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讲故事:笊篱考


老韩讲故事:笊篱考


老韩讲故事:笊篱考


老韩讲故事:笊篱考


笊篱是一种发源于中国的传统的烹饪器具,用竹篾、柳条、铅丝等编成。像漏勺一样,有眼儿,烹饪时,用来捞取食物,使被捞的食品与汤、油分离。主要用于捞饺子、捞面等等。由于笊网形状酷似蜘蛛网,故英文译作Spider。

“笊”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有“侧绞切,音蚤。笊篱,竹器”。“篱”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有“藩篱也”,还有“篱,离也。以柴竹作之”。可见,“笊篱”的本义应该是“用竹子做的上面有孔隙的用具”。至于用别的材质制作“笊篱”,那是后来的事了。

于正安《敦煌历文俗语词考释》认为,敦煌历文“出钱三拾文,买涝篱两个供厨用”中的“涝篱”即“笊篱”。“笊篱”又作“洒篱”。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卷十九“笊篱”条:“洒篱,《传灯录》‘庞居士女灵照常制竹洒篱,卖以供朝夕。’按,洒篱即笊篱,用以捞物也。”

敦煌历文之“爪滤”,亦应为“笊篱”;P.3638《辛未年(911年)正月六日沙州净土寺沙弥善胜领得历》记载有“铜爪滤壹。”

关于“笊篱”的起源,清·陈元龙《格致镜源》卷五十二“箕”条“笊篱,《事物原始》:‘黄帝命元妃西陵氏养蚕,制笊篱以捞蚕蛹,以竹为之’;《开元遗事》‘明皇赐安禄山什物有银丝笊篱’。”

笊篱在中国有多久?北魏《齐民要术·饼法》中即有“拣取均者,熟蒸,曝干。须即汤煮,笊篱漉出,别作臑浇,甚滑美。”

在北魏时,笊篱就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普通炊具。北宋朱肱《北山酒经·卷下》“前浆,假令米一石,用卧浆水一旦五斗,先煎三四沸,以笊篱漉去白沫,更一两沸,入葱一大握,卧浆者,夏月所造酸浆也。”

《东坡志林》《遵生八笺》《玉芝堂谈荟》等著作中,“笊篱”出现的频率更高《东坡志林·卷三十四》曰:“松脂以真定者为良,细布袋盛水一日,沸汤煮水卤者,以新竹笊篱横取,投水中久煮,不出者皆弃。”

明·高濂撰《遵生八笺·卷十》“细切碎,笊篱热滚汤中一二次,榨干,收起,入前瓢内………”《遵生八笺·卷十二》:“辣菜,烧用芥菜,不落水,晾干,软了,用汤滚一焯就起,笊篱横在筛子内,晾冷,将焯菜汤晾冷,将筛子内菜用松盐些少撒,排入瓶后,加晾冷。”

唐·郑望之《膳夫录》中记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做“上元油锤”离不开银笊篱。油锤的制法,据宋代李昉编纂的《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的记载,说是有个叫冯给事的人,帮一个老人见到了宰相。这老人是尚食局做蒸饼的,老人为了感谢他,到他家里献手艺。“取油铛烂面等调停。袜肚中取出银盒一枚,银篦子银笊篱各一。候油煎熟,于盒中取包子豏以手于烂面中团之,五指间各有面透出。以篦子刮郤,便置包子于铛中。候熟,以笊篱漉出。以新汲水中良久,郤投油铛中,三五沸取出。”大概意思,就是和好面,拿出银篦子银笊篱。等油煎熟了,拿出馅,把面团在手里,从手指缝中挤出来,用银篦子刮下去,放热油里煎。熟了用银笊篱捞出来。放在新打来的水中晾凉。然后捞出来再炸;炸三五次后取出来。

这样做出来的传奇食物,也是很神奇的,把它扔到盘子上,会转个不停,为什么呢?太圆了。“抛台盘上,旋转不定,以太圆故也。”味道是“其味脆美,不可名状”,口感酥脆,说不出来的好吃。

