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入境游情况相比出境游差很多,问题出现在哪?

eTravel


基于这个问题我感觉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

一,我国人口众多加上国民的购买力提升和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境内游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了。所以一到节日国外热门旅游地几乎被国人占领。

二,国外能来中国旅游地还是少数,因为西方一些媒体对中国一直是丑化的状态,把我们这边说成脏乱差,这样国外来旅游的也就不是很多了。

按照入境和出境比肯定不是一个当量,我们的基数远远大于他们,所以很容易给人一个错觉。


邻家的王叔叔


外国人想到中国旅行吗?

答案:是的。我在国外时,很多外国人跟我提到说想去中国看一看,伟大的历史和现代化进程完美融合在一起,让外国人充满了对中国的向往。

但为什么入境游这么低呢?要从多方面原因来看。

早在10年前,我第一次到德国的时候,在街头旅行社门店玻璃上贴着的旅游价目表,显示的就是,去中国的价格是最贵的。

1. 价格贵。到中国旅行并不便宜,尤其是现在,北上广的消费水平在全世界都是排名靠前的,而欧美的经济水平却一直都不景气。另外一般到中国旅行的老外,并不是多么富裕。而且老外比较重视家庭,家庭度假占很大的比例,中国不是一个适合家庭度假的地方,中国正处在从走马观花过度到深入旅游的转型期。欧美人和东亚人的旅行方式,是很不一样的。

2. 语言问题。我们很多朋友不敢出国旅行,就是害怕语言不通。同样,外国人也是一样。美国人度假绝大部分是在本国内,其余的人中绝大部分人去国外旅行也是去英语流行的国家。

3. 签证问题。经常看到,好多网友“义正言辞”去批评某某国家,跟中国好为什么不给中国免签。要知道,免签一般是双方相互的。但中国很少对外免签,甚至对很多国家的签证的要求特别严厉。伊朗对中国免签了,中国对伊朗免签了吗?如果你去阿塞拜疆,办理落地签非常方便,但是你知道阿塞拜疆人办理中国签证有多么不容易吗?光是一封介绍信在黑市上的价格有多贵吗?

4. 气候问题。像雾霾这个词对于中国来说,像是一个标签一样,一旦按上去了,不会轻易会被摘下来的。就像印度的“脏”和“强奸”一样,这就是大家对印度固有的印象,所以印度人对中国这种印象很生气。雾霾,以及环保问题,对于外国人来说,确实有一些不好的固有印象。

如今的疫情问题,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以及病毒起源并不一定是在中国。但是老外会这么想吗?肯定不好的印象会进一步加深。

5. 认知问题。前面说了固有印象。有的老外把中国看做是强大的不得了的国家,可很多老外的印象还停留在张艺谋的电影里,是那种几十年前很落后的,卫生很糟糕的国家。我在德国的时候,看到夜里放的中国电视剧,居然还是八十年代的姜大卫主演的电视剧。此外国外媒体“偏向性”的报道很多都是负面的,所以大家的印象负面也居多。

6. 体验感和性价比。回归到旅游本身来说,中国旅游的体验感不算好,性价比一般。我们国内的人出去旅行都会抱怨,人山人海、物价贵、收费项目多等等,难道老外没有这种感觉吗?相比泰国、日本、意大利等一些传统旅游国家来说,我国的旅行体验是性价比比较低的。

7. 游客数量。由于中国人口的基数大,兜里又有钱,所以旅游人口数字庞大,别说中国国内,就像泰国很多地方,例如普吉岛,过去是欧美人度假比较多的,现在还有几个欧美人,全都被中国游客占领了。而中国景区,不缺那几个老外来,现在的游客数量就已经够多的了。

8. 商业化开发。过去很多老外会到中国一些不知名的地方旅行,像丽江就是被老外游客最先发现的。但现在,几乎绝大部分旅游景点都已经开发了,商业化了,已经不符合老外旅行的胃口了。

意愿:尽管如此,我在很多国家问过当地人,他们对去中国的意愿都很强烈。例如我在波兰的时候,当地人就说波兰人最向往的国家就是中国。而我在克罗地亚乘坐公交车的时候,一个高中生告诉我,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去中国,去看一看中国到底是怎么发展的,为何这么强大。等等。


