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后,汉献帝什么心情和反应?

鲲鹏展翅260926


公元220年3月15日,一代奸雄曹操死后,汉献帝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先是暗暗高兴然后非常轻松,随后感到担忧与恐惧,然后是深深的绝望,最后是听天由命的无奈与顺从。

曹操可以说是让汉献帝一生最痛恨又最畏惧的人。

汉献帝刘协的一生可谓坎坷。公元189年,8岁的刘协被权臣董卓立为皇帝后,就此过上了傀儡皇帝的生活,后来董卓被王允联手吕布除掉后,刘协暂时过上了相对安稳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李傕、郭汜攻入长安,吕布战败,汉献帝又落入了李傕与郭汜等军阀的手中。

等汉献帝趁着李傕与郭汜两人发生内讧,兵戎相见时,侥幸出逃后,

公元196年,汉献帝被曹操迎到了许县,之后,汉献帝就一直被曹魏集团控制,此生未曾改变。

汉献帝刚刚被曹操控制时,他不是没有想过反抗,只不过刘协还没有所动静,曹操就已经开始在刘协身边安插爪牙。

当时忠于汉朝的大臣赵彦偷偷地为汉献帝出谋划策,无奈被曹操发现就将他杀害了。不仅是赵彦,还有其他许多忠于汉献帝的大臣,都被曹操杀害了。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汉献帝终于爆发了,当曹操再次进殿面见汉献帝,16岁的汉献帝当即怒斥42岁的奸雄曹操,他称如果曹操是来辅佐他,那就要尊重他,如果不愿意辅佐他,大可以将他废黜。

曹操听后吓得大惊失色,赶忙退出,你时他已经汗流浃背了。从此以后,曹操再也不敢独自进谏汉献帝了。

可见虽然汉献帝表面和上看似软弱,但骨子里还是有威严与霸气的,这也是曹操一直没有杀害汉献帝的重要原因。


但汉献帝仍然试图除掉飞扬跋扈的曹操。

公元200年发生的衣带诏事件,汉献帝给董贵妃的父亲董承一道藏在衣带里的密旨让董承联络刘备种辑王子服吴子兰等大臣除掉曹操。

其实董承与曹操之间的关系是不错的,因为董承对曹操有知遇之恩,当年是董承力排众议力主汉献帝投奔曹操,可以说没有董承就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

但当汉献帝密令董承除掉曹操的时候,董承当然站在自己的女婿汉献帝一边,积极联络刘备等人准备除掉曹操。

但刘备不敢冒险,比如刘备曾经阻止关羽斩杀在汉献帝面前飞扬跋扈的曹操。

结果耳目众多的曹操先下手为强,董承等大臣全部被曹操满门抄斩,连怀孕五个月的董贵妃都被曹操杀害,汉献帝与伏皇后向曹操求情也无济于事。

可以说衣带诏事件以后的十年,汉献帝与曹操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几乎到了生死决战的地步,只是汉献帝不敢与曹操拼命,而曹操接受王莽的教训,也不愿意背上弑君的千古骂名而损伤自己的福报。汉平帝15岁早亡让王莽背上弑君的恶名,而曹操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就要让汉献帝好好活下去。

公元210年的伏皇后密信事件最终使曹操下定决心把几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因为在这一年伏皇后写密信给父亲伏完,让伏完除掉曹操。

作为国丈的伏完知道自己不是雄才大略兵多将广曹操的对手,于是压下了这封密信,一直到伏完去世,伏皇后这封密信才落到耳目众多的曹操手里。

因此曹操在公元213年把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就是为了除掉伏皇后取而代之做的准备。

公元214年,曹操终于对伏皇后痛下杀手,曹操派华歆等爪牙把藏在夹壁墙里的伏皇后拖出来,披头散发的伏皇后吓得花容失色梨花带雨,哭着求汉献帝救命,汉献帝却哀叹自身难保。

最终34岁的伏皇后被曹操用捣毁女性生殖器的幽闭酷刑杀害,伏皇后生的两个皇子也被曹操杀害,伏皇后家族一百多人被曹操屠杀。

曹操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后汉书》

而曹操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地弥补了汉献帝失去伏皇后与两个儿子的巨大创伤,使汉献帝与曹操之间的关系不至于彻底破裂。

曹操最漂亮的二女儿曹节也登上了皇后的宝座。曹操自己成了汉献帝的老丈人与外戚,曹操与东汉外戚之间的残酷斗争终于彻底结束,因此曹操把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是釜底抽薪的妙计。

