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系統破壞者》?

兩毛錢的冰袋


《系統破壞者》是一部德國劇情片,獲得了今年柏林電影節銀熊獎-阿弗雷鮑爾獎。

導演是一位生於1983年的女導演,諾拉·芬沙伊德(Nora Fingscheidt),這是她第一次執導長片。就連女主演,11歲的小女孩海倫娜·曾格爾(Helena Zengel),也是生平第一次擔當主演,她的演技讓人過目難忘,這還是她初登大銀幕之作。它還將代表德國角逐明年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

電影講的是曾經和媽媽相依為命的貝尼,經歷了具有暴力傾向的生父和同樣對她拳腳相加的媽媽其他男友,因而常常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她身邊所有的人,從母親到護工,都被她辱罵和毆打過。在所有人都認為貝尼無藥可救時,被指派陪伴貝尼上學、保護她身邊人的護工米查卻提議,由自己帶著貝尼去森林中休假治療一段時間,或許大自然的寧靜環境能讓貝尼的病情有所改觀。一大一小兩個人生活在貝尼的林中小屋,由陌生到熟悉,通過勞作和探索增進了解。在治療結束之時,貝尼和米查都對彼此產生了醫患關係以外的依賴。然而分別不可避免,無法和米查或者親生母親住在一起的貝尼再次暴走,鬧得天翻地覆。

由電影映射出駭人的殘酷現實:德國現有的(已經比較完善的)社保系統兒童福利特殊教育下中仍存在在「問題兒童」成長中的某種惡性循壞,只會更爛。女孩的每一次憤怒發作都像是冰斧鑿在我的心上,而她童言無忌的誠實粗暴和偶爾卸下武裝毫不掩飾的對母親的愛又總能即時平衡這種「強暴力」的表現。電影結構就像女孩的症狀一樣反覆,後半段的觀影中我感到了一種疲憊和麻木。細想來,這一如我作為「普通人」對女孩的態度的轉變:最初對她是「無條件同情」(可憐、不是她的錯、她也不想這樣),隨著她對他人的嚴重攻擊和操縱,我感到一種無所適從(是不是隻能關起來?到底要怎樣?)——更何況「誰都有苦處」。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s it just when you are a kid? 不知道Benni長大之後會怎麼回答。

“系統破壞者”這個術語用來描述那些違反每一條規則的兒童;那些拒絕接受任何形式的結構的兒童,以及那些逐漸從德國兒童和福利服務的裂縫中跌落的兒童。

導演拍攝這麼一部“熊孩子”的電影,其實是在為這一部分小眾的兒童發出聲音。他們的“壞”或許是人性本惡,但更多的可能是如同本尼一般曾經受到創傷,又慘遭多次拋棄於是變本加厲變得更脫離社會。他們怎麼辦?難道就讓他們自暴自棄麼?最終電影也沒能給大眾一個確切的答案,沒有大團圓結局,現實總比這個還要冰涼。


撩了個電影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以前從沒想過的躁狂症患者的情感需求。人的厭惡感和需求感在一定範圍內都是正常的;躁狂症患者沒辦法控制自己對情緒的表達,過度放大自己的憤怒和依賴,導致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曾經有個很不錯的朋友是躁狂症患者,她說出話來確實很傷人,那時只記得被她的激烈言語弄得心煩意亂。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即便很同情她,也不可能對她狂躁的言語完全包容,即便努力包容他們,傷害也一定會存在。





蕭蕭1308


越看後面越絕望

《系統破壞者》是由諾拉·芬沙伊德執導,海倫娜·曾格爾、阿爾布雷希特·舒赫等主演的劇情片,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講述一個因為幼年家庭創傷而患有狂躁症的九歲小女孩貝尼,輾轉於多個寄養家庭、醫院和療養中心,也無法獲得治癒和平靜的故事。

海倫娜的爆發力演繹最驚人奪目完全的融入了本尼這個角色。如果這不是電影你會以為她就是那個患有狂躁症的孩子。

電影中最應該譴責的就是本尼的母親,本尼現在的處境完全是她媽媽一手造成的,母親的懦弱,無能和不負責任。她媽媽在生下本尼之後至少有個兩任男朋友且和生父一樣都有暴力傾向,而且媽媽並沒有阻止男友的暴力。從電影中本尼偷偷回到家中可以看到,家中的弟弟妹妹跟本沒有人照顧,而本尼則熟悉為弟弟妹妹準備食物以及告訴他們不應該看恐怖片。而在米查家中她問米查妻子懷孕是不是也要吃很多炸魚條可以想象當時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來炸魚條照顧自己的母親,到後面她照顧米查的兒子時熟悉的衝奶粉以及哄孩子。你可以想象她母親有多麼的不負責任。

