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奠定秦国一统天下基础的人才,为什么都是魏国跑过去的?

玉铉


秦国从战国中脱颖而出,也是有着自己的实力,这个实力就来自人才。早期的秦国并不强大,秦国本是西陲小国,能走到一统六国绝对有这自己的独特魅力,那就是吸引人才!奠定秦国一统霸业的三大人才都是从魏国跑去的。其实我也有点好奇,这么厉害的人才,为啥最后崛起的是秦国而不是魏国,魏国是不给他们饭吃吗?不是不给饭吃,而是饭不够吃!

一、有那么都宝贝人才的魏国为何没笑到最后

战国时期魏国是最早强大起来的国家,魏国地处中原不管是地势还是自然环境都极其适合发展,经过发展魏国的经济变得繁荣,有才能的人都喜欢往繁荣的地方钻!也就使魏国聚集了一大批人才,人才多了可职位就那么几个,一堆人挤着一个职位,那绝对比今天公务员考试还要激烈!才能都差不多,那就看谁后台硬了,慢慢魏国这个“人才大国”就变成了“虚荣大国”,提拔官员开始排资论辈,真正有才能的人就被埋没了。

二、那些跑来的人才,铸造了大秦的基业

秦国的一大转折点,就是“商鞅变法”,而商鞅正是从魏国跑到秦国的,(商鞅是卫国人,但曾经在魏国担任过职位。)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早年在魏国时公叔痤推荐他当二把手,可惜啊!魏惠王看不上他,最后商鞅才跑到秦国混饭吃,商鞅到秦国的一系列举措,是使得秦国在后期能强大起来的基础!

还有纵横家的张仪,也是从魏国跑到秦国的,人家张仪还是魏国贵族后裔,用一张嘴抵过几支军队,得到赏识担任秦相国。

范雎,也是个被“魏国”抛弃的人才,本来很有才,就因为不接受“赏赐”被怀疑通敌卖国,放到谁身上谁都不爽!最后范雎也跑了,这一跑也跑到秦国。范雎不但跑了,还做大回来报复魏国,轻视人才的后果就不仅仅是人才流失,更会给自己的国家招来祸端!

秦昭襄王:昔日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

可见秦朝对人才的重视。

魏国以为自己人才多多,把真正的人才往死的得罪,而秦国就好似一朵花,这些人就像蜜蜂一样一个接一个的被吸引过来。

商鞅是秦国的大功臣,如果没有商鞅秦国可能和其他国家一样依旧靠着身份来分配官职,商鞅的军功制赏罚分明,让平民也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一些有才能的平民百姓也有了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魏国的体制和秦国体制就是

吸引人才的最大蛋糕,每个有才能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才华可以施展,成就一番大业,他们有心,秦国给他们平台,自然都往秦国跑。所以国家对待人才的态度很是重要!你觉得呢?


无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去看一下现如今的美国。

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超级强国。同时也是一个移民大国,是一个教育大国,请记住,教育大国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对于未来的人才笼络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其实现在也差不多,那些过去留学的那些孩子,他们经常在美国接受了美国的教育以后,看到美国的实际情况以后选择留在美国。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经济,教育对于一个人才的吸引力,你是世界第一超级强国,你是教育大国,你是移民性的国家,那你就可以大规模地吸收这些人才,其他国家没有意见。

这一点我们再把美国现如今的地位代入到战国初期魏国的地位,由于魏国早期实力强悍,在中原地区四处征伐,打出了战国第一强国的名义,所以说,他有很大的空间给很多人采来施展拳脚,所以大家基本上看见魏国这个金字招牌就屁颠儿屁颠儿跟着过去了。

除此以外,魏国早期对于外来人才的使用是很频繁的,而且从其他国家来的人才在魏国得到重用以后,基本上能够建立功劳,所以对于那些心怀壮志的学子和柿子来讲,这个地方简直就是一个乐园有榜样,有模板,有晋升途径!我为什么不到那里去拼搏一下,去奋斗,去博得一个好前程呢?

