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那麼難懂,難道古代的平民百姓用文言文進行交流的嗎?為什麼有文言文和白化文?

caffed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在古代社會,如果用文言文和對方交流,那對方也大概率將你當做神經病。因為文言文本身就不是口頭用語,而是專門的書面語。中國古代,文言分離,即口頭語和書面語分開。如今所說的文言文,專門用於書面記錄,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則都用白話文。

也就是說,在古代文獻上記載的人物的講話,都不是原汁原味的,而是經過書面化加工的。比如,《三垣筆記》中載,孫傳庭的軍隊與清軍隔河相望,士兵為了增強己方的氣勢,於是向對岸的清軍展開罵戰,罵道:“吾淫若妻女。”這句話如果翻譯成白話文,則意思與當今的國罵相同,只不過將標的從對方的母親換成了妻子和女兒。但在書面的記錄中,怎可出現粗鄙之語?於是作者將國罵書面化。試想,如果士兵真的對對方喊出記載中的這五個字,可謂是文質彬彬,毫無氣勢;再者,士兵都是大老粗,很多估計連這幾個字表示什麼都不知道。

當然,雖然古人說話並不用文言文,但每個朝代的白話文都是不同的,以明朝時期為例,《水滸傳》中人物的言語,便是明朝時期的白話文,與我們現在的普通話還有一定的差別,如這一段:

魯智深喝道:“你這兩個撮鳥!灑家不看兄 弟面時,把你這兩個都剁做肉醬;且看兄弟麵皮,饒你兩個性命。”

雖然魯智深此人說話極具個性,代表性不強,但明朝的口頭語和語法大抵如此。當然明朝的口頭語與如今已經很相似。經過百餘年的演變,民間的口語最終演變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運用的這樣。

新文化運動之時,胡適等人為了文學的大眾化,同時為了徹底掃除專制殘餘(文言文被視為專制制度的附加物),提倡白話寫作,廢除文言文,此運動影響甚大。後來,文言文逐漸退出文學舞臺,白話文得到進一步推廣。


庭州行者


我在讀五年級時,邀約幾位同學一起去逛柴市場,大家學著用文言文去談買賣看看效果如何,結果把人笑得肚子疼。那天正是星期天,一農村老漢挑兩梱大木柴在市場垛著,我說:大叔,你這大柴能賣幾合?你這小孩說啥?能賣幾合?誰家賣柴也只賣一次就完事,一挑柴賣幾(次)合,那不是騙人的嗎!我們一看大柴中間全是溼的(未乾)便指著大柴梱說,此貨外幹而內溼其價昂也!老漢回答說,低放低堆在地上放著,昂什麼昂?一陣噓笑…。走到街拐彎一油炸餑餑店,同學們大家都想吃,但苦於饢中無錢怎麼能吃到嘴裡呢?於是便有了下一句,其味可佳而皆是臭也…!所以文言文用於市井是不可以的,完全是書生意氣。


卓清德1


其實,古代一直存在著“言文不一致”的現象,即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不一樣。古人平時說話時,和我們今天差不多,都是非常生活化的那種白話文。但是書籍中則是純文言文,也就是文明今天常說的文言文。

為什麼古人平時說話用白話文,而寫作時用文言文呢?這和古代記錄文字的載體有著重要關係。不管是絲帛,還是竹簡,還是紙張,在古代都不是便宜貨,很難大規模普及。這就意味著,寫作的人,要儘可能用最少的文字,記錄最多的信息。這個功能,只有唯文言文能做到。

所以,在古代,寫作用文言文成了人們的默契。從理論上說,古人如果用白話文寫作也是可行的,但這和傳統寫作是嚴重違背的,很難得到支持。所以古人也就放棄了用白話文寫作,全部用文言文寫作。

到了今天,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紙張得到大規模普及,文字載體越來越便宜,不需要人們用精簡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就是不需要再用文言文寫作了,此時白話文得到了全面普及。

其實新文化運動時,包括魯迅在內的有識之士就曾大力提倡用白話文寫作,而魯迅自己就創作了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但是收效甚微,除了魯迅這種大作家,普通人還是習慣用文言文寫作。

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白話文寫作,才完全替代了文言文寫作。


袁衛宇


古人也是講文言文的。

1,從大量的史書上來看,古人講的是文言文。肯定會有人說,都記在書上了,肯定用文言文。此言差矣。如果古人講的是白話文,那麼至少會有少數記載用的是白話文,不管你竹簡多麼難,刻字多麼難,幾千年的歷史和人類,肯定會有白話文的記載,況且自漢朝以後,人們就發明了紙,發明了印刷術。但是事實證明,類似我們現代人說的白話文從未出現過。就算是給家人的信中,用的也是文言文。比如,我們初中學的林覺民的《與妻書》,隨便摘取一段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

