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不是回顧總結,而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審視

教學反思,單從字面意思來看,即"反思教學",也可以理解為"反覆思考教學"。在教學中,既有"教",也有"學",那麼我們所要關注的不僅是教師的"教",也要關注到學生的"學",兩者緊密結合不可分割。教學反思並不是單純地對一節課的回顧和總結,而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方法、效果的客觀審視,對學生理解、接受、表現、反應的分析,肯定優點,糾正不足,填補漏洞,進一步充實自我教學知識結構、完善教學過程、彌補教學不足,提高教學水平的過程。

教學反思不是回顧總結,而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審視

本文作者李婷婷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按照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段,可以將教師劃分為呈階梯式發展的四種類型。

第一類是教學新手,知識結構以原理知識為主,這裡的原理知識指的是通過學習得來的理論性的書本知識。比如說教育學、心理學等,這類教師的特點是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已初步形成,教學形式模仿痕跡突出,相對缺乏教學經驗。第二類是經驗型教師,這類教師在教學一線上的鍛鍊使其已具有了一些教學實踐經驗,能獨立承擔並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第三類是研究型教師,在教學實踐摸索中不僅積累了一定教學案例和經驗,並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和風格,能夠遊刃有餘地進行教學。第四類是專家型教師,在教學中進入了探索和創造時期,具備了豐富的策略(方法、技巧)知識,教學智慧得到積澱和昇華,對於其他教師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能夠給出指導性的意見。

教師專業階段的劃分,證明了教師專業成長階段越高,所具有的案例經驗和策略知識就會越豐富,這兩者之間是互促互長的關係。案例經驗和策略知識是教師自己在教學情境過程中處理突發問題時的教學藝術與教學技巧,這對教師個人而言,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一個逐漸積累和成長的過程。同時我們要注意的是"反思創新期"是在反思的基礎上才有了創新,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如果一窮二白,知識淺薄,技能拙劣,經驗匱乏,也就談不上反思。我們應該做到有課必反思,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經驗更加豐富,使我們的知識結構更加完善,使我們的教學水平更加專業。也才能讓我們從初級教師走向經驗教師,再到專家教師。

教學反思的三個階段

教學反思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它分為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後反思三個階段。

課前反思是對教材的多向解讀(作者角度、教師角度、學生角度),是對本節課內容與程序上的一個初步預設,它具有前瞻性,根據預設的教學設計讓教學過程成為一種自覺性的實踐行為;課中反思是教師在課堂上因現場教學與預設不符,出現突發性事件,不能按照預設繼續時,及時做出的教學策略改變,調整教學設計思路和方法,解決問題來保障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它是預設與生成的關係。與課前反思相比它具有及時性和調控性,有助於教師課堂調控和應變能力的提高。關注教學的目標,關注學生的本體,才能檢視自身的優劣勢,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只有通過反思,才能使我們不夠成熟的教學經驗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完善與改進,取其真而舍其偽,使教學經驗在螺旋上升式的實踐中不斷得到提煉和昇華,使課堂教學更豐富、多樣、實效,課後反思就是對課堂教學的反思。

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所以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並對後續教學行為產生深遠影響。

課堂教學反思的基本流程

(一)自我反思,尋找根源。課堂教學反思應以整個教學的過程為內容,明確了反思的內容,才能準確把脈,對症下藥。課堂教學反思不是教案後紅筆勾勒出的寥寥幾筆,不是簡單地對本節課流程的回顧,而是實實在在通過對實際教學的反覆揣摩和思考,發現教學中的問題。作為教師不能只看到自己教學的成功之處,還要直面教學的失敗之處,要對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進行分析思考,在問題的驅動下有效作出判斷並及時糾正。

