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堡的王氏家族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六月初四王光祚及其後由獨石口移居君子堡。


其始祖本為山西汾州張蘭樓王家堡人。明天啟二年(1622),王應選由晉 “選拔壯丁,以圖實邊”而播遷於獨石口。因戰功,清順冶年間封為明威將軍。其妻梁氏為誥封恭人(對四品官妻子的封號)。


君子堡的王氏家族


王一義,王應選子,誥封武德將軍, 其妻張氏為宜人。有五子。


長子 王鳴珮,順治九年(1650)生,康熙四十六年(1707)卒,增廣庠生。長子書升,文庠生。次子旭升(1685-1747),為“待授即選正八品經歷登仕郎”。

二子 王鳴玉,清封明威將軍。長子允升,康熙戊子科武舉人。次子元升,廩生。三子聯升,“侯選正八品經歷(官署中,掌文移出納之官員,其品秩從七品至正六品)。四子同升,誥封武德將軍,原為江南興武衛守備。

三子 王鳴謬,廩貢生,“例封修職郎”。(正八品階官)其長子掄升,雍正十二年(1734)任江南常州府知事。(府官之下,設有經歷司。知事為經歷司的官員,正九品)“因功加一級,例封修職郎”。次子秀升,乾隆七年(1742)歲貢。

四子 王鳴珩,官生。

五子,王鳴珂,王光祚太爺,生於康熙十年,卒於康熙五十七年(1671—1718).“宗人府理印供事”、“侯選於御所”,封武德將軍。其長子日升,出身庠生。 次子象升,為“侯選州同”。(州同為知州的佐官,從六品)。


王嘉祚,王鳴珂太孫,王光祚兄弟。處士(古時稱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


王風樓(1888-1964),字修五,馬營君子堡人。以秀才資格考入天津師範學院。1925年畢業,任沽源縣督學。同年應邀任縣勸學所所長、教育局長。日軍佔領赤城後,以年世已高、身體欠佳為由,拒絕出任教育科長。解放後,毅然走出家門到山村大榆溝任教。1954年任縣教育科副科長。1956年以民主人士身份出任縣副縣長。1964年病逝縣城,終年76歲。


王海儒,1954年10月生,君子堡村人.1971年12月參加工作.197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8月河北柴溝堡師範學校華業,1988年河北省委黨校函授畢業,2001軍8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結業.歷任赤城縣一完小黨支部書記,雕鄂鎮、後城鎮黨委書記,文教局局長、黨委書記.河北省實施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作先進個人,2001年河北省“兩基”工作先進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