曹操把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对曹操与汉献帝来说是合作共赢的好事,曹操用不着背上弑君的千古骂名,汉献帝既娶了三个年轻漂亮的曹操女儿而艳福不浅,又因为成为曹操的女婿而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因为曹操绝对不忍心让年纪轻轻的三个女儿都一下子变成寡妇。

因此听到曹操死亡的消息,汉献帝内心肯定是欣喜若狂,因为曹操控制欺压了汉献帝24年,曹操杀害了汉献帝的妻子伏皇后董贵人及她们为汉献帝生的几个儿子,连董贵人怀孕五个月还没有出生的孩子也被曹操杀害。曹操还杀害了赵彦、董承、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吴硕、孔融、荀彧、韦晃、耿纪等无数忠于汉献帝的大臣。

可以说曹操是汉献帝一生最大的仇人,汉献帝唯一亲自策划企图铲除权臣就是曹操,汉献帝痛恨曹操的程度远远超过痛恨另一个权臣董卓。董卓其实是汉献帝的恩人,没有董卓废掉汉少帝立汉献帝,汉献帝也许永远没有机会成为皇帝,何况董卓杀死汉少帝及其母亲何皇后,也等于为汉献帝报仇,因为汉献帝的生母王美人就是被何皇后杀害的。

现在曹操终于死了,压在汉献帝身上二十多年的一座大山终于崩塌了,汉献帝怎么可能不欣喜若狂,欣喜若狂之后的汉献帝感到非常轻松,他甚至幻想自己可以做当家做主的真正皇帝,中兴大汉王朝。

但汉献帝得知曹操死亡之后的高兴与轻松只是他内心的想法,表面上他非常平静甚至有些悲伤,因为汉献帝身边的皇后曹节与贵人曹宪曹华都是曹操的女儿。

尤其是年轻漂亮的皇后曹节与汉献帝感情很好,曹节17岁时就嫁给32岁的汉献帝,结婚七年汉献帝与皇后曹节的感情越来越深。


因此汉献帝虽然得知老丈人曹操死了非常高兴,但是表面上一点不能表现出来,因为他怕让心爱的妻子曹节伤心,曹操再恶贯满盈毕竟也是她的父亲。

但汉献帝的当家做主做真正皇帝的幻想很快破灭了。曹操死后,世子曹丕继承了曹操的魏王宝座,曹丕马上开始了逼宫,让汉献帝感到深深地担忧与恐惧。

魏王曹丕为了篡位,派华歆等爪牙逼汉献帝让位。皇后曹节怒骂华歆等人,华歆等人只好灰溜溜地离开皇宫。

曹丕只好亲自出马,逼妹夫汉献帝让位,并用武力逼迫妹妹曹节皇后交出玉玺。

面对凶相毕露的哥哥曹丕,24岁的皇后曹节气得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她把玉玺扔到栏板之下,大骂哥哥曹丕“老天有眼,决不让你长久!”

曹丕对比自己小九岁的一母同胞的漂亮小妹妹曹节还是比较疼爱的,并没有因为她诅咒自己不能长久而处罚她,只是命令手下拿走了传国玉玺。

而汉献帝只能一言不发,对大舅子曹丕的逼宫篡位,他感到了深深地恐惧,他不敢说话,生怕一言不慎引来杀身之祸。

曹魏篡夺东汉王朝已经是大势所趋,汉献帝感到了深深的绝望。在美丽温柔的皇后曹节的安慰下,汉献帝又感到深深的无奈,只能听天由命保住生命就行。

公元220年,33岁的魏王曹丕正式取代东汉王朝称帝,成为曹魏帝国的开国皇帝。

汉献帝被曹丕废为山阳公,皇后曹节也变成山阳公夫人,地位一落千丈。

为了保住生命,汉献帝还把自己的两个漂亮女儿嫁给大舅子曹丕。

但妹妹曹节对哥哥曹丕的诅咒似乎应验了,公元226年,39岁的曹魏开国皇帝曹丕就英年早逝。公元234年,54岁的汉献帝去世,公元260年,64岁的东汉末代皇后曹节去世。


厚德载物49847


丞相死了。朕好开心,哈哈哈哈,他终于死了,几十年来压在朕头上的万斤大山终于消失了,哈哈哈哈,朕终于轻松了,朕终于可以重整山河,振兴我大汉,哈哈哈哈。为什么?为什么朕会流眼泪,为什么朕的心这么痛。

想我高祖,斩白蛇起义,建立大汉;

