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深处:汶川地震十周年祭(17)——有一种商品叫悲痛


2009年3月31日,北川老县城望乡台,几名销售旅游纪念品的妇女正在吃自家带来的午饭。北川老县城封城后,望乡台成为眺望北川的唯一去处。望乡台原本的名字叫三道拐,原本是在通往江油的盘山路边的一块坟地。本期《汶川地震十周年祭》将向您讲述这里发生的特殊故事。

成为旅游新热点北川望乡台,每天都聚集众多游客。地震发生后北川太出名了,人们怀着各种心情朝这里涌来。就在政府、学界为如何开发旅游争论不休时,民间早已开始了实际行动。地震后不久,三道拐上就聚集了数十名经营者,他们销售着与地震有关的纪念品,望乡台这个名字也自然叫开了。这些经营者中100%失去家园,九成以上的家庭有直系亲属在地震中遇难。

等待顾客的收费望远镜。“望乡台 我们在这里望乡其实 我们望不见故乡 只望得见悲伤”作者冯翔写下这首诗后,不久就在家自缢生亡,他是北川县宣传部副部长,地震中失去了年仅八岁的儿子。 有朋友说我,记忆是我的负担,写到这里,我有些信了。我不明白,老天让我记着这些,是对我的眷顾还是惩罚?


望乡台上的独广告,在这里明信片是旅游畅销品。北川望乡台离任家坪板房区大约1公里。每天上午7时开始,当地经营者就开始携带家当上山摆摊。上山的路沿着铁丝网,铁丝网内就是严格封锁的禁区,只有在特定的时期如春节、清明等才开放。

19岁的夏春菊在自己的小摊上,向四面八方的游客兜售旅游纪念品。夏春菊有一个16岁的弟弟,地震时不幸遇难。地震前他就读于茅坝中学,品学兼优,酷爱打篮球。地震后有人说告诉夏春菊,她弟弟被挖出来了,埋在万人坑里。夏春菊卖光碟分15和30两种,照片是10元3张,其中一张照片上清楚地标有茅坝中学的位置。

北川销售的旅游纪念品。北川的旅游纪念品基本只有3种,光碟、照片和画册,内容全部是反映地震的。

2009年4月,北川中学遗址还基本保持原样,但已经有围栏围起,不少商贩在外围摆摊销售纪念商品。我过了些年再到这里的时候,废墟已经没有了。

执勤人员和小商贩同框。望乡台的经营者和执勤者,大多居住在任家坪板房区,他们都是灾民。这个离北川老县城最近的板房区现在住着4000多人,青壮年大多出去打工,老人孩子成了这里的主角。地震不仅夺去了他们的家园和亲人,也让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上午,一个小商贩出摊,正悬挂自己准备好的商品。

一个老阿姨对着每一个路过的游客微笑,希望他们能停步关注自己兜售的物品。地震发生后,迅速找到收入来源是当地灾民的当务之急,他们中的许多人无暇顾及别人的非议,开始了经营“地震”的活动,这等于是一遍遍剥开难以愈合的伤口,一遍遍展示着自己的悲痛,他们靠坚强和麻木硬挺着。

傍晚,刘斌最后一个收拾摊子,准备回家。30多岁的刘斌是个内向而温和的男人,他是望乡台上的一名“摄影师”,他用一台小数码相机,为前来参观的人拍照,现场打印,每张照片收8元,能挣5块钱。生意好时每天能挣100多元,平时也能有30-50元收入。地震中他受了重伤,至今还未恢复。他说等伤好了以后,要出去打工走得远远的。他8岁的儿子在地震中遇难。

一个摊主很失落,虽然是雨天,还是来了许多游客,但她还是没有开张。一张小凳就是一个小摊,一个小摊就是一家人的生活来源。


对于这个特别的生意,一开始就存在着不小的争议。在北川县政府工作的徐先生接受采访时告诉我,商贩贩卖地震纪念品的行为刚出现时,有关部门就很重视。现在北川的一切都处在放大镜下,很多事情容易被曲解。造成这种经营活动的原因是市场的需要,再说也没有理由制止老百姓这样的经营行为。

经营纪念品批发业务的席刚,接受采访时告诉我,“这些东西都是真实的,可以帮助外地人了解北川,也可以让本地人有活干。不做这生意他们怎么活?做这事我不亏心。”对于自己的生意,席刚并不乐观,“我这生意做不长了,以前政府看我们可怜,只要我们能谋生自立,他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秩序慢慢恢复,政府肯定要管。”

陈先生在成都从事展览设计。清明期间,回乡扫墓的他,看到了乡亲们的“生意”。起初很为不满,他认为这是将灾难当成商品出售。当他离开时却改变了看法,他理解了乡亲们的行为,“毕竟他们什么都没有了,这场灾难的知名度成了他们唯一的东西。”临别时陈先生告诉我,他希望自己有能力为乡亲们做点事情,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2009年3月底,望乡台下的路边,一个收摊的女士正在离开。铁丝网里面,就是被封闭的北川老城,他们原来的家就在里面,他们的亲人也在里面。 “硬盘深处”栏目,《汶川地震十周年祭》专题十七期。快了!快了!这个专题计划还有3期,如果顺利的话。这个专题结束后,还将有新的专题与读者见面。谢谢您的耐心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