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秋戰國諸侯動輒出兵幾十萬,而到了生產力遠遠發達明朝,薩爾滸出個十幾萬人都費勁?

lintianliang


戰國幾十萬大戰很正常,當時全民皆兵,每個家庭男丁大部分都要服役,關係國家存亡,基本都是傾力出動了,長平戰後趙國青壯男丁所剩無幾,再組織人馬,基本是老弱了,幾百萬戶一個國家一戶出一人,就不少了,所以司馬遷的數字是可信的!

別拿歐州來對比,歐州城邦國家城堡就是一個大碉堡而已,多如牛毛,打仗就像戰國時兩大家人械鬥


世界看東方東方看中國


先貼兩個引用:

(王保保的應對)
這一次徐達帶了將近40萬人進攻王保保,為達到突擊的效果,他親自率領十萬軍隊連夜奔襲定西,元軍已經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們墜入雲裡霧裡。

——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第一部·洪武大帝·第十四章·復仇

(北平的防禦)
就在朱棣在寧王處籌劃陰謀時,北平也遭到了攻擊,李景隆果然如朱棣所料,親自帶領50萬南軍圍攻北平,他在北平九門都修築了堡壘,並派兵攻擊通州,同時他還在鄭壩村設置了九座大營,作為進攻的依託。

——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第二十八章·你死我活的戰爭

據說,因為當年明月精讀了《明實錄》、《明通鑑》、《明史》、《明史紀事本末》才有了《明朝那些事兒》雄文一大篇。

我本人是相信當年明月引用的所有數據的。

所以說,朱元璋可以給徐達40萬人馬北伐統一中國,朱允炆可以給李景隆60萬人馬去圍攻北平。

怎麼可以說生產力遠遠發達的明朝派不出十幾萬人馬呢?完全可以!

當時,大明隨便調了點兵力,找了幾個戰將,又拉了朝鮮和海西女真葉赫精銳,就湊夠了十幾萬數目,然後兵分四路,準備一戰而功成。

有那些人馬呢?計有:

  1. 宣府、大同、山西三鎮騎兵三萬,

  2. 延綏真、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四鎮兩萬五千人,

  3. 四川、廣東、山東、陝西、北直隸、南梔隸六處兩萬人,

  4. 浙江步兵四千人,

  5. 永順、保靖、石洲等各處土司兵共有八千人。

以上明軍共有八萬七千人。

然後盟友朝鮮出兵一萬三千人,海西女真葉赫部出兵一萬人,共計十一萬人馬。

指揮官是楊鎬,號稱有20萬人馬。

而努爾哈赤呢,只有區區六萬人,大明兵力近兩倍於努爾哈赤,兵力很是可以了,要啥自行車呢!

所以說,薩爾滸調兵十幾萬並不費勁。

大明之所以認為兵力夠用了,也是有依據的。
19年前,大明用這種四處調兵的戰術,以泰山壓頂之勢剛剛剿滅了貴州楊應龍。

萬曆年間朝鮮之役、寧夏之役、播州之役三大徵!皆是如此調兵遣將也。

再說了,大明軍事制度是衛所制度,衛所還要負責地方治安的,不可以盡數調走,大眀用兵就是需要四處亂調,各處湊人。

誰知道,後金努爾哈赤不是貴州播州楊應龍呀!人家努爾哈赤會打仗!

你20萬人,我六萬人,你四路來攻,我“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只是,這時候的大明軍也不是19年前的大明軍了,糧餉竟然都跟不上,指揮系統也亂七八糟。

老天也站在努爾哈赤那一邊,前一天天降大雪,很多南方兵在戰場上凍的抖抖索索,打不動仗!

