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你最喜歡去誰家過?

dongmeng513


1978年施行獨生子女政策,一家只能生一個孩子,到現在,那時的父母已經成為老年人了,獨生子女長大,生兒育女了。每到過新年,家家團圓這個高興的時刻,問題又來了,夫妻兩個人去哪裡過年呢?其實這已經不是一個新問題了,這是個世紀難題。

很多和和睦睦的家庭到了過年就是因為先去誰家過年第一次吵架,誰都不想服輸,先去女方家過年,男生覺得沒有面子,先去男生家過年,女生又覺得吃了很多虧。最後大家都不歡而散。

前些天報道過這樣一個新聞,夫妻兩個人在江蘇生活,兩個人也是新婚,寶寶才5個月。女方的父母都是江蘇人,男方的父母是東北人。坐月子時,男方的父母說忙沒有過來照顧孩子,都是女方的父母照顧。媳婦也沒說啥,畢竟誰方便誰先來。到了大過年的,本應當在女方家裡過年,男生卻執意要回東北過年,說:爺爺奶奶還沒有見過孫子,還要回去看祖宗。女生就不樂意了,孩子那麼小,東北那麼冷,怎麼經得起折騰。

在這個故事中,男生確實有點無理取鬧,結婚第一年回男生家裡沒有錯,可是孩子還很小,就算第一年回在孃家過年,臉上沒有面子,自己爸媽那裡不好交差,可是那是自己的孩子啊!多和父母溝通溝通問題就解決了,相信爺爺奶奶也會很會很心疼孫子的。

調查了很多家庭。下面就是他們對待回誰家的做法,相信從中你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新年少一些爭吵,多一些笑哈哈。

自在派: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自在派的做法就是拆散了小兩口,兩個人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我個人很喜歡這種過年方式,現代人也不會太注重過年的習俗,在誰家過年都一樣。兩個人在一起,何必互相要求,只會給對方無限的壓力。男生去女生家過年,男生可能在男生父母面前拘束,女生可能也一樣,不認識的人,不熟悉的環境,想起來都尷尬。好好的一個年過得烏煙瘴氣,還不如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還能見一見兒時的玩伴,又能見見父母,隨心所欲。

小張剛結婚的時候過年就去了婆婆家,婆婆家條件不好,在農村,還沒有暖氣,冬天很冷,當時還得了感冒,有沒有熱水洗澡,是哆嗦著洗完了澡。在婆婆家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坐車回自己家了。以後過年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雖然剛開始丈夫有點不高興,慢慢就習慣了。畢竟兩個人就要和和睦睦的,自己的家長也開心。

甜蜜派:小兩口自己過

兩個人好不容易走在一起,結了婚就是一家人了,怎麼不能好好過一個新年呢?小兩口過年才最自在,沒有家長的約束,想什麼時候睡覺就什麼時候睡覺,想不做飯就可以定外賣,當然想不看春晚就不看春晚。兩個同齡人一起過年才最開心。就像愛情公寓裡一樣,一群年輕人,可以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過年有假期,不用擔心遲到,不用擔心工作。兩個人還可以增進感情。如果父母都是開放型的,年輕人選擇這樣過年最棒了。但還是提醒一下選擇這樣過年的朋友,你可要提前問清楚你們家過年有什麼習俗嗎?不到到時候打電話問父母,遭受批評。

小李和丈夫過年前好幾個月就開始發愁今年去哪裡過年呢?兩個人誰也不讓誰,都不想吃虧,兩個人都有非要去自己家的充分理由。還冷戰了很長時間,突然有一天,小李提議兩個人在一起過年不好嗎?非要回家過年啊!和丈夫商量了一下,丈夫拍手叫好,兩個人和父母商量,雖然父母都想見見自己孩子,但轉而一想,孩子高興比什麼都好,還是讓他們自己過吧。於是,兩個人過得有滋有味的。

奔波派:去了這家去那家

在大城市打拼的小年輕都是一年見父母一面,真的很想念,大過年的多想看看父母。父母養育了我們那麼多年,平時不在身邊,大過年的肯定要回去看看了。但是去了自己家裡,男生的父母還想見見媳婦呢!為了禮數做周到了,只好兩邊都去。沒事,我們還年輕嘛,多辛苦一點也沒事。

小孫和丈夫就是這樣決定的。結婚那麼多年,也是這樣做的,大年三十和丈夫回婆家,到了大年初二搭夜車回孃家,雖然過個節,其實比工作還辛苦。但是這樣做父母兩邊都開心了。大多數還是選擇這樣過年。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不能像小時候餓了就吃,困了就睡,你知道你身上有巨大的壓力,雙方父母要照顧,家庭要照顧,將來還會有孩子。你或許在別人眼裡一文不值,但是你是父母眼裡的寶,所以,要活出責任。活著,不能太輕鬆,你要對得起女兒,兒子這個稱呼,這個稱呼,也是一個責任。

輪流型:一年一家

嚮往公平的夫妻大都選擇一年一家回家過年,今年回你家,明年回我家,真好,夫妻兩個人不會因為這個吵架。但是首先,提醒女性朋友,最好留下證據,把你們的契約錄下來,或者寫成文字形式。這裡不是不相信廣大男性朋友,因為確實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搞得大家都不愉快。

小王和老公婚前就約定回家過年的時候,每年一家,第一年先去男生家裡,第二年女生家裡。前幾年都相安無事過去了,等過了幾年,兩個人過糊塗了,男生說去年去的是女生家裡,女生說自己明明就是在男生家裡過得,男生就覺得自己說的很對,記得很清楚。兩人誰都不服輸,最後,兩人生氣了,各回各家了。男生回到家,爸爸媽媽一看孩子回來了,就很驚訝:你們不是一年一家嗎,今年怎麼回來了,男生突然想起來,是自己錯了。

合一型:大家一起過年

對於有經濟能力的年輕人這樣最好了,雙方都可以看見自己的父母,接到跟前盡孝,爸爸媽媽又可以看到小孩子,兩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多開心啊!

過年了,大家都圖一個開開心心,和和美美,希望年輕人選擇適合自己的過年方式,盡孝的同時,又可以自己開開心心的。也希望父母們多一點體諒。過年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