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既白,不知腰間亦白否?”明武宗一句玩笑,一歌者被閹割

有時候被皇帝看中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明代正德皇帝時期,有一個歌童的遭遇最能說明這個道理。

正德十二年,正德皇帝不顧大臣阻攔,是指北出宣府巡邊,期間他遊獵玩樂,做出了不少荒唐的事情。


“頭既白,不知腰間亦白否?”明武宗一句玩笑,一歌者被閹割

明武宗


正德皇帝在宣府玩樂期間,有一個歌者“為上所喜”,這個歌者隸屬“府院中樂部”,是被當地鎮守太監臨時借來給皇帝表演助興的。

可能是正德皇帝聽他唱的不錯,便“問其名”

聽皇帝發問,左右有知道的人回答說歌者叫“頭上白”。

“頭上白”是個諢名,是個綽號。

聽到這個諢號,本就好奇心極重的正德皇帝來了興趣,打笑道:“頭既白,不知腰間亦白否?”

頭是白的,不知道腰間是不是也是白的?

正德皇帝絕對沒有想到他的這個帶有惡趣味的玩笑給這個歌者帶來了悲劇。

“逮上起,諸大榼遂閹之。”

等到正德皇帝看完表演離開後,那些“大榼”就把歌者給閹割了。


“頭既白,不知腰間亦白否?”明武宗一句玩笑,一歌者被閹割

明武宗畫


所謂的“大榼”指的是大太監,與“大璫”類似。

這些太監為何要閹割這個歌者呢?

“蓋慮聖意或欲呼入內廷,故有此問。”

原來是大太監聽到皇帝問“不知腰間亦白否?”,以為皇帝是想把歌者帶入內廷,便把他給閹割了。

可憐的歌者,因為皇帝的一句話,就變成了太監。

更可悲的是,正德皇帝早把他給忘了,“後此優竟不召”。入宮後,正德皇帝再也沒有召見過他聽他唱歌。

正德皇帝並不是喜歡聽他的歌,僅僅因為他的諢號特別才問了那麼一句,結果就導致了這個歌者的人生悲劇。

其實因為皇帝喜歡而被閹割帶入宮中的例子很多,也難怪太監領會錯意。

“宣德間,漢府軍餘王敏善蹴鞠,宣宗喜之,閹為內侍,後進太監,鎮守陝西。”

明宣宗朱瞻基因為喜歡一個善於蹴鞠的軍餘(沒有取得正式軍籍的軍人)王敏,就把他閹割了。


“頭既白,不知腰間亦白否?”明武宗一句玩笑,一歌者被閹割

蹴鞠圖


這同樣是悲劇,不過王敏比前面個歌者要好一些,後來他成為陝西鎮守太監。

和王敏相比,同樣是蹴鞠高手的宋代高俅無疑是幸運的,宋徽宗可沒有把他閹割了。

還有唐太宗時期,羅黑黑善彈琵琶,結果也被唐太宗閹割了,“命教宮人琵琶”

這個叫做“頭上白”的歌者是如此不幸,另一個被正德皇帝看中的歌者就幸運多了。

這一次是發生明武宗南幸時,他也是一路遊山玩水。


“頭既白,不知腰間亦白否?”明武宗一句玩笑,一歌者被閹割


起駕回朝時到鎮江時去拜訪歸鄉致仕的名臣楊一清,看中了楊一清家的一個“歌童”。

“至楊文襄(一清)家,有歌童侍焉,上悅其白皙,問何名,曰楊芝,賜名曰羊脂玉,命從駕北上。”

這個歌童也是個男的,正德皇帝喜歡他的白皙膚色,給他賜名“羊脂玉”,讓他從駕回北京。

見到正德皇帝那是真心欣賞楊芝而且要從駕赴京,一些官員開始慌了。

因為當時楊芝未婚妻的父親宋閔犯了殺人罪,“以人命問抵償,系常州府獄”,地方官員害怕楊芝在皇帝面前亂說話。

於是在正德皇帝馬上就要離開楊家之前,“巡按御史李東,急命常州知府李嵩,喚閔出獄,免罪歸家,取女送府,官為具衣飾送之。”

正德皇帝可能並不知地方官員的這番操作,但因為楊芝,一個犯了死罪的人被免罪了。


“頭既白,不知腰間亦白否?”明武宗一句玩笑,一歌者被閹割

正德劇照


可能是看在楊一清的面子上,楊芝並沒有被閹割了,“從上至京師,厚賞而還。”

不過正德皇帝在回京途中落水染病,返回京城不久就病逝了,結束了任性的一生。

正德皇帝的這兩個故事出自明代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名為“野獲”,自然多是野史,權當茶餘飯後的消遣故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