大明軍一敗塗地。


葭明通半瓶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主要是低技術條件下,不得已為之的事情。

嚴格來說,只有戰國末期才有動輒出兵幾十萬的大戰。

而這些戰爭都是非常重要,涉及到亡國滅種問題的大事。

一旦作戰失敗,這個國家就滅亡了,人民可能都活不了。

比如長平之戰,被俘的45萬趙軍都被活埋。

到了這種地步,也只能全民皆兵了。

在當年屬於低技術條件下的作戰。

大家看看當年的電影,感覺這些軍人同老百姓其實沒什麼區別。

他們的戰術也不復雜,遠距離有專業的弓箭手射箭,接著就是近距離的人海戰術,激烈肉搏。

這種感覺沒什麼技術含量,什麼人都能幹。

在那個武器主要是青銅製造的時代,武器本身技術含量很低。比如秦軍統一製造的箭頭,是落後的三稜形。這種形狀的箭頭,射不了多遠的。

就武器來說,馬鐙沒有發明的時代,馬匹上只能騎射,不能隨便近距離肉搏,騎兵作用有限。

甚至,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用樹枝做成長矛,就能和正規軍作戰了。

在這種情況下,人多人少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大家軍事技術都很爛,10打10,同10打15,結果會完全不同。

所以,各國傾全國之力是在戰國最後幾年決戰。

以長平之戰為例,最後時期秦昭王親自到河內郡(今河南沁陽及附近地區),徵調河內郡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攔截諸國的援軍和糧運。

看看,整個河內郡的男人都被趕上戰場,就是這個意思了。

在那個年代,軍事供應很簡單,基本就是糧食而已。

武器裝備都很簡單,基本是一次性製作可以使用多年,各國在戰前就有儲備。

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情況就有所改變了。

戰爭逐步變為,兵在精而不在多的時代。

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完全可以以一破十。

大家都知道,三國時代黃巾軍動輒就有數萬,很多都是揭竿而起的民眾。然而,劉備他們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漢軍,數千人就可以輕鬆擊敗數萬黃巾賊。

同時,軍隊數量較小,還可以減少補給的壓力。

同樣的補給可以維持烏合之眾10天,卻可以支持精銳部隊50天甚至100天,作戰效力都差不多。

那麼,要這些烏合之眾有什麼用處,浪費補給而已。

實際上,戰國末期的大戰,即便是秦國的補給也是非常困難的。

秦軍士兵每天也只能吃幾兩小米,半飽而已。

至於薩爾滸這種戰爭中,明軍不是沒有這麼多數量,而是大明支付不了這些軍費。

因為此時明軍衛所制度已經崩潰,士兵都是募兵,要給軍餉養家的。

這些軍餉就是一大筆錢。

實際上,不要說明朝,就算極為富裕的宋代,每年財政收入超過億兩白銀,也因幾十萬禁軍花費了大部分的軍費,財政甚至出現赤字。

戰國時代則沒有這個問題,全部是國家強行招募士兵,不去就斬首,,滿門抄斬都可以。

時代不同了。


薩沙


春秋戰國時代,時間久遠,史料缺乏,很多大戰役的兵力數字,其實都是二手資料,甚至是N手資料。可信度不高。

舉個例子說,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的雙方兵力分別是趙國45萬,秦國60萬。

這個數據是從哪來的?是後世史學家從司馬遷的《史記》記載中估算來的。

好,那司馬遷在編寫《史記》時,他寫這個兵力的依據又是從哪來的呢?——他是引用了秦朝官方史料得來的。

這一點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講明瞭:秦朝燒了天下書,自己手上只有秦國人編寫的資料可供參考。



既然只有秦國的資料可供參考,那也就表明長平之戰的兵力數字,只是秦人一家之言。

秦國人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缺乏佐證。

PS:也不是說上古時期就沒有作證,只是因為年代久遠,很多資料沒保存下來。而出土的竹簡又不成體系,很難分辨史書中的數據是否正確。

再來看明朝。

相比於寫春秋戰國時期的史料,明朝的史料就豐富多了。不僅豐富,而且還很詳細。

比如,下面這張表。


這是萬曆抗倭援朝時的兵力調動記載。每一個軍鎮出動多少兵力,每一名遊擊、參將帶多少家丁隨軍出征,都有記載,精確到個位數,可謂是非常之詳細。

明軍和朝鮮軍在薩爾滸之戰的兵力,大約是十一萬人,這個數字就是通過《三朝遼事實錄》中的詳細記載,累加出來的。(作者叫王在晉,是當時的兵部尚書)

