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科技企业利润或因新冠减少107亿美元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大给亚洲电子零部件和半导体企业的业绩带来打击的可能性增强。高盛证券估算称,此次疫情将导致鸿海精密工业、TDK等105家主要企业2020年度营业利润减少107.6亿美元。


亚洲高科技企业利润或因新冠减少107亿美元


原因在于智能手机工厂云集的中国出现停产,而且消费下降。越来越多的人担忧正在复苏的高科技企业业绩会大打折扣。

电子零部件及半导体等高科技企业集中在亚洲,其动向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业绩也预示着世界经济的前景,受到很大关注。

高盛以日本、中国大陆、台湾及韩国等亚洲的105家主要企业为对象进行了估算。估算时假定中国大陆的需求在6个月里减少30%,大陆工厂开工率在2月以后的8周里减少一半。此次按照企业在中国大陆的生产和供货比等进行了调查,计算了与未出现疫情的情况相比较的2020年度影响程度。

其中,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全球最大电子零部件代工厂商、从事iPhone等生产的鸿海。据悉该公司2020年度营业利润将减少18亿美元(相当于39%),销售额减少154亿美元(相当于8%)。这是因为该公司的大陆工厂生产比例较高,严重受到疫情影响。据鸿海表示,因很难确保员工返岗,工厂开工率只有需求的一半左右。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企业台湾积体电路制造(TSMC)的营业利润将减少5亿美元(相当于3%),销售额减少14亿美元(相当于3%)。该公司曾考虑到新一代通信标准5G即将普及而发布了2020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0%、设备投资最多达到1.7万亿日元的计划,但因零部件供货推迟,停产风险浮出水面。不过面向5G智能手机等的高性能产品主要在台湾生产,与鸿海相比,影响较小。

韩国三星电子的营业利润影响额为14亿美元(相当于4%)。韩国国内疫情也在不断扩大。高盛的估算没有计入韩国国内的供需影响,因此疫情的负面影响还会进一步加大。

日本企业受影响最大的似乎是村田制作所。该公司占全球市场最高份额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销量可能受到不良影响,将营业利润拉低近400亿日元。TDK方面,占到利润一半以上的电池业务的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中国福建省。据悉“虽然在逐步复工,但给业绩带来不小影响”。

不过,疫情扩大造成智能手机等最终产品需求减少的局面很有可能是暂时的。高盛的投资调查部长高山大树认为,“(因疫情扩大)积攒的需求会很大”。疫情结束后,前期积累的订单会集中出现,业绩也可能迅速复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