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捉老鼠,执行老赖技巧大比拼!

最近接了好几起关于执行的案件,其实执行案子办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挺像猫捉老鼠的游戏,比的是敏锐的感觉和迅速的反应速度!闲来无事,决定汇总一下执行“老赖”们惯用的伎俩,以帮助那些打赢了官司,但执行道路艰难坎坷的当事人。

如被执行人有迹象表示出现下列情形时,申请执行人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执行法官,并尽量争取法官的帮助。如果执行法官无法及时响应时,就只能自己挺身而出了,尽可能的收集相关证据,等待法官的慢节奏跟上了。

执行“老赖”的规避执行的惯常伎俩有以下类型:

1、拒不到庭,玩失踪。

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在执行过程中,通过频繁更换住址,远走他处等方式躲避审理和执行,以致执行法院无法通过责令其申报财产、到庭接受调查等方式查明其可供执行的财产,并采取相应执行措施。

2、转移财产所有权,玩净身。

在纠纷的审理、仲裁之前之中,在申请执行之前或执行过程之中,被执行人通过虚假交易、离婚析产、赠与、低价转让,将财产所有权转移至第三人名下或由第三人占有,造成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假象。

3、在财产上设定负担,玩案外人权益。

被执行人为了逃避执行,在不动产、特殊动产等财产上通过设定抵押权、质权等“担保物权”,以及长期租赁权等“用益物权 ”的方式,使得执行法院在执行程序中无法处分这些财产,即使进行处分也可能属于无益处分,难以满足申请执行的债权。

4、改变财产形态,玩变形。

对于金钱、动产、不动产的执行较为直接,实施起来也比较容易;被执行人为了给执行造成障碍就通过对外投资、购买巨额保险等将原本较易执行的财产变换为投资权益、“期待利益”等。对于投资权益的执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则可能因流拍而无法变现;对于“期待利益”在现行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之下则根本无法执行。

5、虚构债权,玩诉讼。

被执行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通过提起诉讼、申请仲裁、办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等合法的形式虚构债权,甚至确认第三人对执行标的物享有优先受偿权,从而达到分配执行款,阻碍申请执行人债权实现的目的。

点赞、加粉、点赞都是对作者最好的支持!

感谢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