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文化节为何在山西太谷举行?

Emzie


孟母文化节为何在山西太谷县举行,是因为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出生在山西太谷,这就是孟母。两千多年来,孟母的母教文化,教子有方,良苦用心,孟母的道德风范,传统家风,为后世所敬仰和赞颂。孟母是中华民族贤母的典范,是中华优秀女性最具代表性的刚烈女子。

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含辛茹苦哺养着幼小的孟子。孟母深明大义,懂得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小开始,而学习的环境非常重要。孟母早期居住在荒凉的坟山旁边,每当有丧事的时候,孟子也跟着他人一起学着哭丧。孟母意识到这样气氛势必给孟子带来阴影,对他的成长不利。孟母带着孟子借住在一处自由市场附近,但商贩的弄虚作假,讨价还价,欺行霸市,孟母又怕孟子学到了商人的唯利是图。孟母带着孟子再次搬家,来到一所学校旁边。在这里她听到了孟子和同学们一起朗朗的书声,看到了孟子专心好学的情景,看到了孟子对待老师的尊重和虚心请教。孟母三迁故事,流传千古,孟母也成为中华四大贤母之首。

孟母对待孟子的教育苦口婆心,沤心沥血。当她看到孟子有时候的贪玩,就釆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教育孟子。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孟母当着孟子的面用剪子将纺织机的主要部位拦腰截成两段,指着纺织机对孟子好言开导:一匹布的前期纺织以基本形成,后期也正在纺织,如果在中途出现差错或者停止下来,将导致整个一匹布的前功尽弃,所有的努力都是劳而无功。你读书也是同样,必须是日复一日地勤奋努力,持之以恒。稍有贪玩和放松,学业就有所后退,导致半途而废。与其这样,日后怎能创大业,成大器。孟母的一席话,孟子自知已错,从此更加刻苦用功,学而不厌。这就是历史上的孟母“断机教子”。

孟子成家之后,对妻子不怎么满意,有所冷落。孟母慈祥而温和地劝说儿媳,严励地教训孟子,说服着他们夫妻俩心服口服,重归于好。这是孟母“开导孟子”的故事。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古代儒家孝文化的其中之一。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坚守贞节,全凭她做纺织的苦力活把孟子抚养成人,孟子对母亲极为敬重和孝道。当孟母年事已高,孟子有意守在母亲身边尽孝。孟母看出孟子的心思,一再鼓励孟子远出家门,去拼搏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因为顾及母亲,而影响自己的事业。这就是孟母说服“孟子远游”的故事,这就是孟母的家教培养出孟子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成为儒家学派最具代表的人物,唯一一位与孔子相提并论,成为“亚圣”。

通过孟母的故事,我们就能明白孟母文化节为何在山西太谷县举行。历代以来太谷县纪念孟母的古迹有很多,孟母庙,孟母梁,孟母巷。2007年,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将孟母生孟子的日子作为母亲节,并在山东邹城与山西太谷同时举办孟母文化节,每年的这一天,将是两地的重要节日。








朱八戒CC


“孟母三迁”这个典故讲的是,孟子母亲为了教育孟子和为了孟子的成长而三次选择居住环境的故事。孟母作为孟子的母亲也随着这个典故而流传千古。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孟子的母亲就是太谷人。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部,始建于西汉,与祁县、平遥共同成为闻名遐迩的晋商故里。太古县仉村就是孟母的故乡,在仉村内依然沿用着以“孟母”命名的地名和街道。



孟子在仉氏的抚养下度过了他的童年,而“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发生在仉村。数千年后的今天,这里的教育氛围依然浓厚,而孟母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成了乡民心中的信仰。



2007年,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倡议将孟母生孟子的日子、农历四月初二设定为“中华母亲节”。现在,孟母文化节已经是太谷县每年举办的固定节日。


太原晚报


孟子不是山东邹城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