除此以外,魏国的实力最强,也可以保证他的。国内安全性的问题,这样的话,这个国家对于其他国家来讲有一个更好的优点,其他国家如果说被攻打了,很可能国内的人民朝不保夕呀,或者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魏国由于它强悍的实力,在这里国内安全的问题得以解决,所以人们更喜欢待在这里,毕竟,和平才是发展的第一基础。

当然还有一条不是理由的理由就是为国是中原之地,四通八达的货物体系都会必须经过魏国才能到达其他国家,这个地方对于其他人来讲,无论你是来自于最东边儿,(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最南边,最西边,还是最北边,你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这个国家。

所以魏国它本身拥有吸引人才的各种优势,但是这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和基础之上,就是他国家实力的强悍是战国第一大国,否则等他国家实力削减以后,它之前所有的优势都将转变成为他的劣势,而之前待在魏国的那些人才也将流失到其他国家去。


漩涡鸣人yy


确实有这样的现象,但也不能以偏概全。真正从魏国去秦国的,主要是商鞅、张仪、范雎三人,但是李斯是楚人,司马错、白起、王翦都是秦人,吕不韦是卫人,魏冉出身不明,可能是魏人或楚人。

如果我们就魏国人出奔秦国来讨论,应该注意到魏国本身作为中原地带,交通资讯发达,又是法家的诞生地,本土人才应该会比较多;魏国在战国前期也是第一大国,又能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才,如商鞅本身是卫国人。但这三人均没有留在魏国,其中商鞅是没有被魏惠王提拔;范雎是被魏齐毒打;张仪则是压根没在魏国出仕;另外还有个吴起,被公叔陷害而出走楚国。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很大程度是公族政治导致的。相对秦国来说,六国的改革并不彻底,而把持政权的长期仍是公族。比如吴起尽管在楚国一显身手,但是楚悼王死后吴起马上被贵族攻杀。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也都是公族。正是因为血缘被重视,所以才能才会相对贬低。而秦国自春秋以来公族政治就较为薄弱,所以也更加注重人才的引进,像秦穆公时期公孙支是晋人、百里奚是虞人、由余是戎人,等等。

到了战国之际,秦国更是海纳百川,吸取了不少外国人才,除了以上这些人外,还有魏国公孙衍、楚国甘茂、齐国蒙骜、燕国蔡泽等。后来秦王政下达《逐客令》,但是李斯马上写出《谏逐客书》,深刻阐释了“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道理,其实正是和秦国春秋以来的客卿制度一脉相承的。


林屋公子


也不能说奠定秦国一统天下基础的人才都来自魏国:事实上李斯、魏冉来自楚国,吕不韦来自卫国,而司马错、白起、王翦、蒙恬等人则是秦国本土人......即使是秦国本土人才中有相当一部分祖籍并不在秦国,只是祖上入秦较早而已——白起祖籍楚国、蒙恬祖籍齐国......由此可见支撑秦国统一大业的不只有来自于魏国的人才而是来自全天下的人才。春秋战国乃是大争之世,各国无不竞相招募能富国强兵治国安邦的人才:来自楚国的伍子胥效力于吴国,来自齐国的孙武效力于吴国。来自楚国的范蠡、文种效力于越国......春秋战国时代大争之世的格局使各国竞相招募人才,而这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又大大促进了人员在各国之间的流通: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使人们得以更为便利地在列国之间穿行,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普及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竹简的普及则使知识的传播更为便利,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就催生出一个介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士阶层。周王朝实行的是层层分封的制度:周天子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而诸侯则在本国之内分封世家贵族,平民和奴隶则耕种贵族的封地。新兴的士阶层或由世家贵族的分支庶族演化而来,或由一部分较为富裕的平民演化而来,由于他们没有自己的封地,所以只能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服务于列国君主以换取报酬。大争之世中国君的需要与新兴的士阶层的需要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了当时列国之间的人才流动现象——这在当时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然而到了战国后期秦国却表现出对人才强劲的吸纳能力,而六国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则呈日渐减弱的趋势,秦国成为了战国后期人才流动的最终目的地。

