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譽為“明朝王羲之”,這位館閣體鼻祖的書法,令人刮目相看

館閣體,是一種因科舉制度而生的考試書體,其特點是烏黑方正、大小相同,產生於明朝,在明朝稱“臺閣體”,清朝改稱“館閣體”,在學而優則仕的時代背景下,自館閣體誕生後,就成為主流書體,歷經明、清兩朝,風靡400多年。

他被譽為“明朝王羲之”,這位館閣體鼻祖的書法,令人刮目相看

沈度《敬齋箴冊》

你看了書法《敬齋箴冊》,你覺得這樣的書法算是館閣體嗎?寫此書的人叫沈度,寫於明永樂十六年,也就是1418年,這一年沈度61歲。此幅楷書寫得一筆不苟,法度謹嚴。既有法度,又不刻意做作,頗具晉唐古法,又有子昂筆意,唯更加甜熟,沈度的《敬齋箴冊》,被譽為館閣體的頂級水平,被後人拿來模仿,才不幸成為館閣之濫觴。“清四家”之一的清朝書家王文治說:"端雅正宜書制誥,至今館閣有專門。"

他被譽為“明朝王羲之”,這位館閣體鼻祖的書法,令人刮目相看

沈度《敬齋箴冊》局部 下同

那麼館閣體書法,是如何形成的呢?明永樂時,沈度憑藉擅長書法入翰林,官至侍講學士。其書法風格秀潤華美,正雅圓融,深受成祖朱棣賞識,被永樂皇帝譽為"我朝的王羲之"的沈度,因而名重朝野,他的書法甚至到了片紙千金的地步。一時間,文人學士爭相效仿,沈度的書體於是成了標準書體,沈度就這樣成了引領後世主流書法審美的“館閣體鼻祖”。

他被譽為“明朝王羲之”,這位館閣體鼻祖的書法,令人刮目相看

觀賞沈度的《敬齋箴冊》,連一向挑剔的網友們對這樣的書法讚賞不已:有《靈飛經》的味道!美得很,令人賞心悅目!這裡一定不乏很多對館閣體深惡痛絕之人。

他被譽為“明朝王羲之”,這位館閣體鼻祖的書法,令人刮目相看

沈度和弟弟沈粲兄弟二人,同朝為官,都擅長書法,並稱“二沈先生”並稱“二沈先生”,名重一時。沈氏,是系晉代王氏後又一貴族書法世家。

他被譽為“明朝王羲之”,這位館閣體鼻祖的書法,令人刮目相看

沈度擅篆、隸、楷、行等書體,他的書法藏於秘府,為明代臺閣體書法的代表人物。中國學者認為沈度楷書“端雅平正”,日本學者認為其書法“圓潤溫雅”,都逃不過一個雅字。

他被譽為“明朝王羲之”,這位館閣體鼻祖的書法,令人刮目相看

沈度的弟弟沈粲最初擅行、草書,也很擅長楷書,因字好而做官,也以寫得館閣體書法出名。可貴的是沈粲晚年領悟到了這一點,逐漸走向拋棄甚至厭惡楷書的道路,喜歡行草,沈粲的草書至今為人們珍愛。

他被譽為“明朝王羲之”,這位館閣體鼻祖的書法,令人刮目相看

沈度的書法,是“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句話最好的詮釋,書法如同做人,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性格,每個人書法也應該有獨一無二的靈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才能萬里挑一,書法亦同此道。

他被譽為“明朝王羲之”,這位館閣體鼻祖的書法,令人刮目相看

其實,讓人們詬病的不是館閣體,而是追隨者毫無創意的照搬,沒有賦予自己的書法獨特的生命力。書法界的館閣體之殤,不是沈度的過錯,而是後人一成不變的託辭罷了。沈度不應該被遺忘,他的書法,不應被館閣體所累,應該回歸其應有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