所以,很多客观条件使得入境游人数在下降。

但我本人还有一种观点:我特别反感那些说什么为什么出国游,把钱给外国人赚的那些观点,有的人说“中国这么大,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出去旅行”——这样的话简直就是幼稚,无知。我的观点就是,正是因为你强大了,所以你才会去全世界去看看,入境游游客减少,也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强大了的缘故。

出境游游客上涨,也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强大,要不然你哪儿来的钱出国玩。正是因为有了庞大的中国游客数量,以及海外移民的数量,让中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影响无处不在。

当然,在未来,中国还是有可能改善入境游低迷的情况的。不过可能要在很久以后。


老迟


中国入境游市场不瘟不火、不咸不淡的状况由来已久。我曾经与一位美国朋友聊起过相类似的话题,其实他们对亚洲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都充满了好奇,感觉这是一个神秘的国度,非常期待能来中国探秘。

2019年春这位美国朋友带着一颗好奇心,来到了《阿凡达》的取景地张家界旅游,他说他非常喜欢张家界的自然风光,亲眼看到的景色比在电影里看到的更加迷人。他还去看过西安的兵马俑,感觉很震撼。当我给他介绍国内其他著名景点时,他却说没有听说过,不知道。

我感觉中国山水、中国文化对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之所以入境游的外国人不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我们宣传的力度不够,或者是说宣传的方式方法不对。美国本土的媒体在介绍中国时偏重于“威胁论”,除少数精英阶层的人士对中国接触的多一些外,美国普通老百姓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我们改革开放前的水平,只知道北京、上海、兵马俑,对我们其他地方知之甚少。

第二是宾馆住宿不方便。按照我们国家的有关规定,只有政府部门指定的宾馆才可以接待外国人入住,这样在前台办理登记入住时,他们的护照信息立刻就会上传到公安机关的职能部门。这些宾馆酒店大多布局在城市,而景区附近这样的宾馆很少,老外大多是背包客,他们喜欢去的是自然风光秀美的地方,在那里大多数的普通宾馆是不接待外国人的,所以对他们来说很不方便。

第三是旅游体验不好。在国外的景点大多是不收门票的,或是收很低的门票。而我们的每个景点门票都太贵,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他们大多喜欢静静地游览,而我们每个景点都是游人如织,从而大大影响了老外的旅行体验。





秋天连绵的雨


确定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同年度 入境和出境 的游客数据:


2018年中国入境游客人数 - 6,290万

根据联合国下属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统计数据,2018年来中国旅游的国际游客数量排名世界第4,年增长3.6%。

表现还不错,但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2018年中国出境游客人数 - 7,125万


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18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4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4.7%,稳居世界出境旅游的第一位。

另一方面,国家移民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除去前往港澳台的内地游客,2018年约有7,125万人次去海外国家旅游。

在国际旅游支出国家排名中,中国名列第1 ,达2,770亿美元,差不多是第2名美国的2倍。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 中国出境游和入境游的表现 并没有差得太多。


但是,中国迅猛发展的经济形势,未来出境游旅客只会越来越多,增长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另一方面,考虑到中国所拥有的丰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点,以及众多新发展的旅游城市,我们在吸引入境游客方面,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呢?


答案是肯定的,且潜力巨大!


那当前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制约着中国入境游的发展呢?


1. 中国签证


目前仅有18个国家的公民可以持普通护照无条件免签证进入中国大陆,名单如下:

名单上这些国家,除了日本和新加坡可以为中国带来可观的游客数量,其他那些差不多都只是中国自由行游客的探险地。


虽然,政策层面有一些诸如24/72/144小时过境免签证;珠三角、经济特区区域性签证优惠;海南岛免签证项目等便利安排。但是,对于一个普通的外国人,在规划自己的旅行时,又有多大的可能性去冒险享受这些限制条件多多的签证优惠项目呢?

