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枯倒一片,如何整治?辣椒病毒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一枯倒一片,如何整治?辣椒病毒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近年來,辣椒病毒病的發生和危害日趨嚴重,一般造成減產30%以上,嚴重製約了辣椒的產量和品質。以下我們歸納整理出辣椒病毒病的危害症狀、發生規律與綜合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一、危害症狀

  常見的發病症狀有4種類型

  1、花葉型:葉片出現不規則濃綠與淡綠相間的花斑,田間發現心葉出現花葉,則表明此植株已經被病毒病侵染。花葉分輕型花葉和重型花葉兩種類型,輕型花葉病葉在發病初期表現為明脈輕微褪綠,或出現深淺相間的斑點,花葉平整,不皺縮。重型花葉葉片褪綠斑駁、凹凸不平,葉脈皺縮畸形,或形成線形葉,生長速度減慢,果實縮小,嚴重矮化。

一枯倒一片,如何整治?辣椒病毒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2、黃化型:病葉變黃,發病嚴重時,植株上部的葉片全部變為黃色,整體表現為上黃下綠,植株矮小,落葉嚴重。

一枯倒一片,如何整治?辣椒病毒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3、壞死型:包括頂枯、斑駁壞死和條紋狀壞死三種症狀。頂枯指病症主要發生在植株枝杈頂端幼嫩部分,使其變褐壞死,而其他部分發病較輕;斑駁壞死主要發生在葉片和果實上,病斑呈紅褐色或深褐色,形狀各異,嚴重時會穿孔或逐漸蔓延連接,發展成黃褐色大斑,病斑周圍有一個深綠色的暈圈,葉片迅速黃化並脫落;條紋狀壞死可在枝條上發生,病斑呈紅褐色,並沿著枝條上下蔓延,發病部位會導致落葉、落花、落果,嚴重時可致使整株枯乾。

一枯倒一片,如何整治?辣椒病毒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4、畸形型:表現為病葉明顯縮小變厚或呈蕨葉狀,葉面皺縮,植株節距變小,植株矮化,枝葉呈叢簇狀。病果呈現深淺相間或黃綠相間的病斑,病果性狀不規則,果面坑坑窪窪,極易脫落。

一枯倒一片,如何整治?辣椒病毒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二、發病規律

  病原

  辣椒病毒病的毒源主要有黃瓜花葉病毒、辣椒斑駁病毒、菸草花葉病毒、馬鈴薯Y病毒、馬鈴薯X病毒等。黃瓜花葉病毒呈球形顆粒狀,可導致植株出現系統花葉、畸形、蕨葉、矮化等症狀,有時在葉片和莖部也可發現病斑。菸草花葉病毒顆粒桿狀,常致使植株出現急性的壞死枯斑或落葉,後期可導致心葉出現系統花葉,或葉脈壞死,莖部病斑或頂梢壞死。馬鈴薯Y病毒病毒主要在青椒上危害,可引起系統性輕花葉和斑駁,也可引起花葉、植株矮小、果實明顯減少等。

一枯倒一片,如何整治?辣椒病毒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1、氣候因素與發病的關係

  高溫、日照較多、乾旱少雨的天氣會降低辣椒的抗病能力,陽光強烈時,病毒病發生加重。進入夏季溫度上升至20℃以上開始發生辣椒病毒病,6~7月盛發,待進入伏天后,病情加重,果實不容易得到。

一枯倒一片,如何整治?辣椒病毒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2、品種因素與發病的關係

  不同辣椒品種抗性不同,一般有辣味的品種發病率低於無辣味的品種;早熟品種發病率低於晚熟品種;錐形椒發病率低於燈籠椒。雜交品種抗病能力較強。

一枯倒一片,如何整治?辣椒病毒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3、蚜蟲、白粉蝨密度與發病的關係

  蚜蟲和溫室白粉蝨常群集為害辣椒嫩葉、嫩梢,是辣椒病毒病的重要傳毒媒介,它們的發生量與環境條件有著密切的關係。蚜蟲和溫室白粉蝨在溫暖的條件下會大面積發生,當溫度在18~25℃時,會大面積發生,繁殖、遷飛和病毒傳播速度也會更快。一般在春末夏初和秋季,蚜蟲和溫室白粉蝨發生量較大,辣椒病毒病發生的幾率也很高。

