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铁岭的网红鱼面:友达鱼面

辽宁省北部的“大城市”——铁岭,与沈阳、抚顺毗邻,是吉林、黑龙江两省通往其它省市和出海港口的重要通道。铁岭地区的文化遗迹颇多,其中,兀术城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这也许是受《岳飞传》的影响吧。


东北铁岭的网红鱼面:友达鱼面


术城位于铁岭城区西35公里的调兵山风景区,距沈阳96公里,它西依绵绵燕山,东瞰浩瀚的辽北平原,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丰厚的特色文化,其中以金文化最具代表性。南宋时期,担当金国兵马大元帅的大金国太子金兀术,在率兵南犯中原被岳飞挫败归巢,带残兵败将返回途中,行至调兵山脚下,只见调兵山山势雄奇壮美,层峦叠峰,林草繁茂,花香袭人;山下流水淙淙,景色宜人。


于是命军师哈密嗤传令,在山下安营扎寨,筑城屯兵,树旗于调兵山上,演练和调集兵马,伺机再犯中原。后来人们就把金兀术调集兵马的山改称为"调兵山",把山下金兵安营扎寨的地方取名为"兀术街"。“兀术街”当时建有古城,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古城已不复存在。2001年,根据遗址考证,由国内著名古建筑专家设计建造了兀术城。


东北铁岭的网红鱼面:友达鱼面


铁岭虽为一座东北城市,但在民间却有着许多流传甚广的特色饮食。


熏肉大饼

熏肉大饼是东北特色,熏肉大饼是最日常的一种小吃,不管是小摊还是饭店都有。熏肉大饼制作讲究,熏肉必须是鲜猪肉,用温碱水干净浸泡6到10小时,然后切成方块放进老汤中煮,加入红糖进行熏制,大饼也不简单,做大饼的时候,面粉要用肉汤来和,醒面时间长,擀成面片之后烙成饼。这道小吃的特点就是熏肉香而不腻,大饼外酥里香,层次分明。


东北铁岭的网红鱼面:友达鱼面


锅包肉

锅包肉我们都吃过很多了,一般的锅包肉是用猪五花肉做成的,肥瘦相间,而铁岭却有着用牛肉做成的锅包肉。牛肉锅包肉馅料很丰富,口感酸甜,在保留了传统锅包肉的做法的同时,也进行了改变。牛肉切片,裹上面糊,炸至酥脆,外壳酥香,而且牛肉吸收了汤汁之后更加的入味,嚼起来酸甜可口,非常好吃。


友达鱼面

这是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面食,尤其是铁岭的友达鱼面,在当地非常红,绝对是网红鱼面。友达鱼面到底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当然还是和味道分不开,鱼面酸菜作汤,面条铺在碗底,然后放上鱼片,鱼肉必须是新鲜的大草鱼,鲜嫩没有腥味。


东北铁岭的网红鱼面:友达鱼面


牛肉火勺

铁岭牛肉火勺发源于古昌图(常突额尔克草原地区)。铁岭牛肉火勺这种特色小吃是带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价格便宜,经常配有羊杂汤一起售卖。时至今日,铁岭地区牛肉火勺制作,依然是纯手工。铁岭火勺其特点是呈金黄色,层次清晰,脆而不碎,油而不腻,香酥适口,馅大皮薄。大小在直径5公分,厚度1公分其馅为牛肉、大葱。


铁岭火勺在炉内平放像抽屉一样的大铁板,铁板外面有一寸高的沿,对其平板上刷豆油,铁板上整齐码放火勺,下面煤火或者气火加热烘烤,上面对火勺刷油,翻烤,从而达到火勺外酥里嫩。辽北的冬季,寒意袭人。喝一碗羊汤,吃一口火勺,不仅是一种美味的享受,又能温暖心房。


东北铁岭的网红鱼面:友达鱼面


铁岭的民间文化多样,当地的朝鲜族中,就蕴藏着大量的民间故事。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既有神话和民间传说,也有生活故事、寓言、熟语等。这些民间故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反映了朝鲜族的亲属关系、婚丧祭礼和民间习俗,还反映了朝鲜族的民间信仰、宇宙观和世界观。


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传承于辽北的铁岭、开原、调兵山、昌图、西丰等地。铁岭及辽北的朝鲜族是中国朝鲜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最早移居我国的朝鲜族。根据“铁岭县志”记载,朝鲜族最早在铁岭居住是明朝万历年间或清朝初年,与东北其他地区相比早一些(东北地区朝鲜族居住史一般为200年),已有400年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构成了朝鲜族民间故事这一独特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形态生存和传承的特殊环境。


东北铁岭的网红鱼面:友达鱼面


因为朝鲜族民间故事是从古到今世世代代口传下来的,无法考证它的原创者,但它最好地蕴涵着朝鲜族先人们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精髓。铁岭朝鲜族中口传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为数甚多,富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