秦国历史上是有着丰富的任用外来人才的经验的:早在春秋时代秦穆公就曾任用过来自西戎的由余、来自楚国宛地的百里奚、来自宋国的蹇叔以及来自晋国的邳豹、公孙支。秦孝公时代的商鞅通过变法奠定了秦国崛起的基础;秦惠文王时代的张仪以连横之策分化瓦解诸侯,大大减小了秦国前进道路上的阻力;范雎使秦昭襄王得以强化中央集权,明确了远交近攻的基本国策;吕不韦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为秦之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秦国本土人士和外来客卿之间的矛盾也在一点一滴的滋长,恰逢自公元前238年起的短短一两年之内连续发生的嫪毐叛乱、吕不韦罢相以及韩国间谍事件均涉及外国客卿,于是多年来潜伏已久的矛盾在公元前236年来了一次总爆发——这年秦王嬴政在本土大臣要求驱逐客卿的强烈呼声之下颁布了《逐客令》。然而来自楚国的李斯以一道《谏逐客书》历数了历史上客卿对秦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一针见血地指出逐客是将人才推向国门之外在,最终这道上书使秦王嬴政终止了驱逐客卿的做法。由此可见秦国对六国士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以致于当秦国下达驱逐令时以李斯为代表的六国客卿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就此离秦而是尽力争取,那么秦国对六国士人如此强劲的吸引力是如何形成的呢?

秦国一直有着任用外来人才的悠久历史:写下《谏逐客书》的李斯在楚国只是一个仓库管理员,然而在秦国却一步步晋升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秦国对客卿的使用极为灵活——完全可以做到因时因人而定,这意味着只要有一技之长均能被秦国任用。秦国用人不问出身来历、不问师承学派,始终秉承务实的用人政策。相比之下六国的用人政策和秦国有着天壤之别:六国自诩继承了延续自周室的礼乐文明,视秦为偏僻的蛮夷之邦。然而正因为六国继承了延续自周室的礼乐文明,因此在用人政策上也长期秉承延续自周室的宗法观念和宗族制度。六国所秉承的用人制度始终保持着”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贵有常尊,贱有常威,礼不逆也“。秦国也许的确是没什么文明的野蛮国家,然而正因为秦国缺乏传统的束缚才使其没背上宗法制度的包袱,也就此成为最能让外来人才放手施展才华的舞台。商鞅因变法之功而受封商地十五邑;张仪也在秦国受封五邑;吕不韦受封河南十万户。尤其是商鞅变法后秦国以军功爵制彻底打破了国内的阶级壁垒——秦国的老世族势力受到压制,在秦国逐渐孕育出一个全新的职业官僚阶层。一时间六国士人无不被秦国务实的用人政策所吸引,相比之下六国任人唯亲的用人政策无异于将人才推入秦国的怀抱。在这一过程中不只是魏国,事实上东方六国都成为了秦国的人才培养输送基地。

尽管秦国的外来人才并非只来自于魏国,但魏国的确是向秦国输送人才的一个大国:商鞅、张仪、范雎三人皆来自魏国。魏国为什么能培养出如此之多的人才?战国初期魏文侯在位时始终坚持礼贤下士:政治上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民政上任用西门豹治理地方,军事上任用吴起、乐羊等名将,学术上重用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魏文侯在学术思想领域采取兼收并蓄的模式:对儒家、法家和黄老之说均不排斥,一时间法家、兵家、纵横家均活跃于魏国。魏文侯用人不问出身只看能力:吴起、李悝来自卫国,乐羊、西门豹出身平民,翟璜来自戎狄部族......只有是人才魏文侯都能倾心任用。这一时期魏国的的教育体系并不仅仅只注重修身养性,也极其重视经世济用。在人才使用方面魏文侯也能做到不拘一格:法家的李悝、兵家的吴起、儒家的子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魏文侯都能扬长避短,为每一个人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魏国是战国时代率先变法的国家——事实上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变法明确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主张选贤任能、赏罚严明。春秋时代各国基本都保持着贵族世袭制度:贵族子弟生来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并能继承祖先的爵位,平民子弟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没出头之日。李悝制定了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公务员选拔机制:一大批有作为的平民子弟得以跻身魏国朝堂,从此中国的朝廷官吏开始由世家贵族世袭逐渐演变成考核选拔职业文官。魏国尽管是一个人才大国,然而魏国的人才流失现象也异常严峻:魏国作为战国前期的文化中心曾培养出吴起、商鞅、孙膑、庞涓、乐羊、乐毅、张仪、公孙衍、范雎等诸多人才,然而这些人才之中吴起离魏赴楚;孙膑离魏赴齐;乐毅离魏赴燕;商鞅、张仪、范雎离魏赴秦;即使是最终选择效力于魏国的公孙衍也曾一度入秦......由此可见魏国不仅向秦国输送了大量人才,简直就是战国时代第一大人才输出国啊!为什么魏国能培养出如此之多的人才却最终留不住呢?事实上魏文侯死后魏国的用人政策已悄然改变:各个实权部门都被功臣阶级后代占满了,他们的阶级已然固化了,外人想要进入魏国的实权部门太难了。而魏文侯之后的历代魏国君主也不再有魏文侯那种礼贤下士的作风了——关于这点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魏惠王与齐威王在逢泽之畔狩猎。射猎完毕后魏惠王拿出十二颗大珍珠向齐威王炫耀道:“我国虽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辆车子、径长一寸的夜明珠一颗。像齐国这样地大、人多,光兵车就有一万辆的大国难道连这样的宝贝也没有吗?”齐威王听了这话从容不迫地回答道:“我的珍宝与你的不大一样——你的宝贝是死的,而我的是活的:我有大臣檀子,让他守南城,楚人就不敢为寇作乱,泗河旁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见;我有能臣盼子守卫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往东在黄河上打渔;我有贤臣黔夫镇守徐州,燕国人就会面对徐州的北门祭祀求福,赵国人就会面对徐州的西门祭祀求福,迁移过来要求居住于齐国的有七千多家;我有良臣钟首负责国内治安,人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这四位能臣贤相就是我的宝物,岂止照亮十二辆车?”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这个问题很有趣。

