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班主任的教育建议:高考冲刺,聪明的家长都在做“加减乘除”


园艺家说:“

人生是加法。种子生根发芽,加进水分养料,才能枝丰叶茂开花结果。”


雕塑家说:“人生是减法。巨石反复雕琢,减去多余部分,才能成为一尊精美雕像。”


金融家家说:“人生是乘法。精心规划项目,乘以效益利润,才能收获成功。”


冶炼家说:“人生是除法。生铁时刻磨练,除去生锈菱角,才能百炼成钢。”


董卿说:“从来没有什么横空出世,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资深班主任的教育建议:高考冲刺,聪明的家长都在做“加减乘除”


李开复说:“父母要用3%的时间管教孩子,用97%的时间和孩子做朋友,孩子才能成为讲理的孩子。


是的,孩子的前途,不仅拼自己,还要拼父母,最终,都是两代人甚至几代人叠加的结果。


人生就是一种自我经营过程,要经营就要讲运算,高考冲刺阶段,父母更要精心做好“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资深班主任的教育建议:高考冲刺,聪明的家长都在做“加减乘除”

增强孩子必胜信心做“加法”


十二载的严寒酷暑,数千个清晨黄昏,高考这条路走得太不容易。


对于已经极尽努力的考生们来说,他们缺少的不是偶有失误时的批评与指责,而是对其努力和付出的鼓励与肯定,帮助他们的自信心寻觅落脚的地方。


教育专家说,你的鼓励方式有时也决定着普通孩子和学霸差距的大小。


一味夸“聪明”“有天赋”,孩子一遇到挫折,反而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激励教育的关键要让孩子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


表扬努力而不要表扬智力,表扬时不要轻易给孩子贴“聪明”的标签,要夸奖具体的事实,而不夸奖天赋。


表扬过程而不是表扬结果,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具体明确,比如他的专注、坚持、创意、策略等。


斯坦福教授说,夸孩子要用好这几种方式:


你很努力啊(表扬努力)

尽管很难,但你一直没有放弃(表扬坚毅)

你做事情的态度非常不错(表扬态度)

这个方法真有新意(表扬创意)

我相信你,因为你前几次说话算数(表扬信用)

真高兴你做出这样的选择(表扬选择)

你和你的伙伴合作的真愉快(赞扬合作)

你尊重别人的意见,做得很好(赞扬孩子谦虚)


一位“学霸”的父亲,在家长会上分享育儿经验12条“父母规”时,其中第一条是这样描述的:


从此刻起: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寒门逆袭的哈佛博士何江说,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他们坚信知识的力量,从小就鼓励他们兄弟俩努力读书,没有父母的鼓励,他就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打工仔。


资深班主任的教育建议:高考冲刺,聪明的家长都在做“加减乘除”


电视剧《小谢尔顿》称得上是一部天才养成记。剧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恭喜你,比原来进步好多!你是不是感觉很有成就感?”


资深班主任的教育建议:高考冲刺,聪明的家长都在做“加减乘除”


这样的夸奖,能让孩子把更多关注度放回自己身上,对孩子调整以后的行为,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成长路上,孩子需要满满的正能量,需要父母的肯定、爱和接纳。


资深班主任的教育建议:高考冲刺,聪明的家长都在做“加减乘除”

降低孩子学习压力做“减法”


新疆文科高考状元赵寒雨谈及保持好心态的秘诀时,她表示,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期望值不那么高反而压力小一点。”


资深班主任的教育建议:高考冲刺,聪明的家长都在做“加减乘除”


不少家长爱把“至少要考多少分”“一定要考多少名”之类的话挂在嘴边。


压力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它可以披荆斩棘,用不好,反会伤了自己。


梁启超不仅自身成就斐然,“一门三院士”的传奇更是世所罕见。


梁启超教子的秘诀就是耐心疏导而不是一味施压。


女儿梁思庄考大学没考上,感到非常沮丧和痛苦。


梁启超写信安慰“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

,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梁启超在书信中说得最多的是安慰、劝解的话,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目标。