翻开文学典籍,笊篱一词比比皆是: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八“道场慧琳禅师”:“上堂:‘有漏笊篱,无漏木杓。’庭白牡丹,槛红芍药,因思九年面壁人,到头不认这一着。”

元·刘君锡的《庞居士误放来生债》中有“我会编笊篱,鹿门山外有一园竹子,着凤毛孩儿斫将来,我一日编十把笊篱,着灵兆孩儿货卖将来,可不够俺一家儿吃粥哩。”

《西游记·第四十六回》中有“刽子手将一把铁笊篱,在油锅里捞,原来那笊篱眼稀,行者变得钉小,往往来来,从眼孔漏下去了,那里捞得着。”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兄笑着,自探囊中取出一个纯银笊篱来,煽起炭火做煎饼自啖。”这个纯银笊篱有多大?笊篱又不是鏊子,如何能用来做煎饼?老夫浅薄,至今百思不得其解。

《西游记·第三十九回》“不然,就送你个‘皮笊篱──一捞个罄尽。’” 皮笊篱应该是讥讽之语,犹如劝人做顶瓜皮帽子,不可当真。

宋·普济《五灯会元》中还有“有不有,空不空,笊篱捞取西北风。”也属讥讽之语。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俺孩儿每卧土坑,披麻被,你可也争知。还有精着腿,无个袴儿穿的。谁有那闲钱补笊篱。”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并没半升粗米施饘粥,单有一注闲钱补笊篱。”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正是冬天买夏衣,那得闲钱补抓篱?”

“闲钱补笊篱”,汉语词典解释为“比喻以多余的钱做不急需的事。”不才不敢苟同,“有漏笊篱,无漏木杓”。笊篱补住做什么?当勺子用?有钱有闲就可以补笊篱?还不如去洗炭!

民间关于笊篱的歇后语有很多:

怀里的笊篱——捞心。

惹不起锅,惹笊篱。比喻欺软怕硬。

天津方言“恨人不死烧笊篱!” 说的是几十年前天津有一种近乎于巫术的行为:找一个不能再用的竹编笊篱,贴上写着某人姓名八字的纸条,外面再裹上用彩纸剪成的衣服。用柴禾把它烧掉,烧的时候念念有词,以达到诅咒那人给那人加灾的目的。此举近几十年来已经鲜见了。

昔日,北方客店门口挂灯笼是只管住宿不管饭食,挂笊篱是管住又管吃,即免费供应早餐、晚餐。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一排留宿的小店,没有名号,只有标记,有的门口挂一只笊篱,有的窗口放着一对笊篱。”

编制笊篱的材料多是植物的枝条,南方以竹篾、藤条为主,北方以柳条为主,不仅用料不一,形制也有较大区别。雁北一带,用柳条编的笊篱一直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初,今日花甲之人一般还都记得农家使用柳条笊篱。柳条笊篱的优点是造价低廉、不蚀不锈,缺点是不便刷洗,易藏污纳垢。曾经与人们共同生活了上千年的柳条笊篱,已被历史长河所湮没,编柳条笊篱的老手艺也几近失传。

在雁北,如果抓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代表,五舅应该不出前十名。如果排除遗传,五舅朝思暮想发财致富的基因是与生俱来的。五舅不仅会编炕席、扎笤帚、砌盖帘,他还编的一手好笊篱。编笊篱的难度远远胜过前几项。

那时,每年夏天他都编一捆笊篱背到口外卖。五舅的笊篱编的精致,一般进了丰镇,用不了半天功夫就卖完了,然后进馆子里要上一大碗开水,把随身带着的谷面窝窝啃完就往回赶。腰里藏着挣下的几块钱,心里头简直乐开了花。一个笊篱卖两毛钱,能顶大队两天的工钱。

五舅说,文革时,丰镇的有钱人家也争相买他的柳条笊篱。他们宁可把铜漏勺偷偷扔了也不敢用,因为那是剥削阶级的罪证。五舅的的手艺不知道是跟谁学下的。别人尽管眼红也无法效仿。

