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願、祈賽、軟腳,古代敦煌人出行也需要儀式感

敦煌出行的條件比較惡劣,其地處浩瀚戈壁,乾旱缺水,氣候變化無常,大風、沙暴等都是行人的天敵,所以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居民出行只能求助於神佛保佑。

出發前的寺院祈願

多在佛教寺院中祈佑。《遠行文》中說:“欲遠行者,今為某事,欲涉長途,道路懸遠,關山峻阻。欲其(祈)吉道,仰託三尊,敬設清齋,澄之心願。然今此會焚香意者,為男遠行之所設也。”還可以在祆寺祈願,祆寺也是行人祈佑之所,正所謂“一州祈景祚,萬類仰休徵”。如《君者者狀》所反映的,君者者是一位少數民族政權的公主,於五代末、北宋初與沙州歸義軍政權保持友好往來,當她由敦煌東行返回達怛國時,節度使曹元忠夫人翟氏就替她在祆寺燃燈,祈求路途平安。當她安全抵達目的地後,寫感謝信,內雲:“切囑夫人與君者者沿路作福,祆寺燃燈,他劫不望(忘)。”

途中的沿路祈賽

外出者因環境險惡無安全感,只有在關口、險要處或寺廟直接設祭。如玄奘行至商彌國,“山神暴惡,屢為災害,祀祭後入,平吉往來,若不祈禱,風雹奮發”。明代陳誠等在永樂十二年(1414)出使西域,行至肅州衛(今酒泉)的北大河,“北岸祭西域應祀之神,以求道途人馬平安。祭畢安營,住兩日”。可見當年進入河西、西域之地都行路途祈賽之俗。敦煌行人亦行路途祈賽,“其貳師廟在路旁,久廢,但有積石駝馬,行人祈福之所”。

祈願、祈賽、軟腳,古代敦煌人出行也需要儀式感

貳師廟在貳師泉附近,據傳說,貳師泉是漢貳師將軍李廣利西伐大宛時,到此山,士兵們又渴又累,無水可喝,將軍乃以掌託山,對天悲誓,然後以佩劍刺山,結果山側懸崖有飛泉湧出,故此泉又名懸泉。這一古蹟到了後代就成了外出行人求助的處所。敦煌衙府凡因公外出者都發給賽神畫紙,畫紙是當時民間祭祀祈賽通用的神像紙,《天香樓偶得·馬字寓用》寫道:“俗於紙上畫神像,塗以彩色,祭賽既畢則焚化,謂之甲馬。以此紙為神所憑依,似乎馬也然。”《蚓庵瑣語》也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然則昔時畫神像於紙,皆有馬,以為乘騎之用,故曰紙馬也。”紙馬又名甲馬,和敦煌的畫紙名異而實同,其主要特點是紙上畫神像,並繪馬,供祭祀、祈賽之用,祈祀結束則焚化。

祈願、祈賽、軟腳,古代敦煌人出行也需要儀式感

紙馬之俗在唐代已流行,唐代筆記小說《博異志·王昌齡》中提到一個故事:“昌齡舟至馬當山,遇風,舟人云:‘貴賤至此,皆合謁廟,以祈風水之安。’昌齡不能駐,亦先有禱神之備,見舟人言,乃命使齎酒脯紙馬,獻於大王。”有趣的是王昌齡還即興作詩一首:

青驄一匹崑崙牽,奉上大王不取錢。

直為猛風波里驟,莫怪昌齡不下船。

返回後的洗軟之俗

返回後的洗軟之俗洗軟又稱軟腳,是為遠行歸來的人接風洗塵。在《社條》中有明文規定:“社內至親兄弟姊妹男女遠行回及亡逝,人各助布壹匹弔問。遠行壹千里外,去日,緣公事送酒壹甕,回日軟腳,置酒兩甕。如有私行,不在送限。”因公外出者回來可享受洗軟犒勞, 親友間也行洗軟之俗,《洗軟相屈書》中說:“伏丞(承)久處方外,喜還故里,謹謁之誠,常思言款。奉計不辜風景,吾賢屆此,即合洗拂倍增,今日聊會一筵,群公專候, 立排數字,以達愚情。”這種習俗在敦煌一直保持至今。

文章摘編自《盛世遺風——敦煌的民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