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老師:“君子”和“大丈夫”的前提是什麼?看孔孟二聖怎麼說!

春秋戰國時代,儒家的兩位著名人物分別提出了兩種作為士人應該去追求的"理想人格":孔曰"君子",孟曰"大丈夫"。"君子"成仁,而"大丈夫"取義。眾所周知,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要成為"君子",就必須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德明禮、身體力行"忠恕""孝悌"之道。

韓老師:“君子”和“大丈夫”的前提是什麼?看孔孟二聖怎麼說!

但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充分且必要的條件——自強。《易傳》裡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個慵懶散漫、心無奇志的人,就算是喝了再多的墨水,"四書五經"張口就來,也成就不了"君子"的德行和"君子"的事業。而做"大丈夫"呢?

韓老師:“君子”和“大丈夫”的前提是什麼?看孔孟二聖怎麼說!

孟子曾用"嗟來之食"的故事來闡明在他的心目中,"大丈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達到這三點,不斷地養吾浩然之氣,才能算作"大丈夫"。後世文人一般把孟子的這一人格主張解讀為氣節,甚至用"失節事大,餓死事小"之 類的話來為"大丈夫"做註腳。

韓老師:“君子”和“大丈夫”的前提是什麼?看孔孟二聖怎麼說!

其實,"大丈夫"之道,也就是自強之道。自強之道,一則堅持道義,不易理想,不荒廢信仰,二則努力奮鬥,改變現狀,不荒廢人生。曹操有詩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講的就是"大丈夫"的自強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