李斯在著名的《谏逐客书》中提到三个秦国崛起的关键人物,分别是:商鞅,张仪,范雎。有趣的是,这三人,都是从魏国跑到秦国的,反过来又把魏国整得半死。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在魏国时就是一条虫,到了秦国都成了一条龙。

商鞅是法家,张仪与范雎算纵横家,三个人还有个共同点,都是权谋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即纵横)强秦者大抵三晋之人也。”这里说的三晋,包括魏、赵、韩三国,都是从晋国分化出来的,搞权谋都是第一流的,其中魏国去的人最多,成为秦国的人才培养基地。我觉得,秦国应该交给魏国一笔人才培养费与转让费。

魏国输出的人才,以法家、纵横家为主。为什么魏国能冒出这么多顶尖的人才,这些人才为什么在魏国又混不下去呢?我觉得有必要来分析一下。

1、魏国的前身晋国,有深厚的权谋文化,是诞生法家与纵横家的摇篮

晋国是春秋时期法制比较完备的国家,法学思想发达,先后制订有《被庐之法》《赵宣子之法》《范武子之法》《范宣子刑书》等。公元前513年,赵鞅铸刑鼎,成为中国法制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晋国铸刑鼎与郑国子产铸刑鼎一样,是我国最早公开的成文法。由于晋国超级大国的地位,其影响之深远,要甚于郑国。

晋国以及后来分化出来的魏/赵/韩三国,其涌现出来的法家代表人物,在众诸侯国中是首屈一指,李悝、商鞅、吴起、申不害、韩非等,其法家思想之渊源,全出自三晋。

晋国的另一个传统,就是权谋文化,后来衍生出纵横学。

大家读历史,一定会有这么个印象,觉得秦国是个很狡诈,很会很权谋的国家。比如明明说要割六百里之地给楚国,到头来忽悠说是六里;比如说请楚怀王去谈判,一去就把人扣为人质,最后客死秦国。所以后来东方诸侯都把秦国的承诺当作放屁,谁也不当一回事。

其实,这是商鞅、张仪去了后,秦国才得这样。在整个春秋时代,秦国是最耿直仗义的国家之一,而晋国则是最善于搞权谋的。比如说吧,晋国闹饥荒,秦国给它援助大米;等到秦国闹饥荒,晋国却袖手旁观。我读春秋左传时,就发现晋国真是很狡诈,很会耍阴招,它有这个文化传统。

晋国的权谋文化,与其独特的政治制度有关。晋国的权力长期掌握在几大卿家手中,后来形成“六卿”制,六大家族轮番执政,内斗不休,相互倾轧。六卿变四卿,四卿变三卿,最后三家瓜分晋国。晋国国内残酷的政治斗争,造就其权谋文化极其发达,后来逐渐衍生出“纵横”术。

