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客剑心》江户幕府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血雨腥风只是冰山一角

早期的《浪客剑心》系列是不少人漫迷曾经的入宅之作,一部《浪客剑心追忆篇》的故事,不论从当时的动画制作效果还有画质内容深度来看都被称之为经典之作。虽然是一部写实的历史类作品,但以刽子手为主题的剑心人设,深深的吸引了一代人对江户幕府统治时期的兴趣。剧中的师父语出惊人,字字都能体现当时战乱年代感中的无力和看透人间世俗之争归隐山林那种洒脱,逍遥自在不问世事。剧情从心态从小被人贩子拐卖奔波与乱世之中,又遇劫匪杀人掠货,幸得比古清十郎所救,并且以“略懂”剑术的姿态将毕生所学传授于心态,自此为他改名为剑心。

《浪客剑心》江户幕府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血雨腥风只是冰山一角

浪客剑心追忆篇绯村心态改名为绯村剑心

《浪客剑心》系列从追忆篇起逐步延续了京都篇和星霜篇三部曲,倍受好评深的漫迷热爱。直到如今佐藤健饰演剑心拍摄的真人版《浪客剑心》也打破了真人毁原著的诅咒。剑心形象刻画还原的极为到位,剧情角色设定还原与原著几乎没有太大差别,勾起无数漫迷对其原动漫的回忆。

《浪客剑心》江户幕府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血雨腥风只是冰山一角

浪客剑心真人版片段

《浪客剑心》阐述着江户幕府统治下时代

《浪客剑心》的故事背景是大多是讲述的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时代,在追忆篇中阐述的则是江户时代幕府末期统治下的时代。对于江户幕府纵观日本动漫历史题材的作品中被用作融合创作的典型题材。江户幕府时代走向灭亡几乎也是从倒幕派的故事在动漫中进行体现,剑心人设在作品中被一句话定位核心“腥风血雨”,幕府的灭亡于腥风血雨战事有着哪些关联,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当时江户幕府吧。

《浪客剑心》江户幕府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血雨腥风只是冰山一角

浪客剑心追忆篇

历史中的江户幕府

江户幕府是江户时代则名而来,统治时期为1603年到1867年。江户时代又被称之为德川时代,明指德川家康所管制的江户幕府统治下的时期。自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被封为征夷大将军之时,开设幕府到奉还取缔,总共运行了264年之久。《浪客剑心》这部作品则是讲述了江户幕府最终被取缔时期和革新之后的故事,江户幕府如何走向灭亡我们可以看整个将政权在握统治日本的情形来分析一下吧。

《浪客剑心》江户幕府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血雨腥风只是冰山一角

德川幕府成立的助力之战-关原之战绘图

江户幕府建立到衰败简短概括为丰臣秀吉死后,关原之战最终的胜利方落到了德川家康的手中,最后被天皇封为征夷大将军,最终在大阪之战中灭了丰臣氏族。致使了幕府的诞生,根据公家制度与武家制度驾驭朝廷和大名架空了皇室的所有的主导权利,成为了掌控国家的主导。经历岛原之乱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了长崎与荷兰、中国交易的通道。随着时代的变迁幕府财政出现大量亏欠,陷入困境,几次整改暂时减缓,最终恶化。后被其他国家各种事件侵扰之后被迫开国,并且签下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导致民心不齐发动内乱,自此出现了尊王攘夷的思想日渐强盛,最后引起战乱失败将主导权再度归还于天皇。

《浪客剑心》江户幕府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血雨腥风只是冰山一角

大阪之战绘图丰臣氏族灭亡

关原之战是日本广义的战国时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时代发生于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交战双方为德川家康带领的东军以及石田三成等人组成的西军。最终在西军将领小早川秀秋叛变的情况下,这场战争在一天内即分出了胜负,由德川家康取得了统治权,三年后成立德川幕府。

大阪之战1614年至1615年,战斗长达一年之久,江户幕府发起战争剿灭丰臣家族,其原名为大坂之战,明治维新之后由于“坂”字拆分后为“士”,“反”寓意着武士士兵造反,将坂字更换为阪。

