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价格低,种地不挣钱,流转土地时反而不同意,是怎么想的呢?

Xyz薛玉重


好的土地不愿流转出去,贫瘠的土地没人流转。土地在农民自己手里心安,很多农民宁愿地里种树也不愿流转。有些农民认为不懂种地的生意人种不好地,怀疑包地的动机不敢把地流转出去


泰然725


粮食价格低,种地不挣钱,流转土地反而不同意,是怎么想的呢?★答:作为农民,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一生忙于农田,情系农田,庄稼是否长好,且不谈,为什么这几年粮食价格持续下跌,但农民又舍不得把土地流转给他人种呢?原因是,凡是种地的农民,他们的年龄大多在50岁至70之间,甚至身体强壮的80岁老人还在种田,进城打工只能找点重事干干,首先年龄大,又不会多少东西,进厂基本不要,这样为了生计,只好认命。我们现在谈谈土地流转,虽然近几年国家出台土地流转政策,在土地流转的同时,国家是否提倡农民把土地流转给承包大户的时候,是否考虑到没有土地的农民怎样解决生计养老问题,难道拿一亩多地的承包金能解决生计及养老问题吗?但农民平均每人一亩多点地,为什么不承包大户呢,不要小看这亩把地,虽然不能解决养老,但最起码够维持生活。这就是土地不流转的关键所在。纵观这几年土地流转,我作为农资人,深有体感,周边有几个种田大户,但他们只几年并没有按想象中一亩收多少多少,实这比没有承包的农户还少收200多斤每亩,有的大户主要通过政府有关系来承包农民土地,其目的并没有自已过于管理,而使粮食产量降低,他们心里反正收多收少有政府补贴。甚至乡农科站领导都到农民手中包点土地,比方说包200亩,但拿400亩的土地上报,因为自已手里有权,可以获得更多政府补贴,如果国家不补贴给种地大户,看看谁还流转土地种。作为政府,我们在流转土地的时候,应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是否再考虑土地流转出的农民生计,这关系到农民贴身利益,如果农民能得到贴身利益再加土地承包金,那晚年生活将就好一点。期待,期待!


幸福总在你我身边


你好,那就说说我的感受吧,应该能代表一部分农民心里的真实想法。

种地收入相对5年前的确减少了很多,5年前我家(辽宁)卖玉米的价格可以在1元/斤以上(6~8月份行情),而现在同期价格才0.8元/斤左右,下浮了20%之多。种地的成本包括种子化肥、收割机、人工成本等却每年都在升高。成本增高收入减少,挤压后的利润空间所剩无几,年头不好甚至还要赔钱。所以农民都不想种地了,大多都外出打工,至少能有个稳定的收入,他们将自己家的农田低价流转承包出去,有一年都低到100元/亩。可见这几年农民种地的的意愿已经非常低了。下图是我找到的2014年-2017年长春、大连玉米价格走势图。

那为什么还有人不愿意流转土地继续自己耕种呢。在我们村有一些人,没有条件外出打工,有的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上学的孩子,身体有疾病等等原因,即使种地的收入再低,他们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不然连最起码的收入都没有了。


东北宅男老陈


农民在种粮不成钱的情况下,都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别人。其主要原因是怕失去自家田土的主动权,和所有权。以我家为例,从20|6年12月起,村副主任就动员我把田租给他种百香果。原先我很不同意,后来他把粘我田圈转都租到后,再来同我商量,我看就我的在中间种粮不成了,只好同意给他了。给他经管这三年来,家与家的边界不见了,原来是一丘丘平田,现在都成斜坡地了。明年他合同满期了,退还给我们了,我要把斜坡地复垦成丘田,他给的三年租金巩怕不够了,还要邻近边界处理,要遇到不讲理的,再吵上咀的话,就更加不划算了。这就是失去主动权的后果。如果把所有的田地都流转给外地老板,合同经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古话讲:千年土地八百主。"国家政策一变,连土地所有权都丢了,农民怎么生活?所未地主,没地农民心中以何为主呢?这就是农民不愿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


用户1112506273329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一定是痛恨大地主!