想我武帝,拥大汉铁骑,纵横荒漠;

想我光武,平王莽篡汉,大汉中兴;

我大汉皇帝从来都是纵横天下,乾纲独断。到了我的哥哥,少帝刘辩即位,你们这些逆臣开始不将皇权放到眼里。

何进让我哥哥登基,我拥护,董卓逼我登基,我不服,但是也没办法,但是他杀了我的哥哥,我恨他。丞相,您敢只身杀刺杀董卓,我敬佩您,所以我愿意只身来兖州投靠您。我本来想的是您能替我匡扶汉室,重振大汉雄风。谁知你和他们一样的狼子野心

二十五年前,你让我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朕生气,才出狼窝,又进虎穴,朕受够了董卓的压迫,受够了李傕和郭汜的挟持,现在你也将朕当成要给傀儡,朕生气,我刘协本来没有当皇帝的心,我只想安安稳稳的做一个陈留王就好,是你们这些逆臣,为了一己私欲都将朕作为一个傀儡,一个工具,朕不甘心。

丞相啊,曹操啊,曹阿瞒啊,国丈啊,岳父啊,爹啊,你就这么去了,朕好开心。

朕穿衣带诏,让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失败了。朕不怕死,让你来杀。谁知你不但没杀朕,还将女儿嫁给朕。开始我只是认为因为我对你有用,你也不敢作弑君的恶名,而且这个想法一直持续了十几年。

可是直到您去世,你我君臣整整相识25年,25年中你对朕虽然屡有不敬,但是你始终没有废了朕自立,让汉家天下多延续了25年了。我对你有过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你更多的是敬。

丞相啊,曹操啊,曹阿瞒啊,国丈啊,岳父啊,爹啊。你就这么去了。朕好心痛。

如今丞相您已西行,之死都是我大汉的忠臣。你这一走啊。朕也知道,我这皇帝也当不了几天了。没了你的庇护,没了你嚣张跋扈,我,朕,这大汉江山真将不存了。

丞相,岳父,走好啊,朕给您送行了。


少校柳下惠


曹操死后,汉献帝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因为他对自己将来的命运又开始担忧了!

汉献帝刘协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作为一个皇帝,汉献帝的一生是悲催的,曾先后历经董卓之祸,李傕郭汜之乱。本想着曹操会帮助自己恢复汉室王朝,可没想到,最终却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被曹操控制在了皇宫里!


其实对于汉献帝来讲,被曹操控制在皇宫的这段日子,是他人生当中最快乐的时光。虽然是傀儡,但自己始终还是个皇帝,而且曹操并没有虐待他,每天还是好吃好喝的管着他,甚至后来曹操还把自己的三个女儿一齐嫁给了汉献帝,此后的汉献帝再也不用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了,因为他知道曹操没有杀他的心,只要自己不触碰曹操的底线,自己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曹操死后,汉献帝的心情开始忐忑不安了,因为他不知道,继承曹操事业的曹丕会如何对待自已,自己的皇帝之位还能不能保住。虽然自己是曹丕的妹夫,但这在权利跟欲望面前,妹夫之名毫无存在感,甚至说曹丕杀了自己称帝也是有可能的!

就这样,汉献帝在忐忑不安中过了些日子,当曹丕为曹操办完身后事以后,便开始逼汉献帝禅让皇位,而汉献帝不得已在屈辱和无奈中禅让了自己的皇位,至此东汉王朝灭亡!

曹丕登基称帝后,贬汉献帝为山阳公,并把他送到山阳城生活,最终刘协在这里寿终正寝,这对他来说可能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唐古看今


汉献帝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应该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知道是个啥滋味。估计汉献帝自己都说不清楚。

得知曹孟德死了的消息,汉献帝很有可能长舒了一口气,多年积压在心头的那口闷气随之而出。

在长舒了一口闷气之后,在皇后姐仨的哭泣中,汉献帝很有可能会回忆起曹操的那些好处来。

当初汉献帝能够成为皇帝,只不过是董卓为了确立自己的权威的棋子。身在远处的袁绍,不仅不认可他这个皇帝,反而策划拥立刘虞当皇帝。

回想起在董卓身边的日子,那可真是战战兢兢。好不容易熬到了董卓死掉,却又成了李榷对抗郭汜的筹码。

自从当上了这个皇帝,就没有获得过一天的安生日子。

打算另立刘虞的袁绍死了,自己做了皇帝的袁术也死了。在曹操的拥护之下,人们又重新认可了汉献帝这个皇帝。

自从有了曹操之后,汉献帝总算活出个人样来了。

虽然汉献帝曹操面前,就像一个懦弱的女婿站在强势的老丈人面前一样,感觉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曹操却也使自己成为了大汉名副其实的皇帝。

