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肺炎普通人最应该做点什么?

手机用户品三味


我整理了以下几条

第一点:不信谣,不传谣,相信国家和政府。

第二点: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外出,不参加聚会和活动。

第三条:发现身边有疑似病历及时上报。

第四条:要注意个人卫生,外出回来后要及时洗手消毒。

第五条:积极向家人宣传预防肺炎知识,出门一定要带口罩。

第六条:多喝水,注意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避免感冒之类的,因为现在医院是最危险的地方。




飞和辉


你好,很高兴和你探讨这个话题,目前,我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防疫人员,我把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要按照各级政府统一的部署要求配合开展好相关的防疫工作,做到令行禁止。

第二,要自觉遵守社区,村居关于防疫采取的各项管控措施,相信暂时的不便是为了更好的维护自己,家人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第三,要自觉配合防疫工作人员的相关询问,登记工作,不隐瞒自己的相关情况。

第四,要自觉管好自己和家人,少出门,不出门,出门必须戴口罩。如需要出门采购生活物资,尽量每2-3天一次,委派一名身体素质好的家庭成员外出采购。

第五,如果我们自己和家人,亲戚有从湖北等疫情较重回来的情况,要第一时间向社区和村居报告,并自觉在家14天做好隔离防疫观察,隔离要单独起居吃饭,一天两次测量体温并认真记录好数据。

第六,一旦发现自己和家人有发热咳嗽的症状,要第一时间向社区,村居报告,并到指定的医院就诊。

第七,比口罩,消毒酒精,84消毒液,艾熏更管用的是要有一双能听劝的耳朵。因为有好多人正在防控一线冒着生命在治疗患者,在排查疑似,在昼夜巡防,阻止输入,防止输出。不要因为我们的一时的疏忽而使防疫工作陷入被动。

第八,要坚定抗疫必胜的信念,随着对病毒的深入研究和诊疗技术的越来越有效,相信很快我们就能赢得这场新冠肺炎阻击战的胜利。





水杉树上的鸟巢


疫情当前,人人有责。姚医生告诉大家如何做好个人预防工作:

一、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1. 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2. 建议疾病流行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会,尽量在家休息;
  3. 建议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等。

二、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1. 建议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者n95口罩;
  2. 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合的公用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肥皂液或者肥皂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在不确定双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打喷嚏或者咳嗽时用手揉衣服遮住口、鼻。

三、健康监测与就医

  1. 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要主动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量体温;
  2. 如果出现可疑症状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拉伤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时,应主动戴上口罩并及时就近就医,就医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居住史。

四、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1. 居家勤开窗,经常通风;
  2. 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夹具餐具清洁,勤晒衣物被褥等;
  3. 不要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装好放置于有盖的垃圾桶内;
  4. 不要接触购买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前往销售活体动物的市场。

姚医生


  1. 出门前 开窗通风30分钟。 不要和家人共用洗漱用品。 量体温评估身体状况,不带病上班。 准备好一天要用的口罩、消毒湿巾等。 清洁手,戴好口罩,注意正反,将折面完全展开,压紧鼻夹。
  2. 乘电梯 务必戴好口罩。 接触按钮时可用纸巾等隔开。 尽量不在电梯内交流,不扎堆乘坐电梯。 低楼层建议走楼梯,尽量不要触摸扶手。
  3. 上班路 全程佩戴口罩。 尽量选择步行、骑行、开私家车。 骑共享单车时,注意擦拭消毒。 乘坐公共交通,要与他人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设施。 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前,开门通风,并提醒司机佩戴口罩。
  4. 办公中 进楼前接受体温检测。 室内也需全程佩戴口罩。 勤洗手,到达办公室需先洗手,接触公用物品或传阅纸质文件前后需洗手。 勤消毒,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重视手机、鼠标、键盘、文具等物品的消毒。 多喝水,每天喝水不少于1500ml。 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减少面对面交流,尽量线上沟通。 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长。 每天通风3次,每次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5. 就餐时 饭前先洗手。 可带饭到公司吃。 外卖尽量无接触拿取。 选择单人单餐、单桌或隔离就坐 不要和他人互相分享食物,拒绝聚餐。 卫生间 排队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 盖上马桶盖再冲水。 用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6. 下班后 先洗手,戴口罩。 不逗留,不约饭,不聚会。 采购时 提前按类别列好购物详单,以便精准选购,减少逗留时间。 选购时尽量避免直接用手拿,可戴手套,或将超市的购物小袋套在手上抓取。 快速挑选,尽量一次性购买齐全,减少出门购物频次。 不要采买来源不明的禽类,更不要吃野味 结账时不要拥挤,排队过程中和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自备购物袋,尽量减少与公共设施的接触 买完所需物品立刻回家,不逗留。 回家后 直接把菜拎进厨房,不要乱放。 摘掉口罩,手不要碰口罩外侧,将口罩外折扎紧,装袋密封丢弃。 对外套、鞋子(包括鞋底)、购物袋表面消毒。 使用流动清水认真洗手,并注意水龙头清洁。 将带回家的物品,消毒或清洗。 开窗通风30分钟。 将外套消毒放在窗口处或及时清洗。 对门把手表面、电灯开关、手机、钥匙等消毒。
  7. 做饭时 食材先用流水清洗。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尽量吃新鲜食材,不要放置太久。 不要生食。 肉类蛋类彻底煮熟后食用。 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营养,水果尽量削皮。
  8. 睡觉前 做一些简单的家庭健身运动。 勤打扫整理,保持室内清洁。 勤洗衣物勤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不要过度紧张,保持良好心态#健康真相馆# #战疫必胜# #湖南医聊超能团# #把健康带回家# #关注新型肺炎#