這段裡面用的就是文言文,首先,林覺民是寫給自己老婆看的,我們知道,清朝時期女性地位是比較低下的,不能讀私塾。從現在的角度來說,即使認識字,她也看不懂文言文,如果他們那個時候講的不是文言文。第二,這相當於一封遺書,這時候的林覺民參加了敢死隊戰鬥。有人說寫文言文只適合上層社會顯擺自己的文墨,遺書就沒必要顯擺了吧。這這個與妻書必然是真心實意的,最真實的想法和語言。所以,從他真摯的內容中看出,清朝人講的話依然是文言文。

從曾國藩的家書裡面看。

四位老弟足下:

九弟行程,計此時可以到家。自任邱發信之後,至今未接到第二封信,不勝懸懸,不知道上有甚艱險否?四弟、六弟院試,計此時應有信,而折差久不見來,實深懸望。

首先,這是寫給家人看的。也就是說,家人要看懂才行。沒人給家人寫信還舞文弄墨的。用的都是真感情。從上面的文章來看,此時的文言文是比較接近白話文的。但是自然可以看出,清朝時候用的是文言文。

然後我們再看明朝袁了凡先生寫的《了凡四訓》

後餘在慈雲寺,遇一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餘敬禮之。語餘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進學,何不讀書?餘告以故,並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雲南人也。

從了凡描述老者和對話中可以看出,明朝百姓用的是文言文,並且比清朝更加精簡。然後我們再看水滸傳

上皇驚起問道:"你是甚人,直來到這裡?"那穿黃衫的人奏道:"臣乃是梁山泊宋江部下神行太保戴宗。"上皇道:"你緣何到此?"

《水滸傳》是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的作品,總體來說是非常接近白話文的,而且像這類小說基本是在市集上給百姓說故事聽的,既然是給百姓講故事,當然就是要人家能聽懂,如何能聽懂,就是要一個字,俗。所以百姓說的話一定是接近這部小說裡面的對話的。從側面反應了方式人們的說話方式。比如,我們可以看出,“此”字和“這裡”已經同時存在了,說明,人們講話可能是半白話半文言。

但奇怪的唐詩和宋詞似乎非常接近白話。但你又不能說那就是白話文。反正是通俗易懂,比如《靜夜思》《春曉》。雖然通俗易懂,但白話文和文言文有時候你就分不清到底是什麼文。畢竟他們都是漢字。因為唐詩和宋詞都有嚴格的填詞要求。絕對不會像現代詩一樣。字數音律平仄啥的都不用規範,寫出意境就行了。

秦漢時期除了《史記》《詩經》《內經》之外我比較少了解。但是這些書確實是有學問的人才看的,所以百姓是否說白話文,無從考證。但是從他們比後面書籍更加難懂的角度上來說,百姓講的應該是文言文,因為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另外一個是從方言的角度上來分析。實際上,方言遠沒有我們寫文章的白話文囉嗦。比如,普通話,他回來了嗎?沒有。客家話,箕轉沒,沒。再者,普通話,這裡。客家話則說,diang。普通話,那裡,客家話,nang。普通話,為什麼?白話則講,點解?點解不就是文言文嗎?也就是說,方言會比白話文簡潔。

所以,古人講的應該是文言文。不過和正式的官方文言文又有區別。白話更多的是對文言文的補充和解釋意思。所以白話文看起來更容易懂,因為我不僅說了,還解釋了一下意思給你聽。


讀書思考筆記


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普通百姓並不是用文言文交流。要問為什麼,那就是文言文屬於書面語言,是文人和作家作文時運用的書面語言,普通百姓平時交流都是用口語。就如我們今天的書面語言雖然是白話文,但卻比民間口語要有文學性。

先秦時代,由於漢語詞彙較少,書寫材料匱乏,文人在竹簡上寫字多為刀刻,為減輕書寫的勞累和節約書寫材料,人們便較少字數縮短語言來書寫,於是便出現了一個漢字代替多個詞彙或語句的文言文。

漢代發明紙張後,由於早已形成了文言書寫形式,文人們便繼承了之前的文言文,並用文言文著書立說。而且在封建社會里,能夠熟練掌握文言文,是一個文人文學修養的基本標誌。反之則不然。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新文化運動後白話文的普及。

實際上,即使在今天,書面語言和口語都有實質上的區別,書面語言大多具有文學性,而口語卻十分隨意。在詞彙匱乏的古代,古書面語言和口語區別應該很大。口語也應該是白話,只是跟今天的口語相比,詞彙要少得多。