顺林5688


农民的根就是土地,和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舍得承包出去,但凡自己能干动,就想自己种地,多少会有些收入,可以种点蔬菜,种小麦,自己磨面粉,吃的方便健康。我说一下我家的情况吧,家里有三亩地,因为我们那里是平原,所以现在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种地不是很费事。我爸出去干建筑,就是农民工,一家人肯定不能指望着这点土地收入活着的。

我就是不愿意流转土地的老农民,虽说自己种地收入非常低,可也不愿意把耕地流转出去。其中原因有二。

一是流转出去毕竟还没自己耕种收入高,在我们这里一般小地块流转价每亩400元左右,大地块儿700——800元,如果自己耕种每亩收入一千多元,当然这是不计工钱的收入。如果是年青人在外挣钱是没必要去管理它,最好还是包给别人去种植,而我们这五六十岁的人就不那样想了,外出打工已经出不去了,不是没人用,就是家里年青人不在家,自己一面看家照顾孙子孙女也就捎带着把地管理了,何必在再租给别人呢。

其二是流转给小承包户给的租金少,给大承包户他们又不靠谱,有的承包户一没经验二没项目,盲目上马,甚至有的不是以种地为目的,纯粹是为了套国家的补贴,最后一看要赔钱就一走了之,农民自己还得去收拾荒芜的土地,还拿不到租金。这也是许多人不愿流转的主要原因。

有些人认为,你们农民一直喊着种地不挣钱,还死守着耕地不放,这不是死心眼吗?还有人认为农民是嘴上说不挣钱,其实不然,只是在哭穷罢了。这都是不了解农民的实情,不理解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所作出的误判,其中滋味只有我们农民自己知道。

蜂农蜜哥


我们这里从去年开始也在搞土地流转,村里靠北边的那一片土地,由村委会牵头统一流转给了一个种植公司,种植公司在这一片土地上面栽种桃树,至于这个桃树到底盈利不盈利,因为刚栽下去还没有挂果因此不得而知。但从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公司那一刻起,每亩地每年都会给农民600元。


我家在那一块总共有两块地,一块两亩左右,一块一亩多点,最开始听说这里的土地要流转的时候,我还挺高兴,因为这两块地我家主要是用来种小麦的,每年自己花在地里的时间都不算,就只扣去化肥、农药等固有的支出,收入有时候还达不到600块钱。我想着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公司,自己啥都不用管,每年每亩地还有600块钱的收入,这是好事呀!

然而当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父亲时,父亲却是一脸的苦笑,一直念叨着,地给了别人自己吃啥呀。我说你把地流转给别人,可以用别人给的钱来买粮食吃呀。父亲说,这个田只要自己一直在种,那粮食肯定是吃不完的,但用钱买粮食那才能买多少呀,万一哪天粮食涨价了,地又流转给了别人,到时候没啥吃怎么办?父亲小时候挨过饿,因此对饥饿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感,虽然早都实现温饱好多年,但他还是总怕哪一天又出现了没有粮食吃的情况。

最终,我们家那两块地父亲只流转出去了一块,另一块任凭别人怎么做工作,他都不同意流转,坚决要留着自己耕种。我想大概有好多人都和父亲一样,明知道种地不挣钱,但真的到了要将土地流转出去的时候,他们又犹豫了。他们种了一辈子的地,对地已经有了感情,就算种地不挣钱,也还是要种,他们总说,农民就是种地的,不种地农民去干啥呀?

除了和父亲抱有同样想法的这批人,还有抱着另外一种想法的人,他们觉得现在的土地虽然可以流转,但给的钱太少了,他们总觉着将土地留着以后进行流转,钱肯定会增加,因此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这一部分人抱着奇货可居,坐等涨价的想法,想等以后土地流转给的钱增加了再流转出去。


总结来说,虽然种地不挣钱,但真的要将土地流转出去时,有的农民却不愿意。一来他们也种地种出了感情,总觉着就和医生以治病救人、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一样,农民的天职就种地,不能丢了本分,二来就是嫌钱少,留在手里等着涨价。各位朋友,你们觉得我分析的对吗?