(二)分析思考,歸類梳理。這個階段主要是觀察分析,把一節課拿出來、擺出來,進行深刻剖析。此時作為執教教師,我們不僅要蒐集各種信息,在誠懇接受意見的同時要冷靜進行自我批判。如思考本節課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如何改善原先不恰當的教法,本節課的成敗之處,教學效果的達成,如何進行下次教學的準備,等等。通過觀察分析,將會為下一階段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想與新策略奠定基礎。

1.思所"得",特別是"亮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己在教學中新穎的、獨特的、有效的做法。比如有效的教學方法、生動的教學情境、機智的評價等,我們都可以詳細地記錄下來。久而久之,經驗積少成多,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為今後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參考。

2. 思所"失",特別是"敗筆"。課堂不是靜止的,不是按部就班的數字程序,它是動態的,也是異彩紛呈的。當一些小插曲在我們的課堂中發生時,我們教師不知如何應對,比如笨拙的教學方法、滯後的教學策略、不恰當的教學評價等,將這些問題式的教學情境記錄下來,為我們再教時提供了真實的經驗案例,當我們避過這些彎路時,必定有效地提高新一輪的課堂效率。只有正視現實,及時反思、通過探究和剖析,找出應對的解決方法,吸取教訓,才能使教學的失敗之處為我所用,促進教師自我成長。

3.思所"睿",特別是 "智慧"。課堂教學中,當我們傳遞課程內容探討新知時,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合,往往也會因為一些偶發的問題而產生瞬間的共鳴與碰撞,是不謀而合、突然而至的,這種共識共知應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去記錄,發揮其最大價值為己所用。"為學之道,必本于思;進學之功,貴在心悟。"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把學生越教越聰明,部編教材的使用,我們要依據於文本,但不是拘泥於文本。語文課堂猶如一次充滿奇幻的旅行,盡情地讓我們的學生體驗與享受文字所帶來的愉悅、悲慟、震撼、感動,這些充滿了智慧的挑戰,更多關注到學生個體的感悟,而不是死板地去教去學,這也是核心素養下語文教學的目標。所以對這些充滿智慧的片段加以總結、整理,對於個人教育機智、教學藝術都是一次淨化和昇華。

4.思所"舉",特別是"創新"。當代社會是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學生們不再是過去"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更多地開始關注身邊熱點信息、社會焦點信息。由於他們信息量的擴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會常常提出新鮮的信息或自己獨到的見解。學生們的這些創新之舉,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肯定學生們個性化的閱讀感受,加之對學生的肯定和激勵。這些例證是鮮活的,不僅可以補充、完善我們今後的課堂教學,也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一節課就如一個龐大的根系,我們要儘可能地從不同的方面汲取養料和水分,作為以後豐富教學的寶貴資源。

(三)精益求精,再教設計。一節課的結束,並不是我們階段教學的終點。作為教師,課後我們要靜心沉思,一要做到重新審視,二要認真反思分析,三要主動地獲取信息,四要探求新思想和新策略。做到"四要"的同時要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進一步修改、調整,使環節與內容更加完善、合理。完善"再教設計"的過程,也是教學水平、課堂應對能力不斷改進和提升的過程。同樣反思後的再教方案也不能成為一紙空談,要付諸教學實踐,根據教學實踐的結果驗證上階段我們改進的教學方案的可行性,將從驗證中發現的新問題作為新一輪教學反思的內容,如此反覆,直至問題的解決。

對課堂教學的反思過程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素養不斷提升的過程。只有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深層次的反思,才能避免"孤芳自賞",這是一個教師專業素質持續發展的過程,更是經驗型教師走向學者型教師必須經歷的過程。善於學習,勤於反思。在不斷的反思中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紮實自己的知識底蘊,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讓反思成為我們教學實踐中的助推器,讓原理知識和案例知識在教學行動中得到驗證和擴充,使教學實踐經驗得到不斷增長,使教師們能夠真正成長,最終成為反思型的教育教學專家。


作者:李婷婷(陝西省銅川市宜君縣教研室)

教學反思不是回顧總結,而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審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