有人說本尼是她自己不願變好,我想說的是一個九歲的孩子且患有家庭創傷狂暴症的孩子你讓她理智是不是有點難了。電影中有幾次都拍到她尿床的畫面,電影中也交代了她的創傷來源於小時候被尿不溼蓋住了臉差點導致窒息,至於是誰這樣做的大家看了電影心裡應該都知道。

至於本尼有沒有治癒的可能,完全是有的,她在照顧米查的孩子時,小孩用手觸碰了本尼的臉,她卻沒有出現暴躁等情緒。而她只想回到母親的身邊,而母親卻選擇拋棄了她,生而不養才是最大的罪。

至於電影中的“教育家”他們,都是在努力的照顧本尼,希望本尼迴歸正常的生活。本尼多次輾轉與緊急收護中心和寄宿家庭,仍然無法安定下來,甚至要被關進精神病院或送往非洲。這肯定是福利系統存在的一些問題,然而這個系統裡最大的問題的父母生下了孩子,卻沒有想過如何教育孩子。

影片結尾給出了兩種可能,一是本尼在森林中已經死亡,二是本尼在這個系統依然無法被救治而送往了國外。

值得大家去靜心觀看。


LGY剪輯


這部電影是一個非常感人和值得引起深思的故事。可能打了低分是因為沒有發現這部電影想講的點。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作為Systemsprenger 的女孩子是如何越來越陷入絕境的,她不止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並且也在糟蹋自己的同時也在糟蹋他人,甚至威脅到他人的生命。她成為了社會和周遭生活的極為不穩定的因素。電影也全方位地詮釋了造成這個女孩子陷入絕境的一些原因,比如家庭背景,尤其演她母親的演員真的表演得非常好,母親這個角色被演繹得非常豐滿。一方面母親也深深愛著女孩,但是卻是一個無法遵守自己承諾的人,也想離開女孩不喜歡的男朋友,但是一旦離開了,又無法自己謀生。她也想將女孩重新帶回家裡,但是又怕小兒子跟著作為大姐的女孩變得一樣狂躁。

女孩雖然越來越陷入一個無底的深淵,但是她身邊卻有一個“系統”在努力嘗試著將她拉回正常社會中。這個“系統”中有的人如緊急收護中心的兩位養護員,以前已經吃到了女孩的苦頭,女孩無處可去,又回到了這裡,他們默默忍受著,但是打心底裡希望這個女孩能夠被移出自己的工作範圍。“系統”中也有隻是追求“專業”的女醫生,冷靜而又似乎關心女生,但或許因為有太多的人需要她付出“專業的工作”,所以她也只能保持距離地“專業”地處理這個女孩。“系統”中也有兩位極度關心女孩的人,總協調員大姐,女孩讓她吃了很多苦頭,地區內幾乎已經沒有兒童收容機構或者家庭要這個女孩了,但是她還在努力嘗試挽救這個女孩,甚至為女孩擁有這樣的母親感到憤怒,對女孩的往下墜感到無比的無力。還有一位小大哥陪讀,不但悉心呵護女孩,並且嘗試用突破死板系統的方式,帶著女孩去森林中感受,並且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女孩出現了一些正常化的傾向。但是陪讀大哥也開始內心糾結和質疑自己是否不夠“專業”,已經超越了一個“專業人士”應該承擔的專業範圍,並且不斷否定自己是擁有挽救情節,內心開始否定自己比一個死板的系統做得出色是否正確。當女孩第二次要到他家和他全家過夜,女孩又犯錯,光腳逃向遠方之後,他還是下意識地去想追回女孩。但是他可能想到了自己家庭的處境,以及這只是一個工作,自己不能不“專業”,再超越“系統”來挽救這個女孩了,選擇了不再追,其實也是反映了他內心的放棄。

這個故事想說的東西太多了,人物描繪也比較飽滿,但是需要觀看者對於歐洲社會已經有了一定的深度瞭解的基礎上,才會覺得這個故事的深意。歐洲不少國家已經適應了一種類似於從搖籃到墳墓式的系統,出現了什麼問題,也透過系統的思維和方式來解決。必須要說明電影中這個為了嘗試將這個女孩從深淵拉出來的而設立的小組,會將圍繞著女孩的所有人一塊集中起來開會一起想方案,這是一種典型的歐洲式leadership的方式,很多德企甚至歐洲企業也都是用這種方式來運作的。比如有一個項目,就是由一位人士牽頭,然後其他相關涉及業務人員一塊集中開會制定方案,牽頭人士一般只比其他人高半頭,起到一個調節會議節奏和方向的作用。可以說,這樣的方式用於針對幫助這個女孩,不但是非常人性的,同時理論上也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但是這種方式的最大問題是,即使假使每個組員都是無比高尚,都想使出全力來幫助這個女孩,但是他們都也要遇到一個內心的問題,我已經做到了我專業範疇內的最大化,比如陪讀的作用就是陪女孩去讀書,看她課堂表現,如果我超越了自己的範疇和體系去工作,是否我會不專業呢?