具體的說,就是宣府、大同、山西三鎮合計出兵三萬;延綏、寧夏、甘肅、固原鎮四處合計出兵兩萬五千;四川、廣東、山東、陝西、南北直隸合計出了兩萬精兵;浙江出四千精銳的戚家軍;湖南湘西永順、保靖、石州等土司出七千多土司精兵。朝鮮和不服努爾哈赤的女真葉赫部各出兵一萬。

30000+25000+20000+4000+7500,總計約86500人。再加上兩萬朝鮮和葉赫軍,合計就是大約11萬。

明軍兵力數字就是這麼來的。

除了《三朝遼事實錄》外,清朝人自己編寫的《清太祖實錄》和《滿文老檔》中,也有明軍在薩爾滸之戰的兵力記載,分別是47萬和20萬。


這個兩個數字,是清朝時期公認的數字。因為當時《三朝遼事實錄》是禁書,很多明朝人編寫的一手資料也是禁書。

後來清朝滅亡,很多禁書解禁。學者在研究後認為,精確到個數,有具體兵力調動的數據明顯比沒有任何依據的浮誇數據更有可信度。所以現在對薩爾滸之戰的明軍兵力,就一般採用了王在晉的資料,不再用清朝人給出的47萬或者20萬了。


總的來說。先秦時代動輒幾十萬大軍,明朝卻只能調十萬兵力打薩爾滸之戰的原因,有且只有一個。就是明朝,包括後來清朝,史料都非常詳細。

先秦的史料,總是一句總兵力多少,就含糊其辭的糊弄過去了。而明清史料卻有官方詳細的調度,打仗的兵力記載可以精確到個位數。兵民區分也很清楚,兵就是兵,民就是民,不存在春秋戰國時代兵民不分,數字缺乏佐證,嚴重注水的現象。

另外,關於先秦時代兵力浮誇的問題。還可以舉一個佐證。司馬遷在撰寫他自己親歷過的歷史時,兵力數字都很“正常”。

比如說楚漢戰爭和七國之亂,當時司馬遷沒出生,對於這幾場戰爭,司馬遷給出的兵力就是幾十萬。數字空泛,也不知是真是假。

後來到了元光五年,漢武帝下旨衛青、李廣等率騎兵反擊匈奴,當時司馬遷出生了,親歷了戰爭。於是,他對這場戰爭的兵力記載就“正常”了很多——四名將軍各率一萬,漢軍總兵力四萬。

第二年的元朔元年,武帝再遣衛青出擊,這次衛青率領的兵力是三萬騎兵。

再到後來於元狩四年的漠北決戰,當時漢軍的總兵力是十萬,隨軍戰馬十萬匹,步兵及轉運夫數十萬人,由衛青和霍去病統帥。這一記載就比較詳細了。最起碼,騎兵、步兵和隨軍的民夫被區分開了。不再是籠統的說一個總數。



這裡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如果司馬遷沒有親歷這些戰爭,或者他不是太史令,沒機會接觸到衛青和霍去病,他會怎麼寫?可能他會像寫劉邦和冒頓大戰白登山那樣,漢軍幾十萬,匈奴軍也是幾十萬,把兵力吹的沒邊。


Mer86


根本原因在於兩個時期的軍事制度和戰爭環境不一樣。

戰國時期的軍隊,跟明清時期的軍隊不可同日而語

爆發於戰國末期的長平之戰,可能是信史中人類第一次發生了百萬人以上級別的戰役。按照太史公司馬遷的說法,此戰中趙國出兵約45萬,秦軍出兵約60萬,兩國總共動員了上百萬的兵力。

但是,這個兵力其實是有水分的,因為秦朝統一後對各國曆史進行了大規模的毀滅,關於那場戰爭的記載,只有秦國人的模糊敘述。所以司馬遷其實也說不準,只能取一個大概的數字。

相反,在司馬遷同時代的戰爭中,司馬遷就準確的記載了漢朝戰爭動員了幾萬人或者十幾萬人。從長平之戰到漢武帝時期不過百年時間,在生產力進步了的情況下,怎麼戰爭的規模不擴大反而縮小了呢?