签证手续和费用,也是一项不能忽略的出行成本。加拿大公民收费163.24加元(840人民币);美国公民243.24加元(1252人民币);据说中国签证申请费用最高为420新西兰元(约合2000元人民币),大家感受一下除去时间成本以外的 金钱成本。


2. 旅游宣传


中国旅游对外宣传大部分仍集中在传统媒体,并没有覆盖到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中。在宣传上也侧重于对旅游景点和旅游城市的宣传,而缺乏对衣食住行游购娱多要素的深度体验宣传,由此导致我国旅游景点对国外年轻游客的吸引力不足。

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外塑造中国积极向上的国家形象,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国家精品旅游带和跨国精品旅游线路体系。进一步推广离境购物退税政策,扩展购物退税业务试点地区与城市。


3. 基础设施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发展不均衡,大型机场更多地集中在东部及沿海地区,中西部如武汉、成都、西安、桂林等优秀旅游城市,无论是机场数量,还是国际航班数都处于较低水平。这些都直接限制了优秀旅游城市的国际游客接待能力。


4. 服务水平


中国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包括酒店、餐厅在内的旅游硬件设施都逐步完善,但旅游业特别是入境游领域,任然受到社会整体的语言和服务水平制约。

由于语言不通,外国游客在三四线城市会遇到不小的沟通问题,这不利于外国游客的自由出行。同时,由于以往的入境游业务基本都是由大型旅行社承接,仍沿用传统的“跟团游”思路,路线固定,难以满足当下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排名从上次报告中的第45位升至第17位。

中国国家旅游局提交《2016中国游客文明形象年度报告》中指,受访外国民众普遍认同中国游客质量有提升。

中国中央电视台报导,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曼努埃尔·巴特勒·哈尔特声言文明出游、旅行准备等方面中国游客“居于世界前列”。

截至2019年,中国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55项(包括自然遗产14项,文化遗产37项,双重遗产4项,含跨国项目1项)。在数量上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北美公子


参与一下。外国人到中国旅行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喜欢去的地方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人文历史和原始的自然景色。
十四年前往珠峰 外国人比国内游客还多

游览人文历史多在西安、北京等人文比较集中的城市。原始自然景色喜欢去偏远的省份,如西藏、云南等。早年外国人入境游并不少,十四年前第一次进藏去珠峰,外国人比国内的游客还多,之后在拉萨拼车往尼泊尔为五人,其中外国人三人,二位比利时,一位瑞典。十二年前去云南贡山的丙中洛,亦见到不少为外国人。
十四年前往珠峰 外国人比国内游客还多

外国人喜爱去偏远未开发的地方,旅行讲究广度和深度,喜欢原汁原味的东西。十几二十年各地都圈地为景,大搞收费的商业开发,原来的自然景色遭到人为的破坏,硬生生塞入人造景观,这些都是外国人最不喜欢看到的。

再讲人文景观,什么兵马俑、莫高窟等其收费高得离谱,无论国外游客或国内游客都难以接受。外国人对这些虽然感兴趣,但高昂的收费会让想去的人有所考虑。

旅游行业,休闲度假是回头率最高的项目,而国内符合欧美人口味度假的地方少之又少,难以与东南亚国家匹敌。

十四年前往珠峰 外国人比国内游客还多

综上所述,外国人入境游自然就比以往减少,另外,中国人口本来基数就大,加之国内游收费贵,也就自然有部份分流国外。两重叠加形成了此类现象。


山穷水秀-雄关漫道


说点深层次原因吧,

1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妖魔化宣传造成了精英层抵制,普通大众无好感。这不是我们一天俩天能改变的。

2我们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物价相比3.40年前有所提高,而相当部分外国人所认为的中国人生活还停留在30年前的红高粱的阶段。

3国内旅游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著名景点里游客人山人海,而且费用也越来高。外国旅游团,说实话廉价团居多,但又想得到超值的对待,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导致某些外国游客在游览如故宫,兵马俑一类的景点时,体验一般。

最后说一句,我国是亚洲乃至全球旅游资源最最最丰富的国家,自然风景人文历史,名胜古迹,遍地都是。旅游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也是国家对外的一张名片。相信随着国家越来越强大,外国人能了解到真实的中国,入境游客会逐步增多。这事急不来。



之道16


应该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规划的逐步完善,中国接待外国游客的资源更加的丰富,条件也更加的完善,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好,但是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人数与次数还不能与国人出境旅游的人数和次数相比,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相中国人口众多,相对爱好旅游的人也比较多,再加上这些年我们经济的发展,人们兜里有了钱,为出国旅游奠定了经济基础。

其次,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不断增大,很多国家与地区为中国游客开了绿灯,例如免签及落地签等等。