電影是給出了一個比較理想化的狀態,至少每個組員都是希望女孩好,並且願意真心實意幫助女孩的。但是在現實情況中如何呢,最明顯的一個弊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樣的組織方式往往會讓組員只願意呆在自己的責任範圍內,每個組員之間會留出巨大的責任窟窿。一個美好的說法是,為了保持自己的專業度,但是實際上往往會覺得這只是一個工作,不能將自己投入太多。第二個弊端是,無真正的領導,不但會讓決策非常困難,決策的時間也會非常長。第三個弊端是,逐漸的,所有組員的能力會太過細分化,不再有統籌應付問題的能力。這無論是對於企業,還是對於喜歡用這樣方式的社會保障部門來說,長期來看都會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

我自己在德國的經歷也有一些感受,如果你很明確這個人是負責某個具體的事情,你問他,他能答出來。但是但凡你問一個綜合性的困難,對方就很難幫助到你。我還是得回家自己Google。

同時,我也始終堅信個人奮鬥的重要性,系統再完美再人性,但是構成系統的每個元素之間都還是有間距的。你不可能依靠一個四處充滿間距的系統,躺在這個系統上成長。只能通過個人的奮鬥才可以。

而習慣了這樣運作方式的德國企業,或者德國社會,未來如果遇到了某種巨大的衝擊,也會令人非常擔心。不但可能沒有這樣具有統籌能力的人站出來力挽狂瀾,甚至有可能不少這樣的組員會打著“專業”的旗號,以“相信我們的系統”的信念,袖手旁觀著,看著問題逐漸變大,甚至組織走入深淵。



朱泳函


首先,我很榮幸能回答您的問題!以下是我個人對於《系統破壞者》這部電影的評價。《系統破壞者》講述的是一個作為"系統破壞者"的女孩子本尼是如何越來越陷入絕境的,她不止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並且也在糟蹋自己的同時也在糟蹋他人,甚至威脅到他人的生命。她成為了社會和周遭生活的極為不穩定的因素。女孩雖然越來越陷入一個無底的深淵,但是她身邊卻有一個“系統”在努力嘗試著將她拉回正常社會中。“系統破壞者”這個術語用來描述那些違反每一條規則的兒童;那些拒絕接受任何形式的結構的兒童,以及那些逐漸從德國兒童和福利服務的裂縫中跌落的兒童。 先說這部電影好的方面吧。首先,這部電影的劇本故事感覺還是不錯的在電影的拍攝,後期的剪輯和聲音處理是做的無可挑剔的,在觀影過程中對觀眾的情緒調動也是非常到位的。其次,電影中的小女孩本尼演技爆炸,各種情緒的釋放都表現的淋漓盡致可以整部電影就是靠小女孩撐起來的! 但是電影的不足也是非常明顯的。我想導演在看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對“system”的定義是憑空想象的吧?完全沒有從社會層面去真正的瞭解這個“system”的吧,電影的前半部分還很不錯,可最後感覺有點爛尾的意思。


影視演講阿木


《系統破壞者》獲獎情況:

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金熊獎(提名)

第32屆歐洲電影獎 最佳影片(提名)

第21屆臺北電影節 國際新導演競賽 最佳影片

這部電影是一個非常感人和值得引起深思的故事。可能打了低分是因為沒有發現這部電影想講的點。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作為Systemsprenger 的女孩子是如何越來越陷入絕境的,她不止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並且也在糟蹋自己的同時也在糟蹋他人,甚至威脅到他人的生命。她成為了社會和周遭生活的極為不穩定的因素。電影也全方位地詮釋了造成這個女孩子陷入絕境的一些原因,比如家庭背景,尤其演她母親的演員真的表演得非常好,母親這個角色被演繹得非常豐滿。一方面母親也深深愛著女孩,但是卻是一個無法遵守自己承諾的人,也想離開女孩不喜歡的男朋友,但是一旦離開了,又無法自己謀生。她也想將女孩重新帶回家裡,但是又怕小兒子跟著作為大姐的女孩變得一樣狂躁。

