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最多在多深吃饵?我矶竿10米起过鱼,10米以上没怎么上过鱼?

夜猫子钓鱼


你的提问反映出了很多钓鱼人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那就是大鱼藏在深水中。鱼选择多深的水域活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钓鱼人只有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并且选择合适的水深垂钓才能提高渔获量。

鱼更喜欢待在浅水区

氧气是鱼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最关键因素,水中的氧气主要是依靠溶解空气中的氧气获得的,所以与空气直接接触的水面附近含氧量是最高的,随着水深的增加含氧量就越低。也就是说浅水区的含氧量比深水区更高,鱼自然也就会更愿意待在含氧量高的浅水区。

鱼类的食物来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陆地,例如雨水把植物种子冲进河里,或者是岸边的树上掉落到水中的果实和昆虫等等。这些鱼类的食物进入水中之后更多的会停留在浅水区,深水区的食物就非常匮乏,所以基于这一点原因,鱼也更愿意待在浅水区活动。

鱼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进入深水区

虽然浅水区食物丰富并且含氧量高,但是浅水区的危险系数要更高,所以鱼如果感觉到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就会迅速转移到深水区。另外,当浅水区的水温不合适的时候鱼也会进入深水区。例如夏季阳光强烈,会上浅水区的水温急剧升高,鱼就会潜入深水区避暑。还有就是冬季由于浅水区的水温过低,鱼也会潜入深水区躲避严寒。

虽然鱼在特殊情况下会进入深水区,但是这里所说的深水区并不是指8米甚至10米以上的水深。水太深的时候压强增大,并且含氧量非常低,鱼会感觉到难受,通常情况下鱼潜伏至5米至6米的水深区域就已经是极限了。

钓鱼人对水深的选择

钓鱼最关键的步骤是选择钓位,而水深又是选择钓位时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在水温合适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选择2米以内的浅水区垂钓,如果人类活动非常频繁,例如经常有人捕鱼,在这样的水域垂钓就应该适当钓深,水深在3米至4米是比较合适的。


眼镜哥说鱼


你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只要是鱼都必须进食,包括深水区的鱼!因为还没有发现不进食的鱼。至于你的问题说10米以上的水深基本没上过鱼,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

钓位选择不正确。

钓界一直流传一句话说:屁股坐对了,什么鱼都能钓到,屁股没坐对,整天白忙活。没怎么上过鱼,证明你肯定上过鱼!而且深水区的鱼都是大鱼。钓位需选择在向阳的回水湾或两头宽中间小的流水道,因为条通道也是鱼的必经之路。

饵料选择不正确

饵料对钓鱼来说很重要,不同的季节,钓不一样的目标鱼,选择的饵料完全不同。比如钓土鲮,你用草鱼料,效果肯定差;春季垂钓你选择浓腥味的饵料,冬天选择淡香饵,不是不能钓到鱼,而是效果奇差!

另外一个原因,10米以上的水深,绝对不能用拉饵,必须用搓饵,而且饵料拌匀开水后一定要调得很硬,不然鱼钩沉到水底时饵料完全雾化干净了,变成空钩。估计你所开的饵料不够硬,拉丝粉放少了,导致空钩现象。

铅坠选择不正确

铅坠的选择也是很讲究的,你选择的铅坠估计克数过大,导致鱼咬钩的信号弱,传到矶竿尾几乎没有信号。并不是说越大的铅坠效果越好,要根据垂钓环境作出选择,比如有无走水,有无小鱼闹窝等。

水底根本没有鱼

很多水深10米以上的地方,经常会有有毒气体的排放,如二氧化碳气体,氮气甚至是氦气等有毒气体,造成水底缺氧而变成毒水,鱼儿不敢在那生存。没鱼怎么钓都没效果。

寄于后语

当然,以上的分析可能你都没有问题,或许还有其他实际问题,只能在现场看环境作出改变。


钓鱼铃当


由于饵料的雾化作用,在垂钓中鱼层发生变化是常有的事,往往出现底钓突然钓不到鱼,如果鱼层较乱,可以试试打穿程,主动找到鱼的泳层,一句话就是用积极的态度,尽量使你的钓棚和鱼层一致,鱼讯自然也就有了。


可可户外


买个探鱼器……多看看自然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