搬砖的农村娃


就身边而言,虽然人均地才几分,赚不了什么钱,有事做的都不会以种田为主,一般都是半工半农,半手工半农,或半小商贩半农。完全离田的也有,但都将自家田地做了处置,就是私人间的承包,每个队组大概都有一两户喜欢种地的纯农,包下近邻的十几或几十亩地,如果每亩能有千元左右的纯收入,象十年前,农村挺红火有序的,只是近几年效益俞低,几乎赔本,小承包户不干了,大家也要种不种的,种树的很多


南派三嫂


种地不挣钱这是现实,而农民从来都没有想着靠卖粮食发财,因为他们知道种地也发不了财。他们种粮食就是要充分保障自己的口粮,并有足够的储备。粮食价格低,种地不挣钱,不影响农民种地的热情,农民种地不是为了钱。也请那些不了解农村真实情况的人,不要拿着粮食价格低来怀疑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种地是本分,储粮是备荒。

至于不愿意流转,农民的想法很简单:

一是流转出去农民的生活,养老怎么解决。有土地,农民可以通过自己的艰苦劳作,或种粮,或种菜,或种经济作物,一年下来还能解决温饱,粗茶淡饭虽质量不高,但自己干,看得见摸得着,心里踏实。如果成了失地农民,地没得种,打工年纪大没人要,自己的吃喝,自己的养老都会面临难以预料的问题。与其未来没有着落,不如自己养活自己。

二是担心一但流转了他的土地就“飞”了。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一但流转出去农民就是去了土地的经营权,这个经营权会不会就此“飞”了?“权”在自己手里攥着最安全。

三是担心一但流转出去半途而废。搞农业不挣钱是人人都知道的事,一但流转出去后经营者的收益达不到预期,或是赔钱,弄个半途而废,不仅没有得到流转金,还把原有的土地破坏的面目全非。二反手再回来收拾残局,岂不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河洛梦话


昨天阿洪在一个问题中提到了土地流转的政策趋势,被很多不理解的人骂惨了,今天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这不是存心想让阿洪找骂吗?开个玩笑!阿洪从来不计较不理解之人。

粮食价格低,种地不挣钱,流转土地时反而不同意,是怎么想的呢?

首先、农民对土地流转在理解上存在误区。

很多农民认为,土地流转,将土地承包给经济大户,时间长了,自己有可能就会失去土地承包权,担心别人把自己土地永远占有。为了解决这样的顾虑,2018年国家给农民土地进行确权登记,并向农民发放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并将土地承包期在证书上延长了30年。意思就是让农民有信心流转土地经营权,自己保留承包权,农民承包土地权利是有法律保障的。

其次,农民置凝土地流转政策不靠谱。

最近几年,很多个体及经济组织联合地方政府不法人员,承包农民土地,套取骗取国家各项农业补贴款项,农业项目没有得到发展,农民出租收益没有保障,给农民流转土地的信心沉重打击,造成农民不敢相信国家政策,一棒子打死人的现象。其实承包土地骗取国家补贴款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并不代表所有土地流转后的生产经营都是失败的,中国农村产业结构做得好的地方很多,看看有名的小岗村,看看头条三农网红大V们帮扶的全国各地农产品销售情况,巧妇9妹的家乡,张大勇他们的家乡,光哥他们的家乡,各种农业产业结构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就连阿洪所在的家乡,很多农村的猕猴桃种植户、枇杷种植户、花椒种植户形成了较大的经济产业园,经济收入高过传统农业N倍,农民一棒子打死政策的想法是错误的。随着国家反腐斗争成果显现,未来农村的政策法规会更加严格监管,让农民利益得到根本性保障。


再次,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生活无法保障。

为了解决农民收入提高和社会保障,国家对一系列政策都在配套改革,只是时间长短问题。比如:

1、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别,为今后缩小民富差距铺路,为社会福利待遇改革铺路,未来农村社保和城市社保并轨是大势所趋,时间问题而已,所谓并轨,就是农村人和城市人享受同样标准养老医疗社会福利待遇。

2、农村多功能社保卡发放,也是为今后农村社保福利改革铺路的,现在农村社保卡、城市社保卡、企业职工社保卡功能全部统一,这已经是改革第一步,下一步将会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标准,提高今后农民退休后的养老待遇,以至于达到跟城市社保全面并轨,这些关于农民的政策保障措施是同步进行改革的。对农民有利而无害,只不过政策改革是一个慢长过程,好比原来种地要上公粮、后来全面取消农业税、现在种地还有补贴,以前农民无医保无养老保险、现在有医保有养老保险、未来提高养老医疗待遇大势所趋。所以很多农民不必要过于担心。



总之,农业产业结构改革是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保障的,土地流转只是农村政策改革的其中一种,很多配套政策都会同步并举,确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

感谢阅读!以上是阿洪对问题回答的观点!有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下方发表意见。喜欢阿洪文章的朋友,记得帮忙点赞、评论、转发,关注农人阿洪,了解更多三农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