因為戰國時期的軍隊,是後世所說的烏合之眾。


戰國時期並沒有募兵制,也沒有常備軍制度。在春秋時期,打仗還是貴族專屬,直到戰國時期才開始逐漸由百姓參與。而戰國參與戰爭的士兵,跟後世理解的軍人最大的不同是——他們不是職業軍人。

戰國時期的士兵只不過是拿著武器的百姓,平時主要負責耕田,打仗的時候才抄傢伙上戰場,訓練的時間很少。更重要的是,在春秋戰國大部分的時間裡,士兵上戰場,武器是自備的!也就是說,國家徵召的軍隊,平時不領工資,戰時自備武器跟著出征,國家養兵的成本極低,無限接近於零。


這樣的用兵制度被稱為“府兵制”,一直延續到唐朝(只不過經過了很大的改革)。這種制度固然可以節省政府開支,但帶來的問題是——軍隊訓練時間很少,難以革新戰術,戰鬥力很差。

秦國從呂不韋以後,首先開始為軍隊配備制 式武器,讓秦軍在戰鬥中獲得很大的優勢。只不過這些當年的制式武器質量也很差。雖然戰國時期我國已經有了很高水平的冶金技術,能打造出越王劍這樣的神兵。但這種成本極高的武器註定只是貴族的專屬,絕大多數士兵們用的都是粗劣的青銅武器。

青銅雖然好製作,但是確實非常脆的,不適合做武器,秦軍當年的武器跟後世唐明的鐵製武器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戰國的軍隊訓練較差,武器粗糙,也沒有什麼很完善的組織架構。像後世明朝的“參將、遊擊、總兵”這種職業軍官完全沒有。那個年代的戰爭,更像是超大規模的打群架。


打過群架的人都知道,在打架時人數是很重要的,人多打人少可以獲得巨大的優勢。所以在長平之戰這種滅國大戰中,雙方的竭盡所能的動員自己的人馬。這些人中,有些負責上戰場砍人,有些可能只負責運糧食做飯。但是當時的秦國史官不會考慮這些,統統算進去,寫一個總數留給後人,所以我們能看到人數上百萬的大型會戰。

而明朝薩爾滸之戰時,軍隊的調配、人數、編制都記載的非常詳細。後勤運糧的民夫和前線作戰的士兵是明確分開的,薩爾滸之戰的十一萬明軍,可是實實在在的職業軍人,絕非戰國的一窩蜂。

第二個原因是,明清戰爭和戰國戰爭的戰爭環境不一樣。

薩爾滸之戰中的明朝軍隊都是職業軍人,他們的戰鬥力會比兵民合一的戰國秦軍強很多,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中國古代戰爭發展到明朝,已經形成了非常多的兵種,武器五花八門。以薩爾滸之戰中的明軍來說,當時的明軍配備了鳥銃、火炮、弩機等各種武器,後勤供給遠遠比秦軍複雜的多。更重要的是,戰國時期沒有騎兵,而明軍是有成規模的騎兵參與作戰的,騎兵對後勤的壓力比步兵還大。

當戰爭複雜到像薩爾滸之戰的這個年代時,決定戰爭規模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後勤。

後勤能力跟不上,就是有幾億的人口,也動員不出多少軍隊來。比如二戰中中國的人口是德國的五倍,軍隊還沒有德國的一半多。

雖然長平之戰時期中國人的交通能力更為落後,但是地理給了秦趙兩軍巨大的優勢。 長平之戰的戰場位於關中與燕趙之地的交界處,離彼此的核心農業生產區都不遠,只有兩三百里甚至更近。


兩國之所以能動員這麼多的兵力,是因為補給線很短,運糧很容易。相對而言,秦軍幾次伐楚的規模就要小很多,因為後勤並不容易,大軍糧草供給不上。

而薩爾滸之戰中,戰場遠在遼東,明朝政府在遼東沒有主要農業生產區,大部分的輜重都要從中原地區運過去,僅僅從山海關到瀋陽就要一千多里,這中間巨大的物資消耗提高了明軍的補給成本。而且由於武器裝備的複雜,十幾萬明軍需要提供的補給並不會比六十萬秦軍少。

