,他連回內蒙古的路費都要賠個精光了。

他思前想後,覺得自己可能天生不適合做海鮮,還是做自己熟悉的西北菜。

他把海鮮撤掉,專做蒙古菜,又破釜沉舟花了10萬元請了歌唱家德德瑪做代言人,先後在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和北京電視臺投放廣告。

這一切,花光了賈國龍最後的資金,他知道如果這次轉型不成,他就徹頭徹尾的失敗了!

幸運的是,他賭贏了!

在北京,有不少曾經去內蒙古插隊的知青,他們對蒙古菜很有感情,發現賈國龍的餐廳賣的蒙古菜特別正宗,紛紛成了賈國龍的常客。

2萬、4.5萬、6萬...賈國龍的餐廳日流水不斷攀升,他的生意也慢慢走上了正軌。

2001年10月,賈國龍在北京註冊了北京西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所謂“西貝”,一語雙關,既是“西北”的諧音,合起來又是賈國龍的“賈”。

第二年,西貝的年營收就過億,接著又開了5家直營店,到2010年,每年的營收就有5億!

花了上千萬做諮詢,最後發現“好吃”才是王道

話說一年能營收5億,估計誰都能笑出聲來,可偏偏賈國龍心裡是個不安分的主兒。

哪怕一年營收5億,他心中還是想繼續折騰,因為在他心裡有一個夢想:

把西貝做成和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一樣的知名品牌!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請來全球最大的“品牌戰略”公司特勞特給西貝出招。

特勞特經過調查,給西貝定位為“西貝西北菜”,廣告語為“90%的原料來自西北鄉野和大草原”。

這招要是成了,西北菜就能成為中國“第九菜系”。

他21歲休學,2次虧掉100萬,如今靠一碗麵年入35億

賈國龍喜出望外,趕緊按這個路子來做,但做著做著就發現,這方法看似好,但有個問題:

如果90%的原料來自西北,豈不是姜蔥蒜也要到西北採購嗎?那成本太高了。

他又另外找了個特別牛的諮詢公司,諮詢公司給出的定位是“中國烹羊專家”,因為西貝有自己的羊肉生產和加工基地。

但賈國龍一看,要是把企業改成做羊的,所有的生產線都得大變動,風險太大了,所以也做不了。

這樣前後投入了近千萬諮詢費,賈國龍都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定位,西貝的定位也經歷了多次改變。

最後,賈國龍還是選擇相信自己,從莜麵的獨特性和健康性出發,將品牌確定為“西貝莜麵村”。

因為這幾次改變,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顧客的內心需求,就是好吃。

管你是西北菜還是什麼菜,只要好吃,顧客就認,所以與其把精力放在品牌上,不如想想如何把菜做得好吃。

圍繞著好吃戰略,賈國龍做了一系列讓用戶能夠感知的承諾,比如明廚明檔、粉絲試吃、不好吃不要錢等等。

這些辦法果然奏效,一年裡西貝筱面村在全國各地開了100多家直營店,營收超過20億。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賈國龍還打算折騰。

花3000萬搞“裁判制”,一年給員工發1.2億

賈國龍曾和海底撈張勇聊天,他說非常佩服海底撈管理員工的手段了得,但覺得自己學不會海底撈這招,因為“一個搞足球,一個搞排球”。

他思前想後,從足球比賽中得到啟發,決定在店裡搞“裁判制”:

一個店一個裁判,從優秀的員工裡面選,崗位輪值,職位最高不能超過店長,監督店裡其他員工,進行打分,員工只要能得到兩個A+,就能獲得一張開店牌照。

你還別說,這招真有效,優秀的員工監督其他員工,當完“裁判”當“運動員”,成績好的話自己能出去開店當店長,還有60%的利潤分成。

這一下,員工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

這一招,還淘汰了一些不及格的員工,比如有5位“裁判”徇私被開除,有幾位員工連續好幾個月墊底,就換到了其他崗位。

雖然這個“裁判員”制度一年要花去3000萬,但賈國龍覺得很值得。

為了讓員工盡力,賈國龍可謂煞費苦心:

給優秀員工獎勵時,他就說,每人每年100萬津貼,不直接給錢,從父母到孫輩,上下管四代,教育、醫療、旅遊、保險費用,全報!

他還給分部老闆、總部高管立下一條規矩:年收入超出1000萬的部分,必須拿出50%激勵自己的團隊。

作為西貝的最大股東,他和妻子每年拿出50%以上的分工發獎金。

2017年,他一共給員工發了7000萬,2018年分了1.2億!

如今, 西貝一年營收35億,員工多達2萬人,在全中國開了300多家店

但賈國龍並不滿足,他的目標是,開10萬家門店!

要知道,麥當勞在全球也才3.6萬家店,賈國龍的目標有點太大,但照賈國龍這種愛折騰的性格,沒準真的能成功!

沒有折騰的人生算不得人生,賈國龍就是這麼一路折騰成功了。

成功,只屬於那些有夢想、有擔當,能夠一路咬牙向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