,拒绝国人签证难的问题。

第三,很多国家为了赚到我们中国人的钱,都有很多的优惠政策,例如购物免税,酒店打折等等。

综上所述,国人出国的热情与条件相匹配,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那为什么入境的游客没有出境的多呢?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很多国家来中国旅游还需要签证,例如美国人办中国签证要160美元,而且可能这一辈子就去一次中国而已,所以他们去亚洲国家旅游,基本上首选日本,然后是台湾香港、韩国,因为这些国家与地区都是免签证的。

第二,我们的旅游环境还有待提高,一些外国朋友说,中国很多景点非常的漂亮,但很多时候有被强制消费的感觉。

第三就是我们的社会环境,安全方面是没得说,食物很吸引外国人,但由于一些社交媒体网站在中国没有办法使用,所以他们觉得有与世隔绝的感觉,所以超过五天的旅行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

总之,要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除了我们在海外大力宣传我们的旅游资源之外,国内的工作还有做得更细致,我们的法治要更完善,国人的素质要进一步提高,相信不久之后外国人将迷上中国!








Frankli65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没有其他的楼主回答得那么透彻,只能在有限的认知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国改革开放前几十年几乎没有出国旅游,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开放程度的扩大,普通老百姓有条件走出国门去看看,几十年积蓄的这股能量得到释放,加上中国人口基数大,出国旅游的人数当然相对多。

中国的风景区与人文地理外国人是非常欣赏的,只不过我们服务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景区门票太贵又有小门门票,国内的老百姓来旅游尚且对收费对导游怨声载道何况言语不通的老外呢?来一次怕五次。国内游百姓多没有太多感觉,老外周游业国,心里肯定有比较。再加上外国宣传上抵毁中国形象,入境游就肯定不如意了。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


张公子旅行视界


本人国内国外都有旅游经历,出现这种旅游人数上的逆差,我认为存在5个方面的原因:

1、我国改革开放前几十年几乎没有出国旅游,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开放程度的扩大,普通老百姓有条件走出国门去看看,几十年积蓄的这股能量得到释放,加上中国人口基数大,出国旅游的人数当然相对多。

圣家大教堂

2、比利时有个尿童像,在小巷转弯角边上,真的是一个不起眼小雕像,可讲述了一个保护城市的动人故事,再每天周期性改变小人的穿着,甚至裸体,吸引大量游客来探奇,成为比利时著名景点。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无数感人的故事,加大宣传力度,也要让外国有到此一游的冲动。

比利时小尿童

3、我国有些文艺作品的内容有点“倒撬边”的感觉,有的小说、有的电影电视剧中经济条件好的、事业成功人者往往出现到欧美国家定居、留学,甚至疗伤,潜移默化宣传了崇洋媚外思想。

3、我国新疆的风光不比美国差,对比上海到新疆自驾游17天和上海到美国西部18天自驾游、4人租一辆小车,每人机票便宜约1300元、门票贵了近2000元,总的旅行费用很接近的,对大多数人来讲,化同样多的钱,一个是出国、一个是国内,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国外。同样,国外游客也会比较,他们也会挑性价比高旅游项目。我国进景区观光的成本真的高。

4、欧美国家经济建设历史长,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阿尔卑斯山内的道路不宽,但路面绝没有坑坑洼洼。我在浙江、江苏、安徽的山里均自驾过,横向比较,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阿尔卑斯山内道路,右侧是有滑坡风险的山体

5、必须要倡导“厕所革命”。上厕所,是每个人必须的,厕所里又臭又脏,第一感觉是卫生条件差。美国的厕所常备垫纸、卫生纸、擦手纸三种用纸,那怕很偏僻地方的厕所三种齐全。厕所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只有彻底改变厕所“数量少、环境差”,使人们和游客用得方便、用得放心,少了后顾之忧。

美国山区路边的厕所内部,成卷的纸放着,随便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断提高,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必定会留住更多国内游客和吸引更多国外游客,这种逆差会越来越小!

千岛湖龙川弯

杭州西湖


魏殷轩芸


中国的一些景区,既有门票,还有景交车的费用 再还有索道 缆车的费用。像太白山,门票120,景交车费60,索道费120。加起来三百块钱,像一般的中国人都消费不起啊。外国人也精明着呢,也会算账的,他们能来吗?中国人,个别人做生意,或者是白领,或者是单位效益好的,可以任性游 ,出国游,看看外面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