三晋的文化与东方的齐鲁宋楚文化都不同,没有半点浪漫主义色彩,完全奉行实用主义。你看东方诸侯出了孔子孟子墨子这样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大师,出了老子庄子这样沉思宇宙人生的智者,出了屈原这样浪漫主义的诗人。而三晋没有,都是出新型实用型人才,不是法家就是纵横家。

2、魏文侯的人才政策,刺激魏国法家、纵横家文化的发展与完善

进入战国后,继承晋国衣钵的魏国率先称霸。

历史学家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中有这么一段评价魏文侯魏斯的话:“魏文侯以大夫僭国,礼贤下士,以收人望,邀誉于诸侯,游士依以发迹,实开战国养士之风。”战国时代的“养士”风气,并不是后来战国四公子才有,而是从魏文侯开始的。

魏文侯的人才政策是开放的,他四处收拢名士以为己用。譬如说,他拜孔子弟子、大儒子夏为师,与著名学者田子方、段干木亦师亦友,每次经过段干木的住处时,总是毕恭毕敬。这种礼贤下士的态度无疑使他很快声名远扬,天下英雄才士纷纷从各地赶来,投奔魏斯。除了以上几位名士之外,魏斯麾下有许多著名人物,如吴起、李悝、西门豹、乐羊等人,一时间人才济济。

在这种背景下,魏国本土的法家、纵横家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著名法家代表李悝汇集各国刑典,编成《法经》一书,后来这也成为魏国的法律依据。《法经》有六篇,分别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律》和《具律》,这部法律文献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李悝变法对战国诸国变法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蓝本,后来吴起在楚的变法,商鞅在秦的变法均受李悝的重大影响。而吴起与商鞅,都是从魏国去了别的国家。

在法家兴盛的同时,纵横术也走向繁荣。

法家与纵横家,虽侧重点不同,都是强国之术。法家重在制度,纵横家重在外交,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如果能结合在一起,就相当完美了。

在诸子百家中,纵横家独树一帜,是战国时代最显赫的思想流派之一,其特点全在于“实用”二字,他们不是啃书本,更不是读死书,而是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诸侯之间游走,以种种外交手段在国际舞台上兴风作浪,纵横捭阖。

魏国出的纵横家最多,但是为什么像张仪、范雎这些纵横家在魏国混不下去,到秦国却如鱼得水呢?

3、从人才流入到人才流失

我细细分析魏国史,大致作了以下划分:

魏文侯时代,人才单边流入。魏武侯时代,以流入为主,开始出现流失,比如吴起去了楚国。魏惠王时代,人才流入与流失相当,表现为来了又走了;比如商鞅从卫国来了,去了秦国;孙膑来了,又回了齐国;孟子来了,张仪走了,等等。在魏惠王之后,人才就加剧流失了。

为什么会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呢?有几个原因:

其一,魏国人才太多,竞争激烈。

魏国是生产法家、纵横家的大本营,要在这里混得下去,竞争很激烈啊。你懂的那些道理,别人也懂啊,怎么显得你比别人强呢?要有表现的机会,真的很少。比如纵横家大师公孙衍,在魏国时没什么名气,后来跑到秦国,没几年就当上最高的大良造。再比如张仪,在鬼谷子门下毕业,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居然在魏国找不到工作,只好去楚国打工。所以,在魏国要出人头地,太难了。

其二,魏国体制僵化了,讲排资论辈,不看你真才实学。

商鞅由卫入魏,投奔魏国宰相公叔痤。公叔痤欣赏他的才识,临死前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希望能把国家大事交给商鞅治理。魏惠王怎么想的呢?他认为公叔痤病得脑残了,竟要他把国家交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对于宰相推荐的人,魏惠王不仅不重视,在公叔痤死后,也没有给商鞅安排工作。商鞅一下子成了失业青年,正好秦国发了招工广告,他就前去应聘了。

