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郭守敬改道重修大运河,正是如今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在隋朝时期,当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可谓是十分富庶,而当时的北方经历了连年的战事,需要好好休养生息。隋炀帝就想把南方的物资运往北方来恢复经济,可他发现江南的物资运抵都城困难重重,没有一条合适的航道。

元朝郭守敬改道重修大运河,正是如今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传统的陆路运输成本非常之高,光是在路上所消耗的就要比运输的还要多,若遇上阴雨天,粮食发霉现象严重,可当时的水路交通就不一样的,相比于陆路运输,水路好比于古代版的高速公路。

考虑到当时没有一条由南方直接到达北方的水路,隋炀帝就下令开凿大运河,让江南丰富的物资能够迅速地运往都城。同时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也不忘开凿通往北京的运河,可这样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运送粮食也更加方便。

隋朝大运河也在隋炀帝的一声令下后开始动工,并且很快就完工了,在客观上的确提高了物资运输的效率,但是过重的劳役也害惨了老百姓,更为以后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元朝郭守敬改道重修大运河,正是如今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隋朝大运河

元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当时的统治者再次开始了对大运河进行了修缮,而大运河在隋朝时期就已经开凿好了,按理说元朝只要在此基础上整理牢固一下便好,为什么要把运河的路径去改变?

隋炀帝的大运河主要是以洛阳为中心,北京,杭州,洛阳三点一线,而元朝就不一样了,元朝的首都在北京,大运河没有必要再绕到河南了,直接经过山东到达大都,而且此举还可以节约很多工程量。

等到了元朝的时候,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在江南一带,帝国的财政基础也在那里,而北京却与江南相隔数千里,物资运输的窘境又摆在了元朝的统治者眼里,在那时怎么把这么多物资用小的成本运到北京成为了头号难题。

元朝郭守敬改道重修大运河,正是如今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陆运耗资、海运受阻

元朝最开始尝试过陆地运输,这可是隋朝时期就实验过的,陆地运输耗费巨大,谁也承受不起。所以元朝统治者最先想到的其实是通过海路运输物资,这样很省事且不用其它的工程,只要有足够的海船和船夫就行了,但是这种想法很快就被否定了。

因为元朝用海运运送的几次粮食,他们发现海运的风险太大了,很多船只或者被海浪打翻,或者触礁沉没,这简直是拿着生命在运输,船夫们也承受不起。

无奈之下,元朝统治者想到了再次启用大运河,但是此时的大运河简直跟废弃的差不多,从唐末五代以来,一直处于战争或者分裂状态,大运河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很多地方都淤积成为良田。因此,元朝轰轰烈烈地重修大运河运动开始了。

元朝郭守敬改道重修大运河,正是如今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元朝大运河

此时元朝正处于强盛时期,它还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也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执行力。元朝统治者忽忽必烈,也知道依靠懂得水利工程的人主持这件事情,于是就让历史上著名的郭守敬主持再次修缮大运河。

郭守敬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其实早在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郭守敬初见忽必烈时所提的六项水利工程计划中,第一项提的就是重修大运河。

第一次方案:因排水量小而失败

他计划把清河的上源从玉泉山涌出后东流,经瓮山(今万寿山)南面的瓮山泊(今昆明湖的前身),再把向东的那一支流改道向南,注入高粱河,再连接运河。这项计划实施后就被否定了,因为只是一泉之水,只能增加大都城内湖池宫苑的用水量,对航运起到的作用不大。

第二次方案:船只无法逆流而上


元朝郭守敬改道重修大运河,正是如今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郭守敬

公元1265年,郭守敬提出了第二个方案,就是利用金朝时期修建的浑河口,在上游开一道分水河,引回浑河。为了消除水患,同时为了解决泥沙淤积问题,郭守敬撤去了运河上的闸坝,但由于大都到通州运河段的水位梯度大,没有了闸坝的控制,大型粮船没办法逆水而上,于是这个方案也已失败告终。

此后,郭守敬总结了两个方案失败的教训,并在大都周围仔细地勘测水文和地形起伏情况,利用第一个方案所开凿的河道,为了解决水源不足问题,郭守敬又把昌平县神山(今称凤凰山)脚下的白浮泉水引入瓮山泊,这样问题就解决了。提出建议后很快就被忽必烈采纳,郭守敬又开始动工了。

郭守敬还是一个办事很认真的人,对于皇帝交给的任务,他坚决保质保量完成,他耗时多年完成了全部工程,此举更是发展了南北交通和当时的漕运事业。

元朝郭守敬改道重修大运河,正是如今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元代的大运河线路直接从北京到杭州的两点一线,省去了去河南的那条,京杭大运河的正式全线贯通,成为一条连接南北的大动脉,也是元朝的生命线。

1283~1293年,先后开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元代新修的这条京杭大运河,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改变了元朝的物资运输困境和财政困境,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可观的遗产,明清两代均建都北京,相继对元朝大运河进行了扩建。

元朝郭守敬改道重修大运河,正是如今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直到现在京杭大运河仍然发挥着其重要作用,比如南水北调工程也是利用了这条运河的航道,后来结合南水北调工程重点扩建了徐州至长江段400余公里的运河河段,是运河单向年通过能力达到近2000万吨,并且还扩大了沿岸灌溉面积和排涝面积,取得了多方面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