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澗峰村鄉村振興:千年古村落 鄉愁一脈傳

在衢江,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古村落,通過“五水共治”、美麗鄉村建設以及實施歷史文化古村落保護等項目,如今,成了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示範點,它就是蓮花鎮澗峰村。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澗峰村是全國100個特色村莊之一,也是中國首個農民豐收節衢江區系列活動舉辦點。去年,澗峰村還入選第二屆“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

浙江澗峰村鄉村振興:千年古村落 鄉愁一脈傳

古色古香,韻味悠長

澗峰村是一個有傳說、有故事的古村落,建村歷史大約有一千多年。村莊曲徑通幽、古色古香、韻味十足,現有老房子86幢、古堰壩1座、古街道1000米、古墓1座、古水系3條、古院門1個和祠堂2幢,是衢江區古蹟保存最完善的古村落之一。風景秀麗的村莊,三面山水環繞,長期以來形成了平行河流的帶狀居住區。遵循古代建築風水學原則,澗峰村素有“上有清潭綠水,下有貞節繞墩;東有水清楊墩,西有鳳凰曬月”之美稱。

餘小牛介紹,村內古景點眾多,有雷鼓山、神通寺、賴公山、上攤堰、鳳賴墩、澗峰大田畈、護水雙峰、水中央墩等澗峰八景。還有2幢古祠堂——餘氏祠堂和徐氏大宗祠,現為省級重點文保單位。

“徐氏大宗祠建於明代,餘氏祠堂建於民國3年。”餘小牛介紹,在眾多古建築中,數徐氏大宗祠保存年代最久遠且最完整。

澗峰村人丁興旺,名人學士眾多,有清代著名進士王恩錫,還有革命烈士王多祥,名人王恆等。

文旅融合,鄉愁綿延

“現在,全村有農戶963戶、2756人。”餘小牛介紹,2010年5月行政村調整,澗峰村由原澗峰村、董家村和大墩村合併而成,村域面積4.1平方公里。

以前的澗峰村是衢江有名的養豬村。生豬退養後怎麼發展?澗峰村逐漸向現代農業特色村、省級農家樂集聚村轉型,發展鄉村旅遊業態。

近年來,蓮花鎮、澗峰村兩級幹部以景區村莊創建為抓手,深化美麗鄉村建設。自2016年開始實施歷史文化古村落保護項目,先後投入1300餘萬元,從修繕、修復、整治、改造、拆除、提升幾個方面著手創建景區村莊。

澗峰村將村內保存較好的40餘幢古民居、60餘幢徽派建築、2幢古祠堂、1座古堰壩、1座古戲臺等進行修繕和外立面改造,鋪設村內水道溝渠及古道2000多米,修復古井2處,完成了2500多米沿溪石板道路鋪裝、老街立面改造、老宅瓦頂修復。

同時,整合項目改造汙水管網系統,拆除廢舊棚及相關違章搭建3000餘平方米。投資500萬元全面完成村內“赤膊牆”整治工作等。

變美的澗峰村,再接再厲做好“產業+”“文化+”“旅遊+”文章,打造了名人故居、傳統手工體驗坊、特色小吃一條街、農耕文化展示中心等。

推動澗峰村產業振興,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村。2018年,澗峰村還充分利用古建築、古宗祠,將餘氏祠堂和徐氏大宗祠聯合打造成古色古香的村文化禮堂,將原來的大禮堂改造成農耕文化展示館。之後,開展了精彩紛呈的活動,“瘋跑衢州”“萬人遊蓮花”“中國農民豐收節文化禮堂活動”等活動,提高澗峰人氣的同時,為村民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

“2018年,村裡還投入1000多萬元,改建村道,打造了幾個景觀節點。”餘小牛說,到目前,村莊的歷史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項目、美麗鄉村建設、農房風貌提升工程等,一共投入4000萬元。

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美麗經濟業態的打造,使澗峰村成了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示範點。2019年3月,由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村雜誌社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澗峰村獲評“第二屆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

“下一步,村莊將按照‘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將村莊建得更美,帶動更多村民增收。”村支書董升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