在沒有火車的當年,明朝政府能在遠離中原千里的地方組織一場十幾萬人的會戰,已經很了不起了。 萬曆四十七年時,明朝的國力尚可,財政也不至於太過緊張,所以還能發動薩爾滸會戰。到了二十年後的崇禎十三年,明朝組織十三萬人去救錦州,補給線短一大半,都已經把崇禎朝廷壓的喘不過氣來了。所以打仗並不是誰人多誰就牛的,也要考慮戰爭的形式和時代啊。


小約翰


戰國時期是軍國主義時代,明朝末年主要是募兵軍餉拖垮了大明。

1、中國歷史上軍事動員能力最強的是秦國

商朝中期,最大動員能力是1.3萬,婦好統兵。

西周時期,天子萬乘,一個戰車有一個駕馬的、一個持戈、一個弓手,共3萬人。大諸侯一般三千乘,兵力萬人。

春秋五霸時期,霸主的兵力動員經常達到3萬以上,開始超過周天子的最大兵力了。

戰國時期,層層加碼,全民皆兵。

秦國的動員能力是60萬人,但裡面是有後勤人員的。秦國的總人口才300萬左右,5個人就出一兵,幾乎把所有男青壯勞力都派上戰場了。

楚國的動員能力是80萬人。

2、明朝衛所制度崩潰,後期主要靠募兵,軍餉是大麻煩。

明朝的衛所制度跟唐朝的府兵類似,甚至和清朝的綠營類似,世代當兵。

在開國初年,士兵經過長期的戰爭考驗,戰鬥力很強。

但承平日久,士兵世襲三代以後,大約六十年,戰鬥力開始下降。

衛所的士兵,半兵半農,在和平時期,大部分時間都在務農、幹雜務,戰鬥力越來越差。

唐朝的府兵到了唐玄宗時期就不行了。

(正德皇帝)

明朝的衛所到明武宗的正德年間就徹底不行了,天下衛所逃亡的士兵多達160萬。

嘉靖之後主要靠募兵,募兵就需要銀子。

一個士兵一年至少需要100兩銀子,軍餉只是其中一部分,糧食、盔甲、武器等等都要銀子。

薩爾滸之戰,明軍出動了8.65萬人,軍費預算是700萬兩。朝鮮和葉赫的輔助軍隊大約2萬。

明朝的財政,主要靠田賦,工商稅遠遠落後於宋朝。

要加餉,就要壓榨農民,自然環境最惡劣的陝西農民首先挺不住了。

李自成、張獻忠都是陝西人。

然後,明朝就完蛋了。

3、另外,明朝自己作死,廢止了鄭和的強大海軍艦隊。如果明朝末年有一支強大的艦隊,努爾哈赤根本不可能翻天的。

鄭和死後的成化年間,有太監勸成化皇帝效仿成祖,重新下西洋。結果兵部裡的劉大夏拒不交出鄭和的航海資料。

有的說是劉大夏燒燬了,有的說是劉大夏藏匿起來,反正最後誰也找不到了。

然後,明朝進入了一個沒有遠洋海軍的時代。

如果明朝末年,還有一支鄭和式的強大海軍。努爾哈赤,根本不可能在遼寧的任何海岸處落腳。

明朝對遼東的後勤供給,可以通過海軍補充,避免了陸地後勤線過於漫長的困境。

隋朝東征高句麗失敗,一個重要原因是路上補給線太長。

宋朝經常被金國一次搞垮十幾萬軍隊(太原之戰北宋損失了二十萬軍隊,潼關之戰北宋損失十萬,開封之戰北宋損失十萬,金兀朮搜山檢海使南宋損失十萬,富平之戰損失南宋十八萬),但南宋活下來了。原因很多,其中兩個原因:南宋是內線作戰,南宋的工商稅發達,有錢繼續募兵。


本文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隨時撤換相應圖片。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戰國時代動輒一場戰爭出兵數十萬,一個二百多萬人口的趙國就在長平大戰中出兵45萬人,這就是兵員佔總人口的20%有多,照這個比例,日本當年不是都可以集結近兩千萬軍隊了,為何會兵員嚴重短缺?