女孩雖然越來越陷入一個無底的深淵,但是她身邊卻有一個“系統”在努力嘗試著將她拉回正常社會中。這個“系統”中有的人如緊急收護中心的兩位養護員,以前已經吃到了女孩的苦頭,女孩無處可去,又回到了這裡,他們默默忍受著,但是打心底裡希望這個女孩能夠被移出自己的工作範圍。“系統”中也有隻是追求“專業”的女醫生,冷靜而又似乎關心女生,但或許因為有太多的人需要她付出“專業的工作”,所以她也只能保持距離地“專業”地處理這個女孩。“系統”中也有兩位極度關心女孩的人,總協調員大姐,女孩讓她吃了很多苦頭,地區內幾乎已經沒有兒童收容機構或者家庭要這個女孩了,但是她還在努力嘗試挽救這個女孩,甚至為女孩擁有這樣的母親感到憤怒,對女孩的往下墜感到無比的無力。還有一位小大哥陪讀,不但悉心呵護女孩,並且嘗試用突破死板系統的方式,帶著女孩去森林中感受,並且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女孩出現了一些正常化的傾向。但是陪讀大哥也開始內心糾結和質疑自己是否不夠“專業”,已經超越了一個“專業人士”應該承擔的專業範圍,並且不斷否定自己是擁有挽救情節,內心開始否定自己比一個死板的系統做得出色是否正確。當女孩第二次要到他家和他全家過夜,女孩又犯錯,光腳逃向遠方之後,他還是下意識地去想追回女孩。但是他可能想到了自己家庭的處境,以及這只是一個工作,自己不能不“專業”,再超越“系統”來挽救這個女孩了,選擇了不再追,其實也是反映了他內心的放棄。

電影是給出了一個比較理想化的狀態,至少每個組員都是希望女孩好,並且願意真心實意幫助女孩的。但是在現實情況中如何呢,最明顯的一個弊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樣的組織方式往往會讓組員只願意呆在自己的責任範圍內,每個組員之間會留出巨大的責任窟窿。一個美好的說法是,為了保持自己的專業度,但是實際上往往會覺得這只是一個工作,不能將自己投入太多。第二個弊端是,無真正的領導,不但會讓決策非常困難,決策的時間也會非常長。第三個弊端是,逐漸的,所有組員的能力會太過細分化,不再有統籌應付問題的能力。這無論是對於企業,還是對於喜歡用這樣方式的社會保障部門來說,長期來看都會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


影視英語


《系統破壞者》是由諾拉·芬沙伊德執導,海倫娜·曾格爾、阿爾布雷希特·舒赫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2月8日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 。

實際上《系統破壞者》也是諾拉的首部長篇處女作,關於創作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於她在拍攝一部被遺棄婦女家園的紀錄片的過程。一名14歲的女孩兒,被無數家孤兒院拒之門外,正因為這個女孩也是一個《系統破壞者》,那是諾拉首次聽到這個非官方術語詞,她難以忘懷,於是開始了大量的調研考察。

“對我來說兒童暴力是一種呼喊”。諾拉在調查期間也遇到了一位11歲的男孩,他輾轉了52個德國福利機構,而那時諾拉意識到她必須要去講述一個關於他們的故事,她自述說“我拍這部電影的動機是讓人們對像本尼這樣的孩子更加關注,因此電影主要是從她的角度來講述的。與此同時,本尼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狂野、不確定、充滿幻想的世界,一個孩子在為自己的存在感而奮鬥。”

這位年輕的女導演,通過小女孩兒的主要視野為我們呈現了一出別樣的故事,她也坦言,她並不想通過本片試圖表態,而只是希望這麼一個虛構的故事去揭示德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相對應的是,諾拉以動感的視聽元素賦予了這個本來帶有濃厚悲情色彩的故事一抹兒童應有的純真色彩。

也許我們能在本影片中,找到兒童電影熟悉的影像,一如很多觀眾在本片前20分鐘,會一度認為這個小女孩兒一舉一動之間都有“假小子”的風範,而導演諾拉對這個問題也闡述了自己的看法:“我的確希望她有一點男孩子氣,因為她一直處於一個戰鬥者的狀態,為了存活她不得不厚臉皮,但我也有意在她身上設置了一些明快的色彩,如紅色、粉紅、橘色和黃色。並非因為粉紅是屬於女性的顏色,而是因為電影本身需要這麼一個易於辨別性別的概念,讓人們能快速明白這就是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LV影音時光機


前段時間正好看過這部電影,對於這部影片,感觸頗深,簡單評價一下:

這是一部德國劇情片《系統破壞者》,由諾拉·芬沙伊德執導的處女座影片,影片獲得阿弗雷鮑爾銀熊獎,各環節處理非常細節,當之無愧。

先來看看劇情:

該片故事發生在1870年,美國內戰結束,一個五歲的小女孩被印第安人殘忍的殺害了家人,並綁架了她。經過長達4年才被救出。隨後,她被人託付護送去聖安東尼奧,找她的姨父母。她不懂穿鞋,吃飯邋遢,哪也不想去,患有狂躁症而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

曾經和媽媽相依為命的貝尼,經歷了有暴力傾向的生父,以及對她拳腳相加的媽媽男友,她常常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她身邊所有人,都被她辱罵和毆打過。


在大家都認為貝尼無藥可救時,她身邊人的護工米查願意自己獨自帶著貝尼去森林中休假治療一段時間,他覺得或許大自然的寧靜環境能讓貝尼的病情有所改觀。

兩人由陌生到熟悉,不斷互相瞭解後。貝尼和米查都對彼此都產生了好感,但是小女孩的脾氣依舊沒有改觀。最後分別不可避免,分離之後,無法容忍和親生母親住在一起的貝尼回家後再次暴走,關係還是很差。她的親生母親不敢養她,所有的兒童福利機構也都沒法承受,身邊的人都無法改變她。


再來說說感受

這是一部生理和心理上都看得人不太舒服的電影。小女孩出色的表演,演技驚豔!能讓你身臨其境地感覺到她的暴躁。系統中的"破壞者",指的就是對家庭關係的破壞,意識到自己的破壞性,改變或者離開都需要變通。


但在這個故事裡想要幫小姑娘擺脫情緒困境的護工也嘗試失敗了,這也更反映了真實的社會現狀,很多事不是你做了就會有好的結果,現實中往往失敗的例子比較多。

這個故事反而是以一個沒有結局的開方式告終而結束的,其實也在告訴我們,每個人都無法給自己的故事安排一個乾脆的落幕。


引人深思

家庭關係不睦以及社會環境的差別會給一個人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一個人要做的最好是融入這個社會,努力維護自己身邊的感情,引以為戒,謹而慎之!



來自雨哥有料,歡迎互相探討

雨哥有料


《系統破壞者》的評價:影片的視聽效果如此出挑,離不開剪輯師在幕後做出的貢獻,是剪輯師的努力讓影片的節奏張弛有度:影片整體節奏控制得很快,一場戲結束之後沒有廢話馬上進入下一場;在教導者因為兩頭受氣而委屈地坐在地上哭泣,節奏就調得慢一點,下一場戲又馬上恢復節奏。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以前從沒想過的躁狂症患者的情感需求。人的厭惡感和需求感在一定範圍內都是正常的;躁狂症患者沒辦法控制自己對情緒的表達,過度放大自己的憤怒和依賴,導致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曾經有個很不錯的朋友是躁狂症患者,她說出話來確實很傷人,那時只記得被她的激烈言語弄得心煩意亂。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即便很同情她,也不可能對她狂躁的言語完全包容,即便努力包容他們,傷害也一定會存在。

躁狂症患者對教導者的傷害也是一樣,這些專業人士經年往復承受多方的壓力,不僅他們對患者的耐心付出會得到患者暴跳如雷的回應,原生家庭的種種問題也沒法讓教導者從孩子的家長獲取幫助和支持,他們往往是孤軍奮戰,單打獨鬥與這些情緒不穩定,像鞭炮一樣一點就著的患者們打交道。影片一直保持適當的抽離感,對於救助者的情感需求和原生家庭問題僅僅點到為止,盡最大努力讓影片遠離苦情和狗血,有條不紊地推進故事。



鄉間小武說電影


幕捕捉力強,直觀且摧枯拉朽的觀感營造,應該是讓人深刻的孩童視角,也是演繹得最生動立體的孩童形象,每一次對立失控,每一個面容變化都盡收眼底,更加偏重於體驗感官上的傳遞,而非是文本上的完善。“越界”之後進入失控“場景”的混亂,導演太懂觀眾需要什麼樣的情緒調動了。無論拍攝還是人物上都相當不尋常,目的是將觀眾引入觀感漩渦。正如被冠以破壞者名號的本尼一樣,博得環境關注終歸是有原因的,被欺騙被放棄,不穩定的被動發洩來源於父母與社會的角色缺失,躁動音樂和手持鏡頭營造的勢能伴隨著湍流而下的一次追逐,一次逃離結束。和很多開放式收尾一樣,電影並不是要給出一個答案,而是呈現一種狀態,一種極其不穩定的情緒傳遞。一種極端的“象徵”宣言,觀眾得以見證本尼帶著這些一同飛向了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