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浪客剑心》的感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浪客剑心》(动漫、电影都有)?

先谈谈对于这个作品的简单看法,最为精彩的是动漫TV版,故事剧情、动作设计、搞笑程度、人物线索、情感表达都是最好的,其次是真人版电影,故事情节在原有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动,动作设计是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极具美感,人物造型设计很贴近动漫设计,演员演绎也比较到位,算是改编动漫电影中,很优秀的作品。像剧场版,也是可圈可点,不过和动漫TV版相比之下稍微逊色了一点,至于追忆篇,番外篇等只是让故事情节更丰富,线索更完整,不论是人物设计,还是剧情明显差了许多。

既然说到这个作品,就让我想到日本的武士和中国的侠客,让我们来看看武士与武侠的世界有何区别?我们的武侠世界,不得不提武侠小说,现代武侠小说最具有影响力四位人物: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仅以谈金庸先生的作品为代表,最大的感受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仅有武侠之梦,更有家国情怀。金庸的原著小说,本人花了53天全部看完,关于影视作品,基本都看了,不论电影电视特效技术如何发展,至今没有一部作品可以把原著很好的还原出来(指的是武打场面),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们的动漫像日本那样发达,制作出来的武侠动漫,应该可以超过日本动漫的故事情节和水平了,不过我们武侠世界里的侠客不够务实,而像日本的武士,他们的第一要务是生存,不论功夫多么高超,都得去干最普通的活,而我们的武侠世界,大侠们高高在上的居多,充满了浪漫主义,里面的情景写意居多。而日本武士却更为写实,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与物质,我还是认为日本武士比较务实,中国侠客在武侠世界里从来不为吃饭生存而发愁(他们总是有钱,或有钱的朋友很多,总之不缺钱),这就有点脱离实际了,如果能在追求真实的基础上追寻浪漫,应该更能和读者或观者在情感上交流,更为亲切。

谈到这,让我又想到了功夫,空手道、跆拳道、柔术、格斗、泰拳、拳击等等功夫,我们的影视作品往往夸大了我们的中国的武术,但是我们的武术也不像现实中那样不堪一击。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四大拳种:少林拳(外家拳)、太极、八卦、八极(内加拳)。还有像咏春、南拳、醉拳等拳种,我要谈的是,中国武术练习周期长,而且大部分拳种都是经过改革的,使实用性不断下降,比如太极,如果仅仅看世面上的太极,变成了锻炼身体的方式,早早不能打人了,实战性变得很差,可是你试想一下如果太极不能打人,那它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在古代,各门各派为了生存下来,肯定斗争异常激烈,像习武者大多从事武师、教头、镖师、保镖等工作,如果武术实战性不强,恐怕早就被淘汰了,只是大部分实用武术失传了,或者经过改变而成为竞技体育,不再是搏击武术。然而还是有些功夫被传承下来了,不过传统武术有保守性,这也是实用性不断被削弱的原因之一。像跆拳道,一踢二踹三蹬,实用性却很强,但是市面开的跆拳道培训馆,很多也是属于“花拳绣腿”,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功夫不是一日之功,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像跆拳道、空手道、格斗这类功夫,简单易学,不过没有基础功支持,练了等于没练。像古泰拳、现代泰拳,现代泰拳技击能力也是在下降的,古泰拳里的凶猛招式也在不断失传,也在不断改变,同样面临和中国武术的境遇。而拳击属于西方拳种,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拳击属于力量型性功夫,攻击性强,抗击打能力强,这个训练周期长,实战性较强。摔跤,这个更是源远流长,东西方从古至今一直都有,自由摔跤空间更广,招数更为灵活。规定摔跤范围小,基本是体育场的摔跤。像综合格斗,集众家所长而逐渐形成的,特别在各国家的军警越来越青睐格斗,在格斗基础之上逐渐发展出了军用格斗,不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军用格斗水平都很强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