再比如范雎。同样是纵横家,范雎比张仪好点,在魏国找了份工作,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了门客,但这份工作差点要他的命。出使齐国时,由于表现出色,齐襄王很欣赏他,送给他一个大礼包。不想回国后,因为这个大礼包,范雎遭到审查,被怀疑有卖国行径,差点被活活揍死。大家看看,表现得太好,反而遭到嫉妒/怀疑/猜忌,魏国已经不是魏文侯时的魏国了。在这种氛围下,大规模的人才流失就是必然了。

秦国则相反,在秦孝公之后,秦之人才政策最开明,不看资历,不看背景,只看你的真才实学。只要有真才实学,可以一下子从布衣提拔到相国。秦国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就是“富国强兵”,需要的不是充满理想色彩的儒墨,也不是玄奥的道家/阴阳家,而是最有实用主义色彩的法家与纵横家。因此,秦国崛起之关键人才多来自魏国,并非意外。



回望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守护大中华纵横捭阖的血脉精魂。欢迎关注“君山话史”。


君山话史


在在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后期,几个出了名的大人才,都和魏国有关系。商鞅,张仪和公孙衍等等人都是魏国人,在魏国得不到重用,都为秦国立下大功,为秦统一建立坚实的基础。

那魏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才?为什么人才都跑到秦国呢?

我们看看战国时期的地图就知道了!


魏国的地理位置在哪呢?山西的南边,河南的北边,它的都城是大梁,现在在河南开封一带。这个位置正好处于,列国中央,被列国包围。战国七雄,它被五个国家包着。说白了,它被列国环绕,也使得这个地方四通八达,流动人口多。所以使魏国的信息特别敏锐,列国有什么事,最先到达魏国。所以信息通畅发达,有利于培养视野开阔的人才。而且它离秦国太近,往北一溜达就是秦国,所以它的人就近去秦国找工作也方便

在战国初期,魏国君主魏文侯为了强大国家,采用李俚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农业商业发展,随着商业的流通和国家的强大。不仅培养了自己国家的人才,也使得国外的人才都来了魏国。也就使的魏国压着秦国打。

但是到了魏文侯死后,几个后代不重视人才,任用近臣。再有就是,这个时候,秦孝公发布招贤令,只要是人才,有能力我就用,并在后代一直一直沿用。在这样的国策下,离秦国很近的魏国人就最先去了秦国。而且两个国家离的太近,在听说别人都得到重用后,觉得自己在魏国得不到重用,还不如去秦国呢。就这样,形成一个人才的对流。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魏国只要有了人才得不到重用,就都跑到秦国。


历史咸谈


这倒是个有趣的问题,不由想起晏婴所说的,“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这句话,用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在秦的崛起史中,商鞅、张仪、范雎三个至关重要的人物皆来自于魏,这三人在魏时,商鞅不过是魏国丞相公叔痤府的一名中庶子;张仪早年仕于魏不过一介寒士;范雎不过一名普通的门客。然而此三人一到了秦国立马建功立业拜将入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秦国的栋梁之才。到底是魏国人“不识货"呢,还是魏国妒贤嫉能呢?



纵观魏国的发展史,魏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魏文候起魏国首开礼贤下士之风,养士并非战国四公子的“专利”,真正兴起养士之风的则是魏文候,四公子不过是跟着葫芦画瓢而已。早期的魏国大揽四方之士,加上李悝变法在魏国推行,凡有识之士都来到魏国试图一展才华。如孙膑、庞涓、吴起、商鞅等著名人物首选便是魏国。一时间,诸子皆以能在魏国任职为荣。

前期的魏国可谓人才济济,可人才济济的魏国并没有因此形成合力而继续强盛,反而出现人才排济人才的局面。如吴起遭公叔痤驱赶、庞涓害孙膑,尤其是庞涓迫害孙膑一事,在当时的影响巨大。



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内人才排斥人才的风气并没有引起魏惠王的重视,反而越演越烈以至一发不可收拾。魏惠王初期上将军庞涓与魏相公孙痤政见之争形同水火,由于庞涓有鬼谷子高徒光环,深得魏王信任,对公叔痤的意见建议根本置之不理,在政见上公叔痤建议惠王继续维护魏国霸权;而庞涓则主张灭国统一方略。惠王始终认同庞涓的灭国统一方略,开始四处吞并,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就是庞涓的灭国方略促成的败局。

