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来到,孩子还用去学校上学吗?

仙秀红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我们原本的生活节奏,网课或者说智能教育也随之异军突起,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在被广泛接受。

但是智能教育的到来,并不是说孩子就不用再去学校上学了!原因有二:

第一、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上来讲:

首先,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汉 扬雄 《百官箴·博士箴》:“国有学校,侯有泮宫。” 宋 欧阳修 《议学状》:“夫建学校以养贤,论材德而取士,此皆有国之本务。”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

由此可见,自古至今,学校都承担着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学、培养人才的作用。很多人才在一起进行集中学习、研究,就会有良好的氛围,互相之间的学术、思想进行碰撞就可能会产生伟大的火花!这种氛围是一台电脑、上个网课比不了的。

其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

“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老师在课堂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可以及时指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良的学习习惯,可以在平时的用自己的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去感化学生,从而通过教学影响到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这是网课,或者所谓的智能教育所替代不了的。

“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老师与家长最关心的主题。老师通过课堂式的教学活动,可以根据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采用恰当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吸收与利用。但是所谓的智能教育更多地是单方面的输出,至于学生是否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它是不管的。

“解惑”

,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通过课上课下与老师有效的互动可以更快更好地解决知识的困惑,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而发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老师还可以对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必要的时候给出自己的建议,使他们很好的走出困惑。这也是所谓的智能教育顾及不到的地方。

第二、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来讲:

首先,智能教育更多的是付费教育,即使不需要付费,但是以国内目前的网络和电脑普及水平,还有很多的贫困地区和家庭没有条件接受所谓智能教育。如果因为智能教育而把学生拒之于学校的校门之外,势必会在客观上造成教育的不公平性!

其次,每天让学生坐在电脑跟前进行所谓的智能教育,先不说学生是否具有有效的自制力能够确保学习的正常进行,就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同学情谊也会因为时间和距离的间隔而不见,这不利于学生社会性性格的培养。

再次,很多年龄比较小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多的需要家长的陪伴,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家长都需要去工作、去谋生,如果把原本属于学校和老师的职能转移给家长,势必会影响家长的工作,给普通家庭带来更大地困难!

那么,是不是就要全盘否定职能教育呢?肯定不是!我们必须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智能教育可以作为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生和学习比较快的学生来讲,可以有效地利用智能教育来拓宽自己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从而达到更好地学习的目的。

其次,智能教育更容易起到碎片化学习的作用。

智能教育的时间安排会更灵活、更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更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再次,智能教育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会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对于智能教育,我们既不能神化它,推崇智能教育万能论,认为孩子不再需要去学校学习,也不能对其全盘否定。而是要否定之否定,对其进行辩证看待,充分利用好智能教育本身的优势,探索出更多地、更合理地教育的方式发放,从而使我们的教育从深度和广度上有一个质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