若愚趣談


看了無數回答,沒有一個答中重點。

古代為何會分為“文言文”和“白話文”?其實完全是因為古代沒有紙,所以史官或者祭師記載重大事件的時候,只能在龜殼(甲骨文),石板,或者“結繩記事”。

後來,毛筆和竹條被髮明和發現,古人用毛筆在竹簡上寫字,雖說竹簡保存時間沒有龜甲長,但是勝在竹簡可工業化量產,所以被大量使用。但竹簡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地方有限,而且質量大,古代形容一個人讀書多,就有成語“汗牛充棟”,可見竹簡質量多大,多佔空間。

所以,為了節省竹簡用量,“文言文”被髮明出來,專門用來在竹簡上寫字,而且要求“言簡意賅“,特別是古代朝廷,全國各地的大事小事都由大小官員的師爺寫在竹片上,通過驛道發到首都,給皇帝彙報工作,所以,皇宮往往聚集了全國各地的竹籤,幾天就是“汗牛充棟”,以古代中國“官本位”的風格,只要當官的用多了就一定會流行,所以文言文就成了官方用語了。

所以,古代民間多使用“大白話”,跟現在說普通話沒有任何區別,但是寫書記事就不一樣了,全部用文言文,言簡意賅,節省紙張而已。

據說明朝有個皇帝比較任性,有一次下旨罵一個大臣,文縐縐的文言文不用,就用大白話寫到聖旨上,行文就是“艹尼瑪XXX,你怎樣怎樣,我要治你的什麼什麼罪!”,完全跟今天我們老百姓講的白話文一模一樣!

綜上所述,文言文只用在書寫,因為節約紙張,跟今天行文差別很大,白話文用在日常生活對話當中,跟今天沒區別。


創世網神作l軍團之怒l


古代平民百姓難道用文言文交流?想想好怕怕。。

要明確的是,語言是一直在悄悄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平民語言、口頭語言更是如此。

所以,當你問古代平民百姓用不用文言文,你有沒有想清楚你問的百姓有多“古”?先秦三代,兩漢魏晉,隋唐五代,還是宋元明清?不同時候說的不一樣,而且差距比我們所能想象到的還要大。

歷史經緯

總體來說,先秦兩漢時代的語言,和今天看到的文言文應該比較像吧。像是像一些,要說很一樣也不對的。語言總是要分書面用語和口頭用語,尤其我們向來有重視“禮樂”的文化。舉個例子,當你說出“尊敬的領導”,所有人都知道你在唸稿子,至少是演講詞吧。你可能和領導用餐如廁的時候叫他“尊敬的領導”嗎?除非插科打諢,演小品。所以,即便是很古的先民,平時所用語言和今天說的“文言文”很接近,也不會是完全一樣。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五胡亂華,北士南遷,民族大融合。這一時期漢語言應該經歷過一次重大變化,某些少數民族的詞組乃至句式很容易引入。你去讀唐傳奇作品會發現,儘管也是文言文,但遣詞造句會與秦漢作品有所區別,這就是當時口語的一點點反映。

再到遼宋金元時代,第二次民族大融合開始了。你去讀元曲,經常有也麼哥也麼哥,這也是口語的一點體現吧。要是孔孟老莊聽見也麼哥,估計會當成鳥語訓責一番。

明清時代有了白話小說,這真的是當時口語的活化石。小說是說書人講給市井小民聽的,所以裡面的語言應該和當時的白話(口頭語言)很接近了。

文言意義

從古至今,口頭語言的變化十分巨大,而書面語言(也就是“文言”)的變化則小了很多。這實際上是中華文明世代傳承的一個關鍵紐帶。如果不是文言文的傳承,我們有可能讀不懂詩經、論語,甚至讀不懂唐詩宋詞。這不是危言聳聽,英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莎士比亞距今不過幾百年,現代人讀他的原文都費勁了,因為英語並沒有“文言口語相區分”的習慣。

同時,我們還要留意一個問題,中華幅員廣大,就算同一時代,也有各地方言。方言不只是口音不一樣,詞彙、語序、習慣用語都會有所不同。古代平民百姓,還得分哪個地方的平民百姓呢。由於共同的書面用語,廣東人看懂北京皇帝的聖旨毫無壓力,乃至當時越南、朝鮮、日本人,只要識漢字的,讀皇帝的文書都沒有壓力。

儘管書面用語對個體來說,造成了額外的讀寫學習負擔,但對於民族來說善莫大焉。感恩文言吧,滄海桑田惟此不變,中華文化蘊含其中。

上個世紀新文化運動以後,文言文不再是書面共同語,但我們對文言的傳承卻是不能放鬆的。


文良VS顏醜


文言文很難,每一個學習過的人都有體會。當年我讀書時,語文成績還算不錯,特別是那些古詩、古文基本能背。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喜歡,另一方面是因為老師要求。雖然文言文的課文我都能背,但是要說全部理解也是不可能的。那時我就想,文言文這麼難,古人怎麼說話的?