得胜堡东城墙外紧临御河,早年,御河两岸长着一排排的柳树,五舅编笊篱的柳条都是从那里砍的,柳条与其说是“砍”,其实是“锯”的,需在竹竿的一头绑上手锯,站在树下,瞅准了哪根柳条子合适,就上下拉动竹竿,把柳条锯下来。

听五舅说,锯柳条,得用当年出的新枝,不能用分了叉的枝儿,那样的枝儿编出来有疙瘩;不能用垂柳条,只能找向上长的柳条;更不能用夏天的柳条,那会儿条儿嫩,都是浮条,没有筋骨,只能用秋天落叶后采的柳条。

新锯的柳条,需要用劈柴烧大锅去煮,大约煮两个小时,用手一搓,柳条的皮能揭下来,就算煮好了。因为柳条的用量特别大,一条条地用手揭,手容易磨出泡,得使石磨轧,牲口拉着石磨,转圈一捻,皮就挒开了,这样皮就好剥了,省了不少事儿。编之前,还需在凉水里泡上多半天,泡透,不然编的时候干,容易断。

我见过五舅编笊篱。柳条要选用粗细差不多,长度都在八十公分长左右的。不管大小,一个笊篱69根条,那是定数,不能多,也不能少。编笊篱最关键的工序叫“拧媳妇儿头”。“拧媳妇儿头”时,要以“系条”为界把柳条的细头以四根为一组,左边的往右编,右边的往左编,上面的往下编,下面的往上编;一边编一边拧,还得用两手往圆捏弄。最后,把两面拧过来的梢子掖在48根“经线”的开叉内,互相捆紧,一个圆圆的笊篱才成形了。

把剩余的四根条子就象拧系条一样拧软,然后象捆钞票一样将一头掖在把内,拽住另一头使劲往紧拉,一边拉一边转圈,就把笊篱把儿捆好了,一边捆,一边用手把它弯成弓一样的弯子。捆好后,再用镰刀把头上削光溜,一个笊篱就能用了。

扎好把儿的笊篱从后看,柳条就象精干媳妇的头发一样,光光地,顺顺地,聚拢成了一根粗辫子,特别好看,特别顺眼。

五舅刚编出来的笊篱,颜色漂白,好看。一般尺寸为长23厘米、宽20厘米,把手约15厘米。别看编的笊篱有缝,但捞黄米、小米都不漏。笊篱的作用主要用来捞饺子、捞面条。包饺子剁馅的时候,都放一把盐,为了是刹出菜里的水份,但刹完水,又怕太咸,就在清水里过一遍,捞出来的时候,还得用笊篱。

柳条笊篱总归是编制的物件,在意着用,大概能用两三年,要是条子干了,就变的特别脆,稍不留神“咔嚓”一下就断了。

能用夏天的柳条,那会儿条儿嫩,都是浮条,没有筋骨,只能用秋天落叶后采的柳条。

久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那年夏天经贫下中农举报,他终于因为卖笊篱,被堡子湾公社抓了个反面典型送到公社参加学习班。学了十几天,端正了态度,认识了错误,退赔了赃款,写了保证书,才放回来。但麻烦随之而来,由于学习班的口粮由各大队解决,得胜大队的储备粮早借光了,只好由大队出面代借。得胜大队的社员们,听说学习班每天可以吃一顿干饭,一下涌了几十个人到公社,要求参加学习班。公社最初挺高兴,以为教育收到成效了。后来看见有的女人背着吃奶的娃娃也来了,拄着棍棍的老头、老婆也来了,这才意识到这些人把公社食堂当成了赈灾之所,便急令将学习班解散。