当回想起曹操的各种好处之后,汉献帝会真心地感到难过。这种难过之中夹杂着惴惴不安。

直到群臣要求将帝位禅让给曹丕,汉献帝的这种惴惴不安才结束。

当汉献帝放下了祖宗的包袱,做起了山阳公之后,或许才是汉献帝最愉快的日子吧!在这段日子里,汉献帝会时不时地念起曹操这个老丈人!

没有了任何压力的汉献帝,吃饭的时候应该感觉到香了!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寄暇学宫


曹操死后,汉献帝更加担心了,甚至可以说是惧怕,至于为什么呢,我们来解读一下:

《新三国》电视剧中,曹操死于第73集,第46分的时候汉献帝刘协前来奔丧,重臣准备去接驾,司马懿不让曹丕去接驾,结果大家都没去。

祭拜时得知,曹丕继位魏王,且由华歆为首的大臣又让刘协行叩拜礼为曹操凭吊,刘协虽感屈辱但是还是照做了。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汉献帝在曹操在位时,虽然没有实权,但是朝廷各个大臣没有敢这么和他说话的,天下虽然是曹操的,但是曹操没有篡位之心。

在《新三国》第74集,刘协叩拜祖宗牌位的时候哭诉,曹操终于死了,满朝文武的心更加不向着他了,在侧的老太监说,以前曹操在位的时候,虽然可恨,但是他不敢废朝廷废天子,对天子的供奉也每月按时送到,可曹丕不一样啊,曹丕已经备下了王椅,比皇帝的龙座还大。这曹丕的艰险可怕比曹操更甚。

汉献帝是一个挺惨的皇帝,甚至比溥仪还惨,从小被当做傀儡送上大位,起初被董卓摆布,后来让曹操欺辱,最后被曹丕篡位,要说他最惨的时刻,莫过于曹丕继位魏王后了。

以上是一些本人的个人观后感,意见不一的小伙伴欢迎来探讨。


三国闺蜜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公元220年),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史书记载:汉献帝做了大半辈子的傀儡,十四年之后,即魏青龙二年(234年),献帝死去,终年54岁。魏明帝曹叡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孝献”。也就是说汉献帝在曹操死后十几年后才去世,那么曹操死后,汉献帝又是怎么反应呢?

首先,曹操死后作为汉献帝个人觉得首先应该是高兴的,毕竟做了大半辈子的傀儡,好不容易熬死了自己的愁人自然是高兴的,终于不再受他的摆布了,其次,应该是无奈吧,作为原来的皇帝,高高在上的时候被人拉了下来,自然是有很多怨气,但是哪有如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大汉气数已尽,身边有没有可用之人,只能受气了,祖先把大好江山交到自己手里,却不想自己却沦为阶下囚,曹操虽然死了,但是魏国的根基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自己依然是无力回天,又怎么会有出头之日呢?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曹丕继位,汉献帝只能宣布退位可见有多么的无奈啊。








西瓜影视百事通


曹操死后,汉献帝的心情只会更悲伤和害怕!大家可能会想到,曹操把控汉献帝那么多年,为什么死了后,汉献帝会悲伤害怕呢?下来具体分析一下:

  • 曹操在世的时候,对汉献帝还是很不错的,甚至还有些敬畏,因为曹操的三位女儿全部许配给了汉献帝,也许是出于政治考虑,但如果曹操想加盖汉献帝的话,怎么可能将三位女儿全部许配给他呢?所以说曹操对汉献帝还是很不错的!现在大家所知道的外公外婆都是从这个时候传下来的!因为曹操的女儿嫁给了汉献帝,所以汉献帝的孩子叫曹操“魏公”(因为曹操是魏王,所以称魏公)久而久之就传成外公外婆了!
  • 再加上曹操是从最开始一个小小的官宦走出来的,属于白手起家!而曹操最开始的初心也是为了匡扶汉室!只不过是在那个年代人言可畏!也可以说是身不由己!最后一步步成为了魏王!但曹操从来没有越锅台上炕!那个年代的人都是深受忠孝影响的,包括大汉当时还是很深得民心的!从哪能看出来呢?就连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都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就足以证明虽然汉朝有名无实,但还是很得民心的!从一次汉献帝和曹操的对话也能看出曹操对汉献帝还是很敬畏的。
  • 汉献帝说:“魏王,如果你愿意辅助我,我一定会重重的赏你!如果你不想辅助我,那就早点放过我吧!”当时说完这句话,曹操是汗流浃背,一时没法应对了,后来在家躺了许久也没有上朝!汉献帝也是挺有才智的,他也能看出来曹操对帝位的敬畏和曹操还是很顾忌身后名声的!所以三番五次的拿话语刺激曹操!看到曹操如此反映,汉献帝还是挺开心的!因为他知道只要曹操在,他就不会被废了!
  • 但曹丕可不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曹丕权欲性太重,一直劝曹操称帝,这样他可以成为太子,最后继位皇帝!但每次曹丕劝曹操称帝的时候,都会被曹操铺头盖脸的一顿骂!最后只能鸦雀无声了!当时皇宫耳目众多,曹丕和曹操之间的矛盾,也传到了汉献帝耳朵里!但汉献帝没有能力去反抗。所以只能做一只软弱的小绵羊,等待宰割了!我想此时的汉献帝的内心是崩溃而又无助的!反而更希望曹操能多活几年,多控制曹丕几年!甚至比曹丕活的要长!但毕竟人老不由己了,曹操于220年去世!而汉献帝知道曹操逝世的消息,在宫内哭到昏厥过去!有人问汉献帝:曹操已死,已无人把控陛下了,为何会如此伤心?汉献帝回答:曹操在世,虽然欺横,但不会篡汉谋权!因为他有所顾忌,而如今曹操已去,曹丕对皇位更是觊觎很久,汉室江山不保呀!随后即掩面而哭!从这可以看出曹操的死,汉献帝是即悲伤又害怕的。


  • 悲伤的是曹操死后,曹丕一定会篡权夺位的!从而汉朝江山定会不保!害怕的是曹丕不仅会要大汉的江山!更会要了他刘协的命!最后曹丕属实要了大汉的江山!但留了他一命!而且刘协死后还是以皇帝礼仪下葬的!可以说也是善终了!从另一方面来说,曹丕对这个小舅子刘协还是不错了!
  • 最后感谢大家耐心读完,以上全为本人拙见!望大家多多指教!感谢。

十哑君侃谈古今


在收到邀请之后,在下马上回想以前读过的一些文章、小说,看过的有关三国的综艺解说、影视剧,发现并未有任何提到这些,然后到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发现不论是后汉书还是三国志也并未提及曹操死后汉献帝有什么作为。

所以我们就只能先来了解一下汉献帝刘协然后再用用一些事件来分析一下了。

首先在董卓专权之前,刘协乃是一逍遥王爷,每天吃喝玩乐无不乐哉,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居然可以登基大宝,做主天下。然后突然有一天托董卓的福,野鸡变凤凰了。(哈哈)。

尽管董卓专权以后,杀伐无度,朝野上下无人敢言,但汉献帝亦常常与以王允为首的忠于汉室的文官集团、地方势力联络,密谋,想要趁机除掉董卓。然而董卓确是手下能人之士众多,兵多将广,且董卓其人也是精明之士,所以刺蕫一事也只能是以董卓大杀四方而失败告终。除董虽失败,但以此事亦可以看出汉献帝也并非是一个甘愿一心只当傀儡的皇帝。

其次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衣带诏事件”当时刘备、董承,面见汉献帝后带出衣带诏,召集天下义士救汉室灭曹操,可惜此事被曹操识破,刘备借机遁走,而董承却被灭其三族。所以从以上两件事可以看出当时汉献帝是多么的渴望振兴汉室。也是多么的不想要做一个傀儡皇帝,甚至是害怕做一个亡国之君。可惜.....

现在咱们回到正题,曹操死后,汉献帝到底有哪些表现呢?答:无任何表现!现在会有人问了“你举了两个例子都说明汉献帝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为什么会没有动作呢”?

其实据在下分析

第一、正是因为经过以上两件事汉献帝极有可能心灰意冷,感觉大事无望,所以并无动作。

第二、曹操是一个什么人?尤其是经过了衣带诏事件后,曹操更为看重朝廷、后宫控制,而且直至曹操去世之时,曹操已经经营朝政几十载,可想而知朝廷上上下下,后宫里里外外都是曹操的人,所以就算是曹操去世,在这种情况下汉献帝就算是想要有什么动作也无任何可用之人,所以只能是憋在心里了。

最后总结一下:据在下分析因为上到朝臣,下到宦官宫女都是曹操的人,所以曹操死后汉献帝并无动作。

以上都是小弟(太阳一样110)的一点个人浅见,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意的评论区可以指出来,小弟一定虚心学习,不过大家要是有一点点的赞同的话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了。


太阳一样110


趣谈答案:曹操死后,汉献帝绝对要比曹丕更加伤心。

汉献帝的小九九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做一个小调查,那就是汉献帝喜欢曹操吗?