由于惠王听信于庞涓冷落年迈的公叔痤,对其推荐的人才更是视而不见。公叔痤临终前向魏惠王推荐了时任中庶子的商鞅,说商鞅之才远不低于庞涓,但没有得到重视,并笑公叔痤病得不轻,结果商鞅离开了魏国投奔了秦国,并在秦展开了著名的商鞅变法。



如果说魏国人踩人的现象是在早期形成的,那么人踩人的风气则是魏惠王助长起来的。庞涓去世之后,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惠施挤走庄子的例子,彼时庄子名鹊起惠施怕庄子代替其成为魏相故挤走了庄子,其实庄子并没有心思当官,只是惠施担心而已。

魏国内人踩人的风气积重难返,相比秦国则刚刚起步,恰逢秦孝公即位励精图治开始向诸候各国招揽人才,加上秦孝公胸襟广阔,商鞅选择了秦国,并在秦孝公建立“客卿制度”上完善用才制度,为秦国后来涌进大批的人才奠定了很好基础。这个制度便是“客卿制”。



秦国“猛将起于伍卒,贤相始于客卿”。客卿制是秦国选才用才的重要保障,凡是人才进入秦国任职首先任客卿,客卿其实就是个提供平台展现人才能的职位,虽无实职,但是展现人才能空间可以放到无限大,一旦在客卿的位置展现出才能立即得到重用。如张仪首任客卿通过外交图径收回河西、范雎首任客卿罢黜“四贵”。

魏国的用人不当成风与秦国完善的用人机制形成了鲜明对比,“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说的其实是土壤与气候对同一物生长影响带来的不同结果。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事,大概是这个理。


海马论史析理


在秦国做大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有三个谋臣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可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是商鞅,一个是张仪,一个是范雎。

(商鞅剧照)

商鞅通过成功的变法,让秦国走上了不同于六国的独特成长之路。这是秦国与六国的一个分水岭,也预示着将来秦国越来越强,六国则毫无章法一团乱麻,陷入被秦国逼迫打击的局面。

张仪是一个纵横家,他对秦国最重要的功绩,不是他骗了魏国多少城,或者骗死了楚王,而是他先骗过蜀国,又和司马错一起,灭了蜀国巴国苴国。因为灭掉巴蜀,让秦国在拥有了秦川之地大粮仓以外,又拥有了巴蜀之地大粮仓。而这也使得秦国虽然连年打仗,挑战六国,依然具有足够的粮食。

范雎对秦国的重要意义,更是毋庸置疑。其“远交近攻”的策略,让秦国避免了被六国合起来攻击的被动局面,而得以顺利地灭掉六国,实现统一大业。

有趣的是,这三个重要人物,都是出自魏国,或者说是魏国培养出来的人才。那么问题来了,魏国培养出来的人才,为什么没能在魏国取得成功,而是在秦国取得了成功呢?

(张仪剧照)

一、墙里开花墙外香。

商鞅在魏国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干。公孙痤在临死前,把他推荐给魏王,但是魏王并没有当回事。于是公孙痤说,要么你就用他,要么你就杀了他。他要是给别人用了,咱们魏国就有麻烦了。但是魏王既不用他,也不杀他。总之一句话,不把他当回事。正是这样,商鞅才离开魏国到了秦国。

范雎也是在魏国时候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以至于齐王都听说了。因此范雎和魏国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的时候,齐王才会偷偷给范雎送礼。范雎虽然坚决拒绝了,但是这一事件却遭到须贾的嫉妒,于是他回来对魏王说,范雎通敌。

事实上,如果魏王有一点眼光,他就应该想想,为什么齐王会给范雎送礼,同时范雎又不要?因为魏王从来没往才能上去考虑,根本就没觉得范雎是一个人才,所以他才会听须贾的话,跟着处罚范雎,从而造成范雎逃到秦国。

包括张仪在内,在魏国时,也没受到重用。等到张仪在秦国当过相国后,魏王才用他当相国。没想到张仪那时候已经恨透了魏王,所以当了秦王的奸细,帮助秦王削弱魏王。

如果张仪没有在秦国当相国的经历,魏王怎么会重用他呢?