一枯倒一片,如何整治?辣椒病毒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4、栽培管理與發病的關係

  辣椒病毒病病原寄主較多,如果種植辣椒的地塊多年連作重茬,或與番茄等茄科植物輪作,或與黃瓜、菸草等鄰作時,都是導致病毒病發生髮生嚴重的因素之一。辣椒病毒的傳播媒介不僅有蚜蟲、溫室白粉蝨等昆蟲,整枝、採摘、施肥等農事操作也可以傳播病毒病。另外,種子沒有進行處理、田間管理不精細、沒有及時的將病殘體帶出田間,也會增加辣椒病毒病的發生率。

一枯倒一片,如何整治?辣椒病毒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5、作物生育期與發病的關係

  辣椒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被侵染,但侵染率隨生育期進程而呈降低趨勢,對辣椒產量的影響程度也逐漸變小,辣椒2~4片葉時侵染率最高,生產中要注意這一階段的防治工作。

一枯倒一片,如何整治?辣椒病毒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三、發生時間

  黃瓜花葉病毒的寄主很廣泛,其中包括許多蔬菜作物,土壤中的植物病殘體、種子或雜草是菸草花葉病毒越冬場所,主要由蚜蟲、薊馬、白粉蝨等傳播。農戶在辣椒修枝、施肥、除草等農事操作過程中對辣椒的輕微擦傷也會引起病毒病的傳播,特別是早晨露水未乾或雨天進行的任何農事操作都會加重病毒病的傳播。由黃瓜花葉病毒侵染引起的小葉型病毒病,寄生範圍也很廣,主要在反季節蔬菜上越冬,翌年由薊馬、蚜蟲、白粉蝨等小型刺吸式口器昆蟲進行傳播為害。露地辣椒一般在6~7月份進入病毒病盛發期,高溫乾旱利於發病。

一枯倒一片,如何整治?辣椒病毒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四、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

  種植抗病品種是一項防治病毒病的有效措施,由於辣椒比甜椒抗病,因此,最好因地適宜的推廣抗病毒能力較強的辣椒品種。

  2、種子消毒

  將種子放在清水中浸4小時,再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30分鐘,或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5分鐘,再用清水沖洗乾淨後播種。

  3、培育壯苗。

  採用穴盤培育壯苗,減少移栽傷根,增強植株抗病能力。

  4、清除雜草。

  整地前清除銷燬田間雜草和枯枝落葉,並用50%消菌靈1000倍液全田噴灑,以殺死病毒。同時,在起畦前撒施石灰粉100kg/畝,大田管理時剷除田間地頭的雜草,徹底消滅毒源,切斷傳毒途徑。

  5、合理密植。

  採用高畦、雙行密植法,覆蓋地膜,以促進辣椒根系發育。未覆蓋地膜者,生長前期要多中耕,少澆水,以提高地溫,增強植株抗性。夏季高溫乾旱,傍晚澆冷水能夠降低地溫。做好田間排水措施,在澆水過多和下雨時,能夠及時排水,從而保護根系。

  6、畦面覆草。

  椒苗定植後,用碎稻草鋪蓋於畦面,以降低地溫,並保持土壤溼潤,預防病毒病發生蔓延。

  7、加強栽培管理

  土壤施足腐熟有機肥,可適當的增施磷、鉀肥,一定不能偏施氮肥,及時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加強肥水管理,勤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尤其在採收期注意保水保肥。高溫季節注意通風換氣。及時清潔田園,在進行整枝、綁蔓、噴花等農事操作時,對病、健株分開操作,清除病殘體,減少菌源,將前茬作物帶出田間,集中處理,挖坑深埋,避免傳毒。

  8、藥劑防治

  藥劑防治應採用治蟲、防病毒、調節代謝等幾種藥劑混合復配施用,避免單一用藥。在蚜蟲發生期間,可用25%啶蟲脒乳油、2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500倍液,或蚜蝨淨15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等進行交替噴殺。

  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防治,可以選用0.1%高錳酸鉀溶液與5%克毒靈水劑600倍液,或者與20%病毒A500倍液,或者與1.5%植病靈乳油500倍液等進行混合噴施,每隔3~5天噴施1次,連續噴3~5次,效果較佳;也可以選用0.1%~0.2%硫酸鋅溶液與5%菌克毒克水劑300倍液,或者與5%菌毒清水劑400倍液。

一枯倒一片,如何整治?辣椒病毒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防治辣椒病毒,在種植前必須要開始著手管理,如選擇抗病品種、對土壤消毒、浸種,適當密植等。苗期開始注意預防蚜蟲。在發病後及時用藥,發病嚴重的病株最好拿出園外銷燬!

  如果農友們想了解更多的辣椒種植管理技巧,歡迎點擊下方藍字“瞭解更多”,關注我們

,就能第一時間收到我們及時更新的實用種植技術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