儿子梁思成在国外的学习中不知道该如何前行时,感到进入“瓶颈期”。


梁启超回信说,“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


冲刺阶段的孩子,最烦父母成天唠叨,聪明的父母要以“多听少说”的办法来保证亲子沟通渠道的通畅。


安徽状元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资深班主任的教育建议:高考冲刺,聪明的家长都在做“加减乘除”


一位状元父亲说,孩子虽然是自己养的,但也不能口无遮拦,交流前一定要“备课”,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做最优秀的自己。


哲人说人生如车,其载重量有限,超负荷运行容易使人走向其反面。


资深班主任的教育建议:高考冲刺,聪明的家长都在做“加减乘除”

提高孩子学习效率做“乘法”


看过一则新闻,有一个准备考研的女孩,她每天学习10个小时以上,但每天早上中午都会化妆补妆。


资深班主任的教育建议:高考冲刺,聪明的家长都在做“加减乘除”


她说化妆是必备素质,打理自己的本身,是在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就是这一天要充满正能量的开始,学习要有仪式感,如果邋邋遢遢,松松垮垮的学习,心里会很不舒服,也没有效率。


什么是仪式感?仪式给人一种庄重正式的感觉,活动设置仪式,暗示着有一个良好的开始,代表着期盼和重视。


学习仪式感能给学习者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暗示可使考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做到手眼脑协调统一。


怎样建立学习仪式感?可像做操一样建立几个规定动作,经过反复练习,就会形成习惯。


第一步:静心冥想,集中注意力

第二步:浏览内容,提前预热

第三步:一分钟自我暗示

第四步:学习结束,自我肯定


学习仪式感,其实是对枯燥疲惫的高考冲刺生活的一种有效调节,通过强烈的自我暗示实现自我变革,把自己的专注力、反应能力、持久耐力迅速提升。


学习之前给孩子泡一杯咖啡,收拾好书桌,对孩子说几句鼓励性的话,订个小目标,把注意力集中于当下,让孩子以愉悦、享受的心态开始学习之旅。


古人读书也很讲究“仪式感”,焚香读书、品茗闲吟的境界,怎能不让人心向往之。


《小王子》中的狐狸有句名言:仪式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在教育学里有个概念叫“有效时间”,是指你的心专注的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有多少。


如今的孩子普遍性注意力缺失,“专注力”成了家长们极为头疼也极为关注的热点词汇。


学霸们之所以成为学霸,除了自身努力和掌握方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能抗拒诱惑,这也就是懂得保护自己的注意力。


2018年北京7位学霸逐一分享了他们的学习经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专注。


2011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王震霆说:“我不是最聪明的人,但我是效率最高的人。”


在高考冲刺关键时刻,一次高效率的努力能抵得上平时几次、几十次的奋争。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关键时刻把握住高效学习,就实现了人生的乘法。


资深班主任的教育建议:高考冲刺,聪明的家长都在做“加减乘除”

消除孩子负面情绪做“除法”


傅聪享有“钢琴诗人”之美名,可当初在给父亲的信中也一样诉说着学习的苦闷。


资深班主任的教育建议:高考冲刺,聪明的家长都在做“加减乘除”


父亲傅雷的一段回信,娓娓道来,至今读来仍然泪目。


傅雷说“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傅雷说“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没有谁可诉苦。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电视剧《小欢喜》的方圆,就像是一个“驯兽师”,能把周围所有的人驯服得安静温顺下来。


曾经的学霸英子患上中度抑郁症想要自杀,感到极度痛苦,生无可恋,最主要原因是有一个强势专制的妈妈。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他们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包容、信任、像朋友一样”。


有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负面情绪与成绩的关系:“孩子成绩差,多半是负面情绪得不到合理宣泄,能量在内心冲突中消耗殆尽。


高考冲刺,孩子们的学习任务日趋繁重,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偶尔出现烦躁、焦虑的心情在所难免。


高考冲刺,父母就是孩子的“定海神针”,倘若做不了孩子灵魂的“人生导师”,那至少要做好孩子负面情绪的“过滤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