現在我知道了,我們學習的文言文其實就是古代的書面語言,與老百姓的日常口頭語言並無相關。在古代教育並不普及,能夠接受教育的都是士大夫階層,而絕大多數老百姓基本都是文盲,大字不識。因此,中國古典語言存在著言文不一致的突出特點。

士大夫階層使用的文言文,要求表達規範,強調高度的形式美,講求對仗、用典等,推敲琢磨,遣詞造句中力圖營造言有限而意無窮的境界,並求得音韻上的特殊美感。不過,即便有音韻上的追求,這種語言卻難以變成一種通行的口頭表達,一來對寫作者而言難以做到,二來受眾方面也無從領會。

於是,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就走上了兩條道路。紙上寫作的大師名家代有其人,各領風騷;口頭語言卻粗糙隨意,難登大雅。文明持續發展兩千年,周秦文章漢代賦,唐宋八家明小品,但高居不下的文盲率卻形成一種殘酷的反差。卑賤者講粗俗段子,高貴者寫典雅文章,這使得整體性的國民教養難以提升。

百年前的新文化運動,胡適等人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弊端,積極倡言文學改良,打破種種形式主義之藩籬,提倡白話文,力圖讓漢語走向文言一致。

今天,我們使用的白話文就是一百多年來文化變革的結果。白話文可能不如文言文典雅,但它的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趨於一致,再加上現在的教育普及,文盲率大大降低,使社會整體性的國民素質大幅提升。


皮三9099



先回答問題:

1、古代的平民百姓用文言文進行交流嗎?答:不用文言文進行交流。

2、為什麼有文言文和白話文?答:因為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文言文已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所以自“五四運動”以後,逐漸開始由文言文轉向了白話文。目前的文言文只存在古籍當中,作為歷史文化遺產和歷史文化資料保存。



其實要弄懂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概念。

一、什麼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對於白話文而出現的概念。它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所以在白話文出現之前的文體,都可以稱為文言文。具體區分的時間,大體可從“五四運動”為界限。

一九一九年五月開始的“五四運動”,既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運動,也是一次思想解放的運動。以胡適,梁啟超,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等為代表人物,率先提出了思想革命的白話文概念。直白地說,就是用當今的白話文,取代古代的文言文。

文言文的特點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並進行註解。

文言文的優點在於文字精鏈、微言大義、文字優美、合於音律。而且以文解文的特性能夠不拘一時一地,所以現代人也可以讀懂孔子等人著作的論語。

文言文的缺點在於難懂、不易普及,要讀懂文言文須經過適當的訓練才能夠了解其中的含意,而要寫作文言文的難度更高,所以五四運動後強調“我手寫我口”、“能識字便能讀文”的白話文漸漸的取代了文言文。



二、什麼是白話文  

白話文,指的是以現代漢語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言。

其實白話文在古代也有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總的看,明清以前的文言文比較正統,到了明清兩代,也開始出現了半文半白的書面語文。比如我們當前所讀的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等等,既使沒有文言文基礎的讀者,也能讀懂。只是其中的部分文言稍顯枯澀而已。但當時的主流書面語言,還是文言文。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四大古典名著還不能算純粹的白話文。真正的白話文,就是從“五四運動”以後,白話文才登堂入室,形成併成為主流書面語言。文言文才退出歷史舞臺。

白話文的特點是淺顯通俗,在語言上,生動、潑辣、粗獷、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表現力。所謂白話,白就是說,話就是所說,總的意思是口說的語言。今天我們使用的白話文,也就是現代漢語普通話書面語。如此而已。



總結:

綜上所述可以說明:

1、不管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都是書面語言,不是民間交流的口頭語言。

既然不是口頭語言,那就不論是古代的老百姓還是現代的老百姓,在交流時都不可能用書面語言。我們與人說話,怎麼可能用講話稿的書面語言呢!

2、文言文和白話文的區分界限,就是用“五四運動”以後的文體來區分。今天誰要是還用文言文寫文章,只能是一種示範作用,絕不是主流書面語言。


文化一家人


不是的!

老百姓還是用方言俚語進行交流!

為啥會有文言文出現呢?這也是有文化的人逼出來的法子!古代無紙!無筆!傳遞信息!交流文化是用刀刻在竹片上完成的!你只要想一想就明白了!需要刻的文字越少越好!夠用了對方明白了就達到目的了!於是久而久之,少而精的文言文誕生了!流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