還有後來大一統王朝時,為什麼反而很少有上百萬人對壘的大型戰爭?清雍正時期那麼強大、人口如此之多,為何打一個準噶爾八旗主力精銳才一萬人?明朝土木堡戰役,朱祁鎮御駕親征,也不過五十萬人,其中大部分還都是後勤輜重運輸人員和宮中家眷閒雜人等,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反差?

其實戰國時代,那些所謂的大國,放在大一統時代,都是袖珍小國。但是他們動輒能夠集結數十萬人的兵力,並不是那個時候人口結構與後世有什麼不同,而是體制不同。

戰國時代,由於各國地域狹小,兵力比較集中,隨意一場戰役,都會把國家力量集中到一個方向。他不需要分散太多兵力去駐紮地方和戍邊,這樣在戰爭中兵力就不會有大的分散。

而戰國時代真正的大兵團作戰也就兩次,一次秦趙長平之戰,一次滅楚之戰。所謂幾十萬人戰爭的代表作就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按照《史記》記載,秦軍六十萬、趙軍四十五萬,到了戰爭後期,兩國十五歲以上的娃娃都全部充軍了。

由此可見,戰國時代和大一統時代最大的不同,就是軍事制度的不同。戰國時代真正的職業軍人很少,主要是將官級別的。大多數人都是要打仗的時候臨時、強制徵召,放下鐮刀就上戰場,那不是軍人與軍人的衝突,那就跟部族械鬥一樣,是百姓與百姓的對決。

這才有了除女人外,幾乎全民上戰場的壯觀景象。而秦趙長平對決,那是兩個國家在賭國運,都是必欲得之不罷休的徹底對決,於是乎把幾乎能拿的動兵器的男性全部押上了。

反觀除此之外的那些戰爭,比如六國合縱攻秦,往往也不過八九萬聯軍而已,也能打的秦軍緊張不已。因為那是真正的正規軍,與長平的農民對決不可同日而語。

大一統王朝時期的外戰,都要長途跋涉到關外,僅僅是後勤補給就無法支撐幾十萬人的大規模行動,而且國土之大,要到處分散駐軍。軍隊也完全制式化了,基本上都是職業化的軍人。

再在平時,國庫也拿不出那麼多錢養一支數百萬人的軍隊。再說,到關外與遊牧民族打仗,並不是人多就一定有用,一旦到了西北那廣袤無垠的無人之地,你去的人再多,找不到敵人的主力決戰,就是徒勞無功、勞師廢餉而已。

這就是大一統王朝與戰國時代戰爭數量出現巨大差別的原因。


謝金澎


題主的問題是:為什麼春秋戰國諸侯動輒出兵幾十萬,而到了生產力遠遠發達明朝,薩爾滸出個十幾萬人都費勁?

為什麼戰國的時候諸侯動輒出兵幾十萬,到明朝出十幾萬的費勁!

很多人奇怪,戰國時期人口只有幾百萬的諸侯國卻有能力出兵幾十萬,為什麼明朝時期出動十幾萬都費勁呢?

確實,在戰國的時候,諸侯們經常會集結數十萬大軍。

例如,河西之戰的時候,吳起所率領的5萬魏武卒面對的就是秦國的50萬大軍。當時秦國還沒有佔領巴蜀地區,人口估計也就三四百萬。所以,河西之戰的時候,相當於秦國出動了全國人口的大約15%。