如果这个时候突然之间有一个人说喜欢,八成大家都会怀着疑惑的眼光看着他,并且认为他的脑袋被门给夹了,或者刚刚把驴给踢了。

在真实的历史上,汉献帝和曹操之间的关系一直处在水深火热当中,汉献帝想要灭掉曹操,而曹操却想让汉献帝当一个老实的傀儡。

我们可以在汉献帝的反抗当中发现,无论是衣带诏还是册封刘备为刘皇叔都能够看到汉献帝对于消灭曹操的渴望。

可是这些也仅仅是一个渴望罢了,毕竟曹操的身体硬朗,活的时间还长,你说难受不难受?

而在曹操去世的时候,汉献帝突然慌了起来,因为他明白曹操尽管不待见自己,而且也一直想尽一切办法控制自己,但是自己最起码是没有忧虑是的,尤其是生命之忧。

而当曹操去世之后,汉献帝的个人生命就受到了威胁,至于自己究竟何去何从,一切都是未知数。

曹丕的小心思

无论曹操的那个小儿子曹丕之间有没有什么猫腻,或者说曹丕是否为曹操最喜欢的儿子之死负责任,但无论如何都能窥探出曹丕对于权力、对于野心是有着极度的渴望的。

这个时候当曹操去世,曹丕上位,那么曹丕就是魏王,可是魏王能够满足曹丕的胃口吗?

好像并不能够,曹丕想更进一步,而曹魏手下的文臣武将也想着更进一步,怎样能够更进一步呢?

更进一步的方法很简单,直接把汉献帝刘协踹到一边就可以了,曹丕自己当皇帝,自己当家作主,岂不是喜滋滋。

也正是因为曹丕的这种想法,曹丕的这种举动给汉献帝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带来了很大的危险。

所以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曹操死的时候最伤心的恐怕就是汉献帝刘协了,至于曹丕应该在一旁躲着偷笑,毕竟媳妇熬成婆了。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趣谈唐宋元明清


曹操死后,献帝的心情应该是忐忑不安。

《后汉书·汉献帝本纪》记载: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魏王曹操薨,子曹丕袭位。

这就是献帝本纪中唯一的记载,究竟献帝是一个啥心情不得而知。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废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之后,董卓迫于关东诸侯联盟的讨伐,挟持献帝西迁长安,经历了董卓被杀、王允被杀,李傕、郭祀等作乱,几经周折回到洛阳。幸好曹操奉迎到了许都,过了几十年安定的日子。

尽管老曹也总是给他小鞋穿,不太听招呼,但比起董卓、李傕之徒,还是好了不少。

正如曹操在《述志令》所说,没有曹操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献帝也明白,如果是落在了袁绍、袁术、吕布,甚至是刘备、孙权手里,估计日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曹操没有把权力交还给献帝,令献帝不爽;可真把权力交给了他,曹操那帮子手下也未必听他的招呼,他未必能够掌控得了局面。刘备、孙权未必就偃旗息鼓,归顺朝廷。

如果献帝明白事理,对于他跟曹操的关系应该是满意的。

但曹操突然走了,这令献帝对于未来不确定的局势产生了担忧。不要说能否收回权力,就是生命能不能延续也是个大问题。

估计献帝不可能有丝毫的轻松和欢欣,更多的应该是焦虑。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好在这个时间没有等得很久远,也就有了结果。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一月,就在曹操病逝的当年,不管是献帝真心禅让,还是被曹丕逼宫,献帝退位,曹丕登基称帝。

曹丕奉献帝为山阳公,食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祭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四皇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

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不管坑大坑小,总比悬在头上要好一些。

在豹眼看来,恢复汉室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献帝有这么一个结果,已经是非常人性。

如果献帝还有别的想法,自己找不痛快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改朝换代是历史的趋势,不是哪一个人所能够左右的,甚至曹丕也控制不了这个局势。

献帝应该满意,能够得到这么一个结果,对于他的祖宗们来说,也算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他的有些祖宗没有给他留下一个好的底子,也怨不得他不争气了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