小明药师


“不添乱”“不侥幸”“不传谣”收获了广泛认同。无论是居家隔离,还是返城返工,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做好防护措施,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都为战“疫”增添力量,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小猪剪视频


(一)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居家休息。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目前的隔离是抗疫的唯一良方,千万不可功亏一篑,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是考验自己意志的极好机会。

(二)做好疫情防控,抵制不实谣言。不轻信,不谣传,缓解精神紧张,保持精神稳定。疫情防治面前,展现一个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个人卫生,家庭保持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和食用野生禽畜,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分休息。

(四)准备家庭常用应急物品。家庭置备体温计、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


柠檬怡佳


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共同打赢这场新型肺炎防治的攻坚战?

科学认识新型肺炎,做好个人防治

面对当下的病情,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认识,做好个人防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钟南山,就新型肺炎的防治提出了3点建议:

1. 近期尽量避免前往武汉;

2. 如果有发热等不适症状需要立即到医院查看;

3. 随时佩戴口罩,但不一定必须是N95口罩。

同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提出:“从专家的角度,我们希望……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这是我们做的贡献。这不是官方的号召,是我们专家组的建议。”

什么是新型肺炎?新型肺炎有哪些症状?日常应该如何防治?整理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内容

尊重医务人员,遵守诊疗方案

不久前,北京地坛医院等专业机构陆续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北京地坛医院在其诊疗方案中提到,早期发现新型肺炎,能够大幅提高救治能力,同时减少疾病的传播。

地坛医院提出,根据现有资料,新型肺炎从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为9天。但有部分病情发展较快,从发病到呼吸困难只有7天。也有部分患者病状轻微,并无发热等症状。因此,对大众而言,如出现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前往医院,充分遵守医院以及上级部门的诊疗方案。

此外,地坛医院同时表示,目前患者的年龄大多集中在40-60岁,而危重患者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因此,以上易感人群需格外重视。

昨日,钟南山院士指出,“新型肺炎肯定存在人传人的情况”。钟南山同时也证实了医务人员感染病毒的事实。“围绕着一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因为护理各方面,有14名医务人员感染。”

今日,武汉卫健委通报,目前武汉共有15名医务人员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另有1名为疑似病例。

在此,我们也呼吁:切实尊重每一位奋不顾身的医务人员,他们正豁出自己的生命来拯救一个个或许素昧平生的生命,社会各界理应也必须保护好每一位医护人员的生命。

不信谣,不传谣

抽烟能预防新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型SARS”?新型肺炎致死率达4%?

随着新型肺炎感染病例的增多,网络谣言也随之甚嚣尘上。相比信息的瞒报与不对称,过分地解读乃至散播谣言,同样无益于病情的管理与控制,而且还会变相破坏疾病的防治体系,“自乱手脚”。

针对目前网络上较多的这一系列谣言,相关专家已作出辟谣。例如,所谓的吸烟能防SARS也能防新型肺炎,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表示,恰恰相反,吸烟只会给病毒带来更多的感染机会。

有网友根据目前官方通报的情况,“计算”得出结论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重症率14%、致死率4%。

事实上,这样的“计算”是不科学的。流行病学对致死率,必须要求要有足够样本量才可以得出科学数据。新京报援引医学专家的比喻称,“一辆车遭遇车祸,车内两人一死一伤,你不能断定车祸的致死率高达50%”。

在新型肺炎情况通报至今,不少网友都将新型肺炎与此前的“非典”(SARS)联系到了一起。但亲历过SARS的钟南山院士,已对此做出了解释。

“这个病(指新型肺炎)很难和非典(SARS)进行比较,(新型肺炎的)病情相对比较轻。”钟南山表示,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相比,尽管有很多的同源性,但却是完全不同的病毒,只是某些方面有近似的地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正在爬坡,但是相比SARS,(它的)传染性没那么强。”

另外,关于何时何地又出现了新型肺炎,同样也是网络谣言的滋生环境。我们也呼吁,在未经核实前,此类的消息还请以官方通报为准,切勿随意散播不实消息。

“现在要提高警惕,全民、领导、政府、医务人员,包括媒体,属地的领导要负起责任。”社会各界应当如何对待本次新型肺炎,钟南山院士的这句话或许最适合作为总结,“我们有信心能够控制新型冠状病毒。”


寻你and奔跑


病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大家千万千万不要放松警惕!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全国人民严加防范,加上那么多一线人员的努力和牺牲,才换回情况好转,千万不要半途而废了!为了家人也为了他人!大家加油!💪


武汉肖肖


最应该做三件事:

尽量不要出门

尽量不要出门

尽量不要出门


健身华


在疫情期间,普通老百姓应该做到,少外出,不聚群,出门袋口罩!回家换衣服鞋子!勤洗手脸!不听谣不传谣,不要害怕!积极配合相关人员!做好自我保护,就是为抗疫最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