長平之戰,趙國和秦國軍隊相加更是超過了100萬人,可當時兩國的人口還不到1000萬,前方交戰的士兵總數也超過了兩國人口的10%。

之所以戰國時期能夠動員如此龐大的軍隊,是因為當時生產力低下所導致的軍隊專業化程度低。

在戰國時期,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是農民,然後還有少量的工匠,官員,商人等。

對農民來說,他們的工作季節性很強,春種秋收夏天耕耘,一年到頭工作單一且規律。所以,農忙的時候非常辛苦,但是還有大把的農閒時間。

於是,統治階級就把農民的業餘時間利用起來,對他們進行軍事方面的培訓。

所以,古代農民都會幾下莊稼把式。

與此同時,由於當時的軍隊職業化水平極低,國家除了少量的常備軍之外,大部分士兵都不是職業軍人,遇到戰爭爆發之後,才召集兵馬準備作戰,平時就在家種地。

更有甚者,在戰爭爆發之後國家不僅會召集青壯年男子,還會召集老弱和青壯年女子。

例如,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前,打仗的時候都是男女老少一起上。所以,戰場上經常會出現一家子人一起衝鋒陷陣的景象。正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家男女老幼並肩作戰,先不說戰鬥力怎麼樣,最起碼是肯定會拼命的!

商鞅變法之後,覺得這種作戰方式很容易引起混亂,應該改一改,所以就要求把應徵入伍的士兵分成三類:

第1類是青壯年男子,專門與敵人作戰,是戰兵。

第2類是青壯年女子,作為工兵。

第3類是老弱,負責押運糧草,作為輜重兵。

這麼一來,秦軍的專業化程度和之前相比就有一個非常大的提高。

從這裡就能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河西之戰的時候,吳起的所面對的50萬秦軍,是一群由男女老少組成的烏合之眾,戰鬥的時候他們是戰兵,修築工事的時候他們是工兵,押運糧草的時候,他們是輜重兵!

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軍隊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出兵的數量也顯得越來越少了。

首先,女性很少出現在戰場上了,到了南北朝時期一個花木蘭都被人津津樂道,要知道在秦國女兵至少佔到了軍隊總數的三分之一。

其次,輜重兵已經不計入作戰序列,薩爾滸之戰的時候,明朝出動的十幾萬軍隊全是戰兵,後方押運糧草的民夫是不計入在內的。如果按照戰國時期的計算方法,幾十萬民夫也要算到總兵力裡面,那麼薩爾滸之戰明朝出兵總數也得好幾十萬。

當然,正規軍的專業化讓兵力顯得少了,但是農民軍還是和戰國時期沒什麼區別。明朝末年,農民軍打仗的時候經常拖家帶口,衝鋒陷陣也是男女老少一起上,所以顯得人多。但這群烏合之眾遇到正規軍往往10不敵1,經常被人數處於絕對劣勢的正規軍擊敗!


歷史風暴


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兩者之間的兵制有很大不同。


戰國時期實行全民徵兵制,戰時為兵閒時為民。每一個男性到16歲以後就需要向官方登記,擁有了入徵的資格,直到60歲才能放棄資格。


也就是說每個16歲起到60歲為止的男性,都是各個國家的潛在兵源,一旦有戰爭需要,國家就可以徵召他們入伍參戰,所以戰國七雄每一個國家都能動員起龐大的兵力。

舉個例子吧,長平之戰時的趙國全國人口滿打滿算不會超過300萬,但是趙國此時動員的兵力卻已經超過了50萬,除了大部分兵力投入了長平之戰,趙國其實在北方仍然駐紮有李牧的10萬大軍。

戰國時期各國除了全民徵兵以外,有的國家還擁有募兵,既常備兵,吳起訓練的魏武卒是最有名的其中之一。

魏武卒的選拔條件非常高,要求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戰國時期往往以常備兵為基幹,作為軍隊的核心力量,但是佔軍隊總量最多的還是全民徵兵。

戰國時期全民徵兵有徵兵的好處,這種模式閒時為民可以從事生產,戰時為兵,國家只需要提供糧草即可,戰鬥力雖然不強,但對國家負擔小。


募兵則不一樣,雖然長期存在,並經過了嚴格訓練,戰鬥力很強,但募兵不從事生產,需要國家長期的供養,對國家的負擔大。

明朝初期實行衛所制度,其核心內容是屯守一體,軍隊中大部分是用來屯田,少部分則用來守城。

這套制度創立者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對此非常得意,曾言朕養軍隊百萬,不費百姓一糧。

