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著名經方大師王付教授闡述編寫方劑學研究生教材的特色之二

主辦單位:

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

承辦單位:

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臨床教研基地

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中醫門診

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張仲景學術研究中心


全國著名經方大師王付教授闡述編寫方劑學研究生教材的特色之二


2.方證研究與配伍研究是教材的核心

中醫治病的整個過程就是研究“證”與“方”的過程,“證”是基礎,“方”是結果,特別是方藥配伍的科學性是取得療效的關鍵,編寫方劑專業研究生教材的核心內容應突出研究方證理論與配伍理論,使研究生在理論學習上擁有牢固的紮實的基本功,在臨床實踐中擁有靈活地嫻熟地操作能力,成為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協調的急需高級人才。

方證研究:方以治證,證以選方,方證結合是辨治疾病的最佳選擇。證是研究疾病所處某一階段的特有表現,方是辨治疾病所處某一階段的特殊手段與方法。方劑專業研究生教材只有突出方證研究,才能使方劑專業研究生能夠充分理解與全面掌握方與證之間的辨證關係與應用關係。研究方證務必闡明任何一個方劑的功用都不侷限在某一個方面,主治也不侷限於某一證型,同時還要闡明任何一個方劑的功用與主治都有其聚合性、多向性和針對性。再則,治療任何一個病證都不侷限於某一個方,但必須懂得其中某一個方則是治療某一證型的最佳選擇。研究方證關係,一要辨清方證之間既有相等關係又有不等關係,二要辨清方證之間既有相對的對應性又有絕對的可變性。研究方證理論,既要突出開拓思路、啟發靈感、舉一反三,又要突出示範性、指導性、實踐性,闡明運用方證理論既有規律可循又有靈活變通,使研究生在理論學習上擁有實踐操作的思維,在臨床實踐中擁有嫻熟的理論作指導。

配伍研究:君臣佐使理論主要用於解說方劑組成的合理性及其之間的配伍關係,可其在辨證組方用藥之前則缺乏前瞻性和指導性。研究方劑配伍理論重在指導臨證組方用藥,且不可僅僅侷限於解說方藥配伍的合理性。根據教學實際和臨床實踐,權衡歷代名方用藥配伍特色,總結、歸納方藥配伍原則與方法用以指導臨床組方用藥,論證方劑配伍原則與方法是在確立方藥之前務必要遵循的法則。研究方劑配伍的基本原則與方法主要有,一是針對病變證機選用方藥,即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熱者寒熱並行,虛實者補瀉並行,鬱者行之,結者散之等,這是治病選藥的基本原則;二是針對臟腑生理特性選用方藥,即治心應酌情考慮配伍安神藥,治肝應酌情考慮配伍疏肝藥,治肺應酌情考慮配伍宣降肺氣藥,治腎應酌情考慮配伍固藏精氣藥,治胃應酌情考慮配伍通降藥等,這是提高療效的基本原則;三針對方藥弊端選用方藥,如酌情配伍減緩方藥的毒性,或糾正方藥的偏性,或緩和方藥的峻性,或改變方藥的特性,這是補偏救弊的基本原則。可見,研究方劑配伍原則與方法,是從配伍方法角度研究方劑配伍的規律性與指導性,特別是指導臨床用方治病重在掌握規律、運用規律,從規律中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總之,編寫方劑專業研究生教材的目的是使研究生通過學習方劑配伍原則不在於會用古人的方劑,而在於會用配伍理論完善古人方劑更加符合治病需要,達到運用配伍理論而指導臨床治病用方的需要。

方證研究與配伍研究是編寫研究生教材的核心,對培養方劑專業研究生具有理論思辨性與臨床實踐性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全國著名經方大師王付教授闡述編寫方劑學研究生教材的特色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