幕府统治走向鼎盛时期

江户幕府统治时期依然是封建制国家,为了掌控和管理,限制地方大名(官员、士族)权利。并实行了一国一城令制度,除藩都以外的城堡一律被铲为平地,为了防止有军事能力者聚集造反,家臣武士被集中在幕都或藩都城堡周围的城下町聚居,加强幕府及大名对家臣的控制。并且在1633年强制执行“参观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私下聚集利用山高皇帝远的思路组织叛变。

《浪客剑心》江户幕府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血雨腥风只是冰山一角

江户城绘图

参观制度则是让在外所有官员定期返回江户来报道,在江户留下办事,大名一年留国一年留府,而且在这期间返回官员的妻子儿女全部要留在江户府中。主要是为防止官员们有异心,另外,官员们大多数时间和金钱都用在了往返上,限制了他们有多余的动作。此外,幕府也规定大名有义务向将军作定期捐献、为将军作战及资助幕府大型工程,以增加大名的支出,削弱大名实力。

阶级制度的强制性封锁

江户幕府为了维持人民的稳定性,并且对阶级制度也制定了相应的条例,不准任何阶级改变自身职业,必须遵循家族流传。顾名思义武士就是武士,不可以从武士变为其他阶级。农民就是农民家里世世代代种地。而此时的阶梯也没有四民平等制度之分,是真正意义上的阶梯性制度。武士大约有两百万人,包括了将军,士族,贵族在其中,并且僧侣也被划分到了武士的阶梯之中,是此时最高一阶梯。后面就是农民与工匠有接近二千五百万人左右,其次是商人200万人还有奴隶几十万人。

注重农业发展的体现

在德川家康的统治之下,还有阶级制度的强制管理下,明显农民人数占据了当时日本最多的产业。因此也形成了一种重农业化的趋势,德川幕府重视农业,希望绝大部分人民维系在他们的农地上,反对商人整天游手好闲自由出入。而幕府主要的经济来源更是依靠这些所谓的农民来产出,只有大量产出粮食,才能收到田税。对于管制商人,幕府会强行让其捐献。德川家康的治理时期最为基本的套路则是“统治农民最好是令他们饿不死又饱不了。”

《浪客剑心》江户幕府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血雨腥风只是冰山一角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1542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以及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为日本于1598年至1616年的实际政治领袖,与其同时代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并称“战国三杰”。

江户鼎盛时期

江户鼎盛时期也只属于幕府中期统治,大力发展农业逐渐蔓延到全国成为了处处有田家家有米的景象,随着粮源的不断扩大与增多,自然而然的人口也逐渐扩张到了一百万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随着比例的扩张,农业也带动了商人们利益和地位。在文化方面兴起了町人文化,在寺子屋制度下民众识字率不断飙升,江户时代的民众教育水平是在封建国家中出奇地高的。为此也为之后的明治维新起到了一定的奠定的基础。

江户幕府衰败的原因

江户幕府衰败的原因在德川家康的管理下显而易见,大量扩展农业发展可以保障人民粮食的安定生活,但是赋税与粮食的产出人为并非可以控制。农业受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产出下降的实例数不胜数,更准确的来说,农业收益极其之低,就算是有阶级封锁限制,也会有大量的农民铤而走险搬迁到城市之中从事商业。随着商业进展的不断扩大,最受影响的自然是身为原贵族体系的人群。

江户末期这种不满与德川统治的人们也越来越多,尊王攘夷逐渐诞生,并且结成了联盟军实行倒幕计划,也被称之为倒幕派。在有着内乱之时外部侵略者的登陆,美国海军将领马休·培里和俄国海军军官普提雅廷前后来到日本来要胁幕府开国。对于幕府在这方面应对的拙劣,使得各藩的志士(以萨摩藩、水户藩、长州藩为首)十分气愤,再加上水户学、国学的思想昂扬,尊王攘夷,支持朝廷、推翻幕府的倒幕理论于焉而生。借由复兴朝廷来推动日本国内的改革,是当时各藩志士的想法。

《浪客剑心》江户幕府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血雨腥风只是冰山一角

美国海军将领马休·培里和俄国海军军官率军登陆

封建锁国制度将所有出国留学在外的日本人民统统例如叛国之举,不准回国避免将其他思想带入国内。而很多留国内有志之士则都想方设法的去外面学习。《浪客剑心》中最有特点的一个角色就是桂小五郎,在锁国制度严禁之际,他曾想方设法并且顺利到国外留学学习了各种工业化技术。

