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變身,讓天下沒有難辦的服務?


支付寶變身,讓天下沒有難辦的服務?

螞蟻金服CEO 胡曉明

支付寶改版了。

螞蟻金服CEO胡曉明在今天的支付寶合作伙伴大會上宣佈了這一消息,外測階段,杭州用戶將第一批體驗到新版。從目前網絡上流出的新版截圖看,最大的變化是首頁增加了理財、外賣、果蔬商超等便民生活版塊,生活服務的心智更強了。


支付寶變身,讓天下沒有難辦的服務?

改版後的支付寶首頁第二屏


伴隨著版本的變化,是支付寶全新的定位,螞蟻金服CEO胡曉明表示,支付寶從原來的金融支付服務平臺,升級為數字生活的開放平臺。

支付寶選擇在這一時間升級改版,讓人想起2003年非典後的淘寶上線。同樣是特殊時期的舉措,這次支付寶的重大改版,在產品層面,意味著哪些機會和挑戰?

疫情來襲,生活服務短板暴露

今年春節至今,由於疫情影響,全國人民大都選擇減少外出,而手機上各種生活服務則史無前例得到重視。

越是依賴線上,大家越發現,即使在移動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中國,生活服務的互聯網化,實際上仍是遠遠不足的。

以我自己的體會而言,春節後恰逢汽車需要年檢,而年檢之前需要做檢查保養。交管部門的預約平臺完全掛掉,而維保只能一次次打電話詢問4S何時返工上班。至於理髮之類服務更是不用想,今年正月,大家的舅舅們應該會很開心了。

這裡暴露出兩個問題:一是很多產品和服務仍然是需要線下交付和履約的,手機無法直接給你理髮、保養汽車;二是涉及到必須線下交付的產品和服務,其履約前的預約和購買流程,在外賣和酒旅行業之外,線上化的程度和品質也令人難以滿意。

線下經濟加速線上化,是這次疫情帶來的最大機遇之一。

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的轉變

線下服務線上化過程的瓶頸,通常受制於服務提供方的技術實力,以及服務發佈渠道。前者比較容易理解,畢竟絕大多數傳統企業和政府機構,並不具備互聯網公司的產品設計、開發能力。

而服務發佈渠道這件事,可以認為服務線上化之後,用戶還需要下大力氣去發現和尋找服務入口,或者服務提供方需要以較大的代價和時間週期去宣傳服務入口。

服務線上化,本意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服務提供方為宣傳線上入口,卻又浪費了大量資源,以及,在宣傳效果不佳的情況下,需要同時維護傳統接待渠道和線上渠道,成本不降反升。

所以,使用個性化智能推薦來做服務呈現,首先解決的,是服務的發現和獲取,是服務分發的渠道問題

通過搜索和訂閱來獲取服務,與傳統的廣告發布-電話預約-短信通知,本質流程上並無區別。這也是用戶通過微信公眾號和訂閱號接入服務的模式。

從接入前到接入後,用戶仍需要主動做很多查找、甄別、訂閱、獲取的動作,仍然是“人找服務”的模式。並且,微信是一個通訊產品,用戶側的消息干擾過多,將日常的通訊行為和服務方的觸達行為混為一體,實際上是增加了服務提供方的通知成本,和用戶的信息獲取成本。

支付寶的個性化推薦服務,實際上是一種“服務找人”的嘗試。可以根據用戶地理位置、行為偏好、時間等維度來推薦相應的生活服務,或在特殊情況下如當下的防疫時期,主動將政府的相關服務入口精準推薦給目標用戶,可以大幅提升服務的分發效率。

服務的可信度和可用性同樣重要

在分發服務的基礎上,還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信任成本

還是以“人找服務”模式為例。在這個模式下,用戶需要自行承擔鑑別服務提供方的責任,以及相應風險。涉及醫療、金融類的人身健康和財產安全,或者涉及政務等個人敏感數據交換,在僅提供搜索、連接和有限認證的平臺下,用戶的信任成本較高。

而個性化智能推薦,本質上是一種中心化分發。平臺承擔接入、審核、推薦的責任,然後將可信可控的服務分發出去,用戶無需考慮安全風險,僅需要選擇自己需要的服務入口,這些服務一旦被使用,即可按照其週期和數據規律(如水電煤繳費、車輛和駕駛證審驗、保險續保、信用卡還款),自動定期呈現給用戶。用戶的記憶和決策成本降低,意味著服務體驗的提升。

以支付、金融、信用服務起家的支付寶,事實上早已涉足生活服務領域。從大眾用戶最容易感知到的打車外賣、生活繳費、醫院掛號,到部分用戶常用的出入境證件預約、社保公積金查詢、違章提醒,用戶心智早已建立。

疫情期間,杭州市民在支付寶上獲取城市通行必備的“健康碼”,而支付寶2月1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自 1 月 27 日起,全國用戶使用支付寶疫情直通車關注疫情動態、使用相關業務,訪問量超過六億人次。

在供給端,目前支付寶生態內第三方服務的小程序超過170萬,月活用戶超過六億,起點也是比較高的。

機遇背後,一些可見的挑戰

當然,“服務找人”模式有優越性,不等於說支付寶做這件事,就沒有侷限性和挑戰。

支付寶目前最大的每日應用場景,莫過於 “收能量”。作為已經在螞蟻森林公益林種了五棵樹的用戶,我身邊有一群瘋狂的好友,連假期期間都要每天早上七點多爬起來偷我能量,每次我都恨不得刪掉他們。但收能量的用戶數量和頻率再高,還是比不上微信的日活用戶數。

因此,支付寶希望主動分發生活服務,也要考慮到用戶的打開率和打開頻率,能否滿足到這類服務的使用頻率。當然,分發服務本身,也是能提升用戶的使用頻率的,這個教育用戶的過程,需要時間。

此外,支付寶首屏目前已有大量高頻生活服務的固定入口。個性化智能推薦如何設計和呈現,如何處理和目前功能入口的關係,是非常考驗產品設計與運營功力的。在手機屏幕的方寸之間,容納儘可能多的內容,又不會顯著降低用戶體驗,如何達到這個平衡是需要支付寶謹慎考慮的。

第三點問題,是支付寶本身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平衡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現在,支付寶要從金融平臺到服務平臺,拓展商業場景、推廣小程序方面的訴求是顯而易見的。

2019年中國GDP達到99萬億,其中服務業產值53萬億。支付寶表示,目前服務業線上化的規模,在53萬億中佔比尚不足20%,並期待在五年後,這一比例達到50%。

但,成為服務平臺,意味著需要接入大量非商業性質的服務,併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和聲譽背書。一切支持和背書皆有成本,付出這些成本,能否換回用戶的口碑和對應的社會價值,這不是簡單的財務計算問題,而是上升到了企業的價值觀高度。從“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能否孵化出“讓天下沒有難辦的服務”,對支付寶和背後的阿里,既是考驗又是機遇。

疫情終究會過去,但疫情時期暴露出的各種問題,以及各個企業如何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對企業的眼光和實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支付寶改版的效果和長期影響,假以時日,需要用戶、平臺和服務接入方共同見證。


判官:資深產品經理,虎嗅2017、2019年度作者。著有《產品覺醒》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