然後到了明朝中期,衛所制度開始了崩壞,衛所官兵素質大幅下降戰力也不強,已經無法應對明朝所面臨的戰爭。



皇帝不得不實行募兵制,募兵逐漸成為了軍隊的主力,如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戚家軍就是募兵。

募兵的戰力雖然很強,但對國家的負擔也很大,薩爾滸會戰時明軍剛剛經歷了萬曆三大徵,國力還在恢復當中,明軍並不是沒有能力調動更多的兵馬,而是此時在明朝實在財政乏力。


別說繼續增派兵馬,實際上此時的明朝連持續性供養這十萬兵馬長期在遼東與後金作戰都有困難,明神宗萬曆皇帝甚至再三催促早點發起進攻結束戰爭,說白了就是打了萬曆三大徵的明朝實在是缺錢。

戰國時期募兵較少,國家尚能承受,此時的明朝則不一樣。


龍武驍衛


第一,春秋戰國時期動員的兵力水分很大,動不動出兵數十萬,帶甲數十萬,《史記》說:

……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這種話出自蘇秦張儀之類職業說客之口,就像今天做微商的動不動就說“我月入十萬,月入百萬,月入XXX萬”然後曬一堆瑪莎拉蒂,保時捷車鑰匙一樣,三個字評價:不靠譜。

四十萬大軍是什麼概念,如果一個人左右只佔三米的空間,縱排十個人,四十萬人展開也需要120公里的長度,這人數差不多可以從上海市中心排到杭州西湖!大家想一想,長平之戰所謂秦國出兵四十萬,趙國出兵四十五萬,八十多萬人集中在10公里*10公里,也就是100平方公里的地方,說實話,對面放個屁,這邊都能聞到!大兵團根本展不開。換句話說,春秋戰國的戰爭規模,真沒那麼多人。

第二,春秋戰國時期沒有所謂職業軍隊的概念,要打仗就是全民皆兵,所有青壯年男子都得上,今天你在田地割稻子,明天村長髮給你一把生鏽的長矛,好了你就可以上前線了!糧食?自己解決!裝備?自己解決!這種軍隊的戰鬥力,我打個比方,就像“英雄無敵”裡的農民,攻擊防禦速度都是1。所謂四十萬大軍,勢必是把打仗的農民和搞後勤的農民全都算上了。

但是大明朝就不一樣了,從秦朝開始軍隊逐漸職業化,大明朝的八十萬大軍基本都是職業軍隊,戰鬥力不是民兵能比的,至少是這個水平:

1但這就決定了正常的國家機器能夠養活的職業軍隊是有限的,軍隊要發軍餉,要操練,要吃飯,要補給,這錢簡直是天文數字,八十萬人光吃飯每年要消耗5000萬石糧食,要是打仗,耗費更是不得了,萬曆年間的援朝戰爭打了七年多,出兵最多時不過八萬人,共耗銀七百餘萬兩,而當時明朝政府一年的收入才五百多萬兩,這要是再多養幾萬人馬,政府非立馬破產不可。

再說兵力,明朝八十萬大軍裡至少有一半是鎮守地方的,還有一半的兵力,除了保衛京師,防禦其他方向以外,能夠機動作戰的部隊真不多。薩爾滸之戰明朝出動的兵力,據時任兵部侍郎王在晉說:

除高麗兵外,主、客出塞官軍共八萬八千五百五十餘員名,陣亡道、鎮、副、協、參、遊、督司、通判、守備、中軍、千把總等官共三百一十餘員名,並印信一顆,陣亡軍丁共四萬五千八百七十餘,陣失馬、騾、駝共二萬八千六百餘匹、頭、只,今陣回見在並招集官軍四萬二千三百六十餘員名。

其實,真正出動到達戰場的明軍還不到九萬人,九萬人一天要吃1400石的糧食,還要馬匹的草料,如果送一個月的糧草和其他補給,光送糧的民夫要差不多十萬人(民夫自己也要吃飯),再算上採辦糧草的費用要將近三十萬兩銀子,要是出兵人數再多一點,或者戰事拖久一點,軍費馬上翻倍再翻倍。說實在話,做大明帝國的兵部和戶部尚書,是很容易得抑鬱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