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收藏】10個高頻冬季用車誤區,還能這樣毀車?

一場大雪;南方的朋友們也將面臨倒春寒。

氣溫驟降,對愛車也是個嚴峻的考驗;雖說汽車不是個很矯情的東西,但必要的養護還是要做的。針對最近問的比較多的問題,今天就分享10條冬季用車養護或行車的建議。

01

天冷輪胎到底要不要降胎壓?

很多車友有個誤區,就是冬季降低胎壓,增加接觸面積,增加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這是越野的經驗,完全不能生硬搬到冬季用車上。

現在的輪胎已經不用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摩擦力了;正常車子無論冬夏均保證標準胎壓即可!相反降胎壓可能會導致輪轂損傷。

北方車主有條件可以配一套雪地胎;如果確實嫌貴,所在地方又不像北京這樣老不愛下雪,那麼一套防滑鏈應該夠用了,比如這種,安裝便捷,成本低。


【車主收藏】10個高頻冬季用車誤區,還能這樣毀車?


02

玻璃水沒到溫度也結冰了?

有反饋說自己買的-25℃的玻璃水,才-13℃就凍!住!了!

冬季玻璃水防凍指數一般有-25℃、-30℃、-40℃等;根據所在地區的歷年最低溫度選擇玻璃水已經是常識了;那為什麼沒到溫度也凍住呢?

這種情況有可能是自己兌了水或者清洗劑導致的。玻璃水能夠耐低溫是因為其本身的配比,如果因為添加了水導致稀釋或配比改變,則可能導致玻璃水提前結冰。

如果水壺、噴嘴被凍住無法噴水,切記不要不停嘗試,否則可能會對噴嘴電機造成損傷。

所以不如換個合適的玻璃水。


03

防凍液的補充問題

最近有車友問起,拿不準自己的防凍液需不需要補充。這個自然是必須,到了低刻度就無論如何也需要補充了。

實在沒有而需要注水的時候,記住傳統無機型防凍液不能兌水使用,有機型防凍液按說明兌水使用。

和上面的玻璃水一樣,防凍液也存在著混合了其他液體導致凝固點上升的問題。

尤其切記:不要混合使用不同型號防凍液!

最好的辦法,還是同型號同標號防凍液,最穩妥,一加用好久,不勞掛心


【車主收藏】10個高頻冬季用車誤區,還能這樣毀車?


04

冬天停車位置還有講究?

我知道很多司機比較隨緣,或者說找到哪停哪,但我想說的是,這可能會導致你的車受到物理性傷害。

冬季停車,除了要確保車上方沒有樹枝等容易被雪壓塌的東西外,還要注意不要停在低窪能積水的地方

白天氣溫相對較高,積水的地方也能停車,但夜間氣溫急劇下降,積水就會重新凝固;第二天用車的時候,氣溫尚未回升,這時開車就會造成車輪胎的變形甚至撕裂。


05

前擋、窗戶玻璃被凍住,能不能用熱水澆?

北方下雪前總是會把雨刷立起來,就是防止黏在玻璃上。萬一黏住了,千萬不能一桶熱水澆上去。車玻璃是高應力玻璃,並不像飲水杯一樣是專門為驟冷驟熱製造的,很可能受不了熱脹冷縮而直接炸裂

正確做法是用專門的車用雪鏟把冰稜子剷掉,用溫水擦車。


06

機油就往低溫選可以嗎?

不能。

雖然大標號可以保證在低溫下流動性不變差,但是這種機油在高溫下會變稀,嚴重影響潤滑。


07

蓄電池有必要特別維護嗎?

有。冬天蓄電池性能會比夏天差,所以在更換玻璃水、防凍液時不妨檢查一下蓄電池電解液是否缺失。


08

車內除霧有什麼好辦法嗎?

目前空調A/C鍵是最有效的。

空調加熱除霧的同時,壓縮機(A/C鍵即啟動空調壓縮機)還能向車外排出車內的溼氣,雙管齊下也許更快。


【車主收藏】10個高頻冬季用車誤區,還能這樣毀車?


防霧噴劑也有人推薦過,但一則昂貴,二則效果見仁見智,不怎麼推薦。


09

看見熱車又上熱議了,到底要不要熱車?

理論上不需要,現在車不是過去的化油器汽車,化油器是用車子“焐熱”了才能工作,所以需要熱車。

而現在的車都是採用直噴或電噴方式供油打火,可以即開即走的。原地怠速轟油太久只會徒增積碳,基本上點火,繫好安全帶,設置好導航,就可以慢慢啟動走了。

但事無絕對,來自東北極寒地區有的車友反映不熱車車子根本動彈,這就根據車子情況而定。一般水溫快到了也就能走。


10

純電動汽車冷天怎麼充電?

對於純電動汽車車主而言,冬天是個小噩夢吧,恐怕電池會偷懶。如果有條件,儘量在溫度稍高的場所給愛車充電,比如車庫或白天;用完車就充上電,這樣可能電池溫度還好,不會導致充電慢、充電不足等情況,出行前也要留出相當充裕的續航里程,避免半路電量不足。

還有就是切忌大腳電門加速了,防止電量過度流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