除了以上衰败迹象最为明显的则是德川家族内部问题,由于第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1824-1858)体弱多病及无子嗣,因而于1858年前后出现水户藩德川齐昭之子德川庆喜(1837年出生,时年21岁,他于1847年过继一桥家)及纪伊藩德川齐顺之子德川庆福(13岁)对继承权之争夺,由于庆福在血缘上较亲及得到最大势力的谱代大名近江彦根藩井伊直弼的支持(而井伊直弼与德川齐昭又在开国问题上意见相左),最后庆福亦成功继位为第十四代将军,改称德川家茂(1858-1866年)。但由于庆喜有水户藩及其他反对幕府的公卿及大名支持,因而加深了幕府权力核心的分化,更将其中一些公卿大名推向倒幕阵营;而家茂沦为井伊的傀儡,亦使各方对幕府领导失信心。

江户幕府的灭亡

《浪客剑心》中所提及的倒幕派促使的腥风血雨江户时代,同上面所讲也只是顺水推舟自然形成的结果而已,也只算的上是江户幕府在历史上的冰山一角的记录。政权上的所有权和质疑才是本质的因素,江户时代教学盛传儒学教育。希望藉儒家强调的三纲五常,来培养人民忠于幕府的思想,以维持社会稳定。然而在某些地方上,儒学水户学理论对幕府统治有着强烈性的质疑。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幕府独揽大权就没有根据毫无名正言顺之意,恰似于我们平时看到到的《三国演义》之中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

正是这种言论与反驳加速了倒幕思想的促成,加上美国与俄国登陆以后,幕府的威信极具下降,造成了很多民众和政客的不满。除了《浪客剑心》以外,《银魂》的故事背景也是描述此事,只是将两国比作为了外星来客。最终形成了尊王攘夷思想在一些地方上成为潮流。从始至终倒幕派就藏密其中,一直处于保守状态,随着倒幕派不断涌出国门在外学习,与西方列强有过交涉甚至短暂交战经验之后,倒幕思想的藩士们(长州、土佐、萨摩等藩),1866年开始结成军事联盟,并尝试与天皇接触,主张倒幕。

《浪客剑心》江户幕府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血雨腥风只是冰山一角

大政奉还绘图

直到1867年新任天皇明治天皇即位之后,向倒幕派送去了许可密诏,德川家族为了转移此事的祸端,提出“大政奉还”上奏文,表明将政权归还于天皇。一纸文书之中只提及权利,并且拒绝交出兵力与领地。并且想从新利用新天皇再一次完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路线,再次控制政权。

大政奉还,发生于日本庆应三年10月14日公元1867年11月9日。江户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受到萨长同盟缔结的威胁,主动把政权交还天皇,成立以德川家为中心的新政府,实则使德川庆喜仍然掌握政治实权。以萨长同盟为首的讨幕派对大政奉还这样的内容有异议,决定策动政变,事件最终引发戊辰战争。

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再次颁布了“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并命令德川庆喜就地辞官,将一切重新交还给天皇。则最终导致了鸟羽之战与伏见之战的爆发。最终新政府以寡敌众利用新式武器将德川统治时代彻底剔除,重新夺回了江湖的主控权。

王政复古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1868年1月3日,宣告江户幕府废止、明治新政府成立的政变。在此之前,王政复古也是长州、萨摩等藩讨幕派的理念。

《浪客剑心》阐述的幕末故事

《浪客剑心》追忆篇章则是对幕府末期灭亡一个经典的诠释,从比古清十郎隐居山林可以看出,他对这个乱世的看法。以河上彦斋为原型的绯村剑心跟随桂小五郎的剧情可以看出,当时倒幕派对幕府统治的强烈不满。

《浪客剑心》江户幕府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血雨腥风只是冰山一角

浪客剑心

角色的建设在历史题材中阐述的只是一个时代变迁中经历和发生的冰山一角,不过以动漫题材来承载一个历史变迁也是一个非常不错艺术体现。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当年因为这部作品而入坑,没有看过的希望你们不妨拿出点时间来追阅一番,会有不少的收获。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