总之,这都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的表现。

(范雎剧照)

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商鞅、张仪、范雎对于秦王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外来的和尚”。

他们所讲的那些观点,秦国本土的人,有没有向秦王讲过这些呢?肯定也是有的。但是,秦王并不相信本国的人,而是只相信外来的商鞅、张仪、范雎讲的是对的。这就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为什么“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呢?其一,因为是外来的人,因此秦王相信他们有国际视野,他们看得更开阔。这种思维,不只是战国时期是这样,今天其实也还是这样。其二,因为是外来的,他在本国没有势力范围,不是利益集团,不需要维护什么。因此,秦王相信他们说的话更可靠,更准确。

正因为秦王有这样的考虑。所以,他们才绝对相信商鞅等人的话。而商鞅如果没有秦孝公的极力支持,他也不可能获得商鞅变法的胜利。范雎和张仪,也符合这种情况。

(秦孝公剧照)

三、看别人的错误看得最清楚。

商鞅、张仪和范雎所推崇的法家和纵横家,在魏国以及在别的国家是实施过的,并不是只在秦国才开始实施。比如,魏国曾进行过李悝变法,楚国曾进行过吴起变法,纵横家苏秦曾佩戴过六国相印。

无论是李悝变法,还是吴起变法,还是苏秦相六国,都让站在一边的秦国,看到了法家、纵横家的巨大力量。同时也看到,正是因为各国的利益集团错综复杂,这些变法才没有成功。

秦国因为看得很清楚,所以,他们力避利益集团参与,坚决支持商鞅等人那样做。最终取得了成功。而且,秦孝公为了让商鞅变法的胜利果实不受影响,不在他去世后,像吴起变法那样中途夭折,甚至提出了要把国君之位传给商鞅的想法。

总之,秦国文化不深厚,也没有培养人才的老师及相关机构,人才(尤其是文才)产生匮乏。但是,他们却能够用好外来的人才,尤其是诞生于中原文化腹心的魏国的人才,因此他们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战国策》)


张生全精彩历史


魏国率先进行变法,开风气之先,成为战国时代第一霸主,因此吸引和培养了很多人才,尤其是主持变法的法家人才,纵横家,军事家,吴起,庞涓,商鞅等人都与魏国有很深的渊源。

说到真正奠定秦国统一天下基础的人才,商鞅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商鞅是卫国人,学习了法家学说,在魏国得不到重视,于是选择到当时最为贫弱的秦国。



也就是说,魏国本是商鞅的第一选择,当时的魏国是战国第一强国,第一霸主,魏惠王当政,魏国魏武卒实力强劲,向西占据了秦国河西之地,在中原称霸,压制其他诸侯国。当时的魏国也汇集了天下很多人才,但处于四战之地的魏国君臣由于志骄意满,上升通道受阻,使得很多有识志士无用武之地。


商鞅看到这一幕,便决定放弃魏国,反投当时一穷二白的秦国。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进行最为彻底的变法改革。经过君臣上下一心,多年努力,逐步使秦国国力提升。正因为秦国一穷二白,秦孝公励精图治,放手让商鞅进行变法,虽然阻力很大,但仍然得以实行,并且由于力度大,改革很彻底。一举使秦国改变西陲小国的落后状态,成为国力蒸蒸日上的虎狼强国。

反观魏国,处四战之地,为维持其霸主地位,四处征伐,贵族气息浓厚,变革停滞不前,战略出现重大失误,导致成为众矢之的,而坐视秦国崛起,坐视齐国壮大。

于是霸主地位易主也就不可避免。秦国打败曾经无比强大的魏国,究其根本,是不断进取变革的新兴大国战胜了固步自封的老牌强国,进取变革打败固步自封。


生说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魏文侯迅速崛起做大,开启了魏国的霸主之路。早期的魏国,吸引了天下名士,所以成就了许多的人才。

但是到了后期,魏国腐败很严重,人才得不到重用,而秦国恰恰相反,大力引进人才。秦魏联系紧密,人才对于秦国了解也相对较多,所以士子愿意去秦国。比如商鞅、公孙衍、张仪等等。

秦国的崛起,和魏国的衰落有很大的关系,早期的时候魏国强大一定程度上对秦国起了保护作用。后期秦国想要做大的时候,魏国也充当了缓冲板的作用。

所以秦国崛起,魏国可以说是神助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