那场割尾巴运动,先后搞了三个多月。工作队员被社员视若寇仇,无论去哪,自己不带吃的,都没人管饭;走在街上,迎面也没人和他们过话。

捞饺子是很快乐的事,小时候姥姥煮饺子时我在一旁等待,直到姥姥说可以捞了,我就迫不及待地下笊篱将饺子捞入盘中,最后一笊篱必须在没有饺子的锅底游走一通,确定无误后再将笊篱磕打一下,然后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

后来有一天姥姥买回一把铁丝编的笊篱,亮晶晶的一副土豪的模样。两把笊篱挂在一起,柳条笊篱显得窝囊:色暗架松,一副人老珠黄的模样。那铁丝编的笊篱精神抖擞地有些挑衅。自打铁笊篱进家,柳条笊篱就没人用了,时间一长也不知哪里去了。

再后来,厨房里又多了个大漏勺,铝制的,与笊篱一般大,布满黄豆大的眼儿,捞饺子显得庄重,但不如笊篱利索。笊篱捞饺子手起汤尽,漏勺则沥沥啦啦地拖泥带水,捞出的饺子如不赶紧吃,一会儿就坨了。我还用漏勺㧟过汤,反复多次,动作麻利,一会儿也能㧟上小半碗,而笊篱断然是不能的。

笊篱现在已经鲜见了,多数人家用的都是漏勺。随着笊篱的远去,有句歇后语也渐渐地消失了:“吃铁丝拉笊篱——肚里编”。

后记:

宋·释心月有《灵照女赞》“尽道家贫卖笊篱,泼天富贵许谁知。风前敛手一转语,未必丹霞识得伊。”

释心月还有《颂古》二十一首,其五“普济把定,被庞公痛处一锥。直得左转右侧,前依后随。笊篱提起处,相呼作舞时。若言依样画猫儿,定把黄金铸子期。”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

大同寺禅诗·《笊篱篇一》第一节:“举庞居士一日见大同普济。提起笊篱。唤云。大同师大同师。济不顾。士云。石头一宗。到师瓦解冰消。济云。若不得庞公举酌然如此。士抛下笊篱云。宁教不直一文钱。济云。钱虽不直。欠他又争得。士作舞而退。济乃提起笊篱云。庞公庞公。士云。你爱我笊篱。我爱你木杓。济作舞而退。士抚掌笑云。归去来归去来。”

庞居士:名蕴,字道玄,衡阳人,初志于儒,贞元(785~804)初年,曾谒石头希迁,豁然有省。后又与丹霞天然相偕往受科举之选,而投宿于汉南旅舍。时,闻江西马祖之道名,乃悟选官不如选佛,遂直奔洪州,随马祖参禅而契悟。丹霞后嗣法石头,剃发出家,庞蕴则终生不变儒形,在家而举扬方外之风。元和(806~820)初年,与女儿灵照北游,曾在澧州与大同普济、药山惟俨论道,后去襄汉,随处而居,或凤岭鹿门,或廛肆闾巷,初住东岩,后居郭西小舍,常制竹漉篱维持生计。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

在各种戏曲里,何仙姑手持荷花,在众多男仙里显得格外浓秀高洁。其实何仙姑手持的并不是荷花而是笊篱。传说何仙姑抗婚不愿意出嫁,不思饮食,往来山顶,行走如飞,修炼成仙。她用笊篱滤去世俗的烦恼,清除少女春情,捞起凡心的纯洁,保持永恒的清净。因而在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邯郸记》中,何仙姑登场就唱到:“我笊篱儿漏泄春,捞不上的闲愁闷。”

韩国人有“挂福笊篱”的习俗,从大年初一挂到正月十五,祈求来年的幸福平安。这是过年时每家每户必做的事情,如同中国人贴春联和福字。

过去,从除夕凌晨到初一的早上,韩国城市和乡村会出现一种特有的叫卖声。小商贩会在其他人团圆的时候顶风冒雪走街串巷喊着“买福笊篱呀,买福笊篱呀……”这时,不管外面多么黑多么冷,家中的主妇都会争先恐后地出门抢购笊篱,绝不问价砍价,有时甚至还会为争抢笊篱而大打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